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与化肥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2024·重庆中考)张奶奶家的菜园需要施加复合肥料。下列符合条件的是( )。A.Ca3(PO4)2 B.KNO3C.NH4Cl D.KCl2.(2024·河南中考改编)古籍中有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NaCl溶液 B.FeCl3溶液C.CuSO4溶液 D.Na2CO3溶液能力提升4.(2024·重庆中考)侯德榜是我国化工先驱,他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工业制备纯碱(Na2CO3)的技术垄断。其制碱原理中的某步反应为NaCl+H2O+CO2+NH3NH4Cl+X↓。(1)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X的化学式为 。(2)NaCl中的阳离子为 (填符号),产物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名称)。5.(2024·四川乐山中考)甲、乙、丙、丁分别为碳酸钠、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甲物质为 。(2)甲与乙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3)甲与戊反应可以生成丙,则戊可能是 (任写一种即可)。(4)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维拓展6.(选做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来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1)大家一致认为在试管①中还需要加入 溶液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作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Ba(OH)2、NaOH;猜想三: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步骤一: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 产生 猜想三正确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反思拓展】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Ba(OH)2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你认为Ba(OH)2的保存方法是 。答案:课后知能演练1.B 解析:Ca3(PO4)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A项错误;KN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B项正确;NH4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C项错误;K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D项错误。2.C 解析: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其他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置换反应,C项符合题意;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3.D 解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4.(1)盐 NaHCO3 (2)Na+ 氯化铵解析:(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Na原子、1个Cl原子、5个H原子、3个O原子、1个C原子、1个N原子,反应后有1个Cl原子、4个H原子、1个N原子,则X中有1个Na原子、1个H原子、3个O原子、1个C原子,化学式为NaHCO3。(2)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表示为Na+;产物氯化铵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5.(1)HCl(或盐酸)(2)复分解(3)CuO[或Cu(OH)2](4)CuCl2+FeFeCl2+Cu解析:甲、乙、丙、丁分别为碳酸钠、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中的一种,乙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则乙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能与甲反应,则甲为盐酸;甲能转化为丁、丙,丙能转化为丁,氢氧化钠能与丙反应,则丙为氯化铜,丁为氯化亚铁,代入验证,推论合理。(1)由分析可知,甲为盐酸。(2)甲与乙的反应即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3)甲(盐酸)与戊反应可以生成丙(氯化铜),则戊可能是氧化铜、氢氧化铜等,化学式为CuO、Cu(OH)2等。(4)丙生成丁即为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FeCl2+Cu。6.(1)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Ba(OH)2+Na2CO3BaCO3↓+2NaOH(3)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4)【猜想假设】NaOH、Na2CO3【设计实验】白色沉淀 CuSO4[或CuCl2、Cu(NO3)2等]【反思拓展】密封干燥保存解析:(1)试管①中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需要滴入指示剂证明发生了反应,可以选择无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2)试管②中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实验现象为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试管③中是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CO3BaCO3↓+2NaOH。(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4)【猜想假设】试管③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钡过量时,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猜想三为NaOH、Na2CO3。【设计实验】若猜想三正确,则滤液中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则步骤一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二中有蓝色沉淀产生,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则加入的是含有铜离子的盐,故可以滴加CuSO4[或CuCl2、Cu(NO3)2等]溶液。【反思拓展】NaOH有吸水性,且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为Ba(OH)2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氢氧化钡需要密封干燥保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