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1.(2024七上·绍兴月考)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一颗卫星。
2.(2024七上·绍兴月考)地球表面两个不同的地点可能有相同的经度和相同的纬度。
3.(2024七上·绍兴月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4.(2024七上·绍兴月考)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5.(2024七上·绍兴月考)周口店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6.(2024七上·绍兴月考)初中阶段,是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无限可能。每一次尝试与努力,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
7.(2024七上·绍兴月考)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8.(2024七上·绍兴月考)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9.(2024七上·绍兴月考)著名诗人舒婷曾说过:“中学时代只是非常短暂的历程,然而这一小段对我影响至深,我的个性、气质、道德观乃至常识性的认知,都来自那短暂的中学时代。”这表明初中阶段(  )
A.决定着每个人未来人生的价值 B.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发展方向
C.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D.是唯一能提升自我认知的时段
10.(2024七上·绍兴月考)初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是获取课本上的知识,
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的培养
③学习只是在学校做的事情,家里没有学习的氛围
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我们要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2024七上·绍兴月考)班会课上,同学们坐在教室里,畅想自己的初中生活。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得过且过,适应新的环境 B.调整心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C.勤奋学习,远离集体生活 D.不想学习,只想参加实践活动
12.(2024七上·绍兴月考)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这启发我们,若想学有所成(  )
A.可以凭借天赋取得瞩目的成绩 B.需要利用机会不断充实自己
C.需要掌握自己科学的学习方法 D.应该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13.(2024七上·绍兴月考)“不要用现在去判断未来,在生命的每个季节都会开出鲜艳的花朵。只要不放弃就会出现生命的奇迹。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使自己越飞越高。”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接纳自己最满意的部分,否定过去不完美的部分
B.欣赏自己的努力与进步,任何时候都不和他人比
C.只要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就能成为最优秀的人
D.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14.(2024七上·绍兴月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活需要规划,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
①制订个人发展目标
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④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每一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4七上·绍兴月考)下列古诗句中能体现读书学习重要性的有(  )
①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②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③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④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七上·绍兴月考)浙江“00后”学生马宏达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他说,“以前没想过我能够凭借'刮腻子’走上世界舞台为国争光。”这告诉我们(  )
①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勇于发掘自身潜能
②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③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④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改正缺点,自我完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2024七上·绍兴月考)“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这首歌的歌词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欣赏自己,也是一种骄傲自大
②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全部
③接纳自己,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④欣赏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七上·绍兴月考)某部儿童动画片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大熊、小熊两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伐木工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以下是根据此动画片以及相关地理知识编写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8.有一天,该伐木工想去地球另一端伐木,于是他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最终到达另一端。请问他“遁地”直行的距离大约是(  )
A.6 371千米 B.4万千米
C.12 756 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19.小熊从该伐木工钻入地底的赤道某地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他,结果又回到了原出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熊行进的距离大约是 4万千米
B.这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小熊沿着纬线去追伐木工
D.小熊沿着经线去追伐木工
(2024七上·绍兴月考)下图为某学生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的过程。读图,完成问题
20.铁丝弯成的∠①的度数应为(  )
A.22.5° B.23.5° C.45 D.66.5
21.下列关于乒乓球上画的线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本初子午线 B.表示最长的纬线
C.是一条直线 D.指示南北方向
(2024七上·绍兴月考)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问题
22.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S,20°E) B.(40”N,20°E)
C.(40”N,20°W) D.(40”S,20°W)
23.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
A.先西北,再西南 B.先东北,再东南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南,再东北
24.(2024七上·绍兴月考)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距今约 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信息相符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北京人
25.(2024七上·绍兴月考)自 1964年以来,考古学者对“蓝田人”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共发现各类石器 200 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都比较粗糙。据此可知,“蓝田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26.(2024七上·绍兴月考)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 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
27.(2024七上·绍兴月考)距今5000年左右,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其居民的墓葬里面,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多,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少甚至没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私有制的出现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生产力的发展
28.(2024七上·绍兴月考)据《史记》记载: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年二十以孝闻”“禹为人敏给克勤”由此推测,传说中尧、舜、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  )
A.能征善战 B.作出贡献 C.德才兼备 D.发明创造
29.(2024七上·绍兴月考)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两弹一星”的成就,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钱学森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称自己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时开放化学实验室,让学生自由进出: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
(1)谈谈初中阶段对我们有怎样的作用。
(2)结合钱学森的事迹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会。
(3)初中生活拉开序幕,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新的阶段
30.(2024七上·绍兴月考)下面是七年级(1)班的小青步入初中生活后的三个情境,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小青的青春之旅。请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答。
(1)情境一:开学一个月后,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了。小青的一些学科成绩很不理想,她难过得想哭了。
运用所学知识,你准备怎样劝导初中生小青努力学习
(2)情境二: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小青改进学习方法。期中考试结束后,小青成绩名列前茅。在考后自我反思会上,小青收到同学们对自己的这些评价信息:她只管学习,不关心班集体:她好像不太接触同学:她成绩挺牛,但不爱活动……
小青通过哪种方式来认识自己 这种方式对小青认识自己起到什么作用
(3)情境三:现在的小青学习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信任。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她不断地奋斗着……
要想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31.(2024七上·绍兴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5月10 日21 时 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并于5月11日5时16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图a中   (填序号)之间,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39°28'13.51"N,75°59’23.14"E)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地点在北极圈穿过的国家挪威,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现象   。
(4)图b中A、B两地的时刻是否相同 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32.(2024七上·绍兴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1)A 点的经纬度   ,B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D点的经纬度   :
(2)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点有   ,高纬度的点   .
(3)图中五点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4)图中五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
33.(2024七上·绍兴月考)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
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时空定位 距今约 7000 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距今的 6000 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自然环境 气温暖湿润 寒冷多风
生产与生活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使 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 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 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 以利黔首。——《吕氏春秋·古乐》
(1)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写图一中字母即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什么
(2) 依据表格内容概括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至少两点)指出造成其差异的 主要原因。
(3) 阅读活动三图示请补全①②之处。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请给这次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据此可知,本题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天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关于天体现的基础知识。
2.【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地球上原本没有经纬线,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每一个地点只有一个经度和纬度,不可能存在不同的地点有相同的经度和纬度。据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地球经纬线。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地球经纬线的相关基础知识。
3.【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 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 据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基础知识。
4.【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产品剩余和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5.【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天然火,远早于周口店用火遗迹。故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我们正处于 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每一次尝试与努力,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 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成长的礼物的认识,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挑战的 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 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梦想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所以题文中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9.【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我们正处于 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所以C正确。
AB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初中阶段的作用,应排除。
D错误,初中阶段是提升自我认识的阶段,但不是唯一的时时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10.【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既有知识的获取,又 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 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认识世界,关 爱他人,遵守规则……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所以②④正确。
①③错误,初中阶段的学习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课本知识,我 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 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1.【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 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所以我们要 调整心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因此,B正确。
A错误,得过且过是消极的做法,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C错误,我们要积极融入集体生活。
D错误,我们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初中生活规划的认识,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12.【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这强调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这启发我们,若想学有所成应该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所以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学习的认识,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13.【答案】D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只要不放弃就会出现生命的奇迹。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使自己越飞越高,这告诉我们,要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树立自信,所以D正确。
A错误,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缺点,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 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B错误,我们要学会和他人进行科学的比较。
C错误,选项观点太绝对,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自己的认识,接纳自己的缺点 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4.【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所以①③④正确 。
②错误,我们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则初中生活的认识,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 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15.【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表达了通过农耕和读书来维持家族的繁荣和长久发展的理念 和。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意思是 鱼儿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命;人离开了读书活动,就会神气颓丧,这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②③正确。
① 不符合题意,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意思是:古人常说正是因为心的正直怀揣诚意的人,将来必定有所作为。这句话强调了正直的心和诚意对于个人成就的重要性,这与学习无关。
④不符合题意,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告诉我们君子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说话要有根据,行动要有准则。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6.【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浙江“00后”学生马宏达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这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勇于发掘自身潜能,平凡的人生也能创造精彩,创造奇迹,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①③错误。
②错误,“一定会成功”的说法太绝对,应排除。
④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改正缺点,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努力的认识,只有每个人都能勇于追 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17.【答案】D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这启示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展示自己的风采,接纳自己的全部;接纳自己,也需要勇气和智慧,我们要欣赏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珍视自己的价值,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自己的认识,我们要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勤奋努力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答案】18.C
19.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点评】本题以地球基本常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地理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8.据题干“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最终到达另一端”,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赤道直径是12756千米,因此,该伐木工“遁地”直行的距离大约是12756千米,故选C项。
地球半径是6 371千米,排除A项。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4万千米,排除B项。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19.据题干“小熊从该伐木工钻入地底的赤道某地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他,结果又回到了原出发点”,结合所学可知,小熊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伐木工,实际是沿着纬线行走,所以“小熊沿着经线去追伐木工”说法错误,故选D项。
据题意可知,“小熊行进的距离大约是 4万千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据题意可知,“小熊沿着纬线去追伐木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答案】20.D
2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赤道 ,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的倾斜角度是66.5°。因此,铁丝弯成的∠①的度数应为 66.5°。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1.根据题意,画的线条是赤道。因此,下列关于乒乓球上画的线条的说法,表示最长的纬线。赤道是纬线,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22.D
23.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
2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40”S,20°W)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先东南,再东北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4.【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距今约 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已经能够制作工具,故选A项。
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约160万年,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B项。
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00万年,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
北京人,位于周口店,距今约70万-20万年,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境内古人类的相关史实。
25.【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蓝田人”“发现各类石器 200 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都比较粗糙”,结合所学可知,陕西蓝田人,距今160万年,使用的石器比较粗糙,属于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故选A项。
据所学可知,“蓝田人”使用的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排除B项。
据所学可知,“蓝田人”处于旧石器时代,非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
据所学可知,“蓝田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不是磨制石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蓝田人”。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境内远古人类的相关史实。
26.【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仰韶文化早期,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可知,从仰韶文化早期到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由此说明,水稻种植的扩展,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排除D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没有涉及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未体现奠定南稻北粟格局,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没有涉及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早期农耕文明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早期农耕文明的相关历史知识。
27.【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山东大汶口文化墓葬里面,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多,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少甚至没有”可知,大汶口文化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陪葬品很多,有的陪葬品很少甚至没有,表明大汶口文化群体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异明显,归根到底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发展,故选D项。
陪葬品的数量不同,反映了贫富分化的出现,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
私有制的出现是陪葬品数量差异明显的原因之五,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
陪葬品差异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原因之一,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大汶口文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8.【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年二十以孝闻”“禹为人敏给克勤”,结合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因此,传说中尧、舜、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德才兼备,故选C项。
禅让制以贤德为标准,与“能征善战”无关,排除A项。
禅让制以贤德为标准,与“作出贡献”无关,排除B项。
禅让制以贤德为标准,与“发明创造”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禅让制,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9.【答案】(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2)钱学森初中阶段化学学科重视实验教学及学校开设多种课程说明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 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钱学森参加各种课外小组说明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 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钱学森称自己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说明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3)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 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 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作用可以从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利于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本题的机会可以从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等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面对初中生活的要求可以从 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做一个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和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成长的礼物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正处于 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30.【答案】(1)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 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2)他人评价。 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 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3)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做更好 的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初中阶段的成长要求,而且是值得我们 用一生去探寻的人生课题。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 小青的一些学科成绩很不理想,为此,劝导可以从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回答即可。
(2) 小青收到同学们对自己的这些评价信息 ,这说明小青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他人评价的作用根据所学,可以从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等方面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从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 不断完善自己, 发掘自己的潜能 ,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用一生去探寻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学习,做更好的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意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 两个人。每个人在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有不 同。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31.【答案】(1)②—③;昼长夜短
(2)①;赤道
(3)③;极昼
(4)相同;因为 A、B 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2023年5月10 日21 时 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图a中②—③(填序号)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在新疆喀什古城(39°28'13.51"N,75°59’23.14"E)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2)、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半球周最长。因此,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①(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赤道(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地点在北极圈穿过的国家挪威,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③(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极昼现象。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因此,图b中A、B两地的时刻相同,因为 A、B 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点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移动。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32.【答案】(1)40°N, 40°W;20°S, 100°E;0°, 50°E;60°N 100°E
(2)A;E
(3)C B D E
(4)C;E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40°N, 40°W;B点的经纬度是20°S, 100°E;C点的经纬度是0°, 50°E;D点的经纬度是60°N,100°E。
(2)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 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故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点有A;高纬度是地球表面南北纬度60度到南北极之间的区域 ,故高纬度的点是E。
(3)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20°W--160°E)的区域。故图中五点位于东半球的点有C B D E。
(4)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故图中五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C;越往南北极点,纬张越短,故图中纬线最短的是E。
故答案为:(1)第1空、40°N, 40°W;第2空、20°S, 100°E;第3空、0°, 50°E;第4空、60°N 100°E。(2)第1空、A;第2空、E。(3)第1空、C B D E(4)第1空、C;第2空、E。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地球的经纬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地球经纬线的相关史实。
33.【答案】(1)填空:A B 证据: 化石
(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原因:自然环境不同。
(3)补充:炎帝、涿鹿之战。 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
(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据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并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位于A处;据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位于B处。根据所学可知,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远古人类化石。
(2)共同点: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种植粟;饲养猪、狗”可得出都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使 用磨制石器”“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可得出都使用磨制石器;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可得出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原因:据可知“气温暖湿润”“寒冷多风”可得出自然环境不同。
(3)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①是炎帝;②是涿鹿之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知识结合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
(4)综上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故答案为:(1)填空:A B 证据: 化石。(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原因:自然环境不同。(3)补充:炎帝、涿鹿之战。 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遗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华夏民族形成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1 / 1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1.(2024七上·绍兴月考)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一颗卫星。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据此可知,本题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天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关于天体现的基础知识。
2.(2024七上·绍兴月考)地球表面两个不同的地点可能有相同的经度和相同的纬度。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地球上原本没有经纬线,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每一个地点只有一个经度和纬度,不可能存在不同的地点有相同的经度和纬度。据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地球经纬线。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地球经纬线的相关基础知识。
3.(2024七上·绍兴月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 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 据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基础知识。
4.(2024七上·绍兴月考)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产品剩余和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5.(2024七上·绍兴月考)周口店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天然火,远早于周口店用火遗迹。故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6.(2024七上·绍兴月考)初中阶段,是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无限可能。每一次尝试与努力,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
【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我们正处于 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每一次尝试与努力,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 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7.(2024七上·绍兴月考)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成长的礼物的认识,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挑战的 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 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8.(2024七上·绍兴月考)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梦想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所以题文中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9.(2024七上·绍兴月考)著名诗人舒婷曾说过:“中学时代只是非常短暂的历程,然而这一小段对我影响至深,我的个性、气质、道德观乃至常识性的认知,都来自那短暂的中学时代。”这表明初中阶段(  )
A.决定着每个人未来人生的价值 B.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发展方向
C.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D.是唯一能提升自我认知的时段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我们正处于 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所以C正确。
AB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初中阶段的作用,应排除。
D错误,初中阶段是提升自我认识的阶段,但不是唯一的时时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10.(2024七上·绍兴月考)初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是获取课本上的知识,
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的培养
③学习只是在学校做的事情,家里没有学习的氛围
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我们要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既有知识的获取,又 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 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认识世界,关 爱他人,遵守规则……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所以②④正确。
①③错误,初中阶段的学习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课本知识,我 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 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1.(2024七上·绍兴月考)班会课上,同学们坐在教室里,畅想自己的初中生活。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得过且过,适应新的环境 B.调整心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C.勤奋学习,远离集体生活 D.不想学习,只想参加实践活动
【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 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所以我们要 调整心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因此,B正确。
A错误,得过且过是消极的做法,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C错误,我们要积极融入集体生活。
D错误,我们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初中生活规划的认识,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12.(2024七上·绍兴月考)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这启发我们,若想学有所成(  )
A.可以凭借天赋取得瞩目的成绩 B.需要利用机会不断充实自己
C.需要掌握自己科学的学习方法 D.应该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这强调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这启发我们,若想学有所成应该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所以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学习的认识,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13.(2024七上·绍兴月考)“不要用现在去判断未来,在生命的每个季节都会开出鲜艳的花朵。只要不放弃就会出现生命的奇迹。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使自己越飞越高。”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接纳自己最满意的部分,否定过去不完美的部分
B.欣赏自己的努力与进步,任何时候都不和他人比
C.只要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就能成为最优秀的人
D.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答案】D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只要不放弃就会出现生命的奇迹。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使自己越飞越高,这告诉我们,要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树立自信,所以D正确。
A错误,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缺点,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 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B错误,我们要学会和他人进行科学的比较。
C错误,选项观点太绝对,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自己的认识,接纳自己的缺点 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4.(2024七上·绍兴月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活需要规划,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
①制订个人发展目标
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④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每一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所以①③④正确 。
②错误,我们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则初中生活的认识,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 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15.(2024七上·绍兴月考)下列古诗句中能体现读书学习重要性的有(  )
①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②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③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④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表达了通过农耕和读书来维持家族的繁荣和长久发展的理念 和。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意思是 鱼儿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命;人离开了读书活动,就会神气颓丧,这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②③正确。
① 不符合题意,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意思是:古人常说正是因为心的正直怀揣诚意的人,将来必定有所作为。这句话强调了正直的心和诚意对于个人成就的重要性,这与学习无关。
④不符合题意,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告诉我们君子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说话要有根据,行动要有准则。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6.(2024七上·绍兴月考)浙江“00后”学生马宏达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他说,“以前没想过我能够凭借'刮腻子’走上世界舞台为国争光。”这告诉我们(  )
①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勇于发掘自身潜能
②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③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④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改正缺点,自我完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浙江“00后”学生马宏达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这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勇于发掘自身潜能,平凡的人生也能创造精彩,创造奇迹,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①③错误。
②错误,“一定会成功”的说法太绝对,应排除。
④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改正缺点,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努力的认识,只有每个人都能勇于追 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17.(2024七上·绍兴月考)“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这首歌的歌词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欣赏自己,也是一种骄傲自大
②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全部
③接纳自己,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④欣赏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这启示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展示自己的风采,接纳自己的全部;接纳自己,也需要勇气和智慧,我们要欣赏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珍视自己的价值,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自己的认识,我们要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勤奋努力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2024七上·绍兴月考)某部儿童动画片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大熊、小熊两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伐木工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以下是根据此动画片以及相关地理知识编写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8.有一天,该伐木工想去地球另一端伐木,于是他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最终到达另一端。请问他“遁地”直行的距离大约是(  )
A.6 371千米 B.4万千米
C.12 756 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19.小熊从该伐木工钻入地底的赤道某地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他,结果又回到了原出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熊行进的距离大约是 4万千米
B.这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小熊沿着纬线去追伐木工
D.小熊沿着经线去追伐木工
【答案】18.C
19.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点评】本题以地球基本常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地理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8.据题干“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最终到达另一端”,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赤道直径是12756千米,因此,该伐木工“遁地”直行的距离大约是12756千米,故选C项。
地球半径是6 371千米,排除A项。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4万千米,排除B项。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19.据题干“小熊从该伐木工钻入地底的赤道某地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他,结果又回到了原出发点”,结合所学可知,小熊沿赤道一直向东去追伐木工,实际是沿着纬线行走,所以“小熊沿着经线去追伐木工”说法错误,故选D项。
据题意可知,“小熊行进的距离大约是 4万千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据题意可知,“小熊沿着纬线去追伐木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绍兴月考)下图为某学生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的过程。读图,完成问题
20.铁丝弯成的∠①的度数应为(  )
A.22.5° B.23.5° C.45 D.66.5
21.下列关于乒乓球上画的线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本初子午线 B.表示最长的纬线
C.是一条直线 D.指示南北方向
【答案】20.D
21.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赤道 ,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的倾斜角度是66.5°。因此,铁丝弯成的∠①的度数应为 66.5°。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1.根据题意,画的线条是赤道。因此,下列关于乒乓球上画的线条的说法,表示最长的纬线。赤道是纬线,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七上·绍兴月考)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问题
22.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S,20°E) B.(40”N,20°E)
C.(40”N,20°W) D.(40”S,20°W)
23.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
A.先西北,再西南 B.先东北,再东南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南,再东北
【答案】22.D
23.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
2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40”S,20°W)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先东南,再东北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4.(2024七上·绍兴月考)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距今约 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信息相符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北京人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距今约 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已经能够制作工具,故选A项。
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约160万年,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B项。
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00万年,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
北京人,位于周口店,距今约70万-20万年,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境内古人类的相关史实。
25.(2024七上·绍兴月考)自 1964年以来,考古学者对“蓝田人”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共发现各类石器 200 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都比较粗糙。据此可知,“蓝田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蓝田人”“发现各类石器 200 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都比较粗糙”,结合所学可知,陕西蓝田人,距今160万年,使用的石器比较粗糙,属于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故选A项。
据所学可知,“蓝田人”使用的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排除B项。
据所学可知,“蓝田人”处于旧石器时代,非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
据所学可知,“蓝田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不是磨制石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蓝田人”。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境内远古人类的相关史实。
26.(2024七上·绍兴月考)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 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仰韶文化早期,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可知,从仰韶文化早期到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由此说明,水稻种植的扩展,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排除D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没有涉及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未体现奠定南稻北粟格局,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发展,没有涉及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早期农耕文明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早期农耕文明的相关历史知识。
27.(2024七上·绍兴月考)距今5000年左右,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其居民的墓葬里面,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多,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少甚至没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私有制的出现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山东大汶口文化墓葬里面,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多,有些人的陪葬品很少甚至没有”可知,大汶口文化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陪葬品很多,有的陪葬品很少甚至没有,表明大汶口文化群体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异明显,归根到底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发展,故选D项。
陪葬品的数量不同,反映了贫富分化的出现,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
私有制的出现是陪葬品数量差异明显的原因之五,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
陪葬品差异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原因之一,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大汶口文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8.(2024七上·绍兴月考)据《史记》记载: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年二十以孝闻”“禹为人敏给克勤”由此推测,传说中尧、舜、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  )
A.能征善战 B.作出贡献 C.德才兼备 D.发明创造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年二十以孝闻”“禹为人敏给克勤”,结合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因此,传说中尧、舜、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德才兼备,故选C项。
禅让制以贤德为标准,与“能征善战”无关,排除A项。
禅让制以贤德为标准,与“作出贡献”无关,排除B项。
禅让制以贤德为标准,与“发明创造”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禅让制,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9.(2024七上·绍兴月考)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两弹一星”的成就,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钱学森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称自己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时开放化学实验室,让学生自由进出: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
(1)谈谈初中阶段对我们有怎样的作用。
(2)结合钱学森的事迹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会。
(3)初中生活拉开序幕,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新的阶段
【答案】(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2)钱学森初中阶段化学学科重视实验教学及学校开设多种课程说明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 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钱学森参加各种课外小组说明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 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钱学森称自己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说明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3)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 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 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作用可以从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利于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本题的机会可以从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等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面对初中生活的要求可以从 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做一个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和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成长的礼物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正处于 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30.(2024七上·绍兴月考)下面是七年级(1)班的小青步入初中生活后的三个情境,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小青的青春之旅。请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答。
(1)情境一:开学一个月后,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了。小青的一些学科成绩很不理想,她难过得想哭了。
运用所学知识,你准备怎样劝导初中生小青努力学习
(2)情境二: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小青改进学习方法。期中考试结束后,小青成绩名列前茅。在考后自我反思会上,小青收到同学们对自己的这些评价信息:她只管学习,不关心班集体:她好像不太接触同学:她成绩挺牛,但不爱活动……
小青通过哪种方式来认识自己 这种方式对小青认识自己起到什么作用
(3)情境三:现在的小青学习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信任。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她不断地奋斗着……
要想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答案】(1)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 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2)他人评价。 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 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3)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做更好 的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初中阶段的成长要求,而且是值得我们 用一生去探寻的人生课题。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 小青的一些学科成绩很不理想,为此,劝导可以从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回答即可。
(2) 小青收到同学们对自己的这些评价信息 ,这说明小青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他人评价的作用根据所学,可以从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等方面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从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 不断完善自己, 发掘自己的潜能 ,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用一生去探寻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学习,做更好的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意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 两个人。每个人在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有不 同。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31.(2024七上·绍兴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5月10 日21 时 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并于5月11日5时16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图a中   (填序号)之间,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39°28'13.51"N,75°59’23.14"E)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地点在北极圈穿过的国家挪威,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现象   。
(4)图b中A、B两地的时刻是否相同 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1)②—③;昼长夜短
(2)①;赤道
(3)③;极昼
(4)相同;因为 A、B 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2023年5月10 日21 时 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图a中②—③(填序号)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在新疆喀什古城(39°28'13.51"N,75°59’23.14"E)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2)、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半球周最长。因此,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①(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赤道(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地点在北极圈穿过的国家挪威,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③(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极昼现象。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因此,图b中A、B两地的时刻相同,因为 A、B 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点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移动。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32.(2024七上·绍兴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1)A 点的经纬度   ,B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D点的经纬度   :
(2)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点有   ,高纬度的点   .
(3)图中五点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4)图中五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
【答案】(1)40°N, 40°W;20°S, 100°E;0°, 50°E;60°N 100°E
(2)A;E
(3)C B D E
(4)C;E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40°N, 40°W;B点的经纬度是20°S, 100°E;C点的经纬度是0°, 50°E;D点的经纬度是60°N,100°E。
(2)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 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故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点有A;高纬度是地球表面南北纬度60度到南北极之间的区域 ,故高纬度的点是E。
(3)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20°W--160°E)的区域。故图中五点位于东半球的点有C B D E。
(4)据题干地球经纬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故图中五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C;越往南北极点,纬张越短,故图中纬线最短的是E。
故答案为:(1)第1空、40°N, 40°W;第2空、20°S, 100°E;第3空、0°, 50°E;第4空、60°N 100°E。(2)第1空、A;第2空、E。(3)第1空、C B D E(4)第1空、C;第2空、E。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地球的经纬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地球经纬线的相关史实。
33.(2024七上·绍兴月考)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
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时空定位 距今约 7000 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距今的 6000 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自然环境 气温暖湿润 寒冷多风
生产与生活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使 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 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 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 以利黔首。——《吕氏春秋·古乐》
(1)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写图一中字母即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什么
(2) 依据表格内容概括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至少两点)指出造成其差异的 主要原因。
(3) 阅读活动三图示请补全①②之处。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请给这次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
【答案】(1)填空:A B 证据: 化石
(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原因:自然环境不同。
(3)补充:炎帝、涿鹿之战。 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
(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据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并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位于A处;据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位于B处。根据所学可知,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远古人类化石。
(2)共同点: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种植粟;饲养猪、狗”可得出都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使 用磨制石器”“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可得出都使用磨制石器;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可得出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原因:据可知“气温暖湿润”“寒冷多风”可得出自然环境不同。
(3)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①是炎帝;②是涿鹿之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知识结合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
(4)综上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故答案为:(1)填空:A B 证据: 化石。(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原因:自然环境不同。(3)补充:炎帝、涿鹿之战。 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遗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华夏民族形成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