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学科素养监测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2024九上·舟山期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2.(2024九上·舟山期中)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3.(2024九上·舟山期中)三角贸易中的出程为欧洲殖民者带着蔗糖、烟草等农产品出发前往非洲。( )4.(2024九上·舟山期中)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5.(2024九上·舟山期中)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6.(2024九上·舟山期中)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7.(2024九上·舟山期中)“筑牢石榴籽精神,绽放民族团结花”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8.(2024九上·舟山期中)《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执政。(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2024九上·舟山期中)以下人类早期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促进文字形成B.说明世界文字的发展具有同源性C.反映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D.反映各区域文明产生时期相同10.(2024九上·舟山期中)西塞罗在谈及雅典民主政治时认为:人民是浑浑噩噩的,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西塞罗意在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缺乏合理程序 B.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滥用C.民主制可维护多数人的利益 D.雅典公民参政的积极性高涨11.(2024九上·舟山期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有关欧洲文明演进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建立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的分裂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12.(2024九上·舟山期中)大和的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压迫剥削部民和奴隶,这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中国唐朝的统治兴盛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决心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13.(2024九上·舟山期中)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还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古印度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希腊人 D.阿拉伯人14.(2024九上·舟山期中)“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等方面,处处有崩裂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下列作品能体现“新鲜思想”的是( )A.《荷马史诗》 B.《罗马民法大全》C.《蒙娜丽莎》 D.《人权宣言》15.(2024九上·舟山期中)1488年率领船队到达过好望角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鼓励探险者对外传播基督教B.探险者的探险活动带有多重动机C.工业革命指引着探险者探索外部世界D.探险者高举启蒙运动理性的旗帜16.(2024九上·舟山期中)18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向北美各殖民地增加税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掠夺。北美人民忍无可忍,奋起抗争。这反映了他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政府向北美增加税收 B.北美初步形成统一市场C.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的发展 D.北美人民反抗情绪高涨17.(2024九上·舟山期中)“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18.(2024九上·舟山期中)马克思指出:“法兰西国家银行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资产被搬运到了反动政府的武装军队。”这表明马克思(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功绩 B.表达对拿破仑帝国的失望C.对第一国际的欣赏赞扬 D.看到巴黎公社运动的不足19.(2024九上·舟山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下列能够直接反映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中国500强企业数量连续两年超过美国B.当前中国5G用户已超过3亿C.学校门口车辆拥挤,学生安全隐患凸现D.新能源汽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2024九上·舟山期中)深圳,40多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可见(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2024九上·舟山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对高质量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①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②高质量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③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转向高速增长④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2024九上·舟山期中)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3万亿元,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四分之三以上。这表明 ( )①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③创新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基石④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2024九上·舟山期中)下侧漫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启示政府要( )A.扩大民主权利,拓宽民主渠道 B.落实依法行政,做好立法工作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4.(2024九上·舟山期中)“感动中国 2023 年度人物”俞鸿儒,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他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①爱国②富强③友善④敬业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5.(2024九上·舟山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A.小铭: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小莉: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小俊:教育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D.小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6.(2024九上·舟山期中)2022年8月起,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规开始执行。从完善反垄断法律制度到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再到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范围……更完善的法治,护航更美好的生活。这体现(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良法维护公民的权利③我国法治体系十分完善④法治是美好生活的唯一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2024九上·舟山期中)人口普查,利国利民。2023 年4月开始,我国将陆续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开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摸清人口家底,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②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③有助于准确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④有效缓解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24九上·舟山期中)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密度”提升。2012-2023年,我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6.4%、34.4%,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58%。提高“中国密度”,是因为( )①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③保护自然是发展的根本目的④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2024九上·舟山期中)敦煌月牙泉,被誉为“沙漠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其四周被高大的鸣沙山环绕,因从古至今“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河流下渗积蓄的地下水补给是沙泉长久共生的秘密之一。资料卡近年来,月牙泉面临着“沙山掩泉”的威胁。有人建议在月牙泉周围沙丘上广泛种植梭梭林。因其抗旱性强,是优良固沙造林树种之一,名贵中药苁蓉寄生在梭梭的根部。(1)根据图1,描述月牙泉——鸣沙山的地理位置。(2)根据图文,判断月牙泉出现高水位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你是否赞成种植梭梭林这一建议 请结合资料说明理由。30.(2024九上·舟山期中)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工业革命的思维导图及相关资料。材料一: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于是创造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技术的创造发明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工人的劳动条件极其恶劣。他们工资十分微薄,多数家庭仅能勉强维持生活,资产阶级迫使工人从事奴隶般的劳动。工人阶级自觉意识萌发,要求有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于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兴起了。——改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新的管理方法、新的鼓励办法和“新的纪律”就像技术发明本身一样是革命的一部分:适应它们是工人们为了得到大规模工业带来的更高收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摘编自T. S.阿什顿《工业革命》材料四: 1842年—1870年, 联合王国铁路客运量由2470万人次增加到3.365 亿人次; 货运量由500-600万吨增加到1.694亿吨, 分别净增12.6倍和27.2倍。——摘编自弗里曼、阿德克罗夫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运输》(1)完成思维导图②③两处填空(2)根据材料一,补充思维导图④⑤两处内容。(3)根据材料二,判断宪章运动是否适合加入思维导图中的“影响”部分,请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论证“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31.(2024九上·舟山期中)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从《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过程可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法律摘要分析落实《黄河保护法》的意义。(3)有人认为:“保护黄河,再多道德教化不如多一部法律。”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32.(2024九上·舟山期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奏响“共同富裕”新乐章。(1)【蝶变之路】浙江省H村,原是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三无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通过“村企合作”改革,走出了一条乡村蝶变之路,成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根据材料,概括H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2)【振兴之举】H村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产,推广铁皮石斛高标准种植,打造四季飘香的百果园; 充分利用科技,引进人才,重点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研发冲剂、日化品等深加工产品; 建设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打造高品质乡村文旅项目。结合材料,分析 H村发展经济的秘诀(3)【领路之人】走共同富裕路,就是百姓的“中国梦”。圆梦,离不开领路人。身为共产党员,他致富不忘乡亲,投入数亿资金建设美丽乡村,通过“村企合作”带动乡村发展。身为党支部书记,他为了H村的发展,带领40余名党员奋战在工作一线,紧盯施工现场、频繁走访村民、组织工作夜谈会、举办石斛观赏节、解决闲余劳动力就业……乡村振兴路上,这样的领路人还有很多。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的角度写一段话,向领路人致敬。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而古希腊则是古代海洋文明的代表。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2.【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即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11世纪以后, 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一些地区,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行市场。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世纪晚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三角贸易中的出程为欧洲殖民者带着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出发前往非洲,蔗糖、烟草等农产品是归程所带的物品。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三角贸易,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三角贸易中出程和归程所带的物品,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4.【答案】正确【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发展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5.【答案】正确【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6.【答案】错误【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中国的认识,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7.【答案】错误【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筑牢石榴籽精神,绽放民族团结花”体现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认识,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8.【答案】错误【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立法机关,《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而不是依法执政,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人大的职权的认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9.【答案】C【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图1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图2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图3是美洲的玛雅文字,图4是中国甲骨文。这体现了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不能看出这些地区之间存在交流,而且还促进文字形成,A项错误;依据图片可以看出这些文字不尽相同,不能体现同源性,B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没有提及产生的时间,无法得出产生时期相同的结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片信息,从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分析得出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0.【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材料中西塞罗认为雅典直接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出现多数人的暴政,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没有提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无法得出A项的结论,错误;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即公民的民主,外邦人、妇女、奴隶等被排斥在民主的殿堂之外,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不能看出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是否高涨,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结合雅典民主制的弊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1.【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帝国的分裂是在4世纪末;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是在公元前4世纪晚期;拜占庭帝国灭亡是在1453年;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是在843年。因此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选项中史实的时间,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2.【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大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唐朝的统治兴盛刺激了大和统治者”,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了由于贵族的压迫,导致大和阶级矛盾尖锐,为维护统治,日本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由此说明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背景,故选A项。材料描述的是大化改新的背景,没有涉及其内容,排除B项。大化改新是一场封建化改革运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大化改新的影响主要是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要求学生结合“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3.【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人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因此材料中的“他们”是指阿拉伯人,D项正确;古印度人、古巴比伦人以及古希腊人所处时期伊斯兰教还未产生,ABC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贡献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4.【答案】C【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世纪中期”“关于人的新鲜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材料中的新鲜思想是指人文主义思想,《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荷马史诗》 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主要描述诸神和英雄的故事,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法律,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对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中世纪中期”“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代表作品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5.【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的探险活动是为了传播基督教和获得财富,反映了探险者的探险活动带有多重动机,B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提及传播基督教,还提及了获得财富,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时间是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6.【答案】C【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企图将北美作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压制北美的发展,这是英国与北美人民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英国政府向北美增加税收、北美初步形成统一市场以及北美人民反抗情绪高涨均不是根本原因,AB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7.【答案】A【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依据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知,《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等级制度、专制主义以及殖民主义均不符合,BCD三项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独立宣言》和启蒙思想的内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8.【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法兰西国家银行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资产被搬运到了反动政府的武装军队”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增强了反动政府的实力,最终导致其失败。这表明马克思看到巴黎公社的不足,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运动的不足,与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以及第一国际无关,ABC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法兰西国家银行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资产被搬运到了反动政府的武装军队”,结合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9.【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学校门口车辆拥挤,学生安全隐患凸现,这体现交通设施不完善和人民对安全生活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体现我国的发展成就,没有体现矛盾,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癌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0.【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深圳从40多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表明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这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②④正确。①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③错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和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的认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21.【答案】B【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新发展理念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适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谋求自身发展的要求的认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2.【答案】A【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大。这表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所以①②正确。③观点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基石。④错误,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国还没有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23.【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漫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启示政府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所以D正确。A错误,民主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调查研究不能扩大民主权利。B错误,政府依法行政,立法机关做好立法工作。C不符合题意,漫画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的认识,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4.【答案】D【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俞鸿儒,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这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和敬业的价值要求,所以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富强和友善的价值要求,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25.【答案】D【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国家重视教育,因此,D正确。A错误,科技创新能力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错误,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6.【答案】A【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2022年8月起,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规开始执行。更完善的法治,护航更美好的生活,这体现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维护公民的权利,所以①②正确。③错误,我国法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④错误,法治是美好生活的保障,但不是唯一保障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的要求的认识,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7.【答案】A【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开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在于 摸清人口家底,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准确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人口普查是了解人口国情,不能直接缓解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8.【答案】B【知识点】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要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发展“密度”,所以①②④正确。③观点错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9.【答案】(1)经纬度位置: 40° N, 94° E;相对位置:野马山的西北方:党河水库的东北方(2)夏季,夏季高温,冰雪融水,党河水位上升,引水补给量大(3)赞成。理由:苁蓉是名贵中药,( 可带动医药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梭梭林抗旱性强,适合种植,可防风固沙。【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月牙泉——鸣沙山维度位置为 40° N, 94° E;在野马山的西北方:党河水库的东北方。(2)由图表信息可知,月牙泉高水位的季节出现在夏季,因为夏季高温,有冰雪融水,党河水位上升,有水资源补给。(3)由所学知识可知,赞成种植梭梭林,因为苁蓉是名贵中药,( 可带动医药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梭梭林抗旱性强,适合种植,可防风固沙。【点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30.【答案】(1)②瓦特:③蒸汽机车(2)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产生:⑤17世纪末,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3)适合。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但劳动和生活条件却很差,为改善这一情况,英国工人积极追求政治权利,爆发了宪章运动,因此这一内容适合加入思维导图。(4)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成果,有蒸汽机、蒸汽机车等。蒸汽机车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因而它是一场技术革命。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随之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造成社会结构的变化,因而是一场社会变革。因此,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瓦特改进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蒸汽机车的出现,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因此②应填瓦特,③应填蒸汽机车。(2)依据材料“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于是创造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成为刻不容缓的事”,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产生;依据材料“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技术的创造发明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末,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因此④应填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产生;⑤应填17世纪末,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宪章运动的爆发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但劳动和生活条件却很差。为改善这一情况,英国工人积极追求政治权利,开展斗争。因此这一内容适合加入思维导图。(4)论证:综合材料信息,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技术和社会结构两个角度解答。技术主要从一系列发明成果、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成果,有蒸汽机、蒸汽机车等。蒸汽机车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因而它是一场技术革命。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社会结构主要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解答,工业革命促使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造成社会结构的变化,因而是一场社会变革。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第一问,结合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机出现的影响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英国宪章运动的原因,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第四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工业革命对技术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1.【答案】(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①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保护黄河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保护黄河,既需要加强黄河流域百姓的道德素质,又需要出台黄河保护法作为法律保障。【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党中央部署黄河立法工作,这体现党的领导。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体现依法治国,据此可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从法律摘要中的禁 止性规定可知, 落实《黄河保护法》 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法律摘要第九十三条对黄河文 化的保护可知, 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据此组织答案即可。(3)“保护黄河,再多道德教化不如多一部法律。”的观点错误,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保护黄河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等方面结合材料说明 保护黄河,既需要加强黄河流域百姓的道德素质,又需要出台黄河保护法作为法律保障等方面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中国,中华文 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32.【答案】(1)根据H村发展历程,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角度回答,答出两点即可。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2)①H村倡导绿色生产,体现了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在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H村通过科技研发深加工产品,体现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经济收益: ③H村通过建设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体现坚定文化自信,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3)示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冲华民族谋复兴。在共同富 裕的奋斗路上,你们不忘初心,示范引领,为推进乡村振兴按下“加速健”。在民族复兴的逐梦路上,你们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传递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实现共同富裕插上“翅膀”【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2019至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16年增长20倍,人均年收入较2016年翻了一番,这说明 H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H村完成村内道路建设,自来水引入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说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发展。(2) 倡导绿色生产,推广铁皮石斛高标准种植,打造四季飘香的百果园,这体现 坚持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科技,引进人才,重点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研发冲剂、日化品等深加工产品,这体现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经济收益。 建设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打造高品质乡村文旅项目。 这体现坚定文 化自信, 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据此分析回答即可。(3)本题的致敬语为开放性问题,可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及党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引领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等方面具体撰写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中华文 化,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 / 1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学科素养监测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2024九上·舟山期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是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而古希腊则是古代海洋文明的代表。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2.(2024九上·舟山期中)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即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11世纪以后, 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一些地区,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行市场。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世纪晚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2024九上·舟山期中)三角贸易中的出程为欧洲殖民者带着蔗糖、烟草等农产品出发前往非洲。(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三角贸易中的出程为欧洲殖民者带着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出发前往非洲,蔗糖、烟草等农产品是归程所带的物品。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三角贸易,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三角贸易中出程和归程所带的物品,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4.(2024九上·舟山期中)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答案】正确【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发展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5.(2024九上·舟山期中)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答案】正确【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6.(2024九上·舟山期中)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答案】错误【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中国的认识,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7.(2024九上·舟山期中)“筑牢石榴籽精神,绽放民族团结花”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错误【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筑牢石榴籽精神,绽放民族团结花”体现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认识,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8.(2024九上·舟山期中)《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执政。( )【答案】错误【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立法机关,《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而不是依法执政,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人大的职权的认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2024九上·舟山期中)以下人类早期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促进文字形成B.说明世界文字的发展具有同源性C.反映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D.反映各区域文明产生时期相同【答案】C【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图1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图2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图3是美洲的玛雅文字,图4是中国甲骨文。这体现了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不能看出这些地区之间存在交流,而且还促进文字形成,A项错误;依据图片可以看出这些文字不尽相同,不能体现同源性,B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没有提及产生的时间,无法得出产生时期相同的结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片信息,从不同区域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分析得出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0.(2024九上·舟山期中)西塞罗在谈及雅典民主政治时认为:人民是浑浑噩噩的,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西塞罗意在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缺乏合理程序 B.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滥用C.民主制可维护多数人的利益 D.雅典公民参政的积极性高涨【答案】B【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材料中西塞罗认为雅典直接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出现多数人的暴政,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没有提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无法得出A项的结论,错误;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即公民的民主,外邦人、妇女、奴隶等被排斥在民主的殿堂之外,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不能看出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是否高涨,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结合雅典民主制的弊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1.(2024九上·舟山期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有关欧洲文明演进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建立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的分裂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帝国的分裂是在4世纪末;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是在公元前4世纪晚期;拜占庭帝国灭亡是在1453年;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是在843年。因此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选项中史实的时间,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2.(2024九上·舟山期中)大和的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压迫剥削部民和奴隶,这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中国唐朝的统治兴盛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决心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大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唐朝的统治兴盛刺激了大和统治者”,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了由于贵族的压迫,导致大和阶级矛盾尖锐,为维护统治,日本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由此说明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背景,故选A项。材料描述的是大化改新的背景,没有涉及其内容,排除B项。大化改新是一场封建化改革运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大化改新的影响主要是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要求学生结合“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3.(2024九上·舟山期中)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还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古印度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希腊人 D.阿拉伯人【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人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因此材料中的“他们”是指阿拉伯人,D项正确;古印度人、古巴比伦人以及古希腊人所处时期伊斯兰教还未产生,ABC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贡献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4.(2024九上·舟山期中)“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等方面,处处有崩裂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下列作品能体现“新鲜思想”的是( )A.《荷马史诗》 B.《罗马民法大全》C.《蒙娜丽莎》 D.《人权宣言》【答案】C【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世纪中期”“关于人的新鲜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材料中的新鲜思想是指人文主义思想,《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荷马史诗》 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主要描述诸神和英雄的故事,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法律,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对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中世纪中期”“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代表作品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5.(2024九上·舟山期中)1488年率领船队到达过好望角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鼓励探险者对外传播基督教B.探险者的探险活动带有多重动机C.工业革命指引着探险者探索外部世界D.探险者高举启蒙运动理性的旗帜【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的探险活动是为了传播基督教和获得财富,反映了探险者的探险活动带有多重动机,B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提及传播基督教,还提及了获得财富,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时间是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同时也积累财富”,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6.(2024九上·舟山期中)18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向北美各殖民地增加税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掠夺。北美人民忍无可忍,奋起抗争。这反映了他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政府向北美增加税收 B.北美初步形成统一市场C.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的发展 D.北美人民反抗情绪高涨【答案】C【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企图将北美作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压制北美的发展,这是英国与北美人民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英国政府向北美增加税收、北美初步形成统一市场以及北美人民反抗情绪高涨均不是根本原因,AB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7.(2024九上·舟山期中)“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答案】A【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依据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知,《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等级制度、专制主义以及殖民主义均不符合,BCD三项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独立宣言》和启蒙思想的内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8.(2024九上·舟山期中)马克思指出:“法兰西国家银行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资产被搬运到了反动政府的武装军队。”这表明马克思(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功绩 B.表达对拿破仑帝国的失望C.对第一国际的欣赏赞扬 D.看到巴黎公社运动的不足【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法兰西国家银行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资产被搬运到了反动政府的武装军队”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增强了反动政府的实力,最终导致其失败。这表明马克思看到巴黎公社的不足,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运动的不足,与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以及第一国际无关,ABC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法兰西国家银行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资产被搬运到了反动政府的武装军队”,结合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9.(2024九上·舟山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下列能够直接反映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中国500强企业数量连续两年超过美国B.当前中国5G用户已超过3亿C.学校门口车辆拥挤,学生安全隐患凸现D.新能源汽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学校门口车辆拥挤,学生安全隐患凸现,这体现交通设施不完善和人民对安全生活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体现我国的发展成就,没有体现矛盾,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癌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0.(2024九上·舟山期中)深圳,40多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可见(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深圳从40多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表明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这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②④正确。①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③错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和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的认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21.(2024九上·舟山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对高质量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①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②高质量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③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转向高速增长④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新发展理念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适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谋求自身发展的要求的认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2.(2024九上·舟山期中)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3万亿元,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四分之三以上。这表明 ( )①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③创新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基石④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大。这表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所以①②正确。③观点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基石。④错误,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国还没有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23.(2024九上·舟山期中)下侧漫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启示政府要( )A.扩大民主权利,拓宽民主渠道 B.落实依法行政,做好立法工作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漫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启示政府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所以D正确。A错误,民主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调查研究不能扩大民主权利。B错误,政府依法行政,立法机关做好立法工作。C不符合题意,漫画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的认识,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4.(2024九上·舟山期中)“感动中国 2023 年度人物”俞鸿儒,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他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①爱国②富强③友善④敬业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俞鸿儒,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这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和敬业的价值要求,所以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富强和友善的价值要求,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25.(2024九上·舟山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A.小铭: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小莉: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小俊:教育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D.小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答案】D【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国家重视教育,因此,D正确。A错误,科技创新能力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错误,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6.(2024九上·舟山期中)2022年8月起,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规开始执行。从完善反垄断法律制度到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再到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范围……更完善的法治,护航更美好的生活。这体现(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良法维护公民的权利③我国法治体系十分完善④法治是美好生活的唯一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2022年8月起,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规开始执行。更完善的法治,护航更美好的生活,这体现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维护公民的权利,所以①②正确。③错误,我国法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④错误,法治是美好生活的保障,但不是唯一保障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的要求的认识,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7.(2024九上·舟山期中)人口普查,利国利民。2023 年4月开始,我国将陆续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开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摸清人口家底,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②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③有助于准确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④有效缓解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开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在于 摸清人口家底,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准确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人口普查是了解人口国情,不能直接缓解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8.(2024九上·舟山期中)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密度”提升。2012-2023年,我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6.4%、34.4%,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58%。提高“中国密度”,是因为( )①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③保护自然是发展的根本目的④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要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发展“密度”,所以①②④正确。③观点错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2024九上·舟山期中)敦煌月牙泉,被誉为“沙漠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其四周被高大的鸣沙山环绕,因从古至今“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河流下渗积蓄的地下水补给是沙泉长久共生的秘密之一。资料卡近年来,月牙泉面临着“沙山掩泉”的威胁。有人建议在月牙泉周围沙丘上广泛种植梭梭林。因其抗旱性强,是优良固沙造林树种之一,名贵中药苁蓉寄生在梭梭的根部。(1)根据图1,描述月牙泉——鸣沙山的地理位置。(2)根据图文,判断月牙泉出现高水位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你是否赞成种植梭梭林这一建议 请结合资料说明理由。【答案】(1)经纬度位置: 40° N, 94° E;相对位置:野马山的西北方:党河水库的东北方(2)夏季,夏季高温,冰雪融水,党河水位上升,引水补给量大(3)赞成。理由:苁蓉是名贵中药,( 可带动医药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梭梭林抗旱性强,适合种植,可防风固沙。【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月牙泉——鸣沙山维度位置为 40° N, 94° E;在野马山的西北方:党河水库的东北方。(2)由图表信息可知,月牙泉高水位的季节出现在夏季,因为夏季高温,有冰雪融水,党河水位上升,有水资源补给。(3)由所学知识可知,赞成种植梭梭林,因为苁蓉是名贵中药,( 可带动医药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梭梭林抗旱性强,适合种植,可防风固沙。【点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30.(2024九上·舟山期中)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工业革命的思维导图及相关资料。材料一: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于是创造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技术的创造发明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工人的劳动条件极其恶劣。他们工资十分微薄,多数家庭仅能勉强维持生活,资产阶级迫使工人从事奴隶般的劳动。工人阶级自觉意识萌发,要求有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于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兴起了。——改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新的管理方法、新的鼓励办法和“新的纪律”就像技术发明本身一样是革命的一部分:适应它们是工人们为了得到大规模工业带来的更高收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摘编自T. S.阿什顿《工业革命》材料四: 1842年—1870年, 联合王国铁路客运量由2470万人次增加到3.365 亿人次; 货运量由500-600万吨增加到1.694亿吨, 分别净增12.6倍和27.2倍。——摘编自弗里曼、阿德克罗夫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运输》(1)完成思维导图②③两处填空(2)根据材料一,补充思维导图④⑤两处内容。(3)根据材料二,判断宪章运动是否适合加入思维导图中的“影响”部分,请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论证“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1)②瓦特:③蒸汽机车(2)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产生:⑤17世纪末,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3)适合。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但劳动和生活条件却很差,为改善这一情况,英国工人积极追求政治权利,爆发了宪章运动,因此这一内容适合加入思维导图。(4)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成果,有蒸汽机、蒸汽机车等。蒸汽机车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因而它是一场技术革命。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随之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造成社会结构的变化,因而是一场社会变革。因此,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瓦特改进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蒸汽机车的出现,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因此②应填瓦特,③应填蒸汽机车。(2)依据材料“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于是创造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成为刻不容缓的事”,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产生;依据材料“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技术的创造发明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末,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因此④应填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刺激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产生;⑤应填17世纪末,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宪章运动的爆发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但劳动和生活条件却很差。为改善这一情况,英国工人积极追求政治权利,开展斗争。因此这一内容适合加入思维导图。(4)论证:综合材料信息,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技术和社会结构两个角度解答。技术主要从一系列发明成果、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成果,有蒸汽机、蒸汽机车等。蒸汽机车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因而它是一场技术革命。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社会结构主要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解答,工业革命促使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造成社会结构的变化,因而是一场社会变革。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第一问,结合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机出现的影响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英国宪章运动的原因,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第四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工业革命对技术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1.(2024九上·舟山期中)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从《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过程可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法律摘要分析落实《黄河保护法》的意义。(3)有人认为:“保护黄河,再多道德教化不如多一部法律。”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答案】(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①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保护黄河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保护黄河,既需要加强黄河流域百姓的道德素质,又需要出台黄河保护法作为法律保障。【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党中央部署黄河立法工作,这体现党的领导。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体现依法治国,据此可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从法律摘要中的禁 止性规定可知, 落实《黄河保护法》 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法律摘要第九十三条对黄河文 化的保护可知, 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据此组织答案即可。(3)“保护黄河,再多道德教化不如多一部法律。”的观点错误,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保护黄河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等方面结合材料说明 保护黄河,既需要加强黄河流域百姓的道德素质,又需要出台黄河保护法作为法律保障等方面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中国,中华文 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32.(2024九上·舟山期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奏响“共同富裕”新乐章。(1)【蝶变之路】浙江省H村,原是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三无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通过“村企合作”改革,走出了一条乡村蝶变之路,成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根据材料,概括H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2)【振兴之举】H村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产,推广铁皮石斛高标准种植,打造四季飘香的百果园; 充分利用科技,引进人才,重点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研发冲剂、日化品等深加工产品; 建设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打造高品质乡村文旅项目。结合材料,分析 H村发展经济的秘诀(3)【领路之人】走共同富裕路,就是百姓的“中国梦”。圆梦,离不开领路人。身为共产党员,他致富不忘乡亲,投入数亿资金建设美丽乡村,通过“村企合作”带动乡村发展。身为党支部书记,他为了H村的发展,带领40余名党员奋战在工作一线,紧盯施工现场、频繁走访村民、组织工作夜谈会、举办石斛观赏节、解决闲余劳动力就业……乡村振兴路上,这样的领路人还有很多。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的角度写一段话,向领路人致敬。【答案】(1)根据H村发展历程,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角度回答,答出两点即可。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2)①H村倡导绿色生产,体现了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在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H村通过科技研发深加工产品,体现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经济收益: ③H村通过建设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体现坚定文化自信,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3)示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冲华民族谋复兴。在共同富 裕的奋斗路上,你们不忘初心,示范引领,为推进乡村振兴按下“加速健”。在民族复兴的逐梦路上,你们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传递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实现共同富裕插上“翅膀”【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2019至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16年增长20倍,人均年收入较2016年翻了一番,这说明 H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H村完成村内道路建设,自来水引入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说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发展。(2) 倡导绿色生产,推广铁皮石斛高标准种植,打造四季飘香的百果园,这体现 坚持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科技,引进人才,重点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研发冲剂、日化品等深加工产品,这体现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经济收益。 建设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打造高品质乡村文旅项目。 这体现坚定文 化自信, 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据此分析回答即可。(3)本题的致敬语为开放性问题,可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及党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引领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等方面具体撰写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中华文 化,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学科素养监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学科素养监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