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胜券在握系列】第一章 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素养综合测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3分,总计45分)1. 进入初中后,大部分同学都进入了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饮食上应注意( )A.多补充脂肪 B.多补充维生素 C.多补充糖类 D.营养全面、合理2. 如图所示为变形虫的生殖过程,其生殖方式为(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胎生 D.卵生3.2022年3月,温州动物园饲养的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如图)产下3枚鸟蛋,其中一枚于4月自然孵化成功。黄腹角雉的生殖方式为( )A.无性生殖、胎生 B.无性生殖、卵生 C.有性生殖、胎生 D.有性生殖、卵生4. 进入青春期后,小杭的身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中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A.饭量变大 B.长出胡须 C.声音变粗 D.喉结增大5. 将浸泡后的菜豆种子剥去种皮,并做如下图的处理,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培养,其中不会发芽的是( )A. B. C. D.6.阳台种植满足了一些城市白领的田园梦。小科在阳台上种植的番茄进入挂果期,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B.番茄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C.番茄的根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D.番茄的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7. 实心包、油条、豆腐脑是很多温州人儿时极美好的早餐记忆。温州人所说的实心包就是刀切馒头,科学老师带领学生亲制实心包,体验儿时的美味。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来源于小麦。回答下面小题。春小麦的收获季节在夏季,收割后经过脱粒、清洁、磨碎、筛分等环节就可以得到面粉了。小麦种子的结构如图,面粉主要来自于图中结构( )A.2 B.3 C.5 D.68.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皮肤由组织分化而来 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组织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明显 D.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9.我国科学团队成功从丁香假单胞菌提取冠菌素,与赤霉素等配制成低浓度试剂,实现玉米等作物种子干旱低温下萌发难题突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丁香假单胞菌为细菌、其有成形细胞核 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C.萌发过程中胚芽首先发育成幼叶 D.冠菌素的作用是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种子萌发10.代孕又叫借腹怀胎,是指将夫妇的受精卵植入其他女性的子宫内代为怀孕的过程。因其涉及道德伦理问题而被我国明令禁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代孕属于无性生殖技术 B.卵子产生于代孕女性的子宫C.代孕技术和克隆技术相同 D.受精卵是人类发育的起点11. 2022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如图漫画展示了该研究成果,“逆生长”形成的全能干细胞,其最大的潜能价值是( )A.使人的体细胞永远不会衰老死亡B.使人的体细胞持续保持分裂状态C.实现人体器官的体外再生,可以解决器官短缺、异体和异种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等问题D.新培育的全能干细胞的基因比原来细胞的基因更优良12.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层次判断正确的是( )A.热水烫过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层“皮”属于上皮组织B.猕猴桃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猕猴桃果实属于营养器官C.被子植物的根与哺乳动物的心脏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人的肺与血液同属于结缔组织13.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是花生的果实。下列据图所述正确的( )A.“麻屋子”是果皮 B.“红帐子”是子房壁 C.“白胖子”是果实D.“白胖子”是种子14.豌豆在播种前,要先进行松土。主要目的是有利于( )A.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干燥,促进种子萌发B.空气进入土壤,促进种子的有氧呼吸C.阳光透过土壤间隙照到种子,促进种子光合作用D.明显降低土壤温度,减少种子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15.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茧成蝶”中的“茧”是指图中的③ B.蝗虫属于①→②→④发育过程C.蝗虫的④阶段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D.两种发育过程的昆虫体表都有外骨骼,都是体外受精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16.(8分)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四大组织切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1)图中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_________,上皮组织的是 ____________。(2)图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作用的是 __________;人体中分布最广的是 __________。17.(8分)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B是 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2)D表示 ___________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3)在人的各个生长时期中,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是青春期。此时期会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其中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①长出胡须 ②喉结突出 ③身体长高 ④声调低沉18.(4分)昆虫在幼虫发育阶段容易遭受攻击和伤害,因此一些昆虫幼虫逐渐进化形成防御机制。如图所示是菲律宾一种特殊的毛毛虫,其外型犹如一个绿色外星人,长着类似眼睛的斑点,使其“面部”看上去非常恐怖。(1)该毛毛虫的发育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2)根据毛毛虫的生长发育特点,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19.(4分)2017年4月25日,美国科学家利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生物袋(如图所示)成功孕育早产羊羔。生物袋内充满人工配制的“羊水”,袋外配置了机器“胎盘”,“胎盘”的“血管”与小羊的脐带相连。该生物袋与外置“胎盘”取代了母体内 _______________的功能,为胎儿提供发育的场所。这种技术虽然实现了胚胎的体外发育,但是它的生殖方式依旧属于____________生殖(填有性或无性)20.(6分)如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两种植物:果实香甜的水蜜桃树和生命力顽强的山桃树,你认为接穗应该选用 _________,而砧木应当选用 ___________。(2)C过程保证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③和④的__________紧密贴合。21.(6分)某校开展蔬菜种植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劳动的过程。(1)催芽 把干燥菜豆种子放在干燥的纸巾上,置于温度适宜、空气充足的环境中。为了让这些种子萌发,还需要提供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芽时发现某种子的A部位损伤(如图),几天后,该种子仍然发芽,因为该种子的胚结构保持完整,且有充足的有机物供细胞进行__________作用。(2)播种 把发芽的种子进行播种,定期给菜豆植株浇水促进生长,菜豆的______(写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22.(4分)近几年,苗木繁殖中开始流行高压生根繁殖,其过程比较简单,大致流程是:从母树上选择合适的枝干用于培育新树苗,然后在所选枝干上的适当位置进行环剥处理,再在环剥位置绑缚上苔藓或培养土,最后用塑料薄膜或塑料瓶对其进行固定即可。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植物的 __________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24分)23.(6分)小越发现家里种的仙人球晚上开花了(如图所示),感到非常好奇。向经验丰富的花农咨询后,她了解到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在夜间开花,而且花期很短。多数仙人掌科植物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间开花,有什么意义呢?查阅资料后发现,植物花瓣也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夜间开花能减少水分散失。为了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选取一片仙人球花瓣,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将A、B两张相同的氯化钴试纸相对应地贴在花瓣的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另取一张氯化钴试纸C置于仙人球所处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三张氯化钴试纸的变色情况。实验二:分别撕取花瓣的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寻找某一种结构。(1)实验一中氯化钴试纸C的作用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的意义:①植物花瓣在夜间开花比白天开花能有效减少水分散失。②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____________,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24.(6分)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 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__阶段出现的。(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兴趣小组用菊花扦插来探究“影响菊花扦插成活因素”。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请你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分组 扦插土壤 插条切口 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第一组 不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47第二组 消毒 不处理 50﹣85 嫩枝 42第三组 消毒 涂硫磺粉 20﹣30 嫩枝 23第四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92(1)扦插的枝条一般下端要削成斜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以促进枝条成活。选择嫩枝是因为嫩枝带有___________,可以促进枝条生根。(2)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可选择第________组和第_______组进行对照。(3)第四组和第一组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4)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四、综合题(26题6分,27题5分)26.(6分)如图甲是健康的公鸡,图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俗名阉鸡),图丙是健康的母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一样)(1)图甲和图丙中鸡的外形不同,如鸡冠形状、羽毛颜色等,主要因为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特征在生理学上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2)图乙中的公鸡与图甲相比 ___________(填字母)。A.只丧失生殖能力 B.只是第二性征消失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 D.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维持(3)小科奶奶家里只圈养了几只母鸡,下了一窝鸡蛋,小科从网上买了孵化箱,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他奶奶家的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5分)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子叶干重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结构A的名称为 ___________。(2)图乙中的e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发育来的。(填序号)(3)分析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得去向是 ________(填字母)。A.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 B.部分转化成胚根、胚芽中的有机物 C.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胜券在握系列】第一章 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素养综合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考点】人的生长时期.【分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每一种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项活动所必须的。【解答】解:进入青春期,正是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营养全面、均衡,才能使生长发育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适当增加一些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丰富的食物,还要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应当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故选:D。2. 【答案】A【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分析】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解答】A、分裂生殖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A符合题意;B、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B不符合题意;C、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不属于胎生,C不符合题意;D、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进行分裂生殖,不属于卵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答案】D【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动物的生殖方式。解析:已知黄腹角雉属于鸟类,其产下的鸟蛋可以自然孵化成功,说明黄腹角雉在生殖过程中经历了两性细胞的结合,最终形成受精卵,且受精卵可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因此黄腹角雉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卵生。故选答案D4. 【答案】A【解析】【考点】人的生长时期;青春期的发育特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及其卫生.【分析】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性器官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解答】解: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第二性征要在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刺激下才表现出来。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下,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肌肉的发达,骨骼的粗壮,喉结增大,声音变粗。在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下,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可见,选项中“饭量变大”不属于第二性征。故选:A。5. 【答案】B【解析】【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必须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才能萌发,据此答题。【解答】解:种子一般包括种皮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将来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选项A、C、D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又同时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能发芽,而B不具备完整的而有活力的胚,因此,不能发芽。故选:B。6. 【答案】D【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植物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解析:番茄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绿色植物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叶含有气孔这一特殊结构,是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故答案为D7. 【答案】D【解析】【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一般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组成。图中1种皮(果皮),2子叶,3胚芽,4胚轴,5胚根,6胚乳。【解答】解:面粉由小麦加工而成,小麦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6胚乳中。故选:D。8. 【答案】A【解析】【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的分裂.【分析】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分裂和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据此解答。【解答】解:A、皮肤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A错误。B、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正确。C、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C正确。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生长的过程。9. 【答案】B【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2)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解答】解:A.丁香假单胞菌为细菌、无成形细胞核,错误;BD.根据题意:我国科学团队成功从丁香假单胞菌提取冠菌素,与赤霉素等配制成低浓度试剂,实现玉米等作物种子干旱低温下萌发难题突破,可知赤霉素和冠菌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不能说明冠菌素能增加土壤肥力,B正确,D错误;C.萌发过程中胚芽首先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错误。故选:B。10.【答案】D【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解答】解:A、由题可知,代孕是将夫妇的受精卵植入其他女性的子宫内代为怀孕的过程,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技术,A错误。B、代孕女性的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子产生于提供受精卵的夫妇中的女性的卵巢,B错误。C、克隆技术是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一种无性生殖技术,而代孕技术是一种有性生殖技术,两者不同,C错误。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受精卵是人类发育的起点,D正确。故选:D。11.【答案】C【解析】【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2)干细胞,即起源细胞,它是一类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动物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解答】解:材料中提到的“研究团队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是保留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了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组织和不同器官。所以人们利用干全能细胞最大的潜能价值是培育人体组织和器官,修复病损的器官,实现人体器官的体外再生,解决器官短缺、异体和异种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等问题。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12.【答案】C【解析】【考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解:A、热水烫过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层“皮”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B、猕猴桃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猕猴桃果实属于生殖器官。B错误。C、被子植物的根与哺乳动物的心脏都是器官,所以属于同一结构层次。C正确。D、人的肺属于器官,血液同属于结缔组织。D错误。故选:C。13.【答案】A【解析】【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解答】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如图所示:所以,麻屋子是指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是种皮,由胚珠发育而来;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答案】B【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从环境因素考虑,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需先进行松土,再行播种,该做法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促进种子的有氧呼吸,使种子正常萌发。]故答案为B15.【答案】D【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1)图中①为卵期,②为幼虫期,③为蛹期,④为成虫期。(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解答】解:A、“破茧成蝶”中的“茧”是指图中的③蛹期,A正确。B、蝗虫的发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④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C、蝗虫的成虫阶段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期,C正确。D、两种发育过程的昆虫都是体内受精,体表都有外骨骼,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16.【答案】(1)D;C(2)A;D【解析】【考点】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分析】图中的A神经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D结缔组织。【解答】解:(1)图中属于结缔组织的是D,上皮组织的是C。(2)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能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比较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图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作用的是A神经组织;人体中分布最广的是D结缔组织。故答案为:(1)D;C(2)A;D17.【答案】(1)卵巢(2)受精;输卵管(3)③【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分析】1、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人体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2、题图中:A是精子,B是卵巢,C是受精卵,D是受精过程。【解答】解:(1)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B能产生卵细胞,因此B是卵巢。(2)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C细胞是受精卵,D表示受精。(3)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第二性征要在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刺激下才表现出来。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下,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肌肉的发达,骨骼的粗壮,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下,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选项中,①②④都属于第二性征,而③身体长高不属于第二性征。故答案为:(1)卵巢(2)受精;输卵管(3)③18.【答案】(1)完全变态。(2)幼虫期。【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明显。【解答】解:(1)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是成虫。(2)针对毛毛虫的生长发育特点,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2)幼虫期。19.【答案】子宫 有性【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解答】解:受精卵形成后即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慢慢植入子宫中继续发育,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如图是孕育早产羊羔的生物袋,袋内充满人工配制的“羊水”,袋外配置了机器“胎盘”,“胎盘”的“血管”与小羊的脐带相连。该生物袋与外置“胎盘”取代了母体内子宫的功能,为胚胎提供发育的场所。虽然实现了胚胎的体外发育,但是生殖过程中依旧有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所以依旧属于有性生殖。故答案为:子宫 有性20.【答案】(1)水蜜桃树;山桃树(2)形成层【解析】【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2)图甲为枝接,其中的①接穗、②砧木;图乙芽接,其中的③接穗、④砧木。【解答】解:(1)嫁接后的桃树常要结出甜美的果实,而嫁接后的果树主要表现的是接穗的性状,因此接穗应该选用水蜜桃树,而砧木应当选用山桃树。(2)嫁接苗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故答案为:(1)水蜜桃树;山桃树(2)形成层21.【答案】(1)充足的水分(或“水分”) 呼吸 (2)根【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1)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种子在萌发阶段,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2)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故答案为(1)_充足的水分(或“水分”) 呼吸_(2)根_22.【答案】无性;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解析】【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营养繁殖等。【解答】解: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题干中这种繁殖方式是植物的扦插,属于无性生殖,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故答案为:无性;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三、探究题23.【答案】(1)空气中水分 (2)气孔或保卫细胞 (3)②传粉【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探究实验设计能力,叶的结构特点、生物间的相互影响。解析:(1)氯化钴对水分非常敏感,干燥的氯化钴试纸遇水变色,可以用来检测水分含量,将氯化钴试纸置于空气中可以排除空气中水分的干扰。(2)植物的水分通过保卫细胞的气孔排出。(3)沙漠中的野生仙人掌属于虫媒花,分泌出花蜜吸引各种昆虫,昆虫在吸食其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传粉。]故答案为(1)空气中水分 (2)气孔或保卫细胞 (3)②传粉24.【答案】(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等)。【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答】解:(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2)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湿度等。故答案为:(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等)。25.【答案】(1)增加吸水表面积;芽(2)四;三(3)土壤消毒与否;(4)相对湿度;【解析】【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扦插枝条的选择,应该注意选择较粗,有生活力,带节的枝条,这样易于生根和长芽。为了减少枝条水分的散失,要去掉叶片。为了避免埋入土中的部分腐烂,可以对切口进行适当处理。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扦插时需要将插穗下端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以增加吸水表面积,以促进枝条成活。在采摘的枝条中,带任何芽的幼嫩枝条最容易生根。(2)三四组的变量是相对湿度,因此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可选择第 四 组和第 三 组进行对照。(3)一组和四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两个变量扦插土壤是否消毒即土壤中的有无细菌等微生物,因此第四组和第一组可以探究 土壤消毒与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4)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相对湿度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故答案为:(1)增加吸水表面积;芽(2)四;三(3)土壤消毒与否;(4)相对湿度;四、综合题26.【答案】(1)第二性征(2)C(3)鸡蛋没有经过受精【解析】【考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解答】解:(1)生殖器官的差异叫作第一性征。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还出现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由图可知,图甲和图丙中鸡的外形不同,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性征在生理学上叫第二性征。(2)图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同时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因此,图乙中的公鸡与图甲相比,将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3)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小科从网上买了孵化箱,按正常程序操作,发现他奶奶家的鸡蛋孵化不出小鸡,这是因为鸡蛋没有经过受精,即使给以适宜的温度也孵不出小鸡。故答案为:(1)第二性征(2)C(3)鸡蛋没有经过受精27.【答案】(1)胚(2)3(3)AB【解析】【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图甲中1是胚轴,2是胚芽,3是胚根,4是子叶,A是胚,5是种皮;图乙中a是叶,b是子叶,c是根和茎的连接部分,e是根,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甲图中结构A是大豆种子的胚,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最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图乙中的e是根,由图甲中的3胚根发育而来的。(3)大豆种子的子叶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胚,凡是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的胚通过呼吸作用,不断分解来自子叶的营养物质,提供萌发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转化成胚中的有机物。故答案为:(1)胚(2)3(3)A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