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七下物质的特性3.1.5质量和密度(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为小科粗略测定空气密度的几个步骤,请将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①用气筒将小皮球打足气,用天平称出此时小皮球的质量②用托盘天平称出放气10次后小皮球的质量③当量筒内收集的空气达到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再将量筒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反复10次④如图,将量筒装满水后倒扣在水槽中,将皮球内的空气用乳胶管导入量筒内⑤最后根据ρ=计算空气的密度A.②④③①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④①⑤2.以下是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改进的步骤是( )①用量筒测量盐水体积 ②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③将量筒内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 ④测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⑤计算密度A.① B.② C.③ D.④3.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B.C.D.4.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烧杯的质量为40g B.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112.4gC.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cm3 D.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大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C.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36.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为200g,接着按如图A、B、C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矿石的体积为80cm3B.矿石的密度为2.5×103kg/m3C.浸没的矿石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1.1ND.按图中A、B、C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会偏小二、填空题8.小星取了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g。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石块的密度为 kg/m3。9.用天平、烧杯和金属块(密度为ρ)测量盐水密度。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②将金属块放入空烧杯,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使金属块浸没其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烧杯,金属块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取出金属块,放在桌面上,往烧杯中倒入盐水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 (用符号表示)。若金属块取出时带出部分盐水,则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10.小柯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情形,图乙是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绳体积忽略不计)(1)称量前,天平指针如图乙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横梁平衡。(2)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g。(3)按甲、乙顺序测得石块的密度是 g/cm3,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11.小科发现橙子在水中下沉,他用实验测量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橙子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利用排水法测出橙子体积是150cm3,则橙子的密度为 g/cm3。(3)小科换了一种测量方法,在薄壁透明小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密度为ρ水),将其置于水平桌面上。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再将橙子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深为h1最后将橙子取出放入水槽中,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橙子沉底后,浸没在水中,测出水深为h2。整个过程中水没有溢出,且橙子不吸水。由此可求出橙子密度ρ橙= (用字母表示)。12.小刚学习了“探究物质密度”以后,来到实验室测量糖水的密度。(1)第一步: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天平平衡。(2)第二步:将质量为32g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白糖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白糖的质量是 g。(3)第三步: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机智”的小刚将烧杯中的白糖全部倒入量筒中,待白糖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配制糖水的密度是 g/cm3。(4)请指出第三步中操作不规范的地方: 。13.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正确填写下列空格。(1)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三、实验探究题14.小明和小皓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烧杯,按图甲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 kg/m3。(3)从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小皓同学很巧妙地解决了上述误差问题,如图乙,他不用量筒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①他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测出总质量为m1。②再将石头放入烧杯中,水面处做标记,测出总质量为m2。③另取的相同烧杯加水直至与第②步中的标记处齐平,测出总质量为m3(如图乙),则石头的密度为 (用m1、m2、m3、ρ水表示)。15.如图所示为某容器内某种液体的体积V与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容器的质量是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下面是小刚测量大米密度的实验,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刚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②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 。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注射器内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压缩前 p 23毫升 V压缩后 2p 13毫升 0.5V③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 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四、解答题16.杭州亚运会奖牌采用了方形玉琮与圆形奖章的结合,寓意天圆地方,和谐圆满。金牌是不是纯金做的呢?某兴趣小组想通过测量金牌的密度来判断,实验过程如下:(1)测质量:用天平测金牌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 g。(2)测体积;如图乙,在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奖牌,并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标记,然后取出奖牌;向量筒注入80毫升的水,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直至水面重新到达标记处,根据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计算得到金牌体积为23cm3。若取出金牌时带出了少量水,此方法测出金牌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判断的理由是: 。(3)算密度:已知金的密度19.3×103kg/m3,通过计算推断金牌是否是纯金制作的?(结果保留1位小数)17.小科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由于土豆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他将土豆切下来一小块进行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2)在测量土豆块质量时,小科正确读得土豆块的质量为54.4g,则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 。(3)把土豆块缓慢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土豆的密度是 g/cm3。(4)若小科俯视读取乙图示数,则土豆密度的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8.牛奶密度是检验牛奶品质的常用指标之一,合格牛奶密度为1.02=1.03g/cm3。某同学采用如图方案测定牛奶密度,请计算并判断该批次牛奶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19.小金测定一块合金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两只相同的空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液面静止后如图甲所示。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将其放入图甲的量筒内,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1)合金块的体积;(2)合金块的质量;(3)合金块的密度。答案1.解:由分析可得,实验过程排序:①用气筒将小皮球打足气,用天平称出此时小皮球的质量;④将如图所示的量筒装满水后倒扣在水槽中,将皮球内的空气用乳胶管导入量筒内(如图);③当量筒内收集的空气达到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再将量筒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反复10次;②用托盘天平称出放气10次后小皮球的质量;⑤最后根据ρ=计算空气的密度。故选:C。2.解:步骤③说将量筒内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很明显将有一部分盐水留在量筒壁上,不能全部倒入烧杯内,导致了盐水的质量偏小,在体积不变时,由ρ=知测量出盐水的密度偏大,故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改进的步骤是③,故C正确。故选:C。3.解:小蜡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由图甲和乙可知,小蜡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开水的质量,所以,m=m排水=(V1﹣V0)ρ水,由甲和丙可知,小蜡块的体积为V=V2﹣V0,所以小蜡块的密度:ρ==。故选:B。4.解:A、天平的分度值是0.2g,空烧杯的质量为20g+20g=40g,正确;B、天平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100g+50g+2.4g=152.4g,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减小了,小于152.4g﹣40g=112.4g,故B错误;C、量筒分度值为2ml,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mL=100cm3,故C正确;D、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酸奶的体积减小了,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所以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密度偏大,故D正确。故选:B。5.解:A、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故A正确;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故B正确;C、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C错误;D、石块的密度ρ===2.2g/cm3=3.57×103kg/m3,故D正确。故选:C。6.解: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先后顺序是: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故选:A。7.解:A、由图中量筒中倒水前后的示数可知矿石的体积:V=200ml﹣120ml=80ml=80cm3,故A正确;B、矿石的密度ρ===2.5×103kg/m3,故B正确;C、浸没的矿石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V=80cm3=80×10﹣6m3,则G排=m排g=ρ水V排g=1.0×103kg/m3×80×10﹣6m3×10N/kg=0.8N,故C错误;D、按图中A、B、C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由于从烧杯中取矿石,矿石会沾水,使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则密度偏小,故D正确。故选:C。8.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图甲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图乙中石块的质量m=50g+2g=52g;图丙中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20mL=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40mL=40cm3,则石块的体积:V=V总﹣V水=40cm3﹣20cm3=20cm3,石块的密度:ρ===2.6g/cm3=2.6×103kg/m3。故答案为:(1)左;(2)52;2.6×103。9.解:由题意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1,其密度为ρ,原来金属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取出金属块后在烧杯中倒入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3,则倒入盐水的质量为:m=m3+m1﹣m2;因往烧杯中倒盐水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所以倒入盐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则倒入盐水的体积:V=V金=,盐水的密度:ρ盐水===;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盐水,又重新往烧杯中倒盐水,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与测出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3大小无关,故由上面表达式可知测量结果将不变。故答案为:;不受影响。10.解:(1)测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2)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50g+20g+1.4g=71.4g;(3)由图甲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石块的体积等于其排开水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液体的密度为:ρ==3.75g/cm3;先测石块的体积时石块沾水,测得质量变大,体积一定,根据密度公式知测得的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右;(2)71.4;(3)3.57;偏大。11.解:(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2)橙子的质量为:m=100g+50g+10g+2g=162g,橙子的密度为:ρ===1.08g/cm3;(3)设盛有水的水槽底面积为S,当装有橙子的烧杯漂浮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加量为ΔV排=S(h1﹣h),则由漂浮条件可得橙子的重力为:G橙=ΔF浮=ρ水ΔV排g=ρ水S(h1﹣h)g,橙子的质量为:m橙===ρ水S(h1﹣h),橙子的体积V橙=ΔV排′=S(h2﹣h),则橙子的密度为:ρ橙===ρ水;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1.08;(3)ρ水。12.(1)在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向横梁上翘得一端调节平衡螺母,所以图中向左调节平衡螺母;(2)烧杯和白糖总质量m总=20g+20g+5g+4g=49g,白糖得质量m白糖=m总﹣m烧杯=49g﹣32g=17g;(3)图丙中水的体积,水的质量m水=V水ρ水=40cm3×1g/cm3=40g糖水的质量m糖水=m白糖+m水=17g+40g=57g,糖水的体积V糖水=50mL=50cm3糖水的密度ρ糖水==1.14g/cm3;(4)一般固体的溶解会放出热量,引起体积变化,根据实验操作规范,不能在量筒中直接配置溶液。故本题答案为:(1)左;(2)17;(3)1.14;(4)根据实验操作规范,不能在量筒中直接配置溶液。13.解:(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根据题意知:应该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然后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根据密度公式ρ=m/V就能求出密度。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BAC。(3)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夹取砝码,从大到小,最后还要调节游码。所以,应取下50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BAC;(3)50。14.解:(1)矿石的体积V=200mL﹣130mL=70mL=70cm3;(2)矿石的密度ρ===2.5g/cm3=2.5×103kg/m3;(3)由于矿石从水中取出带走一部分水,使倒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大于矿石的体积,矿石的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所以密度会偏小;(4)根据乙图可知m3﹣m1即石块排开水的质量,根据ρ=知,V排水=,由题意知,石头的体积V′=V排水=;由乙图可知石头的质量:m′=m2﹣m1;石头的密度为:ρ石===ρ水。故答案为:(1)70;(2)2.5×103;(3)偏小;(4)ρ水。15.解:(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是40g,容器的质量为m容=40g;(2)当液体体积V=60cm3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为100g,则液体质量m=100g﹣40g=60g,液体的密度为ρ液===1g/cm3;(3)①因为下面实验中用的大米的质量为5g,所以5g的砝码是不能改变的,故应当向左盘中添加大米直到横梁平衡为止;②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大;③根据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所以压缩前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V=23ml﹣V大米;压缩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0.5V=13ml﹣V大米。根据题意可以得到: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所以大米的体积V大米=3ml=3cm3,所以大米的密度ρ===1.67g/cm3故答案为:(1)40g;(2)液体的密度是1g/cm3;(3)①向左盘中添加大米直至天平平衡;②大;③1.67。16.解:(1)由图甲可知,金牌质量为:m=100g+100g+20g+20g+4.4g=244.4g;(2)当将金牌从水中拿出时,金牌上会沾有水,量筒缓慢倒入烧杯中水会偏多,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石金牌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由ρ=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测量值小于真实值;(3)金牌的密度为:ρ==≈10.6g/cm3=10.6×103kg/m3<19.3×103kg/m3,所以该金牌不是纯金制作的。故答案为:(1)244.4;(2)偏小;当将金牌从水中拿出时,金牌上会沾有水,量筒缓慢倒入烧杯中水会偏多,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金牌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由ρ=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测量值小于真实值;(3)该金牌不是纯金制作的。17.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指针左偏,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加砝码时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故C中物体的质量为:50g+4.4g=54.4g;D中物体的质量为:50g+4g=54g;故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C。(3)把土豆块缓慢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2mL,水和土豆的体积为60mL(读数时以凹液面的底部为准),土豆的体积为V=60mL﹣10mL=50mL则土豆的密度是:ρ==1.08g/cm3;(4)若小科俯视读取乙图示数,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则土豆密度的测量结果会偏小。故答案为:(1)右;(2)C;(3)1.08;(4)偏小。18.解:读图可得牛奶的质量m=72g﹣31g=41g,体积V=40mL=40cm3,牛奶的密度:ρ===1.025g/cm3,该牛奶密度在1.02﹣1.03g/cm3之间,为合格产品。答:该批次牛奶是合格的。19.解:(1)根据甲、乙量筒的示数可知,合金块体积为:V=40mL﹣30mL=10mL=10cm3;烧杯内水的体积为:V水=30mL=30cm3;根据ρ=可知,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g/cm3×30cm3=30g;故合金块的质量为:m=30g;(3)合金块密度:ρ===3g/cm3。答:(1)合金块的体积为10cm3;(2)合金块的质量为30g;(3)合金块的密度为3g/cm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