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学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学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第11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议学情境】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2024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议学情境】文旅消费场景不断突破“边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围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主题,各地推出7大类6300余条惠民措施,包括景区降价、免费等优惠措施,旅游企业免费、打折等优惠活动,更好满足大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给游客带来更多更炫的消费新体验。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让石窟艺术得到全新演绎;“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成为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人气最旺的“打卡”点;潮州涵碧楼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讲活红色故事等。
随着游客需求更多元化、个性化,文旅消费场景不断突破“边界”,客源地、目的地也更加多元。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平潭“蓝眼泪”……此前相对“小众”的旅游目的地,不断涌现出新的吸引力。
【议学情境】贵州“村BA”“火出圈”
2024年贵州“村超”总冠军在榕江诞生。随着“村超”“村BA”火遍全网、火出国门,带来网络传播上千亿次流量奇观的同时,也让“两村”赛事所在地黔东南州府凯里成为旅游热点。“攻、防、抢、投”环环相扣,连续10多天从白天比到晚上,每场比赛吸引上万名观众,各平台网络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次上亿……这是农历“六月六”苗族传统节日中,当地村民在原有的斗牛、踩鼓、吹芦笙等庆祝方式的基础上,自发组织的适合年轻人的过节方式。接地气、“火出圈”的篮球赛,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带动了乡村旅游。当地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旅游经济。
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运用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的知识,分析各地应如何运用资源走出有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议学链接教材:①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开展联想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善于联想,特别是迁移和想象,自觉训练联想思维,提高思维联想的质量,从而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要求我们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给游客带来更多更炫的消费新体验。
②运用创新思维,通过创新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农民接受的庆祝传统节日活动方式,通过体育活动既提振精神,又带动了乡村旅游。当地政府以此为契机,运用联想思维方法,积极发展当地特色的文体活动,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旅游经济。
一、知识框架体系
二、考情统计与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2023年 2024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科学思维的特点、意义
逻辑思维的三个基本规律 北京7;浙江6月28;广东16;湖北13;天津11; 湖南16;浙江1月23
概念 天津10;海南19 湖北11
判断 山东12;新课23;辽宁15;浙江6月27;湖北21(2);湖南15;河北16;重庆3;海南20 北京6;广东16
推理 山东13;北京7、18(3);浙江1月28、29;浙江6月32;湖北12;湖南16;江苏20(2);福建10、13;河北15;海南21;新课标23 山东13;北京6、18(1);湖南15;湖北12;新课标23;辽吉黑15、16;安徽15;浙江1月24
归纳 湖南20(3);江苏12;海南22
辩证思维方法 江苏14;浙江1月34;辽宁19 新课标39(2);广东20(2);湖北19(2);辽吉黑19(3);安徽16;浙江1月28
创新思维能力 山东17;新课40(2);北京6;辽宁16;浙江1月34;广东20(3);湖北14;江苏13;重庆卷17;河北20;天津20 山东16(1);湖南20(2);
课标要求 1.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
2.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
3.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三、核心素养与考向预测
考点 内容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国家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创新思维含义及特征。准确地把握直觉想象和捕捉灵感,理解迁移和想象。培养联想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水平。
公共参与 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创新思维,自觉运用联想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
考向预测 结合逻辑知识,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创新思维的特征、联想思维的特点和方法。
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从单元角度重点考查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单元、本课知识网络
五、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1.含义 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产生条件 (1)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 (2)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3.思维方式 (1)创新思维中既有逻辑思维活动(概念-判断-推理),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活动; (2)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等
注意: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的辩证统一。
二 、创新思维的特征
1.特征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问题出现之后,思维会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很快转向另一个方向。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发散和聚合)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正是这种省略或跨越,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如曹冲称象、爱迪生测量灯泡容积)
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拓展深化:创新思维的其他特征
特征 具体内容
系统整体性  任何事物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就是对事物构成层次的把握。创新思维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有着极其复杂的层次。  从宏观整体上看,创新思维活动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层次:  一是创新思维的人脑生理结构;  二是创新思维的心理结构;  三是创新思维的构成要素结构;  四是创新思维的能力结构;  五是创新思维的形式结构。
动态灵活性  创新思维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僵化封闭的,它自身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创新思维结构在运动中会发生自变。
2.创新思维之“新”的表现 (1)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发散、聚合、逆向思维) 比如:移动支付突破了现金支付的传统思路,引入手机支付的新思路;网购将互联网与购物消费相结合,突破传统消费方式,拓展了消费渠道;高铁克服了老式火车不能兼顾速度和安全的缺陷。
(2)方法新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比如:这些新事物突破了常规方法,使用了互联网、快递物流、数据通信、机械制造等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
(3)结果新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3.检验标准 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拓展深化:关于创新的错误认识
(1)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创新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2)凡是新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
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
(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创新只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典例精练
1.(2024·湖北高考,16)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D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聚焦社会关注,回应群众关切。为推行“综合查一次”行政执法模式改革。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行政执法模式改革,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全科式”联合执法检查。某市开发了“技术+场景”数字化应用平台。该平台覆盖众多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协同执法场景,为破解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提供智能支撑。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2023·重庆高考)该市的做法( C )
①实现了行政执法效果最大化
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
③有利于提升行政执法的能力
④表明政府全面履行基本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重庆高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D )
①“一张清单、全科式”执法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以偏概全
②“聚焦社会关注,回应群众关切”贯彻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跨部门、跨领域、多头执法体现了数量变化引起质变
④以行政执法模式改革,体现问题导向的创新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浙江高考)漫画《乌鸦喝水》(作者薛宏)提醒我们,解决问题要( C )
①兢兢业业,埋头苦干
②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④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核心考点二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基础 (1)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如唇亡齿寒)。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等)。
(2)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脑科学研究揭示,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利用某种契机,对相关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寻求问题的解决。 如,飞机是由鸟有翅膀能够飞翔而发生联想,通过人类的不断探索而发明创造的; 又如,从变色龙能够适应环境色彩变化改变身体颜色的特性中产生联想,研发出了军队使用的伪装服;等等
2.联想思维 (1)含义 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依据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相反)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3)主要途径:时间、空间、性质 ①外在联结:时间、空间途径的联结 如,当你遇到小学老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 闪电→雷鸣→下雨→滴答声;教室→黑板 ②内在联结:性质途径的联结 如,数学书→语文书;铅笔→钢笔 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拓展深化:联想思维的类型
相似联想 是指由一个事物外部构造、形状或某种状态与另一种事物的类同、近似而引发的想像延伸和连接。 如:换季看到别人买了新衣服,想到自己也要买;由高考回想起中考
相关联想 又称接近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在空间或时间上和它接近的事物一种或多种相同而又具有极为明显属性的联想。 如:由冬天想到下雪,由教室想到黑板,由火烧赤壁想到《三国演义》
对比联想 又称相反联想,指不受物和触发物之间具有相反性质的联想。 如:由白天想到黑夜、由成功想到失败,由真善美想到假恶丑
因果联想 源于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结果的经验性判断和想象,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如:由海水污染联想到海洋生物的死亡;由空气污染联想到全球变暖
2.联想思维 (4)特征
特征 跨越的联结性 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区别 内容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天马行空)
形式 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 构想、想象、幻想
举例 比如,曲折的山路→曲折的人生; 高山和镜子,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联想思维可以使它们发生联系:高山→平地,平地→平面,平面→镜面,镜面→镜子。 一战期间,炒菜锅→发明军用钢盔
联系 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拓展深化:联想思维的“畅想”不包含着梦想和理想
(1)畅想: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包括构想、想象、幻想;
(2)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在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其可以视为一种信仰。
(3)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联想思维 (5)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
①差异性: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②衡量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③提高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1)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鲁班发明锯子)
(2)方式: ①正迁移:在功能上发挥促进作用。如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 ②负迁移:在功能上发挥阻碍作用。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 ③同化性迁移: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如,一反三:平衡→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 ④顺应性迁移: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 如,学过了“胡萝卜”、“芹菜”和“油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茭白”这个概念时,原有概念不能解释新概念,这时我们需要先学习“胡萝卜、芹菜、油菜都是蔬菜,茭白也是蔬菜”,即建立起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蔬菜”来标志这一事物。
(3)作用: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人们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可能从零开始,而是要汲取先前的经验,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要实现由“此岸”到“彼岸”、触类旁通的认识过渡,将先前的经验运用到对新情况的认识之中,将已经掌握的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运用迁移。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想象——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1)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2)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人可以通过别人的描述,想象出自己从没见过的海洋或大陆、月亮或火星上的形象,也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表象。例如龙的形象: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3)类型: ①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如白云→小白兔、小山羊 ②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4)方式
形象化的想象 “假如”式想象
含义 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 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举例 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作用 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拓展深化:迁移与相象
迁移 想象
本质 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含义 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特点 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想象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方式 正迁移、负迁移(功能上);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认知上) 类型: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方式:形象化想象、“假如”式想象
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形象化想象作用+“假如”式想象作用
拓展深化:移植的方式
方法 内容 举例
原理移植  将某领域的科学技术原理转移到新的研究领域  电子语音合成技术最初被应用到贺年卡上,台湾一位业余发明家想到将其移植到汽车倒车提示器上
结构移植  将某事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转用到另一事物上,以产生新的事物  美国某医疗公司,将拉链移植到外科手术,完全取代用线缝合的传统技术
方法移植  将新方法转用到新的情景中,以产生新的成果  笛卡儿移植代数方法,创立了解析几何的新方法
材料移植  将材料转用到新的载体上,以产生新的成果  纸造房屋、塑料坦克、夜光工艺品、夜光油墨等
典例精练
5.(2023·江苏高考,13)“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的景象早已深入人心。日出、日落时分,太阳接近地平线,在大气中只有极小尺寸的微尘时会发生瑞利散射,蓝色光被散射到其他位置,剩下的主要是直射的红色光,此时的太阳是红色的。然而在沙尘暴袭来时,人们会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夕阳景色——白色的太阳,这是由于浮尘颗粒较大产生无显色效应的米氏散射造成的。材料说明,正确认识事物需要( C )
A.运用联想思维 B.运用形象思维
C.把握事物的本质 D.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6.(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在数学学习中掌握的审题技能可能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能水平的提高,在语言学习中掌握的词汇知识将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而阅读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获得更多的词汇知识。运用好迁移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下列属于迁移的是( D )
A.由表及里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温故知新
7.(2024·广西桂林三模)某导弹专家偶然听说响尾蛇的鼻子和眼睛中间有一个奇特的热敏器官——“颊窝”,它能够接收小动物身上发出的红外线,对携带能量最多的波段反映最为强烈,它可以使响尾蛇毫不费力地捕捉到老鼠或其他小动物。受“烦窝”启发,该导弹专家带领团队研制出一种空对空导弹,它主要借助类似“颊窝”的红外线探寻装置来盯住并摧毁发出红外辐射的目标。这表明( C )
①迁移方法是专家学者进行发明创造才用到的
②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
③运用模仿和比较的推理方法将有利于制造先进的技术装备
④联想思维能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江苏淮安二模)2024年5月,西工大从萤火虫个体之间用发光来通信的方式中得到了启发,联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研发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实现了电磁干扰下无人机间的信息传递,使无人机集群突破更多严苛条件限制。由萤火虫到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 C )
A.坚持了辩证否定观,推动事物发展
B.经历了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C.体现了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D.运用类比推理,从真前提必然得出真结论
9.(2024·山西运城三模)高铁列车能以高速度而驰名,一个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头部创新性地使用流线型设计。在高寒动车组车头外形设计上,运用仿生手法,以奔驰的骏马作为造型来源。头型演变自马头,提取骏马的速度与力量感。在技术上,重点解决了大断面条件下列车的气动减阻和降噪、大侧风条件下列车运行的稳定性问题。由奔腾的骏马到具有流线型高铁车头( A )
“骏马”造型的演变
①运用了联想思维的方法,为实现中国高铁速度与稳定统一提供了一种方案
②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需要通过大量实地试验提高其可靠性
③充分发挥了思维的概括性,摸清了骏马与减少空气阻力的关系
④说明科学家的创新活动依赖于生物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六、拓展·深化·突破
本课小结
明确2个含义: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的含义。
掌握2个特征:联想思维的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明确2个方法:迁移和想象是联想思维的方法。
掌握3个特征:创新思维: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明确3个创新性表现:思路新、方法新和结果新。
易错易混
1.创新思维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
【解析】人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照相”或“复制”,而是要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创新思维的“新”,主要“新”在结果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解析】创新思维的“新”,主要“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二是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三是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3.创新思维从不按部就班,总带有神秘的色彩。
【解析】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正是这种省略或跨越,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4.创新思维是无须实践和继承、不受逻辑限制的非常思维。
【解析】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一方面,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就思维方式而言,创新思维中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
5.迁移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是在头脑中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解析】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6.联想思维跨越的联结性引起了联想思维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解析】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所以,是联想思维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引起了联想思维跨越的联结性。
7.想象所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解析】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8.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性质相同、相似的事物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解析】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9.联想思维是脱离事物之间客观联系所进行的回忆。
【解析】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典例精练
6.(2023年1月浙江高考,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寻求自我进步的重要方式,人类正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领导人民破除西方现代化迷信,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结合《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①:党领导人民破除西方现代化迷信,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辩证思维,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信息②: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创新思维。
【参考答案】①用辩证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西方现代化不做简单肯定和否定,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是对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样板。
②用创新思维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党领导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攻坚克难,破旧立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7.(2022·北京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记忆】北京雨燕春天来到北京筑巢繁衍,夏末带着新生的小雨燕跨越中亚远赴非洲,待来年再准时飞回北京。古建筑上空北京雨燕飞舞的景象,是人们美好的记忆。
【两难】为了避免污损和破坏,古建筑的屋檐斗拱加装了防护网,却无意间把在此筑巢的北京雨燕挡在了“家门”外。既要避免古建筑受损,又要保证北京雨燕安居,成为难题。
【共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指导和相关技术支持下,文物、园林绿化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北京雨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口”。同时,志愿者积极为北京雨燕搭建新家,帮助它们向现代建筑迁移筑巢。在多方呵护下,北京雨燕的种群正在恢复和壮大。雨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实现了和谐共生。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北京雨燕保护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信息①:北京在对雨燕的生活规律的把握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相关的理论,并在实践中论证这种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知识;
信息②:在北京古建筑的保护和雨燕的保护中,协调二者关系,统一于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辩证思维方法知识;
信息③:贯彻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并在相关技术支持下,多种角度探索雨燕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创新思维的知识;
【参考答案】北京雨燕保护,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在实践中认识北京雨燕生存和繁衍的规律,对保护的总体效果作出合理推断,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更新保护理念、改进保护措施;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古建筑保护和北京雨燕保护的关系,将两者统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辩证思维方法;多角度思考如何实现北京雨燕与古建筑的共生,发掘北京雨燕的文化价值,体现了创新思维能力。
8.(2009·福建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曾师从伟大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莫扎特写了一段曲子让海顿弹奏,海顿弹奏了一会儿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在钢琴两端弹奏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弹奏,遇到那个出现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只见他俯下身,用鼻子弹奏出来。这一动作令海顿感慨不已。
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创新的什么特征?(要求写出两个特征。)材料如何体现思维创新的这些特征?
信息①:莫扎特接过乐谱弹奏,遇到那个出现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用鼻子弹奏出来→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中的多向发散性
信息②:当问题出现以后,会从不同角度、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多种设想,到那个出现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莫扎特选择了用鼻子弹奏→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信息③:莫扎特用鼻子弹奏出现在键盘中间的无法用手弹到的音符→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参考答案】(1)特征: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2)①莫扎特根据自己谱写的曲子弹奏,无法用手弹出键盘中间的音符时,用鼻子来弹奏,体现了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②莫扎特不采用常规的方法,凭借灵感用鼻子弹奏键盘中间的音符,体现了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③莫扎特用鼻子弹奏键盘中间的音符,产生的效果新,出乎意料,体现了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