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课标要求】识别调解和仲裁的不同方式,明确调解、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课前活动单活动一:基础自学(对照课本,理出本课必备知识,圈画课本知识点,并写出疑难点)1.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2.调解的含义、调解的类别?3.人民调解的组织、原则、效力?4.商事仲裁的地位、种类、前提5.商事仲裁制度及特点?活动二:构建体系(结合活动一,以框题为起点,尝试完成本课体系知识,用时5分钟)课堂活动单活动一:以和为贵选调解(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2分钟)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觉得为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费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赔偿财产损失。该案例是用哪种方式解决纠纷的 有何优点?结论:活动二:仲裁——便捷经济(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2分钟)教材P84探究与分享:情境一: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情境二: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情境三: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以上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结论:活动三: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2分钟)某建筑公司职工王某在拆除房屋外架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当场导致重伤。建筑公司在为其支付了医药费用后,与其家属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该建筑公司一次性支付王某补偿金12000余元,从此双方互不追究。事后,王某及其家属认为建筑公司所支付的金额过低。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过调查,依法确认其为工伤伤残五级。建筑公司认为双方事前已就工伤赔付问题协商达成一致,因此不再向王某支付工伤赔偿金。王某不服,当即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并由被诉人支付其相应的工伤待遇。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开庭裁决,裁令被诉人依照申诉人的伤残级别,根据国家及所在省工伤保险相关规定再支付王某35000余元。(1)建筑公司与王某家属达成的协议有无法律效力?(2)如王某不服时,他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仲裁在解决纠纷中能起什么作用?结论:活动四:当堂练习(完成下列小题用时6分钟,组内交流展示2分钟,并由组长选派一人写出本组的答案)一、判断题1.通过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2.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诉讼;和解一般发生在民事纠纷中。( )3.甲乙之间的邻里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乙需赔偿甲500元,但乙拒不履行,甲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强制执行。( )4.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坚持公平,由当事人双方共担调解费用。( )5.所有的纠纷都能用仲裁方式加以解决。( )二、选择题1.某村女青年小梅家境贫寒,父母以威胁断绝关系,强迫她嫁给开小卖部的小建。小梅只好同意结婚并办理了登记。婚后,小建经常打骂小梅。本案中( )①小梅和小建的婚姻不符合结婚的具体条件 ②小建有抚养小梅的义务 ③小建经营小卖部所得属小建个人财产 ④小梅可以提请村委会调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 2019年12月10日下午,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与长春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消费纠纷诉前调解工作。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钟萍、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副庭长曹春江以及律师协会律师钟鑫参加此次调解。下列关于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B.人民调解属于诉讼调解C.调解协议没有法律约束力D.调解若成功则应当收取一定费用3.甲家的鸡飞到李家,将其晒在地上的粮食吃了不少,而且弄上了很多鸡粪,李家将甲家的鸡用石头打死,为此甲、李两家发生纠纷。你认为选择何种方式解决纠纷最好( )A.甲家可以向法院起诉,让李家赔偿鸡一只B.甲家可以提起行政复议C.甲、李两家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D.甲、李两家可以请调解委员会给予调解4.小王大学毕业后与同学创业,通过协议开了一家婚庆店,但不久就产生了财产方面的权益纠纷。碍于情面,小王不想打官司,想要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那么,小王必须弄清仲裁制度有如下规定( )①仲裁和诉讼互不干扰,可以同时进行②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③仲裁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有效协议④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就同一纠纷再行起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陈某10岁的儿子独自购买了一部5800元的手机。陈某发现后,到店要求退款,遭商家拒绝,于是向消费者协会提出投诉。经消协调解,双方达成退货退款协议。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交易行为都是无效的②监护人应当依法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③商家应遵守自愿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原则④消协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张某从A店买了一品牌电热水壶,但电热水壶在使用中发生自燃爆炸,导致张某身体多处受伤。张某立即与A店交涉要求赔偿。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此事交由仲裁委员会解决。本案中A.仲裁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同时提出才有效B.仲裁裁决有法律约束力,不能强制执行C.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申请再次仲裁D.当事人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起诉参考答案活动一:在邻居王大妈的说服开导下,双方最终互谅互让,最终自愿达成口头协议,用调解方式有效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人力、精力、财力成本的过度消耗与司法资源的浪费。事例表明,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相关主体应该在综合考虑纠纷性质、解决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纠纷,以和为贵,而不应因一时冲动采取成本与效益不相匹配的纠纷处理方式。活动二:情境一:此纠纷属于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的发生的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情境二:此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情境三:此争议属于不平等主体间的行政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可以在收到驳回通知书3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复审请求,也可提起行政诉讼。活动三: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1)调解协议应当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来达成。本案中王某与建筑公司达成的调解协议,其中赔付金额明显低于工伤保险政策规定的标准,因此建筑公司与王某家属达成的协议无法律效力。(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3)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形成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案中王某就可以通过仲裁手段,使自身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活动四:当堂练习一、判断题1.错误【详解】经人民法院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故本题观点错误。2.错误【详解】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纠纷;和解一般发生在民事诉讼中。故该判断错误。3.错误【详解】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但调解协议并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故本题观点错误。4.错误【详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故本题观点错误,5.错误【详解】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能用仲裁方式解决。不能仲裁的纠纷包括: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故该判断错误。选择题1.B【解析】某村女青年小梅家境贫寒,父母以威胁断绝关系,强迫她嫁给开小卖部的小建,可见,小梅和小建的婚姻不符合结婚的具体条件(结婚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故①符合题意;婚后,小建经常打骂小梅,为此,小梅可以提请村委会调解,故④符合题意;抚养适用于长辈对晚辈,故②排除;小建经营小卖部所得属夫妻共同财产,故③排除。2.A【解析】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B错误;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C错误;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D错误; 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3.D4.C【解析】在诉讼与商事仲裁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①错误;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②正确;当事人申请商事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③正确;我国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作出后,不可就同一纠纷再行起诉,④错误。5.C【详解】①:张某的儿子10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5800元手机的行为,显然与其年龄不符,因而是无效的,但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交易是有效的,并不是其所有的交易都是无效的,①不选。②③:商家卖给10岁儿童价值5800元的手机,是不合理的,陈某作为其儿子的监护人,要切实维护儿子的合法权益,而商家也应该遵守自愿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原则,退还货款,②③入选。④:消协作为调解机构,其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④不选。6.D解析: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根据我国相关程序法,只要一方提出仲裁要求,另一方同意仲裁即可通过仲裁解决纠纷,故A错误。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B错误。我国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不予受理,故C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