资源简介 怀化市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化学(本试卷共6页,23题,考试用时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Mn-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五溪大地人文历史丰厚。请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传统项目其制作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辰州剪纸 B. 通道腌肉 C. 黔阳棕编 D. 沅洲石雕2. 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靖州雕花蜜饯的制作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 变化 解释A 将白糖水熬成糖浆时颜色变为棕褐色 分子种类不变B 晾晒时,水变成水蒸气 分子间隔变大C 煮沸保青时,厨房湿度变大 厨房空气中水分子数量增多D 切片时果香四溢 分子不断运动A. A B. B C. C D. D3. 沅陵碣滩茶是有名的茶叶,其特点是嫩香持久、醇爽回甘,富含茶多酚。下列有关茶多酚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类:茶多酚属于氧化物B. 质量:茶多酚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 微观:茶多酚由51个原子构成D. 宏观:茶多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4. 小红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抽到的题目为“高锰酸钾制氧气并验证其性质”,其中正确的操作是A. 取用药品 B. 制备氧气C. 熄灭酒精灯 D. 铁丝燃烧5. 在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步属于实验探究过程中的A. 获取证据 B. 设计实验方案C. 得出结论 D. 分析推理空气是一项宝贵资源,某兴趣小组为了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组装了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并进行检测。完成下面小题。6. 当地的空气质量日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前空气质量建议减少长时间户外运动B. 报告中的、与酸雨的形成有关C.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的质量越好D. 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7. 通过监测空气质量,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日常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B. 短途出行骑自行车C. 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D.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8. 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固体总质量不变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9. 下列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方法是A. 活性炭吸附 B. 静置沉降 C. 过滤 D. 蒸馏10. 硫酸亚铁片(主要成分是)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 -2 B. +2 C. +4 D. +61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规范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述准确的是A. 铜元素: B. 2个氢原子:C. 氧分子: D. 氧化镁:12. 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 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关紧门窗B. 实验剩余试剂不得随意丢弃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D. 电线短路起火,先断电再灭火13.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处理方法所涉化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 处理方法 化学知识的解释A 用铅笔芯粉末润滑门锁 石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C 用扇子往炉中扇风使火变旺 提供充足的空气D 在新房中放置活性炭包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A. A B. B C. C D. D14. 化学学习应学会用化学思维来认识世界,以此实现学科素养的逐步提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种类不同B. 模型与推理: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变化与守恒: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D. 探究与创新:用木炭代替红磷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更准确15. “控制变量,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方案中没有使用对比方法的是A.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B.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C.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着火点有关 D.探究氧气的浓度对硫燃烧的影响A. A B. B C. C D.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 中国古籍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1)《归闲诗二十韵》中记载“芭蕉金剖润,龙眼玉生津。”芭蕉和龙眼都是含钾的水果,这里的“钾”指的是_____(填“单质”“元素”“原子”或“离子”)。(2)《遵生八笺》中记载有“……用栗炭三四寸许,烧红投淬水中,不生跳虫”,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这是利用了木炭的_____性。(3)《易经》记载有“泽中有火”。这描述的是甲烷气体在水面燃烧的现象。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17.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实力。航空航天研究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1)飞船发射时会选用偏二甲肼()作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的化学式为_____。(2)神舟飞船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是砷化镓电池。砷和镓不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本质原因是_____。(3)当航天员和航天器分离时,背在身上的氮气推进装置可以帮助航天员返回飞船或空间站。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氮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8. 化学促进能源发展,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成功实现了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以下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在图中补充的粒子图形是_____。(填字母序号)A. 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D. 该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3)请说出该研究成果意义_____。(举出一例即可)19.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产C919自首飞成功以来,一直是中国航天工业的标志性成就之一。C919飞机不仅在动力学、操控、航电导航、油耗等重要领域都有改进和革新,在材料领域也有重大的突破,完全可以配得上“自主产权”这四个字。油耗方面: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材料方面:整机铝材首次大范围使用第三代铝锂合金,助力C919综合减重7%。从性能来看,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抗疲劳、阻辐射等性能,可以大大提高飞机的寿命。另外,C919在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等多个关键部位还使用了复合材料,其中绝大部分为碳纤维或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1)从性能来看,铝锂合金具有_____等优良性能。(写一条)(2)C919使用的碳纤维和金刚石、石墨都属于碳的单质,但它们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_____。(3)航空煤油属于石油产品之一,化石燃料的燃烧不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_____。(写一条)20.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古代用竹麻造纸的主要流程如图。(1)“浸灰水”过程中会加入生石灰、草木灰等,其中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抄纸”是用竹帘将纸浆捞出,该过程的原理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操作。(3)现代包装纸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生成的氧化铝会覆盖在纸张表面,从灭火原理分析,主要利用_____来达到灭火的目的。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序号),这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收集一瓶并进行性质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_____ 密度比空气大(4)性质决定用途,二氧化碳能够灭火,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22. 燃烧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某化学社团成员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燃烧实验 ① ②操作(1)以上是木炭燃烧的实验,实验①与实验②对比可得出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2)社团成员利用如下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Y型管内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氧气和_____【任务三】利用燃烧探究物质的组成社团成员利用湿度传感器检测纯净的乙醇的燃烧产物,实验结束后,传感器数据如图1.(3)结合图中曲线,可以推测出乙醇中含有氢元素。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醇中还含有碳元素_____。【任务四】利用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社团成员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白磷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并绘制氧气含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2分析。(4)观察到尽管白磷还有剩余,火焰却熄灭了,请写出一条你对燃烧的新认识_____。【任务五】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查阅资料】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是否产生火焰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是铁 1535 2750 约1800 否钠 978 883 约1400 ?小组交流】(5)由上表资料推测:钠燃烧时,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23. 小明在实验室中用4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称量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36.8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g。(2)生成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怀化市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化学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题答案】【答案】1. B 2. A 3. 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A【6~8题答案】【答案】6. C 7. D 8. 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题答案】【答案】(1)元素 (2)吸附(3)【17题答案】【答案】(1)N2O4(2)质子数 (3)得到【18题答案】【答案】(1)A (2)CD(3)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9题答案】【答案】(1)强度高(合理即可)(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20题答案】【答案】(1)化合 (2)过滤 (3)隔绝氧气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题答案】【答案】(1)长颈漏斗(2) ①. BD ②. (3)气球上浮(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2题答案】【答案】(1)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合理即可)(4)可燃物需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才能燃烧(合理即可)(5)有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23题答案】【答案】(1)3.2 (2)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x=31.6g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