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浣东教育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测试卷1.(2024八上·浙江期中)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 )2.(2024八上·浙江期中)浙江省的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2024八上·浙江期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横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台湾省( )4.(2024八上·浙江期中)黄河因流程长、径流量大,便于航运,被称为中国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 )5.(2024八上·浙江期中)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2024八上·浙江期中)《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望( )7.(2024八上·浙江期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主要践行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 )8.(2024八上·浙江期中)1884年新疆行省和1885年台湾行省的建立说明清政府海防和塞防并重( )(2024八上·浙江期中)纪录片《航拍中国》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下小题。9.下列选项对“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解读正确的是( )A.幅员辽阔,海陆兼备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C.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接壤D.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10.下面四个省区中气候具有“四季轮转”特征最鲜明的是( )A.海南省 B.山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云南省11.(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4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俄罗斯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下列金砖国家发起国中与中国接壤的有( )①俄罗斯④巴西②南非③印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2024八上·浙江期中)陕北黄土高原地域特征显著,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其特征的有( )①黄土地千沟万壑②窑洞内冬暧夏凉③高原上牦牛成群④信天游高亢奔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下列轮廓图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 )A. B.C. D.14.(2024八上·浙江期中)读右图“我国人口分布图”,图中①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海拔高 B.经济落后 C.少数民族多 D.交通不便15.(2024八上·浙江期中)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B.②--东北平原--盛产大豆与玉米C.③--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D.④--华北平原--盛产水稻的平原16.(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图所示为沿我国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对该区城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B.②是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峰C.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D.④是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17.(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中,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①杭州七月份均温低于青藏高原②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③西部人口比东部更密集④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024八上·浙江期中)去年冬天,“冰城”哈尔滨成为旅游热点,圈粉无数,独特的冰雪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台湾同胞特别是小朋友。2024年1月,自称“小当归”的台湾女孩壹壹来到黑龙江哈尔滨旅行,受到哈尔滨人民无限宠爱和热情款待。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小壹壹的故事中,爱在传递。据此完成下题。18.1月的台湾和哈尔滨是冰火两重天,引起两地巨大温差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差异 B.经度跨度大C.地势高低 D.纬度跨度大19.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台湾与大陆多次分分合合,“小当归”的昵称反映了台湾同胞盼望与祖国重新统一的愿望,下列关于台湾曲折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中法战争中法国曾经人侵过台湾②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④《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台,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024八上·浙江期中)有人在分析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时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民众为了反抗英国侵略,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清政府官员为抵抗英军侵略,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C.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21.(2024八上·浙江期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与中土,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运动首先(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22.(2024八上·浙江期中)“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23.(2024八上·浙江期中)右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24.(2024八上·浙江期中)安庆起义失败,秋瑾被捕后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从容就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下“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福利的豪言壮语,慷慨赴死。这反映了( )A.革命志士舍身取义 B.人民群众拥护革命C.民族意识已全面觉醒 D.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5.(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面是某学生学史后撰写的历史考察报告的一部分,其中“考察内容”一项应该填写( )考察时间:2024年10月 考察对象:北京大学红楼 考察内容:____ 考察地址:北京五四大街29号A.总理衙门的设立 B.洋务运动的兴起C.科举制度的废除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6.(2024八上·浙江期中)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又是新民主主义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27.(2024八上·浙江期中)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中国近代的沧桑与奋斗,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历史史实是( )①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在北京②1895年发生在北京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③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进行了烧杀抢劫④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高呼口号,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8.(2024八上·浙江期中)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B.确立共产主义奋斗目标C.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D.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9.(2024八上·浙江期中)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城名称.A. B ,C ,D .(2)A区城主要气候类型是 ;从地势特点看,B区城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3)C区城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 (4)D区城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 气候类型柱状图相符(选填数字)。请推测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30.(2024八上·浙江期中)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 四川盆地地形简图 图2 四川盆地气温降水量图材料二: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主要种植冬油菜,冬油菜喜光、喜温湿,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成熟。材料三:四川省现有人口0.83亿;到2023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第5名,是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目前四川高速公路里程9803千米,高铁总里程达到1863公里,分别居西部省份第一、二位,已有和在建民用机场将达到22个;四川还拥有有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 122所,和中科院成都有机等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 20 多所科研机构。图3四川省能源图 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材料四: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极主要在东部地区。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式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而四川省是我国目前唯一个被正式确立的“战略腹地”。(1)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地的原因。(2)联系材料三,请你谈谈四川承接东部产业、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的底气在哪里 (31.(2024八上·浙江期中)某校八年级将组织一场“看绍兴水乡风情,品绍兴人文荟萃”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1)【领略绍兴水乡风光】结合右上图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绍兴居民生活的影响。(2)【参观蔡元培故居,体会报国情怀】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898年蔡元培先生对清廷失去信心的时代背景。(3)【品读鲁迅作品,聆听时代呼唤】作品 摘录 创作背景或意图《自题小像》(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敌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 工具中国 的深渊。《狂人日记》节选(1917年)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表达了鲁迅对 的猛烈抨击。32.(2024八上·浙江期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与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材料二: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活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摘编自《辛丑条约》材料三: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救亡图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史实见下表。大事年表时间 史实列举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1898年 “百日维新”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失败1911年 武昌起义——据《中国历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图1到图2,外国侵略势力渗人中国在地域上有何变化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怎样的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三所列史实,围绕社会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3.(2024八上·浙江期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2)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上海的这幢小楼在中国革命史上承载的历史份量,并指出以上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怎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我国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即我国领土最北端与最东端都在黑龙江省,故题中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中国的领土四端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领土最南端是位于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我国领土最北端与最东端都在黑龙江省。2.【答案】正确【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浙江省的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处南方地区,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题中命题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地形与气候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浙江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3.【答案】错误【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横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故题中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横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解答此题应把握我国地图地形。4.【答案】错误【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分析】“黄金水道”突出了长江的航运价值,长江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流域内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运输的需求量大,所以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故题中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长江和黄河的地位和经济价值。5.【答案】错误【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鸦片战争后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条约的重大影响是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题中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6.【答案】正确【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阶级要求得到土地强烈愿望。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7.【答案】错误【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思想。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8.【答案】正确【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说明清政府海防和塞防并重。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政府对边疆的管辖。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推动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9.A10.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南北跨越纬度约50°,南北端的实际距离约5500千米,这样就造成了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我国东西跨越经度约62°,时间相差4个多小时,这样就造成了东西时间的差异大。我国疆域辽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9.“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疆域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有辽阔的海域,由此可知,解说词体现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国土辽阔,面积排世界第三位,故A正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故B错误;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隔海相望,故C错误;我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山东省地处北温带,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轮转”特征最鲜明,故B正确;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故A错误;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干燥,故C错误;云南省纬度低,气温高,四季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金砖国家发起国中与中国接壤的有①俄罗斯、③印度,故①③正确。②南非地处非洲,④巴西位于南美洲,我国地处亚洲,不接壤,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世界地理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世界地图的基本知识,明确各大国的地理位置。12.【答案】B【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域有冬暖夏凉的窑洞,也有高亢的信天游,又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呈现的千沟万壑的地貌,故①②④正确;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掌握黄土高原的特征,进而进行判断即可。13.【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是浙江省,B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是内蒙古自治区,D是陕西省。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貌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进而进行判断。14.【答案】A【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图中①地区主要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人口稀疏,故A正确。经济、交通是社会经济因素,且少数民族数量不是自然因素,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人口分布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西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而分析即可。15.【答案】B【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观察可知, ②是位于太行山以东的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盛产大豆与玉米,故B正确。①是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故A错误;③是位于横断山脉的西侧的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高的高原,故C错误;④是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区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东北平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各图地理与土特产,进而进行判断即可。16.【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①是地势 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故A正确;②是横断山脉,位于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故B错误;③是四川盆地,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故C错误;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地形地貌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我国地形地貌的知识,进而分析图示,围绕“北纬30度”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7.【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故七月份均温低于杭州,故①错误;受地势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故②正确;东部人口比西部更密集,故③错误;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完整梳理图中内容,联系我国气候的特征进行分析说明。【答案】18.D19.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区划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门两个特别行政区。18.1月为我国冬季,台湾纬度低气温高,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两地纬度的跨度大,因此气温差异大,故D正确;与海陆位置、经度跨度、地势高低无关,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19.中法战争中法国确实入侵过台湾;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马关条约》明确将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故①②③正确;三国干涉是关于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事件,与台湾无关,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20.【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A项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不符合题意;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不是清政府官员领导的,不符合题意;C项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清政府剥削的加重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1.【答案】D【知识点】洋务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与中土,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项洋务运动只学习先进技术,没有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洋务运动只学习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不符合题意;C项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后,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D项为此,洋务运动首先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22.【答案】B【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反映的是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带给中国的危害。《马关条约》中与开设工厂相关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项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题干现象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直接相关,符合题意;C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马关条约》签订时间、内容、影响。23.【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1911+(民国纪年)-1=公元纪年,因而民国八年是1912+8-1=1919年。故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1919年。ABD三项均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题干图片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24.【答案】A【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题意可知秋瑾、林觉民等革命烈士为了寻求救亡图存道路而参加革命并牺牲,体现出革命志士舍身取义的精神。A项题干反映了革命志士舍身取义,符合题意;B项材料只有体现革命志士的态度,没有体现人民的态度,不符合题意;C项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是革命志士反抗斗争的背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25.【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北京大学红楼”,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 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A项1861年总理衙的设立,与北京大学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19世纪60- 90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北京大学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北京大学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其中“考察内容”一项应该填写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6.【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补课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补课;起点是指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A项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只是说的辛亥革命的延续,不符合题意;B项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说法错误,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不符合题意;C项题干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符合题意;D项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错误,五四运动以后逐渐的发展到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和影响。掌握五四运动和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7.【答案】C【知识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在北京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活,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②正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进行了烧杀抢劫,③正确;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集结北京天安门高呼口号,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④正确;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排除包含①的选项。C项②③④能印证题干结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8.【答案】D【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项决定参加共产国际,与材料“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不相符,不符合题意;B项中共一大确立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不符合题意;C项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不符合题意;D项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二大的内容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中共二大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会议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9.【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2)温带大陆性气候;一(3)秦岭—淮河(4)②;水稻【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A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西北地区;B是地处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C是地处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D是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2)A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区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为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3)C北方地区与D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气温和降水)。(4)D地处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平原,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图二中的②符合,①图为热带季风气候,③图为地中海气候,④图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热,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气候类型、阶梯界线,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常见的气候类型柱状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气候类型、阶梯界线,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30.【答案】(1)四川盆地内部地势平坦,冬春季节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充足,适合油菜生长。(2)四川省深居内陆,四周群山环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经济基础好;交通发达,教育科技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条件。【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地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川盆地内部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农业种植热量充足、气候温和,降水充足,适合油菜生长。(2)此题要求联系材料三,请你谈谈四川承接东部产业、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的底气在哪里。读图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深居内陆,四周群山环抱,属于盆地地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具有煤、天然气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交通发达;有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122所,和中科院成都有机等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20多所科研机构,教育科技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条件等。【点评】此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四川盆地的农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材料内容,联系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四川盆地的农业等知识进行分析说明。31.【答案】(1)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居民大多临河建屋,以舟桥为交通工具或设施,(2)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慈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镇压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3)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旧礼教旧道德【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通过绍兴地形和降水分布特征可知,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水上交通和农田灌溉条件,绍兴居民大多临河建屋,以舟桥为交通工具或设施,同时塑造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2)结合19世纪末的新旧冲突与民族危机,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镇压了救亡图存的戊成变法。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的失败等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是蔡元培对清廷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3)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辛丑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深渊,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表达了鲁迅对对旧礼教旧道德的猛烈抨击。故答案为:(1)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居民大多临河建屋,以舟桥为交通工具或设施。(2)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慈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镇压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3)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旧礼教旧道德。【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自然环境对绍兴居民生活的影响,19世纪末的新旧冲突与民族危机,《辛丑条约》 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等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概括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32.【答案】(1)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中国腹地,变化趋势;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示例】阐述: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斗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变化及趋势:根据材料一“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可知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中国腹地,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发展趋势。(2)阐述: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中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和武昌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运动,体现了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因此需要从上述三个不同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相关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进行阐述。阐述: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斗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故答案为:(1)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中国腹地,变化趋势;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阐述: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斗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3.【答案】(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联系: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铁路工人大罢工执行了一大的中心任务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关系: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中工 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2)理解:根据材料二“中共一大上海会址”,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联系: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之后开展领导工人运动,如铁路工人大罢工,因此,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铁路工人大罢工执行了一大的中心任务。教训:结合所学知识,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联系: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铁路工人大罢工执行了一大的中心任务。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 / 1浙江省浣东教育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测试卷1.(2024八上·浙江期中)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 )【答案】正确【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我国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即我国领土最北端与最东端都在黑龙江省,故题中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中国的领土四端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领土最南端是位于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我国领土最北端与最东端都在黑龙江省。2.(2024八上·浙江期中)浙江省的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正确【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浙江省的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处南方地区,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题中命题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地形与气候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浙江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3.(2024八上·浙江期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横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台湾省( )【答案】错误【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横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故题中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回归线自西向东横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解答此题应把握我国地图地形。4.(2024八上·浙江期中)黄河因流程长、径流量大,便于航运,被称为中国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 )【答案】错误【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分析】“黄金水道”突出了长江的航运价值,长江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流域内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运输的需求量大,所以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故题中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长江和黄河的地位和经济价值。5.(2024八上·浙江期中)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错误【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鸦片战争后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条约的重大影响是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题中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6.(2024八上·浙江期中)《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望( )【答案】正确【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阶级要求得到土地强烈愿望。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7.(2024八上·浙江期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主要践行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错误【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思想。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8.(2024八上·浙江期中)1884年新疆行省和1885年台湾行省的建立说明清政府海防和塞防并重( )【答案】正确【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说明清政府海防和塞防并重。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政府对边疆的管辖。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推动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2024八上·浙江期中)纪录片《航拍中国》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下小题。9.下列选项对“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解读正确的是( )A.幅员辽阔,海陆兼备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C.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接壤D.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10.下面四个省区中气候具有“四季轮转”特征最鲜明的是( )A.海南省 B.山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云南省【答案】9.A10.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南北跨越纬度约50°,南北端的实际距离约5500千米,这样就造成了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我国东西跨越经度约62°,时间相差4个多小时,这样就造成了东西时间的差异大。我国疆域辽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9.“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疆域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有辽阔的海域,由此可知,解说词体现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国土辽阔,面积排世界第三位,故A正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故B错误;陆上邻国众多,韩国与中国隔海相望,故C错误;我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故D错误。故答案为A。10.山东省地处北温带,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轮转”特征最鲜明,故B正确;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故A错误;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干燥,故C错误;云南省纬度低,气温高,四季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4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俄罗斯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下列金砖国家发起国中与中国接壤的有( )①俄罗斯④巴西②南非③印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金砖国家发起国中与中国接壤的有①俄罗斯、③印度,故①③正确。②南非地处非洲,④巴西位于南美洲,我国地处亚洲,不接壤,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世界地理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世界地图的基本知识,明确各大国的地理位置。12.(2024八上·浙江期中)陕北黄土高原地域特征显著,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其特征的有( )①黄土地千沟万壑②窑洞内冬暧夏凉③高原上牦牛成群④信天游高亢奔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域有冬暖夏凉的窑洞,也有高亢的信天游,又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呈现的千沟万壑的地貌,故①②④正确;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掌握黄土高原的特征,进而进行判断即可。13.(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下列轮廓图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是浙江省,B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是内蒙古自治区,D是陕西省。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貌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进而进行判断。14.(2024八上·浙江期中)读右图“我国人口分布图”,图中①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海拔高 B.经济落后 C.少数民族多 D.交通不便【答案】A【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图中①地区主要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人口稀疏,故A正确。经济、交通是社会经济因素,且少数民族数量不是自然因素,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人口分布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西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而分析即可。15.(2024八上·浙江期中)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B.②--东北平原--盛产大豆与玉米C.③--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D.④--华北平原--盛产水稻的平原【答案】B【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观察可知, ②是位于太行山以东的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盛产大豆与玉米,故B正确。①是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故A错误;③是位于横断山脉的西侧的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高的高原,故C错误;④是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区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东北平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各图地理与土特产,进而进行判断即可。16.(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图所示为沿我国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对该区城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B.②是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峰C.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D.④是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①是地势 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故A正确;②是横断山脉,位于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故B错误;③是四川盆地,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故C错误;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地形地貌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我国地形地貌的知识,进而分析图示,围绕“北纬30度”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7.(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中,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①杭州七月份均温低于青藏高原②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③西部人口比东部更密集④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故七月份均温低于杭州,故①错误;受地势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故②正确;东部人口比西部更密集,故③错误;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完整梳理图中内容,联系我国气候的特征进行分析说明。(2024八上·浙江期中)去年冬天,“冰城”哈尔滨成为旅游热点,圈粉无数,独特的冰雪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台湾同胞特别是小朋友。2024年1月,自称“小当归”的台湾女孩壹壹来到黑龙江哈尔滨旅行,受到哈尔滨人民无限宠爱和热情款待。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小壹壹的故事中,爱在传递。据此完成下题。18.1月的台湾和哈尔滨是冰火两重天,引起两地巨大温差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差异 B.经度跨度大C.地势高低 D.纬度跨度大19.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台湾与大陆多次分分合合,“小当归”的昵称反映了台湾同胞盼望与祖国重新统一的愿望,下列关于台湾曲折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中法战争中法国曾经人侵过台湾②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④《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台,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8.D19.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区划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门两个特别行政区。18.1月为我国冬季,台湾纬度低气温高,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两地纬度的跨度大,因此气温差异大,故D正确;与海陆位置、经度跨度、地势高低无关,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19.中法战争中法国确实入侵过台湾;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马关条约》明确将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故①②③正确;三国干涉是关于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事件,与台湾无关,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20.(2024八上·浙江期中)有人在分析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时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民众为了反抗英国侵略,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清政府官员为抵抗英军侵略,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C.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A项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不符合题意;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不是清政府官员领导的,不符合题意;C项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清政府剥削的加重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1.(2024八上·浙江期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与中土,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运动首先(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答案】D【知识点】洋务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与中土,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项洋务运动只学习先进技术,没有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洋务运动只学习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不符合题意;C项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后,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D项为此,洋务运动首先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22.(2024八上·浙江期中)“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答案】B【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反映的是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带给中国的危害。《马关条约》中与开设工厂相关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项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题干现象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直接相关,符合题意;C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马关条约》签订时间、内容、影响。23.(2024八上·浙江期中)右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1911+(民国纪年)-1=公元纪年,因而民国八年是1912+8-1=1919年。故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1919年。ABD三项均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题干图片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24.(2024八上·浙江期中)安庆起义失败,秋瑾被捕后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从容就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下“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福利的豪言壮语,慷慨赴死。这反映了( )A.革命志士舍身取义 B.人民群众拥护革命C.民族意识已全面觉醒 D.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答案】A【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题意可知秋瑾、林觉民等革命烈士为了寻求救亡图存道路而参加革命并牺牲,体现出革命志士舍身取义的精神。A项题干反映了革命志士舍身取义,符合题意;B项材料只有体现革命志士的态度,没有体现人民的态度,不符合题意;C项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是革命志士反抗斗争的背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25.(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面是某学生学史后撰写的历史考察报告的一部分,其中“考察内容”一项应该填写( )考察时间:2024年10月 考察对象:北京大学红楼 考察内容:____ 考察地址:北京五四大街29号A.总理衙门的设立 B.洋务运动的兴起C.科举制度的废除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北京大学红楼”,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 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A项1861年总理衙的设立,与北京大学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19世纪60- 90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北京大学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北京大学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其中“考察内容”一项应该填写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6.(2024八上·浙江期中)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又是新民主主义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补课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补课;起点是指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A项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只是说的辛亥革命的延续,不符合题意;B项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说法错误,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不符合题意;C项题干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符合题意;D项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错误,五四运动以后逐渐的发展到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和影响。掌握五四运动和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7.(2024八上·浙江期中)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中国近代的沧桑与奋斗,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历史史实是( )①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在北京②1895年发生在北京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③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进行了烧杀抢劫④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高呼口号,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C【知识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在北京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活,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②正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进行了烧杀抢劫,③正确;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集结北京天安门高呼口号,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④正确;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排除包含①的选项。C项②③④能印证题干结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8.(2024八上·浙江期中)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B.确立共产主义奋斗目标C.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D.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答案】D【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项决定参加共产国际,与材料“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不相符,不符合题意;B项中共一大确立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不符合题意;C项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不符合题意;D项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二大的内容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中共二大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会议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9.(2024八上·浙江期中)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城名称.A. B ,C ,D .(2)A区城主要气候类型是 ;从地势特点看,B区城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3)C区城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 (4)D区城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 气候类型柱状图相符(选填数字)。请推测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2)温带大陆性气候;一(3)秦岭—淮河(4)②;水稻【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A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西北地区;B是地处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C是地处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D是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2)A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区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为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3)C北方地区与D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气温和降水)。(4)D地处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平原,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图二中的②符合,①图为热带季风气候,③图为地中海气候,④图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热,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气候类型、阶梯界线,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常见的气候类型柱状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气候类型、阶梯界线,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30.(2024八上·浙江期中)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 四川盆地地形简图 图2 四川盆地气温降水量图材料二: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主要种植冬油菜,冬油菜喜光、喜温湿,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成熟。材料三:四川省现有人口0.83亿;到2023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第5名,是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目前四川高速公路里程9803千米,高铁总里程达到1863公里,分别居西部省份第一、二位,已有和在建民用机场将达到22个;四川还拥有有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 122所,和中科院成都有机等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 20 多所科研机构。图3四川省能源图 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材料四: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极主要在东部地区。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式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而四川省是我国目前唯一个被正式确立的“战略腹地”。(1)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地的原因。(2)联系材料三,请你谈谈四川承接东部产业、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的底气在哪里 (【答案】(1)四川盆地内部地势平坦,冬春季节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充足,适合油菜生长。(2)四川省深居内陆,四周群山环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经济基础好;交通发达,教育科技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条件。【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地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川盆地内部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农业种植热量充足、气候温和,降水充足,适合油菜生长。(2)此题要求联系材料三,请你谈谈四川承接东部产业、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的底气在哪里。读图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深居内陆,四周群山环抱,属于盆地地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具有煤、天然气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交通发达;有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122所,和中科院成都有机等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20多所科研机构,教育科技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条件等。【点评】此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四川盆地的农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材料内容,联系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四川盆地的农业等知识进行分析说明。31.(2024八上·浙江期中)某校八年级将组织一场“看绍兴水乡风情,品绍兴人文荟萃”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1)【领略绍兴水乡风光】结合右上图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绍兴居民生活的影响。(2)【参观蔡元培故居,体会报国情怀】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898年蔡元培先生对清廷失去信心的时代背景。(3)【品读鲁迅作品,聆听时代呼唤】作品 摘录 创作背景或意图《自题小像》(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敌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 工具中国 的深渊。《狂人日记》节选(1917年)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表达了鲁迅对 的猛烈抨击。【答案】(1)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居民大多临河建屋,以舟桥为交通工具或设施,(2)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慈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镇压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3)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旧礼教旧道德【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通过绍兴地形和降水分布特征可知,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水上交通和农田灌溉条件,绍兴居民大多临河建屋,以舟桥为交通工具或设施,同时塑造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2)结合19世纪末的新旧冲突与民族危机,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镇压了救亡图存的戊成变法。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的失败等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是蔡元培对清廷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3)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辛丑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深渊,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表达了鲁迅对对旧礼教旧道德的猛烈抨击。故答案为:(1)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居民大多临河建屋,以舟桥为交通工具或设施。(2)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慈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镇压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3)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旧礼教旧道德。【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自然环境对绍兴居民生活的影响,19世纪末的新旧冲突与民族危机,《辛丑条约》 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等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概括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32.(2024八上·浙江期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与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材料二: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活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摘编自《辛丑条约》材料三: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救亡图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史实见下表。大事年表时间 史实列举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1898年 “百日维新”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失败1911年 武昌起义——据《中国历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图1到图2,外国侵略势力渗人中国在地域上有何变化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怎样的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三所列史实,围绕社会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中国腹地,变化趋势;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示例】阐述: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斗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变化及趋势:根据材料一“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可知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中国腹地,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发展趋势。(2)阐述: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中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和武昌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运动,体现了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因此需要从上述三个不同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相关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进行阐述。阐述: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斗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故答案为:(1)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中国腹地,变化趋势;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阐述: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斗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3.(2024八上·浙江期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2)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上海的这幢小楼在中国革命史上承载的历史份量,并指出以上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怎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联系: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铁路工人大罢工执行了一大的中心任务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关系: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中工 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2)理解:根据材料二“中共一大上海会址”,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联系: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之后开展领导工人运动,如铁路工人大罢工,因此,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铁路工人大罢工执行了一大的中心任务。教训:结合所学知识,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联系: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铁路工人大罢工执行了一大的中心任务。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浣东教育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浣东教育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期中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