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F涂黑)
1.(2024七上·龙湾期中)学习是我们现阶段唯一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途径。(  )
2.(2024七上·龙湾期中)家庭和睦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宽容,逆来顺受。 (  )
3.(2024七上·龙湾期中)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
4.(2024七上·龙湾期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5.(2024七上·龙湾期中)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石器。 (  )
6.(2024七上·龙湾期中)《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
7.(2024七上·龙湾期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长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
8.(2024七上·龙湾期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列对初中阶段给与我们的“礼物”的认识,正确的有 (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4七上·龙湾期中)卡耐基曾说过:“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生活需要规划 B.未来需要努力
C.人生需要理想 D.工作需要奋斗
11.(2024七上·龙湾期中)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某地积极推进城市“15分钟阅读圈”建设,打造24小时智慧书房。“有声听书墙”“时光隧道”等特色阅读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成为一道独特的阅读风景线。下列对该市做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小奇:“在校的学习已经足够,此举完全是浪费时间。”
B.小文:“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该做法激发了市民的阅读兴趣。”
C.小宇:“能够帮助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点亮了心中的明灯。”
D.小明:“可以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
12.(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列能正确表达漫画寓意的是(  )
A.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B.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就能进步
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D.我们要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13.(2024七上·龙湾期中)近年来,被称为“行走的课堂”的研学旅行深受人们欢迎。将“学”与“游”相结合的研学旅行,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以现实情境启发思考,用亲身体验探寻答案,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种社会现象启示我们(  )
①社会实践比校内学习更重要 
②探究和体验也是一种学习 
③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学习时间 
④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4七上·龙湾期中)家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心中的冰雪寒霜;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  )
①主动与父母沟通,用心呵护亲情 
②懂得感恩,体谅父母的辛劳 
③多陪伴父母,对父母言听计从 
④为了避免冲突,与父母互不打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七上·龙湾期中)学生小海觉得中学数学老师讲的课没有小学数学老师好,导致他现在对数学不感兴趣。看到这种情况,好朋友纷纷劝说他。下列观点中,你不赞同的是(  )
A.小雨:“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我们应尊重老师的不同。”
B.小峰:“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深入地了解老师。”
C.小明:“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D.小亮:“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变成我们喜欢的那种老师。”
16.(2024七上·龙湾期中)如图漫画中两个集体的差异主要在于(  )
漫画1 漫画2
A.是否有严明的纪律 B.是否有集体荣誉感
C.能不能善于合作 D.能否发挥个体力量
17.(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关于“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示意图,图中“?”应填入(  )
A.打制石器 B.修建房屋 C.制作陶器 D.磨制石器
18.(2024七上·龙湾期中)如图为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钱结藤编残件(距今约4000年)这一发现体现了(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社会组织的复杂 D.等级秩序的确立
19.(2024七上·龙湾期中)夏、商、周三族始祖与祖先崇拜传统各异,却都是在黄帝建立的大部落联盟中发展起来的,他们已初步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黄帝一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20.(2024七上·龙湾期中)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可以反映出西周社会(  )
A.具有等级森严的特征 B.腐败现象严重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奴隶处境悲惨
21.(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分封制已经瓦解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动荡不安 D.旧的土地制度瓦解
22.(2024七上·龙湾期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历史事件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司母戊鼎的铸造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局面形成
(2024七上·龙湾期中)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24.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七上·龙湾期中)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问题。
25.地球仪上(  )
①有底座
②标注了公转轨道
③有经纬线
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地球仪上(  )
A.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2024七上·龙湾期中)菏泽的小海学了地球的知识后,回家给父母做地球运动的演示(下图),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完成问题。
27.下列小海的做法错误的是(  )
A.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
B.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C.演示公转时,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不变
D.演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
28.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不透明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52 分)
29.(2024七上·龙湾期中)七年级某班开展“分享友情,成长你我”故事分享会,请你一起参加。
【助·友】
小陈进入初中后,一直很郁闷,艺术节上同学们多才多艺;作文大赛上同学们妙笔生花;说题比赛上同学们滔滔不绝。只有自己,如此平庸!对此,好友小王开导说:“干嘛这么自卑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嗓音好,书法也不赖呀。”
【慰·友】
小州和小嘉从小学开始一直是好朋友,两人从小就有共同的志趣-——研究人工智能。两人一起报名参加创意编程培训,一起参加某市信息技术大赛,最后,小州获得市一等奖,
而小嘉落选了。面对情绪低落的小嘉,小州说:“…….”
【识·友】
小凡喜欢把自己的生活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好友小同将其照片下载并转发到某网络交友平台上,于是小凡经常收到陌生人加她为好友的信息。小同洋洋自得:这样你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了!
(1)你如何看待小陈的自我认识?
(2)面对失落的好友,该如何安慰?请你续写小州的话并说明理由。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凡和小同的言行。
30.(2024七上·龙湾期中)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远古传说]
材料一: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制作音律,并发明了弓箭。材料二:轩辕乃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听从)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考古发现】
材料三
观点争鸣
(1)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原因。
(2)材料三的考古挖掘印证了材料一传说中的哪些内容。
(3)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综合探究内容加以说明。
31.(2024七上·龙湾期中)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打制石器 图2骨耜 图3铁臿 图4春秋时青铜牺尊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图1到图4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造都江堰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2.(2024七上·龙湾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图1
材料二:太阳光照示意图。
图2
(1)请在图1适当位置添加地球公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
(2)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图1中   和    位置(填节气)。
(3)9月15日,地球公转到图1中   点和   点之间(填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北/南),此日温州(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图2所反映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在图1中相应的位置是   (节气)。一年中,C点有   次太阳光直射现象,E点有   次太阳直射现象。
(5)图2中A点所处半球为    B点所处半球为 (填白昼或黑夜)
(6)图2中C点的纬度是    S点所在半球是   (填南北),所属的温度带是   ,所属于纬度带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读书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所以学习是唯一任务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2.【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而不是逆来顺受,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和谐家庭的认识,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追求爱国爱 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3.【答案】正确
【知识点】竞争与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集体中的合作与竞争的认识,我们要学会合作,在集体中我们要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经常自我反思,尝试自我改进。
4.【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产品剩余和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5.【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而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制农具。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铁犁牛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铁犁牛耕的相关史实。
6.【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据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诗经》和“楚辞”。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诗经》和“楚辞”的相关史实。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而地球上经线是相等的。
【点评】经线,也称为"子午线",地球上所有经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具体来说,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则呈顺时针旋转。
9.【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许多些新的机会,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都初中阶段给我们的礼物,所以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初中阶段我们即有挑战,也有机会。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初中阶段馈赠给我们成长的礼物的认识,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10.【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据此可知,“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这强调了规划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生活需要规划,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的名言强调的是规划,而不是努力和奋斗,及人生需要理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初中生活的认识,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11.【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某地积极推进推进城市“15分钟阅读圈”建设,这有利于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能够帮助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点亮了心中的明灯。同时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该做法激发了市民的阅读兴趣,所以BCD认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应排除。
A错误,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及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2.【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分析漫画找到关键文字信息“不修补漏洞,怎能扬帆起航”可知, 漫画强调改正缺点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所以C正确。
AD不符合漫画寓意,选项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B错误,我们不仅要发现自己的缺点,还要主动改正缺点,才能进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改正缺点的方法有:通过自我反思和他人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为改正缺点所付出的努力 ;请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作出改正缺点的公开承诺;运用自己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13.【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以现实情境启发思考,用亲身体验探寻答案,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告诉我们,探究和体验也是一种学习,我们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所以②④正确。
①错误,社会实践和校内学习一样重要。
③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认识,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14.【答案】A
【知识点】理解与宽容;塑造良好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用心呵护亲情,懂得感恩,体谅父母的辛劳,所以①②正确。
③错误,我们要尊重父母,但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
④错误,我们要与父母多交流多沟通,不是互不打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和谐家庭的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15.【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学生小海觉得中学数学老师讲的课没有小学数学老师好, 这是没有接纳不同风格老师的表现,为此,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深入地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不同,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所以ABC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应排除。
D错误,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尊重和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的认识,老师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16.【答案】C
【知识点】竞争与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漫画1中的集体善于合作,结果渡过难关,漫画2中的集体没有共同的目标,不善于合作,结果无法实现自身的目标,据此可知, 漫画中两个集体的差异主要在于 能不能善于合作,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集体中的竞争与合作的认识,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17.【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北京人生产生活”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方法制作生产工具,称为打制石器,因此图中“?”应填入打制石器,故选A项。
北京人处于穴居时代,不会修建言房屋,排除B项。
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不会制作陶器,排除C项。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并不是磨制石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京人生产生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良渚文化的双钱结藤编体现了结藤编织的结绳技术水平,又体现了艺术品的美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由此得出双钱结藤编残件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故选B项。
材料强调的是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与民族认同没有联系,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与社会组织没有关联,排除C项。
材料强调的是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与等级秩序没有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良渚文化遗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渚文化遗址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材料“夏、商、周三族始祖与祖先崇拜传统各异”“初步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夏商周三族的始祖自认为是黄帝一族的后裔,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体现了民族认同意识,故选A项。
宗族观念强调血缘宗法关系,而夏商周三族并非同宗同族,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认同意识,并未涉及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排除C项。
世袭制度的核心是血缘关系,而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认同意识,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考查民族认同意识,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贵族社会地位高低不同,地位高的用鼎多,地位低的用鼎少,说明西周社会等级森严,故选A项。
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并未体现腐败现象,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并未涉及经济发展,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并未提及奴隶处境,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点是西周等级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1.【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可知,诸侯形象高大威武,周天子却矮小,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威望一落千丈,势力大减、地位下降,而诸侯势力强大,彼此争夺霸权,故选B项。
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已经瓦解”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便与漫画主题不符合,排除C项。
春秋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但与漫画主题信息不相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社会特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春秋社会特征的相关史实。
22.【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时间轴可知,①对应时间为“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时期是我国商朝,据此分析:
A:禹死启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形成,排除A项。
B: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精品,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故选B项。
C: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繁荣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C项。
D: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大,形成争霸局面,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朝青铜文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立等历史时间轴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商朝青铜文化的相关史实。
【答案】23.D
24.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太阳系内八颗大行星.有时称它们为“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这八颗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3.A:由图表信息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而非木星,A错误;
B:由图表信息可知,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非卫星,B错误;
C:由图表信息可知,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火星,而非月球,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正确;
故答案为:D。
24.①由所学知识可知,开发利用太空中属于真空状态,生物资源稀缺,①错误;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太空属于真空可以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③正确;
④由所学知识可知,探索太空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25.C
26.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5.①由题意可知,地球仪上有底座 ,① 正确;
②由题意可知,地球仪上不能标注公转轨道 ,②错误;
③由题意可知,该地球仪上画有经纬线 ,③正确;
④由题意可知,该地球仪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C。
26.A:由图表信息可知,纬度越高,纬线越短,而非越长,A错误;
B:由图表信息可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正确;
C:由图表信息可知,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圈,而非圆圈,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所有经线相互相较于南北极,而非平行,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27.A
28.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7.A: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属于地球公转周期,而非自转,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是地球自西向东的演示,B正确;
C: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公转时,只是地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不变,C正确;
D: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属于自西向东方向,D正确;
故答案为:A。
28.A: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椭圆形球体,与季节变化无关,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不透明,与夏冬季节变化无关,B错误;
C: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也与季节变化无关,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公转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季节的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29.【答案】(1)小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他需要肯定自身书法和唱歌的优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小嘉,别气馁,我们一起复盘你上次的比赛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它,下次一定行!理
由: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3)小同和小凡的言行都是错误的,在网络交友中,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虚拟世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小凡将生活照上传到朋友圈,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小同擅自又将小凡的照片传到交友平台,导致陌生人加他为好友,增加了小凡交友的风险。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还要慎重结交网友。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1)据材料【助·友】“小陈进入初中后,一直很郁闷”“只有自己,如此平庸!”,结合所学可知,小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据材料【助·友】“干嘛这么自卑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嗓音好,书法也不赖呀”,结合所学可知,小陈需要肯定自身书法和唱歌的优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本题据材料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慰·友】“小州获得市一等奖,而小嘉落选了。面对情绪低落的小嘉”,结合所学可知,小嘉,别气馁,我们一起复盘你上次的比赛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它,下次一定行!理由: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3)据材料【识·友】“好友小同将其照片下载并转发到某网络交友平台上,于是小凡经常收到陌生人加她为好友的信息”“这样你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了”可知,小同和小凡的言行都是错误的,在网络交友中,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虚拟世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小凡将生活照上传到朋友圈,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小同擅自又将小凡的照片传到交友平台,导致陌生人加他为好友,增加了小凡交友的风险。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还要慎重结交网友。
故答案为:(1)小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他需要肯定自身书法和唱歌的优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做更好的自己。(2)小嘉,别气馁,我们一起复盘你上次的比赛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它,下次一定行!理
由: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3)小同和小凡的言行都是错误的,在网络交友中,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虚拟世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小凡将生活照上传到朋友圈,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小同擅自又将小凡的照片传到交友平台,导致陌生人加他为好友,增加了小凡交友的风险。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还要慎重结交网友。
【点评】本题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自我、呵护友谊的方法、慎重结交网友的有关知识。解题需要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有助于加强道德修养、形成健全人格。
30.【答案】(1)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黄帝则发明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这说明 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中华早期文明缔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这说明他们在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做出卓越贡献。
(2)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说明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会制作陶器,甘肃出土中国最早铜刀的出现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已掌握炼铜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说明新石器时代会制作音律。
(3)我认为都需要研究,考古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层面的证据,而远古传说则为我们揭示了精神层面的内涵。两者相互印证,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构建起一个立体、多维的中华文明起源图景。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可以从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印证当时会制作陶器。甘肃出土中国最早铜刀的出现说明当时会炼铜。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说明当时会制作音律。
(3)考古和远古传说都值得研究,理由可以从考古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层面的证据,远古传说则为我们揭示了精神层面的内涵,可以更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1.【答案】(1)发展过程:由打制石器到磨制工具到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
(2)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作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天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4)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的政策、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过程:据材料一“图1打制石器”“图2骨耜”“图3铁臿”“图4春秋时青铜牺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旧石器时代所使用的打制石器;图2是新石器时代所使用的磨制工具——骨耜;图3铁臿是铁制工具;图4青铜牺尊反映的是牛耕技术。由此得出,从图1到图4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为:打制石器到磨制工具到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
(2)措施:据材料二“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反映的是统一度量衡;“决裂阡陌”反映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教民耕战”反映的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据材料二“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作用: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天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4)有利因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的政策、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故答案为:(1)发展过程:由打制石器到磨制工具到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2)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作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天野,被称为“天府之国”。(4)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的政策、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考查商鞅变法,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都江堰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都江堰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32.【答案】(1)地球公转自西向东
(2)春分;秋分
(3)白露;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4)夏至;2次;0次
(5)白昼、黑夜
(6)赤道;南半球;3;4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在图上做好自西向东公转箭头即可。
(2)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为春秋分日。
(3)由所学知识可知,9月15日,地球公转到白露和秋分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日温州昼长夜短。
(4)由所学知识可知,图2所反映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出现北极极昼现象,在图1中相应的位置是夏至。一年中,C点为赤道有2次太阳光直射现象,E点为北极圈有0次太阳直射现象。
(5)由图表信息可知,图2中A点所处半球为1白昼,B点所处半球为 黑夜。
(6)图2中C点的纬度是赤道, S点所在半球是南半球,所属的温度带是3,所属于纬度带是4。
【点评】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1 / 1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F涂黑)
1.(2024七上·龙湾期中)学习是我们现阶段唯一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途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读书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所以学习是唯一任务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2.(2024七上·龙湾期中)家庭和睦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宽容,逆来顺受。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而不是逆来顺受,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和谐家庭的认识,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追求爱国爱 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3.(2024七上·龙湾期中)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竞争与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集体中的合作与竞争的认识,我们要学会合作,在集体中我们要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经常自我反思,尝试自我改进。
4.(2024七上·龙湾期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产品剩余和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5.(2024七上·龙湾期中)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石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而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制农具。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铁犁牛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铁犁牛耕的相关史实。
6.(2024七上·龙湾期中)《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据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诗经》和“楚辞”。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诗经》和“楚辞”的相关史实。
7.(2024七上·龙湾期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长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而地球上经线是相等的。
【点评】经线,也称为"子午线",地球上所有经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8.(2024七上·龙湾期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具体来说,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则呈顺时针旋转。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列对初中阶段给与我们的“礼物”的认识,正确的有 (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许多些新的机会,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都初中阶段给我们的礼物,所以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初中阶段我们即有挑战,也有机会。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初中阶段馈赠给我们成长的礼物的认识,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10.(2024七上·龙湾期中)卡耐基曾说过:“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生活需要规划 B.未来需要努力
C.人生需要理想 D.工作需要奋斗
【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据此可知,“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这强调了规划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生活需要规划,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的名言强调的是规划,而不是努力和奋斗,及人生需要理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初中生活的认识,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11.(2024七上·龙湾期中)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某地积极推进城市“15分钟阅读圈”建设,打造24小时智慧书房。“有声听书墙”“时光隧道”等特色阅读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成为一道独特的阅读风景线。下列对该市做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小奇:“在校的学习已经足够,此举完全是浪费时间。”
B.小文:“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该做法激发了市民的阅读兴趣。”
C.小宇:“能够帮助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点亮了心中的明灯。”
D.小明:“可以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
【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某地积极推进推进城市“15分钟阅读圈”建设,这有利于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能够帮助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点亮了心中的明灯。同时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该做法激发了市民的阅读兴趣,所以BCD认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应排除。
A错误,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及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2.(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列能正确表达漫画寓意的是(  )
A.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B.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就能进步
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D.我们要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分析漫画找到关键文字信息“不修补漏洞,怎能扬帆起航”可知, 漫画强调改正缺点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所以C正确。
AD不符合漫画寓意,选项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B错误,我们不仅要发现自己的缺点,还要主动改正缺点,才能进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改正缺点的方法有:通过自我反思和他人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为改正缺点所付出的努力 ;请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作出改正缺点的公开承诺;运用自己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13.(2024七上·龙湾期中)近年来,被称为“行走的课堂”的研学旅行深受人们欢迎。将“学”与“游”相结合的研学旅行,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以现实情境启发思考,用亲身体验探寻答案,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种社会现象启示我们(  )
①社会实践比校内学习更重要 
②探究和体验也是一种学习 
③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学习时间 
④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以现实情境启发思考,用亲身体验探寻答案,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告诉我们,探究和体验也是一种学习,我们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所以②④正确。
①错误,社会实践和校内学习一样重要。
③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认识,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14.(2024七上·龙湾期中)家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心中的冰雪寒霜;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  )
①主动与父母沟通,用心呵护亲情 
②懂得感恩,体谅父母的辛劳 
③多陪伴父母,对父母言听计从 
④为了避免冲突,与父母互不打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理解与宽容;塑造良好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用心呵护亲情,懂得感恩,体谅父母的辛劳,所以①②正确。
③错误,我们要尊重父母,但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
④错误,我们要与父母多交流多沟通,不是互不打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和谐家庭的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15.(2024七上·龙湾期中)学生小海觉得中学数学老师讲的课没有小学数学老师好,导致他现在对数学不感兴趣。看到这种情况,好朋友纷纷劝说他。下列观点中,你不赞同的是(  )
A.小雨:“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我们应尊重老师的不同。”
B.小峰:“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深入地了解老师。”
C.小明:“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D.小亮:“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变成我们喜欢的那种老师。”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学生小海觉得中学数学老师讲的课没有小学数学老师好, 这是没有接纳不同风格老师的表现,为此,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深入地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不同,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所以ABC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应排除。
D错误,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尊重和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的认识,老师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16.(2024七上·龙湾期中)如图漫画中两个集体的差异主要在于(  )
漫画1 漫画2
A.是否有严明的纪律 B.是否有集体荣誉感
C.能不能善于合作 D.能否发挥个体力量
【答案】C
【知识点】竞争与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漫画1中的集体善于合作,结果渡过难关,漫画2中的集体没有共同的目标,不善于合作,结果无法实现自身的目标,据此可知, 漫画中两个集体的差异主要在于 能不能善于合作,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集体中的竞争与合作的认识,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17.(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关于“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示意图,图中“?”应填入(  )
A.打制石器 B.修建房屋 C.制作陶器 D.磨制石器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北京人生产生活”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方法制作生产工具,称为打制石器,因此图中“?”应填入打制石器,故选A项。
北京人处于穴居时代,不会修建言房屋,排除B项。
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不会制作陶器,排除C项。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并不是磨制石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京人生产生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
18.(2024七上·龙湾期中)如图为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钱结藤编残件(距今约4000年)这一发现体现了(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社会组织的复杂 D.等级秩序的确立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良渚文化的双钱结藤编体现了结藤编织的结绳技术水平,又体现了艺术品的美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由此得出双钱结藤编残件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故选B项。
材料强调的是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与民族认同没有联系,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与社会组织没有关联,排除C项。
材料强调的是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与等级秩序没有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良渚文化遗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渚文化遗址的相关史实。
19.(2024七上·龙湾期中)夏、商、周三族始祖与祖先崇拜传统各异,却都是在黄帝建立的大部落联盟中发展起来的,他们已初步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黄帝一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材料“夏、商、周三族始祖与祖先崇拜传统各异”“初步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夏商周三族的始祖自认为是黄帝一族的后裔,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体现了民族认同意识,故选A项。
宗族观念强调血缘宗法关系,而夏商周三族并非同宗同族,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认同意识,并未涉及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排除C项。
世袭制度的核心是血缘关系,而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认同意识,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考查民族认同意识,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0.(2024七上·龙湾期中)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可以反映出西周社会(  )
A.具有等级森严的特征 B.腐败现象严重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奴隶处境悲惨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贵族社会地位高低不同,地位高的用鼎多,地位低的用鼎少,说明西周社会等级森严,故选A项。
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并未体现腐败现象,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并未涉及经济发展,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等级森严,并未提及奴隶处境,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点是西周等级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1.(2024七上·龙湾期中)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分封制已经瓦解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动荡不安 D.旧的土地制度瓦解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可知,诸侯形象高大威武,周天子却矮小,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威望一落千丈,势力大减、地位下降,而诸侯势力强大,彼此争夺霸权,故选B项。
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已经瓦解”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便与漫画主题不符合,排除C项。
春秋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但与漫画主题信息不相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社会特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春秋社会特征的相关史实。
22.(2024七上·龙湾期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历史事件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司母戊鼎的铸造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局面形成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时间轴可知,①对应时间为“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时期是我国商朝,据此分析:
A:禹死启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形成,排除A项。
B: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精品,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故选B项。
C: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繁荣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C项。
D: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大,形成争霸局面,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朝青铜文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立等历史时间轴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商朝青铜文化的相关史实。
(2024七上·龙湾期中)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24.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23.D
24.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太阳系内八颗大行星.有时称它们为“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这八颗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3.A:由图表信息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而非木星,A错误;
B:由图表信息可知,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非卫星,B错误;
C:由图表信息可知,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火星,而非月球,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正确;
故答案为:D。
24.①由所学知识可知,开发利用太空中属于真空状态,生物资源稀缺,①错误;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太空属于真空可以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③正确;
④由所学知识可知,探索太空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七上·龙湾期中)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问题。
25.地球仪上(  )
①有底座
②标注了公转轨道
③有经纬线
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地球仪上(  )
A.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答案】25.C
26.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5.①由题意可知,地球仪上有底座 ,① 正确;
②由题意可知,地球仪上不能标注公转轨道 ,②错误;
③由题意可知,该地球仪上画有经纬线 ,③正确;
④由题意可知,该地球仪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C。
26.A:由图表信息可知,纬度越高,纬线越短,而非越长,A错误;
B:由图表信息可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正确;
C:由图表信息可知,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圈,而非圆圈,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所有经线相互相较于南北极,而非平行,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七上·龙湾期中)菏泽的小海学了地球的知识后,回家给父母做地球运动的演示(下图),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完成问题。
27.下列小海的做法错误的是(  )
A.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
B.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C.演示公转时,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不变
D.演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
28.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不透明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答案】27.A
28.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7.A: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属于地球公转周期,而非自转,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是地球自西向东的演示,B正确;
C: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公转时,只是地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不变,C正确;
D:由所学知识可知,演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属于自西向东方向,D正确;
故答案为:A。
28.A: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椭圆形球体,与季节变化无关,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不透明,与夏冬季节变化无关,B错误;
C: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也与季节变化无关,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公转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季节的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52 分)
29.(2024七上·龙湾期中)七年级某班开展“分享友情,成长你我”故事分享会,请你一起参加。
【助·友】
小陈进入初中后,一直很郁闷,艺术节上同学们多才多艺;作文大赛上同学们妙笔生花;说题比赛上同学们滔滔不绝。只有自己,如此平庸!对此,好友小王开导说:“干嘛这么自卑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嗓音好,书法也不赖呀。”
【慰·友】
小州和小嘉从小学开始一直是好朋友,两人从小就有共同的志趣-——研究人工智能。两人一起报名参加创意编程培训,一起参加某市信息技术大赛,最后,小州获得市一等奖,
而小嘉落选了。面对情绪低落的小嘉,小州说:“…….”
【识·友】
小凡喜欢把自己的生活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好友小同将其照片下载并转发到某网络交友平台上,于是小凡经常收到陌生人加她为好友的信息。小同洋洋自得:这样你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了!
(1)你如何看待小陈的自我认识?
(2)面对失落的好友,该如何安慰?请你续写小州的话并说明理由。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凡和小同的言行。
【答案】(1)小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他需要肯定自身书法和唱歌的优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小嘉,别气馁,我们一起复盘你上次的比赛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它,下次一定行!理
由: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3)小同和小凡的言行都是错误的,在网络交友中,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虚拟世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小凡将生活照上传到朋友圈,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小同擅自又将小凡的照片传到交友平台,导致陌生人加他为好友,增加了小凡交友的风险。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还要慎重结交网友。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1)据材料【助·友】“小陈进入初中后,一直很郁闷”“只有自己,如此平庸!”,结合所学可知,小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据材料【助·友】“干嘛这么自卑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嗓音好,书法也不赖呀”,结合所学可知,小陈需要肯定自身书法和唱歌的优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本题据材料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慰·友】“小州获得市一等奖,而小嘉落选了。面对情绪低落的小嘉”,结合所学可知,小嘉,别气馁,我们一起复盘你上次的比赛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它,下次一定行!理由: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3)据材料【识·友】“好友小同将其照片下载并转发到某网络交友平台上,于是小凡经常收到陌生人加她为好友的信息”“这样你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了”可知,小同和小凡的言行都是错误的,在网络交友中,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虚拟世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小凡将生活照上传到朋友圈,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小同擅自又将小凡的照片传到交友平台,导致陌生人加他为好友,增加了小凡交友的风险。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还要慎重结交网友。
故答案为:(1)小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他需要肯定自身书法和唱歌的优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做更好的自己。(2)小嘉,别气馁,我们一起复盘你上次的比赛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它,下次一定行!理
由: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3)小同和小凡的言行都是错误的,在网络交友中,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虚拟世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小凡将生活照上传到朋友圈,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小同擅自又将小凡的照片传到交友平台,导致陌生人加他为好友,增加了小凡交友的风险。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还要慎重结交网友。
【点评】本题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自我、呵护友谊的方法、慎重结交网友的有关知识。解题需要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有助于加强道德修养、形成健全人格。
30.(2024七上·龙湾期中)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远古传说]
材料一: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制作音律,并发明了弓箭。材料二:轩辕乃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听从)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考古发现】
材料三
观点争鸣
(1)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原因。
(2)材料三的考古挖掘印证了材料一传说中的哪些内容。
(3)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综合探究内容加以说明。
【答案】(1)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黄帝则发明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这说明 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中华早期文明缔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这说明他们在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做出卓越贡献。
(2)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说明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会制作陶器,甘肃出土中国最早铜刀的出现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已掌握炼铜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说明新石器时代会制作音律。
(3)我认为都需要研究,考古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层面的证据,而远古传说则为我们揭示了精神层面的内涵。两者相互印证,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构建起一个立体、多维的中华文明起源图景。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可以从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印证当时会制作陶器。甘肃出土中国最早铜刀的出现说明当时会炼铜。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说明当时会制作音律。
(3)考古和远古传说都值得研究,理由可以从考古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层面的证据,远古传说则为我们揭示了精神层面的内涵,可以更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1.(2024七上·龙湾期中)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打制石器 图2骨耜 图3铁臿 图4春秋时青铜牺尊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图1到图4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造都江堰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答案】(1)发展过程:由打制石器到磨制工具到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
(2)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作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天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4)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的政策、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过程:据材料一“图1打制石器”“图2骨耜”“图3铁臿”“图4春秋时青铜牺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旧石器时代所使用的打制石器;图2是新石器时代所使用的磨制工具——骨耜;图3铁臿是铁制工具;图4青铜牺尊反映的是牛耕技术。由此得出,从图1到图4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为:打制石器到磨制工具到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
(2)措施:据材料二“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反映的是统一度量衡;“决裂阡陌”反映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教民耕战”反映的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据材料二“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作用: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天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4)有利因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的政策、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故答案为:(1)发展过程:由打制石器到磨制工具到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2)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作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天野,被称为“天府之国”。(4)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统治者的政策、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考查商鞅变法,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都江堰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都江堰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32.(2024七上·龙湾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图1
材料二:太阳光照示意图。
图2
(1)请在图1适当位置添加地球公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
(2)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图1中   和    位置(填节气)。
(3)9月15日,地球公转到图1中   点和   点之间(填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北/南),此日温州(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图2所反映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在图1中相应的位置是   (节气)。一年中,C点有   次太阳光直射现象,E点有   次太阳直射现象。
(5)图2中A点所处半球为    B点所处半球为 (填白昼或黑夜)
(6)图2中C点的纬度是    S点所在半球是   (填南北),所属的温度带是   ,所属于纬度带是   。
【答案】(1)地球公转自西向东
(2)春分;秋分
(3)白露;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4)夏至;2次;0次
(5)白昼、黑夜
(6)赤道;南半球;3;4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在图上做好自西向东公转箭头即可。
(2)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为春秋分日。
(3)由所学知识可知,9月15日,地球公转到白露和秋分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日温州昼长夜短。
(4)由所学知识可知,图2所反映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出现北极极昼现象,在图1中相应的位置是夏至。一年中,C点为赤道有2次太阳光直射现象,E点为北极圈有0次太阳直射现象。
(5)由图表信息可知,图2中A点所处半球为1白昼,B点所处半球为 黑夜。
(6)图2中C点的纬度是赤道, S点所在半球是南半球,所属的温度带是3,所属于纬度带是4。
【点评】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