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遵义市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监测九年级文科综合(本试题卷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所有题目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黑,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道德与法治部分(第 1~16 题为道德与法治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 九年级学生华华担任了班级学习小组长,负责督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他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也牺牲了自己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对此,你的看法是A.值得,这是他在履行法定的义务 B.不值得,这仅仅是在对他人负责C.值得,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D.不值得,会破坏他与同学的关系2. 00 后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在巴黎奥运会上历经 61 局激战,获 2金 1银出色成绩,并作为亚洲运动员代表登台奥运会闭幕式。荣耀背后,是对梦想的不懈坚持,是失利后的及时调整。她的事例启示我们①激发自身潜能,成就精彩人生 ②正确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③合理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④坚持利己主义,注重个人荣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了收集的素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小孩;自觉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你认为最恰当的主题是A.促公平 我守护 B.亲社会 我行动C.守规则 我成长 D.倡民主 我参与九年级文科综合 ·1·(共 8页)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推动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材料体现了A.宪法基本原则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特殊的问题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5. 以下图片最能体现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的是6. 一位青年在地铁上旁若无人地用手机外放刷视频,旁边的阿姨提醒:麻烦把声音调低一些;青年嘟囔道:刷视频是我的权利,你管不着。如果你在场,你会对这位青年说A.享有文化权利可以没有边界 B.刷视频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C.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互为前提 D.刷视频是你的权利,与他人无关7.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他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国防科研和载人航天事业中,让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为中国载人航天未来事业铺平了道路。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以下最能体现他风范的是A.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我们要一起努力,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这体现了A.改革开放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B.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解决C.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D.我国全力解决民生问题,为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而努力9. 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草案,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于 2024 年 9 月 13 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表明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C.全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审议权决定权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九年级文科综合 ·2·(共 8页)10.2024 年 12 月 4 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由此表明①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③外国人有更多机会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魅力④在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中,中国文化越来越决定着世界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酸汤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特色产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自治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据此,下列推导正确的是A.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区收入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B.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先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了各民族凝聚力C.坚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高度自治D.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消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异→满足人民的美好需要1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25 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希望新一届政府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开创这样的新局面要基于①坚持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高于一切 ②着力打造澳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③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统一、“九二共识” ④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13 题 4 分, 14 题 6 分, 15 题 6 分, 16 题 10 分, 共 26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13.观察与理解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中国入选名单 2012—2024 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部分)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上述图文共同印证了什么。(4 分)九年级文科综合 ·3· (共 8页)14.判断与分析人工智能(AI)是一种模拟人类思维的技术,它涉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等领域,通过这些手段来模拟人类的认知、学习和推理能力。 目前,人工智能已成为信息科技领域的热点,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与热议。以下是提取于某公众号上一篇文章中的观点:我们既要肯定人工智能照亮生活,也要积极地驱散其带来的阴霾。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6 分)15. 阅读与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24 年 12 月 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 2024 年教育懂中国“”读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指出:读懂中国,需 科技 法治人才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为了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某校“时政之窗 以晓鉴 现代化大”社团的同学,从人民网评里提炼了关于助推中国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词,并绘制了右边的关系图: 安全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围绕关系图所给出的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解读其助推作用。(6 分)16. 实践与探究纪念遵义会议召开 90 周年之际,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中学生红红一家循着红色足迹,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观看了情景剧《伟大转折》,倾听历史回响,感恩今日幸福。红红触动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息。返校后,与老师商议在校园宣传栏中将所感所悟和全校师生分享。请你帮助他完成宣传栏的相关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 同心共筑、并兴 90 年沧桑巨 肩齐行。在全国各变,90 年砥砺奋 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重温伟大转折,【进。铭记历史丰 【展 下,国家取得了巨【赓续民族精神。风雨征程,我看 忆未碑,走好新时代 今大进步,人民生活们以赤诚初心和坚定信仰披荆往来长征路,需要我 朝越来越好。请看, 昔斩棘、攻坚克难,为今天的幸】们接力奋斗,续 】新时代以来我国取 】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复 写辉煌。 得的成就:兴 号路兴复(1)请你将【看今朝】栏目内容补充完整。(至少两点)(4 分)(2)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青少年如何续写辉煌 (至少三点)(6 分)九年级文科综合 ·4· (共 8 页)历 史 部 分(第 17~39 题为历史题, 共 50 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7.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研究史前人类活动最为可靠的依据是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历史小说 D.影视作品18.历史图片承载着重要历史信息。图 1为《北魏帝王出御》,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装。这体现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A.说汉语B.改汉姓C.穿汉服D.改汉籍19. 比较法和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秦朝与隋朝的统治,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战乱的局面 ②都实行轻徭薄赋政策③都顺应统一的趋势 ④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下列典籍与作者搭配有误的是A.《齐民要术》——贾思勰 B.《资治通鉴》——司马光C.《天工开物》——宋应星 D.《本草纲目》——张仲景21.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各种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图 2“▲”处分别为A.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 B.洋务运动 民主科学C.义和团运动 师夷长技 D.百日维新 民主科学22.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它的创办时间可表述为A.18 世纪 70 年代 B.18 世纪 80 年代 C.19 世纪 70 年代 D.19 世纪 80年代23.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这次会议是A.泗渡会议 B.黎平会议 C.猴场会议 D.遵义会议24.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图 3所示英雄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A.抗战精神B.雷锋精神C.抗美援朝精神D.脱贫攻坚精神25. 历史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五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大改造”等内容。由此可知,同学们在学习A.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D.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九年级文科综合 ·5· (共 8 页)26.学校组织“邂逅特区魅力·领悟开放精神”的主题研学活动,第一站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他们应到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27.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内容部分节选。这表明该法典①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 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 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 则此理发师应断指A.保护奴隶的利益 B.保障奴隶的安全 C.限制奴隶主的特权 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28. 《古代与现代的民主政治》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政治平等,公民享有近乎绝对平等的政治权利,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直接民主 B.轮番执政 C.间接民主 D.人人平等29.6—7 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 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开始改革。因其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此次改革A.建立大和政权 B.确立中央集权 C.进入幕府统治 D.推翻天皇专制30.“1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产生。”材料描述的是大学兴起的A.背景 B.特点 C.地位 D.影响31.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以上是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名言。由此体现文艺复兴A.提倡禁欲主义 B.鼓吹神权至上 C.宣扬君权神授 D.倡导人文主义32. 图 4 是围绕“早期殖民扩张”主题绘制的示意图。该图反映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A.推动了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加速了美洲地区的长期落后D.加强了亚洲地区的封建统治33.钱乘旦在《社会变革的和平——英国的范例》中写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似乎已建立起绝对的专制统治。英国人不能让专制权力卷土重来,又不希望再发动一次革命。在这种情况下,1688 年,议会两党密谋发动一次不流血的事件。”材料提到的“密谋”是指A.发动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C.实行责任内阁 D.确立君主立宪制34.下面是某次战争关键节点的梳理。这场战争A.目的是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B.拿破仑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这场战争C.过程中国王被送上了断头台 D.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35.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以下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是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织布机 C.蒸汽机车 D.福特汽车36.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843 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B.《罗马民法大全》包含《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查士丁尼法典》C.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作出卓越贡献D.1871 年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巴黎公社九年级文科综合 ·6· (共 8页)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道小题,第 37 题 10 分,第 38 题 8 分,第 39 题 12 分,共 30 分。请用 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37.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社团开展以“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探究一 【研读史料】材料一 炀帝始建进士科。又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其功德行能有昭然者乃擢之。———《通典·历代制中》材料二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曰岭北, 曰辽阳, 曰河南, 曰陕西, 曰四川,曰甘肃, 曰云南, 曰江浙, 曰江西, 曰湖广, 曰征东。———《元史·地理志》(1)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探究一中提到的两种制度。(4 分)探究二 【梳理线索】(2)根据探究二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补充完整 ① 处内容。(2 分)探究三 【论证说明】(3)请仿照示例,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从探究三列举的史实中任选一例加以说明(示例除外)。(4 分)示例 史实:商鞅变法——改革创新说明: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8.契约关系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相处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与人】材料一 领主附庸关系是依附和被依附关系,同时又表现为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契约关系。这是一种双向契约,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 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摘编自侯建新《欧洲文明不是古典文明的简单延伸》【人与社会】材料二17 世纪欧洲部分城市居民结构占比图在城市中,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在农村购买土地, 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 这些人构成了早期的市民阶层。———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表中数据来源于里夏德《欧洲近代生活》九年级文科综合 ·7· (共 8页)【人与国家】材料三 伏尔泰认为,必须理性行事。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 自由和平等,是启蒙运动的内在精神。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法国人民在 1789 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摘编自王斯德、李宏图等《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领主与附庸间的契约关系。(2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并指出早期市民阶层的构成。(4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联系。(2 分)39.学会理清世界整体发展的脉络和重要历史发展的节点,有利于培养全球视角,是提升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古代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请将下列文明成果与材料一中文明发源地进行搭配。其中 A 处为 ▲ , D 处为 ▲ (只填序号)(2 分)①甲骨文 ②金字塔 ③儒略历 ④楔形文字 ⑤种姓制度材料二 从 1500 年至 1763 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世界历史的全球阶段来临。这些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关系, 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紧密起来。——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全球阶段来临”的标志性史实。(2 分)材料三时间: 公元前 334 年-前 324 年 时间: 公元 1405 年-1433 年事件: 亚历山大东征 事件: 郑和下西洋影响: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影响: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3)根据材料三,总结古代文明交往交流的两种方式。结合所学古代史知识,任选一种方式举例(上述史实除外)。(6 分)材料四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 紧张、冲突和灾难。——摘编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4)结合材料四,面对世界的变乱交织,我们如何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