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 守护成长净土——小学生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预防校园欺凌 守护成长净土——小学生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预防校园欺凌 守护成长净土——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背景
校园,本应是孩子们快乐成长、汲取知识的温暖港湾。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和谐的校园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预防校园欺凌的教育刻不容缓。通过开展此次主题班会,旨在增强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安全、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学生能清晰且准确地界定校园欺凌行为,明确其与普通打闹的本质区别。
2. 深入理解校园欺凌对受害者、欺凌者以及旁观者造成的多方面严重危害。
(二)技能目标
1. 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预防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学会在遭遇校园欺凌时,冷静、理智地选择恰当的应对措施,有效减轻伤害。
(三)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坚决抵制态度,激发其维护校园和谐的责任感。
2. 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营造互助友爱的校园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全面且深入地剖析校园欺凌行为的各种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严重危害。
2. 系统传授切实可行的预防校园欺凌方法与应对策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在缺乏多媒体辅助的情况下,生动且直观地呈现校园欺凌的危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预防知识和应对策略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长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通过简洁明了、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学生阐释校园欺凌的相关概念、危害及预防方法,确保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二)案例分析法
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欺凌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讨论,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强化对校园欺凌的认知。
(三)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围绕校园欺凌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历,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启发。
(四)角色扮演法
创设多样化的校园欺凌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校园欺凌问题,并掌握应对方法。
(五)情景模拟法
构建与校园欺凌相关的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思考、应对,提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对能力。
五、教学准备
1. 广泛收集各类校园欺凌的文字资料、真实案例以及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入分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2. 准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小道具,如模拟场景中使用的文具、衣物等,增强情景模拟的真实性。
3. 制作校园欺凌知识卡片,上面设置问题与答案,用于课堂互动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准备小奖品,如卡通贴纸、小书签、勇敢之星徽章等,用于奖励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色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活动: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班会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件最近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课间休息的时候,小明在走廊上不小心撞到了小刚。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小刚却不依不饶,他嘲笑小明走路不长眼睛,还推了小明一把。小明差点摔倒,心里既害怕又难过。周围的同学有的在旁边看着,却没有人敢出声制止。大家想一想,小刚这样的行为对吗?(目光温和地扫视全班同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学生活动:学生们纷纷摇头,大声回答:“不对!”
3. 教师引导:那为什么不对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邀请几位举手的同学发言)对啦,小刚这种不依不饶、嘲笑和推搡他人的行为,给小明带来了伤害,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预防校园欺凌 守护成长净土”这个重要的主题班会,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对这类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不伤害别人。
(二)认识校园欺凌
1. 教师讲解:同学们,到底什么是校园欺凌呢?校园欺凌可不是简单的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它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就像刚才老师讲的例子,小刚嘲笑小明并且推他,这就是一种言语和肢体上的欺凌行为。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行为可能属于校园欺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
2. 学生发言: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给同学起难听的外号,嘲笑他。”还有学生说:“抢同学的东西,不让同学玩他的玩具。”
3.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对!像起侮辱性外号、嘲笑、威胁、殴打、抢夺财物等行为,都可能构成校园欺凌。这些行为不仅会让被欺负的同学身体受伤,更会让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校园欺凌不仅仅发生在校园里,在上下学的路上,甚至在网络上,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校园欺凌行为。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
1. 对受害者的危害: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校园欺凌对受害者会造成哪些危害。被欺负的同学身体上可能会受伤,比如被打了会疼,会有伤口。但更严重的是,他们的心里会很难过。长期遭受欺凌的同学可能会变得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他们可能会害怕上学,一想到要去学校就紧张、害怕,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有的同学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就像之前有个同学,因为总是被其他同学嘲笑他的穿着,慢慢地变得不爱说话,上课也不专心,成绩下降得很厉害。大家说,这样的危害大不大呀?(引导学生感受受害者的痛苦)
2. 对欺凌者的危害:那欺凌者呢,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威风,没什么坏处?其实不是的。经常欺负别人的同学,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不懂得尊重他人。他们这样的行为违反了学校的纪律,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会触犯法律。而且,其他同学也会不喜欢和他们一起玩,慢慢地他们会失去朋友。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总是欺负别人,谁还愿意和你做朋友呢?(引导学生思考欺凌者的行为后果)
3. 对旁观者的危害:还有在旁边看着的同学,也就是旁观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欺凌,但是看到这些事情发生,心里也会不舒服。有的旁观者可能会因为害怕,不敢去帮助被欺负的同学,这样他们自己心里会有愧疚感。而且,如果长期处在这样有欺凌行为的环境中,也会影响旁观者的价值观,觉得这种行为是可以的。所以,校园欺凌对每一个人都有危害,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校园欺凌。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在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危害中,哪一点让你感触最深,为什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
(四)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1. 个人因素:同学们,我们了解了校园欺凌的危害,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呢?首先,从个人方面来说,有些同学可能缺乏同理心,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比如,他们嘲笑别人的时候,不会去想被嘲笑的同学心里有多难受。还有些同学可能情绪管理不好,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生气,然后就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另外,有些同学可能受到一些不良媒体、游戏的影响,觉得欺负别人很酷。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例子)
2. 家庭因素:除了个人因素,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什么都顺着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到了学校也想欺负别人。而有些家长对孩子关心很少,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可能就会通过欺负别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的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动手,孩子耳濡目染,也学会了用暴力解决问题。大家觉得家庭环境对我们的行为影响大不大呀?(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3. 学校因素:在学校里,如果班级氛围不好,同学之间不团结友爱,也容易出现校园欺凌。比如,有些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不及时处理,这样就可能让小矛盾变成大的欺凌事件。另外,如果学校的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对欺凌行为没有及时严肃地处理,也会让一些同学觉得欺负别人没什么后果,从而助长了欺凌行为。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我们学校和班级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种情况呢?(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建议)
(五)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1. 从自身做起:同学们,要预防校园欺凌,我们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个同学,不管他成绩好不好,长相怎么样,家庭条件如何,都要平等对待他们。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矛盾。而且,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要马上发脾气,可以先深呼吸,或者找老师、家长倾诉。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如果你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你会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呢?(邀请同学发言)
2. 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友爱:我们还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当看到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比如,同学学习上有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帮他解决。这样,同学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就不容易出现欺凌行为。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帮助过同学,或者得到过同学的帮助呢?(引导学生分享互助的经历)而且,我们要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像运动会、文艺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大家更团结。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呢?(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讨论)
3. 及时求助:如果我们看到有同学在欺负别人,或者自己遭遇了校园欺凌,一定要及时求助。不要害怕,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我们可以向老师、家长报告,他们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老师和家长有更多的经验,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事情。而且,学校也有专门处理校园欺凌的制度和流程,会保护我们的安全。除了老师和家长,我们还可以向身边信任的其他大人求助,比如保安叔叔、其他班级的老师。大家记住了吗?(强调求助的重要性)现在,老师来模拟一个场景,假设你看到有同学在欺负另一个同学,你会怎么做呢?(老师描述场景,邀请同学回答)
(六)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
1. 保持冷静:同学们,如果不幸遭遇了校园欺凌,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因为在慌乱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让情况变得更糟。比如,对方推了你一下,你不要马上还手,不然可能会让冲突升级。你可以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思考怎么应对。现在,老师教大家一种简单的深呼吸方法,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老师示范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慢慢地呼气,感受身体的放松。学生跟着做几次)
2. 巧妙应对:保持冷静之后,我们要巧妙地应对。如果对方只是言语上的欺负,我们可以用坚定的语气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不喜欢。比如,对方说一些难听的话,你可以说:“请你不要这样说,这样很不礼貌,我不接受。”如果对方有进一步的威胁行为,我们要尽量避免激怒他们,同时寻找机会离开现场。比如,你可以说:“我还有事,先走了。”然后尽快走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老师、保安能看到的地方。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模拟一下这个场景,一位同学扮演欺凌者,一位同学扮演被欺凌者,看看怎么巧妙应对。(邀请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同学观看并学习)
3. 勇敢说“不”:我们要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不要因为害怕而默默忍受。很多时候,欺凌者就是因为看到被欺负的同学不敢反抗,才会变本加厉。我们要相信自己有权利保护自己,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错。如果对方不听劝阻,继续欺负你,你要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周围的同学听到呼救声,也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一起制止欺凌行为。大家能做到勇敢地说“不”吗?(鼓励学生大声回答)
(七)总结与互动
1.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了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了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它有哪些危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么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会伤害到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的校园成为一个没有欺凌、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关心身边的同学,一起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2. 知识问答:接下来,我们进行知识问答环节。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校园欺凌的知识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问题,我请同学来抽卡片并回答问题。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品哦。(问题如“什么是校园欺凌?请举例说明。”“校园欺凌对受害者有哪些危害?”“如果看到同学被欺负,你应该怎么做?”等等)
3. 评选勇敢之星:现在,我们来评选一下今天的“勇敢之星”。大家互相推荐,说一说你觉得哪位同学在今天的课堂上对预防校园欺凌有深刻的理解,并且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被推荐最多的同学将获得“勇敢之星”徽章。(组织学生推荐,统计结果,颁发徽章)
七、作业设计
1. 制作一张预防校园欺凌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校园欺凌的定义、危害、预防方法等,配上自己画的插图,要求色彩鲜艳、主题突出。下周一上课时,将手抄报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2. 以“我为预防校园欺凌出份力”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字数在200字左右,谈谈自己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3.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观察身边同学的相处情况,记录下你看到的友好行为和可能存在的不友好行为,并思考如何让友好行为更多,不友好行为更少。下周一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想法。
八、结语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应该充满欢声笑语,充满温暖和关爱。让我们携手共进,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决反对校园欺凌。当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友善、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当我们都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欺凌行为,我们的校园必将成为一片真正的成长净土,让我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