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6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课前议学探究:时政链接教材【议学情境】202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1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全面维护。实践表明,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实现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如何强化国家安全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意识?甲: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我们只要实现国家安全,就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乙: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既要重视发展问题,又要重视安全问题。所以,重视发展问题,就无法实现安全问题。丙:实施间谍行为需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实施间谍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个人和单位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某人实施了间谍行为,因为他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他实施间谍行为不构成犯罪。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运用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的知识,对甲、乙、丙三人的推理进行评析。议学链接教材:①甲:正确的假言推理,要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并且确认相关事实。实现国家安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其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甲的推理是错误的。②乙:联言推理依据其逻辑性质进行推理,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那么结论中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乙结论中只断定了其中一个联言支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故乙的推理错误。③丙:不相容选言判断推理,如果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故丙的推理正确。一、知识框架体系二、考情统计与课标要求核心考点 2023年 2024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的特点、意义逻辑思维的三个基本规律 北京7;浙江6月28;广东16;湖北13;天津11; 湖南16;浙江1月23概念 天津10;海南19 湖北11判断 山东12;新课23;辽宁15;浙江6月27;湖北21(2);湖南15;河北16;重庆3;海南20 北京6;广东16推理 山东13;北京7、18(3);浙江1月28、29;浙江6月32;湖北12;湖南16;江苏20(2);福建10、13;河北15;海南21;新课标23 山东13;北京6、18(1);湖南15;湖北12;新课标23;辽吉黑15、16;安徽15;浙江1月24归纳 湖南20(3);江苏12;海南22辩证思维方法 江苏14;浙江1月34;辽宁19 新课标39(2);广东20(2);湖北19(2);辽吉黑19(3);安徽16;浙江1月28创新思维能力 山东17;新课40(2);北京6;辽宁16;浙江1月34;广东20(3);湖北14;江苏13;重庆卷17;河北20;天津20 山东16(1);湖南20(2);课标要求 1.了解推理的含义和种类,了解正确演绎推理的条件;掌握换质法和换位法;掌握三段论及其一般性规则。2.理解什么是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三、核心素养与考向预测考点 内容科学精神 理解推理的含义、构成及推理结构;理解掌握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规则;理解掌握三段论的基本规则;理解掌握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的方法。公共参与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和三段论推理;正确运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分析现实生活中个别论断的逻辑错误。考向预测 结合逻辑知识考查推理的分类、性质判断的推理规则(换质、换位、三段论)、周延、复合判断的推理规则。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演绎推理,特别是三段论和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四、单元、本课知识网络五、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 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述一、推理的含义与种类1.形成判断的两条途径:(1)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2)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推理)2.推理内涵 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构成 ①前提: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 ②结论: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构推理结构 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分类 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普→特)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特→普)类比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特→特)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 必然推理 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 (特征:前提真,结论一定真)或然推理 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特征:前提真,结论可能真,也可能假)【联系】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辨识判断推理1: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所以图书馆禁止吸烟。一般→个别:演绎推理;必然推理推理2:短篇小说是有情节的,中篇小说是有情节的,长篇小说是有情节的,所以小说都是有情节的。个别→一般:归纳推理(完全);必然推理推理3:由叩击木桶、凭声音估计桶里有多少酒,人们推理出叩诊方法诊断病情。一般→一般:类比推理;或然推理推理4:3 -1=8,5 -1=24,7 -1=48,9 -1=80,11 -1=120,13 -1=168,……推断出,所有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减去1,得到的数都是8的倍数。个别→一般:归纳推理(不完全);或然推理二、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1.含义: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2.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2)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3.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的意义(1)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2)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典例精练1.(2023·河北高考,15)北宋哲学家邵雍与其子在院里乘凉,忽见一人从院墙上探出身来环视一圈后缩了回去。儿子说,此人是贼。邵雍却说,如果他是贼,一看见咱俩就会马上缩回去,但他环视一圈后才缩回去,说明他在找东西,并且这个东西目标大,不需要进院查看,再看装扮,可以推测他是一个农民,在找牛。儿子出门询问,果真如此。下列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B )①曾有个贼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此人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故此人是贼②贼看到院里有人都会马上缩回去,此人没有马上缩回去,故此人不是贼③找目标大的东西不用进院查看,此人找牛,故此人不用进院查看④曾有个农民来邵家找牛,此人是农民,故此人来找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核心考点二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1.换质推理(1)含义:又叫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2)推理方法:肯定判断→否定判断 OR 否定判断→肯定判断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3)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简记】一不变位置,二变质,三变矛盾概念2.换位推理(1)含义: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2)推理方法:主项→谓项 OR 谓项→主项所有动物都不是植物,所以,所有植物都不是动物。(3)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简记】联项不变;主谓互换;前不周后不周(4)项的周延性①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对象范围作了断定。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②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记忆口诀周延、不周延,质、量来判断。主项看量项(量),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质),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拓展深化判断类型 判断形式 写为 简写 举例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S是P SAP A 所有商品是有价值的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S不是P SEP E 所有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特称肯定判断 有的S是P SIP I 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特称否定判断 有的S不是P SOP O 有些学生不是网游爱好者单称肯定判断 某个S是P SaP a 朱婷是运动员单称否定判断 某个S不是P SeP e 他不是大学生换位推理的运用换位法要注意:1.全称否定、特称肯定:可以直接进行换位。换位:所有A不是B→所有B都不是A、有的A是B→有的B是A。2.全称肯定:不能直接进行换位,只能限量换。换位后要转换为特肯,所有A都是B→有的B是A。3.特称否定:不能进行换位。因为原判断中主项不周延,换位后在谓项周延,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拓展深化类型 换位前 换位后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的A都是B 有的B是A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特称肯定判断 有的A是B 有的B是A特称否定判断 有的A不是B 不能进行换位单称肯定判断 A是B 有的B是A单称否定判断 A不是B B不是A【简记】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直接换;全称肯定判断限量换,特称否定判断不能换。典例精练2.(2023·湖南高考,15)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 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C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北京高考,8)“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源自文人的诗词之趣,经过现代改良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种每句都包含同一个字(例如“春”)的诗词游戏被称为“飞花令”,得名于唐代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A.飞花令 B.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C.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 D.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换位推理口诀】换位推理并不难,直接换位两判断,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换位难。全称肯定想换位,转换特称位置换。3.换质位推理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意义】正确运用换质位推理,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拓展深化:换质法①判断的质是指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②换质法的独特作用:可以把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或把否定判断形式转换为肯定判断形式。③换质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说明同一个对象,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考虑问题,也有助于改变表达方式,增强表达效果。拓展深化:换位法①换位法有特殊的认识作用。通过换位可使前提的谓项变为结论中的主项。②换位法可以使断定的对象有所变化,改变思考的对象,而且可以揭示出前提中谓项被断定的数量情况,从而明确谓项的周延情况。典例精练4.(2023·山东高考,12)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这些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面对风险挑战,唯有顽强拼搏,坚决斗争,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C )①弘则能胜其重,毅则能致其远②我们要赢得尊严、求得发展,就必须坚决斗争③以“有些风险挑战是国内的”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④“有些风险挑战是传统的”通过换质推理可得出“有些风险挑战不是现代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2·辽宁高考,16)随着“神舟十三”搭载物的出舱,太空种子重新成为关注焦点。太空种子是指通过精选作物种子,经由航天器搭载到太空,在空间特殊环境下经过航天诱变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再到地面进行优选培育出来的种子。由此推出一定为真的是( C )①有的太空种子不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②所有太空种子都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③有的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是太空种子④所有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都是太空种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三段论推理1.含义: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2.结构形式(1)大项、中项、小项:①大项:结论中的谓项;②小项:结论中的主项;③中项: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2)大前提和小前提: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3)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3.一般性规则(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①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①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①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求;②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拓展深化:三段论推理基本规则规则 规则内容 逻辑错误(1)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3)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 小项不当扩大(4)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双否定前提(5) 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必否定(6) 两特称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轮(7) 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特称记忆口诀:②中要周延①词项三,③大项小项不扩展,④一特得特否得否,否特成双结论难。【注】凡是符合基本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条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意义】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典例精练6.(2024·辽吉黑高考,15)Vidu是自Sora发布后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首个原创视频大模型。它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物理世界,生成符合真实物理规律的场景,还能生成真实世界不存在的虚构画面,并具备理解中国元素的能力。由此,下列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B )①有的视频大模型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②所有视频大模型都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③有的视频大模型不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④并非所有视频大模型都不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安徽高考,15)人才是第一资源。若以“所有人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为大前提,“所有科技工作者是人才”为小前提,按照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B )A.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是科技工作者B.所有科技工作者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C.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不是科技工作者D.所有科技工作者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8.(2023·山东高考,13)要构建一个符合推理规则的三段论,其结论为“有些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是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由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得出的①②③④四个判断中,可分别作为该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的是( D )第二条……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第三条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①有些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是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②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是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③珍贵、潮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是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④有些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是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2023·北京高考,7)2023年4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借助这批影像,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以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命名了火星上的22个地理实体,杨柳青、古田、周庄、漠河等中国地名“刻印”在火星大地,基于上述材料,下列三段论推理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B )A.所有的文化名镇都在地球,有的杨柳青是文化名镇,所以,所有的杨柳青都在地球B.古田是历史名镇,古田是火星地理实体,所以有的火星地理实体是历史名镇C.有的周庄不是地球地名,有的火星地名不是周庄,所以有的火星地名是地球地名D.地球上的漠河是地名,火星上的漠河是地名,所以火星上的漠河是地球上的漠河10.(2023年6月浙江高考,32)“有的M岛人都说谎,K不是M岛人,所以,K不说谎。”假定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三段论( B )A.是有效的B.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C.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D.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11.(2023年1月浙江高考,28)“有的M岛人都说谎,K不是M岛人,所以,K不说谎。”假定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三段论( B )A.是有效的B.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C.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D.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12.(2023·湖北高考,12)“我怎么可能是一只猫?”漫画中的小狗或许被它自己的结论弄迷糊了。从演绎推理的角度看,小狗犯了( B )A.“四概念”的错误B.“中项不周延”的错误C.“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D.“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13.(2023·海南高考,21)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脉地层有大量水生生物化石,断定喜马拉雅山脉地层曾是古海洋地区。以上表述含有一个三段论推理,下列选项中属于其“大项\小项\中项”的正确组合是( C )①水生生物 ②水生生物化石③古海洋地区 ④喜马拉雅山脉地层A.①③④ B.③④① C.③④② D.④③②14.(2022·北京高考,9)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北京证券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上述背景,在我国( B )①所有的证券交易所都是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②所有的证券交易所都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③有些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④有些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机构是证券交易所从以上四个判断中选取三个,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下列选项中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是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③-②-④ D.④-②-①15.(2022·海南高考,21)《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一只狗习惯吃鸡蛋,久而久之,它认为一切圆的都是鸡蛋。有一次,它看见一个圆圆的海螺,以为是鸡蛋,一口就把海螺吞下去,结果肚子疼得直打滚。狗吞海螺的推理是( D )A.联言推理 B.选言推理C.假言推理 D.三段论推理核心考点三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1.原因: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肯定总体),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突出重点)。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2.含义: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全真才真,一假则假3.正确方法(1)联言推理的合成式: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2)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拓展深化:联言推理的方法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示例 肯定联言判断,就要肯定任一联言支 我国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道德高尚的学生 肯定每一联言支,就要肯定联言判断 毛泽东是政治家,毛泽东是军事家,所以,毛泽东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1.原因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2.含义 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3.类型 包括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1)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一真即真,全假则假(可以全真) (2)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同真同假皆为假4.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1)有效式(否定肯定式)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正确推理结构:“否定肯定式”】(2)无效式(肯定否定式)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错误推理结构:“肯定否定式”】5.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1)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2)肯定否定式: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3)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正确推理结构:“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拓展深化:选言推理的正确结构标准 根据选言前提各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是否为相容关系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无效式:肯定否定式)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否定式)拓展深化:选言推理的方法推理规则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示例 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或者是你说错了,或者是我听错了,你没说错,所以,是我听错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肯定部分选言支,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张宁选了文科,所以,张宁没有选理科 否定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张宁没选文科,所以,张宁选了理科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1.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类型: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类型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联结项 如果…那么… 只要…就… 只有…才… 没有…就没有… …当且仅当…逻辑性质 有前必有后, 无后必无前; 无前未必无后 无前必无后, 有后必有前; 有前未必有后 有前必有后, 无前必无后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1)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2)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错误推理结构:“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式” 】4.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1)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2)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错误推理结构: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3)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4)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注意】四种情况前件和后件保持一致(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无后必无前)拓展深化:假言推理的正确结构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 √有前必有后 无后必无前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 √无前必无后 有后必有前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 √ √有前必有后 无前必无后 有后必有前 无后必无前6.运用假言推理的作用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7.演绎推理的保真条件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无数次的思维实践而认识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拓展深化:假言推理的方法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示例 肯定前件就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如果能摸到篮圈,就允许加人篮球队,小李摸到了篮圈,所以,小李被允许加人篮球队 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如果能摸到篮圈,就允许加人篮球队,小李没被允许加人篮球队,所以,小李没摸到篮圈拓展深化:假言推理的方法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示例 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小王不刻苦学习,所以,小王没考上理想的大学 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小王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所以,小王刻苦学习了拓展深化:假言推理的方法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示例 肯定前件就可以肯定后件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角三角形 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 一个三角形 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不是等角三角形拓展深化:假言推理的方法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示例 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是等角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 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三角形ABC不是等角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不是等边三角形典例精练16.(2024·新课标卷,23)某市就地铁客流高峰时段调价举行听证会。有人认为,如果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就能减轻客流压力。从逻辑的角度看,假设上述观点成立,以下判断必定为假的是( B )A.只有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才能减轻客流压力B.虽然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但是不能减轻客流压力C.即使不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也能减轻客流压力D.如果要减轻客流压力,那么要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17.(2024·北京高考,6)“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A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2024·湖北高考,12)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有如下约定: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下列哪种情况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违背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C )A.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B.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C.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D.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19.(2024·辽吉黑高考,16)为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某中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劳动选修课。信息如下:★选刺绣课的同学都选了服装课 ★有些选烹饪课的同学也选了农业种植课 ★选园艺课的同学没人选烹饪课,但都选了农业种植课 ★选服装课的同学都没选烹饪课,但少数同学选了园艺课根据材料,必然能推出( A )①有些同学选了农业种植课和园艺课但没选烹饪课②有些同学选了烹饪课和农业种植课但没选刺绣课③有些选了园艺课的同学也选了服装课和刺绣课④有些同学同时选了烹饪课、农业种植课和服装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024年1月浙江高考,24)“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由此可推出( B )A.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B.气温没明显下降,那么寒潮没到来C.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D.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21.(2023·新课标卷,23)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C )①如果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则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②如果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则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③如果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则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④如果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则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2023·辽宁高考,15)雾凇俗称树挂,玉树琼花,宛若仙境。其形成条件严苛,需要独特的气象条件与自然要素。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以下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C )①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②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③湿度小或风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④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2023·浙江高考)欲望和意愿是人与人工智能(AI)的最大差异,AI可以写诗画画,但只有在接受人的指令后才会执行这些艺术活动,其自身并不具备做这些的冲动与意愿。AI是艺术作品,而非艺术家。如果以上陈述为真,能合乎逻辑地推出( B )①有些会写诗画画的不是艺术家②只有艺术家才有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③离开人的指令,AI将一事无成④有些艺术作品可以创作新的艺术作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2023·福建高考,10)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关键之年。90后天体物理学博士刘某决定用记录中国空间站成长与变化的影像作为献礼,让更多人透过他的望远镜看清中国人的“太空家园”。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只有用光学跟踪软件控制望远镜,才能从地面跟踪拍摄空间站。但现有的软件,要么开发年代久远,要么设计不够成熟,都难以正常运行。因此,刘博士决定自己开发软件。刘博士做出这种决定运用的推理有( B )①相容选言推理之否定肯定式②不相容选言推理之否定肯定式③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之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式④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之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六、拓展·深化·突破本课小结掌握4类方法: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规则、三段论的规则和要求、选言推理及其方法、假言推理的要求。 把握3个类型:联言推理的类型、选言推理的类型、假言推理的类型。易错易混1.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只要前提正确,结论必然正确。【解析】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二是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的结论正确。2.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解析】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3.前提和结论构成推理结构。【解析】由前提推出结论叫作推理。推理由前提和结论构成。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4.推理是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的唯一途径。【解析】一个判断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5.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唯一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解析】三段论只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6.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就是: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解析】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四点:(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否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否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7.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解析】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8.只改变前提性质判断的质就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解析】要使换质推理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守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9.只要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就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解析】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事物除了有某些性质外,还与其他事物有多种关系。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关系判断;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10.在进行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解析】①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②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11.进行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解析】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①在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②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12.联言推理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解析】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联言推理正确的推理结构有两种。一是,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二是,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典例精练1.(2024·北京高考,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据此,某同学作出如下推理: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有的绿色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所以,有的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1)写出该推理的类型,判断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信息: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有的绿色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所以,有的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是三段论推理的基本规则之一,本题中“当代先进生产力”作为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所以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参考答案】 该推理属于简单判断推理中的三段论。该判断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是三段论推理的基本规则之一,本题中“当代先进生产力”作为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所以不能得出结论。2.(2023·江苏高考,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遗址是认识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做好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建设古遗址公园是较好的选项。在某古遗址公园建设讨论会上,围绕保护利用中村民是否应该搬迁的问题,与会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甲方:建设古遗址公园可将村民及其房屋纳入规划设计,村民房屋适当改造后可作 为基础设施并提供必要服务,村民也可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现村民及其房屋与古遗址公园的融合共生,村民不必搬迁。 乙方:一处古遗址就是这个地区物质文化历史的数据库,是中华文明基因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只要村民留在公园里,就容易造成遗址被破坏,对当地村民进行搬迁,该处古遗址将得到很好保护。 (2)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乙方推理的逻辑谬误。信息①:只要村民留在公园里,就容易造成遗址被破坏→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论证该前提是错误的。 信息②:只要村民留在公园里,就容易造成遗址被破坏。对当地村民进行搬迁,该处古遗址将得到很好保护→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的相关知识,认证该推理结构是错误的。【参考答案】 演绎推理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二是推理结构正确。从推理根据的前提来看,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是有前一种情况就必有后一种情况,但村民留在公园里不一定会造成遗址被破坏,因此推理前提是错误的;“只要村民留在公园里,就容易造成遗址被破坏”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正确的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该推理结构采用的“否定前件式”推理结构不正确,因此乙方推理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