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第一中学初中部直升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第一中学初中部直升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化学试题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 C B D A D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全部选对得 4分,选对两个及
以上但不全对的得 3分,选对一个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1 12 13 14 15
ACD ABC ABD BD ACD
16.(每空 1分,共 10分)
(1)①H2 ②CuO ③H2SO4 ④Ca(OH)2
点燃
(2)①2H2+O2 2H2O 原料来源广/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答对一点即可得分)
催化剂
②4:1 碳 ③16 4H2+CO2 2H2O+CH4
17.(共 12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①蒸馏 ②BC
(2)①饱和 ②BC ③ABD CaCO3、BaCO3 (2分)
通电
(3)①富集提纯MgCl2 ②MgCl2 Mg+Cl2↑ (2分)

(4)2NaHCO3 Na2CO3+H2O+CO2↑ (2分)
18.(共 14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①ADBF ②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③C ④CaCO3
MnO2
(2)①2H2O2 2H2O+O2↑ (2分) ②A
(3)①吸收生成的水,用于计算 ②CO2+2NaOH=Na2CO3+H2O (2分)
③ 3b (2分) ④不受影响
11m
19.(共 12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①C ②CuO+H2SO4=CuSO4+H2O(2分)
(2)①CO2 NH3 ②Ba(NO3)2+H2SO4=BaSO4↓+2HNO3 (2分) ③Cl-、NO3- (2分)
④FeCl3 若有氯化铁,溶液 C中就有铁离子,步骤Ⅱ加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
淀,与题意不符,所以一定没有氯化铁(2分,合理即可)
{#{QQABDYQkxgCwgBQACB4KAUm0CEgQsIOSLWgmgQAeOAYKSYFABIA=}#}
20.(共 12分)
(1)H2O 硼酸 (2)58.5g
(3)①Cl-、OH-(1分,错写漏写不得分)
②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x,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200g×9.5%=19g (1分)
MgCl2+ 2NaOH = Mg(OH)2 ↓ + 2NaCl (2分)
95 80 117
19g y x
95 19g
(1分) 95 19g (1分)
117 x 80 y
x=23.4g(1分) y=16g(1分)
25g-16g+23.4g=32.4g(1分)
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是 32.4g。
{#{QQABDYQkxgCwgBQACB4KAUm0CEgQsIOSLWgmgQAeOAYKSYFABIA=}#}化学试题 B.10mL酒精和 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mL——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
Cu 64 Zn 65 D.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 OH-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7.溶液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中国龙山、近悦未来。龙山文化是距今 4千多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它以黑 A.碘酒、生理盐水等是生活中常见的药物类溶液
色陶器为其特征,称之为“黑陶文化”。以下黑陶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指的是在某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A.细土浸泡过滤 B.泥浆沉淀缩水 C.模具制坯 D.窑内烧制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后会变成饱和溶液
2.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 D.将 6g蔗糖加入 100g水中后充分搅拌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6%
方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
A.国土绿化,提升生态碳汇 B.加高烟囱,废气高空排放 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五氧化二磷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双面打印,推广无纸办公 D.废品回收,践行绿色发展 A.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B.生料带起隔离作用
A.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 B.二氧化碳可用于提高大棚绿色蔬菜产量 C.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
C.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小苏打可用作发酵粉使面包松软 D.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T≤80℃
4.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9.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A.烧杯不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加热,要垫上陶土网 选项 A B C D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紧靠容器内壁以防止溅出 X 单质 氧化反应 饱和溶液 碱溶液
C.测定待测液的 pH值,将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浓溶液 碱性溶液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量筒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0.实验室里有甲、乙、丙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
5.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
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
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g 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实验内容 甲+乙 乙+丙 甲+丙
C.碘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实验现象 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外电子数不同 A.溶液甲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6.建立物质宏观性质与微观构成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 C.甲丙混合无现象说明没有发生反应 D.溶液丙可能是氢氧化钡溶液
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
A.水受热蒸发——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和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 3分,选对一个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4页
{#{QQABAYSAggCAABAAARhCAQ2QCEEQkAEAAagGgBAUsAIACAFABAA=}#}
11.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如下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HCl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过滤
15.向 12gMgO 和 CuO的某混合物中加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溶液至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 B.参加反应的 NaOH的质量为 32g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8.8g D.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1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60分)
12.如图所示四个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6.(10分)(1)按要求从氢气、甲烷、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铁、氧化
铜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最清洁高效的能源 。 ②黑色的金属氧化物 。
③常用作干燥剂的酸 。 ④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A B C D (2)2023年 10月 26日 11时 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比较MnO2和 Fe2O3对 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C.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D.探究 O2的浓度是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一
①火箭发射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试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A.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 40%
②为了保护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需要使用热保护材料。热保护材料一般含有机聚合物,其中
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t3℃降到 t2℃,甲析出晶体的
一种聚合物为环氧树脂。其分子式为(C11H12O3)n。在环氧树脂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
质量比乙的多
为 (最简整数比),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 (填元素名称)。
C.t1℃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
③在空间站中有电解水制氧系统,该系统利用循环水制取氧气,从而使氧气可重复供人呼吸,而
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生成的氢气可以与收集到的 CO2在特殊反应器内转化为水和甲烷(CH4)。
D.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由 t3℃降到 t2℃,溶液中溶质质
a.在 18kg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kg。 b.写出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
量分数的关系应是乙>甲=丙
反应生成水和甲烷(CH4)的化学方程式: 。
14.为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
17.(12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从海水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中可提取许多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物质和原料。
A N2 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1)海水淡化
B CO2 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 NaOH溶液,干燥 ①图 1所示为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所示方法的原理是 。
(选填“过滤”、“蒸发”或“蒸馏”之一)
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4页
{#{QQABAYSAggCAABAAARhCAQ2QCEEQkAEAAagGgBAUsAIACAFABAA=}#}
②图 2为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对右侧海水加压后,水分子可以 18.(14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
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有些溶质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 (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到淡水。加压后,图 2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有关各量减小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2)海水“晒盐
①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苦卤)一定是氯化钠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
和”之一)。
②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A. 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 HCl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B.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要将蒸发皿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 A~F中选择)。
C.采用物理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粗盐中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三种可溶性杂质,可用下列流程 ③在实验室制取 CO2后的剩余溶液中一定有 CaCl2,可能有 HCl(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
除去,所用试剂(溶液)均过量。 反应)。为验证是否含有 HCl,可在剩余溶液的样品中加入 进行实验(填选项序号之一)。
A.酚酞试液 B.AgNO3溶液 C.碳酸钠
④若要除去 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 HCl,使溶液呈中性,在不加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可在溶
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液中加入足量的 (填化学式)固体,然后进行过滤。
A.步骤Ⅱ和Ⅲ的顺序可以交换 B.该流程中也可以先加入盐酸,再过滤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氧气,
C.加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D.产品的质量等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写出步骤Ⅲ中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 。 ①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海水制镁 ②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用排水法收集 O2时,只要导管口冒出气泡,就立即收集
MgCl MgCl →Mg OH →MgCl B.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细沙①从海水中提取 2时,经历了“ 2 ( )2 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
C.实验结束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干燥称量发现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变化
做的目的是: 。
(3)第三组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进行②请写出电解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 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C→碱石灰(4)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氢钠、碳酸钠主要是以食盐为原料制得的。
干燥管”的顺序连接(其中 B1、B2均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
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装置中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
应)。
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4页
{#{QQABAYSAggCAABAAARhCAQ2QCEEQkAEAAagGgBAUsAIACAFABAA=}#}
①仪器 B2的作用是 。 20.(12分)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认识物质,小雪和小童对 NaOH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②仪器 C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活动一:观察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 (写
③仪器 E 的玻璃管中塑料样品的质量为 mg,充分燃烧后,测得装置 B2质量增加 a 克,装置 C 化学式)而逐渐溶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若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清洗,
质量增加 b克,则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计算结果用含 然后涂上适量的 溶液(填“硼酸”“3%-5%的碳酸氢钠”之一)。
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没有装置 B1,则计算出的碳元素质量会 (选填“偏小”“不 (2)活动二:了解 NaOH 的制备。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 NaOH,该反
受影响”“偏大”之一)。 通电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Cl2↑+H2↑。现要制备 20%的 NaOH溶液 200g,
19.(12分)(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已知是氧化铜粉末和碳粉中的各一种,
则食盐水中 NaCl的质量应为 g。
小明和小杰想用化学方法确定二者各是哪种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3)活动三:测定 NaOH 样品的纯度。工业制得的 NaOH 中常含有一定量的 NaCl。为测定某
①小明各取黑色粉末少许,分别加入 A、B两个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充分加热,观
NaOH固体样品(杂质为 NaCl)中 NaOH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该样品 25g,置于干净
察到燃烧匙 A中无明显现象,燃烧匙 B中黑色粉末燃烧,最终消失,则燃烧匙 B中的黑色粉末
的烧杯中,加入 100g蒸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是 (写化学式)。
9.5%的Mg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Mg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②小杰用稀硫酸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黑色粉末,请你写出该鉴别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
①当加入MgCl2溶液 100g时(即图中 A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方程式 。
(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 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硝酸铵、硝酸钡、氯化铜、 。(写离子符号)
②当加入 MgCl2溶液 200时(即图中 B点),恰好完全反应,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氯化铁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 0.1g)
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 B的化学式 ,气体 E的化学式 。
②写出步骤Ⅰ中生成沉淀 D的化学方程式 。
③无色溶液 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请写出该物质一定不存在的理由:

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4页
{#{QQABAYSAggCAABAAARhCAQ2QCEEQkAEAAagGgBAUsAIAC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