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1课时) 分层练习科学观念: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科学思维:分析细菌繁殖速度快的原因。探究实践: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态度责任:辨证认识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我们要观察细菌,必须借助于 ( )A.放大镜 B.解剖镜C.低倍显微镜 D.高倍显微镜【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排才有1毫米长,用肉眼、放大镜、低倍显微镜等都不可看,只有在高倍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清。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下列各细胞在基本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细胞的是( )A.细菌 B.肌细胞 C.受精卵 D.神经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细胞、细菌细胞的结构特点。【详解】A.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构成,A符合题意。BCD.肌细胞、受精卵和神经元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真正的细胞核,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大肠杆菌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细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详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绿色部分)、液泡。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D正确。【点睛】细菌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神舟十六号的实验任务之一是研究细菌在空间站舱外的生存状况。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答案】A【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液泡和叶绿体。【详解】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A。5.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仅为保持清洁 B.防止细菌感染病人C.防止病人见到医生 D.方便手术【答案】B【分析】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成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对干旱 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芽孢可以生存十几年,当环境适宜时,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详解】在医学上,术后感染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芽孢是细菌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能抵抗各种恶劣的环境,因为芽孢在环境适宜时,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故在医学上,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目的是杀死芽孢;手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主要以防止术后感染。故选B。6.细菌一般都进行如图所示的生殖方式.关于细菌的生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B.孢子生殖、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有性生殖 D.分裂生殖、无性生殖【答案】D【分析】(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2) 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3) 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详解】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在进行分裂生殖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图是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A.杆菌、螺旋菌、球菌B.球菌、螺旋菌、杆菌C.球菌、杆菌、螺旋菌D.螺旋菌、球菌、杆菌【答案】D【分析】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详解】外形呈球状的细菌为球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为杆菌,外形为螺旋状的细菌为螺旋菌。故图中甲、乙、丙依次为:螺旋菌、球菌、杆菌。故选D。8.细菌的生殖特点是( )A.分裂生殖,方法简单,速度很慢 B.分裂生殖,方法简单,速度很快C.分裂生殖,方法复杂,速度很快 D.分裂生殖,方法复杂,速度很慢【答案】B【详解】考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分析:细菌进行分裂生殖,据此答题。解答: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故选B9.下列有关细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菌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B.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有的细菌有鞭毛、荚膜D.所有细菌都能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细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也没有叶绿体,有的细菌有鞭毛、荚膜。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可见D错误。考点: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10.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细菌对人类有害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C.利用醋酸菌制作食用醋 D.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利用大肠杆菌能产生胰岛素,利用醋酸杆菌能生产食用醋,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二者属于共生关系。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等。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1.如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是尾巴,是细菌的运动器官B.④是细胞质,含叶绿体C.⑤是细胞核,有明显的边界D.⑥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答案】D【分析】图中的①鞭毛、②荚膜、③细胞壁、④细胞质、⑤遗传物质、⑥细胞膜。【详解】A.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没有器官。①是鞭毛,细菌就是借助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A错误。B.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绝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B错误。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所以⑥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故选D。12.夏天天气闷热时,牛肉干还能长期存放的原因是( )A.所含的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B.空气干燥,不适宜细菌生长C.所含的有机物已经分解,细菌无法繁殖D.天气闷热,细菌生长缓慢【答案】A【分析】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详解】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牛肉干中含水量极少,不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利于长期存放,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3.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澳大利亚科学家,此细菌的发现,开创了人类对胃溃疡等疾病的有效治疗。下列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这种细菌的形态是杆状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 D.细菌主要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答案】D【解析】幽门门螺杆菌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组成,有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壁等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体内无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而且繁殖速度非常快。【详解】A.幽门螺杆菌的细胞有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壁等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B.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是杆菌,B正确。C.细菌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生物,C正确。D.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而且繁殖速度非常快,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等。14.下列关于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利用黄色杆菌生产酸奶B.由于细菌个体微小,故对环境的影响不大C.结核杆菌能使人患肺结核,影响人的健康D.细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完全无害【答案】C【详解】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酸奶,A错误;细菌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B错误;结核杆菌能使人患肺结核,影响人的健康,C正确;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D错误。15.“菌从手来,病从口入”,手上真的有菌群吗?小明对此作出了探究,他用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后培养的菌落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明接种的均为细菌 B.这些微生物对人体有害C.这是接种后再次灭菌的结果 D.“人手按压无菌固体培养基”这一步骤相当于接种【答案】D【分析】(1)大多数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的细菌对人类有害;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2)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状: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详解】A.从培养皿中的菌落分析,图示中既有小而白色的细菌菌落,也有大而呈棉絮状的真菌菌落,因此小明接种的既有细菌也有真菌,A错误。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是对人体有益的,少数有害,B错误。C.接种后如果再次灭菌的话,就会把接种的菌种杀死,实验结果不会象如图这样的结果,C错误。D.人手按压无菌固体培养基,相当于把人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D正确。故选D。16.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细菌,下图表示生长在食物表面的细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所有的细菌都对人体健康有害C.图中AB段营养物质丰富、空间充足,细菌繁殖迅速D.图中BC段细菌的新增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大致相同【答案】B【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集中的区域等。【详解】A.细菌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不符合题意。B.许多细菌对人体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例如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还能产生一些维生素和其他有益物质,故B符合题意。C.在AB段,细菌数量呈指数增长,通常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食物表面的营养物质丰富,细菌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繁殖,且环境中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适宜细菌生长,所以细菌繁殖迅速,故C不符合题意。D.BC段细菌数量趋于稳定,说明在这个阶段,细菌的新增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大致相同,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加,营养物质逐渐消耗殆尽,代谢产物不断积累,生存空间也变得拥挤,导致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限制,死亡率逐渐增加,直至与新增个体数趋于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4 ;6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 集中的区域(填名称或序号均可),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填“分裂”或“孢子”)【答案】(1) 荚膜 鞭毛(2) DNA/1 原核/拟核(3)分裂【分析】图中:1是DNA集中区域,2是细胞膜,3是细胞壁,4是荚膜,5是细胞质,6是鞭毛。【详解】(1)由分析可知,4是荚膜,荚膜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6是鞭毛,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动植物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3)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分裂完的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18.“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甲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 菌。(2)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乙细菌结构的 中。(3)超级细菌与酵母菌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答案】 杆 A 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分析】图乙中A是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详解】(1)细菌的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应该属于杆菌。(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乙细菌结构的A中。(3)与酵母菌相比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结构特点。19.每年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注:细菌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会形成菌落。)(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更合理。(2)该实验的变量是 。(3)一段时间后发现C培养装置中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B,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答案】(1)乙(2)是否洗手(3)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分析】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中要设置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必需具备的。【详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计对照实验,而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洗手。(3)一段时间后发现C培养装置中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B,则该实验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20.针对“手机屏幕的细菌比马桶按钮的多”的传言,某兴趣小组分别用无菌棉棒从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的相同面积上取样后分别制成两份10mL菌悬液,各取0.1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相同的培养基上,放入同一恒温培养箱中,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和统计,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1)实验前将培养基高温灭菌,目的是 。(2)实验中他们另取0.1mL无菌水均匀涂抹在丙组培养基上,增加丙组的目的是 。(3)实验时,应按照要求穿实验服,戴口罩。实验结束后,应将培养物等进行 处理。(4)通过三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甲组菌落数比乙组要多,由此得出结论: 。【答案】(1)避免杂菌污染(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上的细菌)(符合题意即可)(2)形成对照(3)高温灭菌 (或无菌化)(4)手机屏幕的细菌比马桶按钮的多【分析】(1 )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1.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产生大量的胰岛素,拯救了大批糖尿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A.大肠杆菌容易寻找 B.大肠杆菌生产成本低C.大肠杆菌繁殖快 D.大肠杆菌易受人控制【答案】C【详解】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在条件适宜时,大肠杆菌繁殖快,可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22.假设乐乐手上此刻粘有2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可以分裂产生的细菌数目是( )A.400个 B.800个 C.1600个 D.3200个【答案】D【分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菌的分裂生殖的计算方法为:2n(n代表繁殖次数)。【详解】假设乐乐手上有200个细菌,每30分钟繁殖一次,2小时就繁殖4次,即计算结果为:200×24═3200个。故选D。23.“超级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有抵抗作用。对“超级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遗传物质C.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答案】A【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详解】A.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A错误。B.细菌细胞内有DNA集中的核区,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C.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C正确。D.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正确。故选A。 24.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结果是( )A. B.C. D.【答案】C【详解】衣藻是自养生物,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培养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营养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逐渐减少的,C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正确。25.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需要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小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C.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密封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酸奶中含有乳酸菌,乳酸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的温度会杀死乳酸菌,因此要冷却后倒入酸奶,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发酵产生乳酸,故需要密封。故选C。考点定位:乳酸菌的利用。26.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选择题 Ⅰ Ⅱ ⅢA 加快 减慢 不变B 减慢 不变 加快C 加快 减慢 减慢D 减慢 加快 减慢A.A B.B C.C D.D【答案】B【分析】由图示分析可知:第Ⅰ种细菌处于试管底部,属于厌氧细菌,第Ⅱ种细菌与培养液相融合,属于兼性细菌,第Ⅲ种细菌处于培养液上部与空气相通,属于好氧细菌。【详解】由分析可知: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第Ⅰ种有氧气的时候生长受到抑制,第Ⅱ种没有发生变化,第Ⅲ种是好氧细菌,繁殖速度加快。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这三种细菌对氧的需求情况。27.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如图所示为携带遗传物质(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该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属于螺旋菌C.超级细菌携带的遗传物质NDM-1存在于细菌的细胞核内D.细菌很小,肉眼很难看到,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放大镜【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和芽孢的特性方面来切入。【详解】A.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A正确。B.细菌的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应该属于杆菌,B错误。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超级细菌携带的NDM-1基因存在于(图一)细菌结构的DNA集中的区域,C错误。D.细菌很小,肉眼很难看到,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D错误。故选A。28.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规格相同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24℃)条件下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 甲 乙 丙加入的物质 50毫升灭菌鲜牛奶 50毫升鲜牛奶 50毫升灭菌鲜牛奶瓶口的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塞密封 用消毒塞密封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口的处理B.乙瓶和丙瓶中牛奶会很快腐败变质C.若将甲瓶放置在5℃条件下,其他处理条件不变,与室温(24℃)相比,牛奶腐败的速度会变慢D.上述实验操作中甲、乙、丙可选择不同品牌的鲜牛奶【答案】C【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真菌或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分解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所致。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详解】A.本实验甲瓶、乙瓶、丙瓶加入的鲜牛奶处理不一样,瓶口处理也不一样,有两个变量,A错误。B.乙瓶牛奶未进行灭菌处理会提前腐败,丙瓶牛奶和瓶口都进行灭菌处理,不会很快腐败变质,B错误。C.温度低可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甲瓶在5℃条件下,牛奶腐败的速度会变慢,C正确。D.此探究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对照原则,除了牛奶是否接触细菌、真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D错误。故选C。29.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高温灭菌后,在A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在B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养皿。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A、B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见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B.产生链霉素的链霉菌是细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C.接种前高温消毒是为了排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D.实验表明链霉素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弱,对结核杆菌抑制作用最强【答案】B【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该实验称的实验变量是有没有链霉菌,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详解】A.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有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还必须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A正确。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细菌,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B错误。C.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其目的是消除杂菌影响,接种后要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这是因为该温度适合菌类生长,C正确。D.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分析实验A的结果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D正确。故选B。30.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问题:(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 。(4)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答案】 A 细菌 B 高温灭菌 B【详解】试题分析:图中A、B的变量是肉汤有没有煮沸,甲、乙两组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1)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2)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实验变量是细菌。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3)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4)巴斯德用曲颈瓶实验证明了微生物来自空气中已经存在的微生物,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A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A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B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B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此证明细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设计了曲颈瓶,与直颈瓶做对照。31.自20世纪90年代始,国内外专家开始对园林植物的健康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减菌、杀菌作用,并对其作用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分析,从而指出园林植物对于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某实验小组探究“比较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案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回答问题:步骤 裸地 草地 灌丛 空白对照配制培养基 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编号.1号 2号 3号 4号A 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 密封,不打开培养 将四组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观察记录(菌落数) 28 10 5 0(1)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 。(2)表中A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该探究方案? 。(4)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主要是 。(5)比较l、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杀死其中的细菌(或杀死其中细菌和真菌)(2)接种(3)设置重复组(或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4)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顺序不可颠倒)(5)裸地处的菌落最多,草地处次之,灌丛处最少(或灌丛减菌、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最弱)【详解】试题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解:(1)根据实验方案表格分析可知:①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真菌.(2)表中A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的接种.(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应该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4)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5)比较1、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裸地处的菌落数最多,草地次之,灌木丛最少.说明灌木丛的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处杀菌能力最弱.故答案为(1)杀死其中的细菌(或杀死其中细菌和真菌)(2)接种(3)设置重复组(或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4)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顺序不可颠倒)(5)裸地处的菌落最多,草地处次之,灌丛处最少(或灌丛减菌、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最弱)考点: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32.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实验方案】灭菌I、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Ⅱ、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一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1)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 。(2)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 。【预期结果】过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 。【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 。【答案】 避免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A无青霉素、B有青霉素 抗药性 这些取自培养基A上的菌落之前没有接触过青霉素【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培养基是否含有青霉素。【详解】实验方案:(1)灭菌绒布在实验过程中起到接种环的作用,所在接种前要进行消毒,除去绒布上原有的杂菌,以免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基A与培养基B的区别就是培养基B上有青霉素,而培养基A中不含青霉素,青霉素是本实验的唯一变量。预期结果: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而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则这些菌落的产生说明细菌对青霉素具有抗药性。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是因为A培养基的原对应位置所取的菌落之前没有接触过青霉素。33.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下柱形图所示: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6小时 呈蛋花状态,微酸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10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请分析回答:(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5)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 小时为宜。【答案】 乳酸菌 密封 灭菌 控制单一变量(或控制唯一变量) 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 C 8【分析】(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即可。【详解】(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为了灭菌。(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4)据柱状图可见: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5)据表中数据可见: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8小时为宜。【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1课时) 分层练习科学观念: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科学思维:分析细菌繁殖速度快的原因。探究实践: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态度责任:辨证认识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我们要观察细菌,必须借助于( )A.放大镜 B.解剖镜C.低倍显微镜 D.高倍显微镜2.下列各细胞在基本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细胞的是( )A.细菌 B.肌细胞 C.受精卵 D.神经元3.大肠杆菌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4.神舟十六号的实验任务之一是研究细菌在空间站舱外的生存状况。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5.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仅为保持清洁 B.防止细菌感染病人C.防止病人见到医生 D.方便手术6.细菌一般都进行如图所示的生殖方式.关于细菌的生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B.孢子生殖、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有性生殖 D.分裂生殖、无性生殖7.图是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A.杆菌、螺旋菌、球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C.球菌、杆菌、螺旋菌 D.螺旋菌、球菌、杆菌8.细菌的生殖特点是( )A.分裂生殖,方法简单,速度很慢 B.分裂生殖,方法简单,速度很快C.分裂生殖,方法复杂,速度很快 D.分裂生殖,方法复杂,速度很慢9.下列有关细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B.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有的细菌有鞭毛、荚膜D.所有细菌都能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10.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细菌对人类有害的是(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C.利用醋酸菌制作食用醋 D.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11.如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是尾巴,是细菌的运动器官B.④是细胞质,含叶绿体C.⑤是细胞核,有明显的边界D.⑥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12.夏天天气闷热时,牛肉干还能长期存放的原因是( )A.所含的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B.空气干燥,不适宜细菌生长C.所含的有机物已经分解,细菌无法繁殖D.天气闷热,细菌生长缓慢13.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澳大利亚科学家,此细菌的发现,开创了人类对胃溃疡等疾病的有效治疗。下列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这种细菌的形态是杆状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 D.细菌主要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14.下列关于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利用黄色杆菌生产酸奶B.由于细菌个体微小,故对环境的影响不大C.结核杆菌能使人患肺结核,影响人的健康D.细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完全无害15.“菌从手来,病从口入”,手上真的有菌群吗?小明对此作出了探究,他用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后培养的菌落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明接种的均为细菌B.这些微生物对人体有害C.这是接种后再次灭菌的结果D.“人手按压无菌固体培养基”这一步骤相当于接种16.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细菌,下图表示生长在食物表面的细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所有的细菌都对人体健康有害C.图中AB段营养物质丰富、空间充足,细菌繁殖迅速D.图中BC段细菌的新增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大致相同17.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4 ;6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 集中的区域(填名称或序号均可),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填“分裂”或“孢子”)18.“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甲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 菌。(2)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乙细菌结构的 中。(3)超级细菌与酵母菌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19.每年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注:细菌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会形成菌落。)(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更合理。(2)该实验的变量是 。(3)一段时间后发现C培养装置中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B,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20.针对“手机屏幕的细菌比马桶按钮的多”的传言,某兴趣小组分别用无菌棉棒从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的相同面积上取样后分别制成两份10mL菌悬液,各取0.1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相同的培养基上,放入同一恒温培养箱中,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和统计,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1)实验前将培养基高温灭菌,目的是 。(2)实验中他们另取0.1mL无菌水均匀涂抹在丙组培养基上,增加丙组的目的是 。(3)实验时,应按照要求穿实验服,戴口罩。实验结束后,应将培养物等进行 处理。(4)通过三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甲组菌落数比乙组要多,由此得出结论: 。21.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产生大量的胰岛素,拯救了大批糖尿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 )A.大肠杆菌容易寻找 B.大肠杆菌生产成本低C.大肠杆菌繁殖快 D.大肠杆菌易受人控制22.假设乐乐手上此刻粘有2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可以分裂产生的细菌数目是( )A.400个 B.800个 C.1600个 D.3200个23.“超级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有抵抗作用。对“超级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遗传物质C.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24.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结果是( )A. B. C. D.25.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需要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小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C.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26.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选项 Ⅰ Ⅱ ⅢA 加快 减慢 不变B 减慢 不变 加快C 加快 减慢 减慢D 减慢 加快 减慢27.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如图所示为携带遗传物质(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该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属于螺旋菌C.超级细菌携带的遗传物质NDM-1存在于细菌的细胞核内D.细菌很小,肉眼很难看到,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放大镜28.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规格相同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24℃)条件下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 甲 乙 丙加入的物质 50毫升灭菌鲜牛奶 50毫升鲜牛奶 50毫升灭菌鲜牛奶瓶口的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塞密封 用消毒塞密封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口的处理B.乙瓶和丙瓶中牛奶会很快腐败变质C.若将甲瓶放置在5℃条件下,其他处理条件不变,与室温(24℃)相比,牛奶腐败的速度会变慢D.上述实验操作中甲、乙、丙可选择不同品牌的鲜牛奶29.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高温灭菌后,在A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在B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养皿。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A、B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见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B.产生链霉素的链霉菌是细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C.接种前高温消毒是为了排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D.实验表明链霉素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弱,对结核杆菌抑制作用最强30.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问题:(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 。(4)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31.自20世纪90年代始,国内外专家开始对园林植物的健康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减菌、杀菌作用,并对其作用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分析,从而指出园林植物对于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某实验小组探究“比较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案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回答问题:步骤 裸地 草地 灌丛 空白对照配制培养基 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编号1号 2号 3号 4号A 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 密封,不打开培养 将四组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观察记录 (菌落数) 28 10 5 0(1)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 。(2)表中A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该探究方案? 。(4)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主要是 。(5)比较l、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 。32.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实验方案】灭菌I、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Ⅱ、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一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1)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 。(2)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 。【预期结果】过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 。【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 。33.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下柱形图所示: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6小时 呈蛋花状态,微酸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10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请分析回答:(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5)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 小时为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核心素养】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