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九校联合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评价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九校联合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评价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九校联合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评价卷
一、判断题(本题有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2024七上·嘉兴期中)利用经纬网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故说法正确。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2024七上·嘉兴期中)地球的公转形成了昼夜更替和四季的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公转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故说法错误。
【点评】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星球,太阳、星晨给了地球光明,照上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另一面就是黑夜。地球不停地绕着自转轴由西向东旋转,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自转一周,相当于太阳从东升起、落下,再升起的一周,也是我们日常的一天。
3.(2024七上·嘉兴期中)初中阶段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所以初中阶段是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不是最终形成时期。因此,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4.(2024七上·嘉兴期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 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梦的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5.(2024七上·嘉兴期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所以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承担育人的使命,因此题文观点片面,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师工作的特点的认识,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6.(2024七上·嘉兴期中)北京人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京人遗址。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
7.(2024七上·嘉兴期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产品剩余和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8.(2024七上·嘉兴期中)《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据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诗经》和“楚辞”。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诗经》和“楚辞”的相关史实。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9.(2024七上·嘉兴期中)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照片
C.日食、月食现象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及日食、月食现象都可以做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ABC不符合题意;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D符合题意。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麦哲伦环球航行和地球的卫星照片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0.(2024七上·嘉兴期中)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长度相等
B.经线长度不相等
C.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
【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线长度相等,错误,应该是长度不相等。经线长度不相等,错误,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错误,应该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1.(2024七上·嘉兴期中)在地球仪上,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30°纬线 C.赤道 D.北回归线
【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所以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地区。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赤道 ,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12.(2024七上·嘉兴期中)下面图示中的圆点能准确反映上海某地(31°N,121°E)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下面图示中的圆点能准确反映上海某地(31°N,121°E)位置的是 A。B图纬度是南纬度,C图是西经度,D图是南纬度,西经度。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13.(2024七上·嘉兴期中)钱学森说:“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说明(  )
A.中学就读的学校决定我们以后的发展
B.中学生活对我们意味着更多机会和可能
C.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D.中学时代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说明中学时代对钱学森的一生影响很大,为钱学森的知识和人生奠定重要基础,因此启示我们,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所以C正确。
A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中学学习的作用。
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14.(2024七上·嘉兴期中)漫画《梦想》警示我们青少年(  )
A.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B.有了财力,才能实现梦想
C.所有梦想都注定实现不了 D.要有实现梦想的实际行动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漫画中的人物只有梦想,而没有把梦想付诸行动,最终将成为空想,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有实现梦想的实际行动,所以D正确。
A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B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C错误,梦想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和努力的认识,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15.(2024七上·嘉兴期中)2024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嘉兴南湖景区的红色研学游异常火爆。来自各地的学生们瞻仰南湖红船,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研学中真实地触摸和感受到了以往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中看出学习(  )
A.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B.应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C.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D.需要适合自己的方法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嘉兴南湖景区的红色研学 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研学中真实地触摸和感受到了以往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这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16.(2024七上·嘉兴期中)漫画启示青少年要(  )
A.始终心怀友善,用心呵护友谊 B.关心帮助他人,书写生命价值
C.远离网络生活,保护身心健康 D.慎重结交网友,加强自我保护
【答案】D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漫画反映交友APP里有骗人的陷阱,这启示青少年要慎重结交网友,加强自我保护,所以D正确。
AB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不符合漫画的寓意主旨,应排除。
C错误,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而不是远离网络生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17.(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人说,友谊像零存整取的银行。若你平时不补充情感进去,一旦需要时,才发现存单上一片空白这体现了友谊(  )
A.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C.是平等、双向的 D.需要真诚对待热情呵护
【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 友谊像零存整取的银行 ,这告诉我们,友谊需要真诚对待热情呵护 ,所以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立和呵护友谊的认识,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我们只有抱着真诚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18.(2024七上·嘉兴期中)教师节前夕,沈老师收到一张学生的贺卡。从贺卡内容中可以看出(  )
敬爱的沈老师:
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您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祝您教师节快乐!
A.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B.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真正优秀的老师教给我们全部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D.新时代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 您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这说明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教师在我们成长的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C错误,教给我们全部的知识的观点太绝对,应排除。
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师的作用的认识,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19.(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羊羔出栏思跪乳,下联是:乌鸦离巢念反刍。该对联最恰当的横批是(  )
A.孝亲敬老 B.律己宽人 C.热爱学习 D.与人为善
【答案】A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羊羔出栏思跪乳和 乌鸦离巢念反刍, 这都是讲要有感恩之心的意思,这启示我们要孝亲敬老,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与对联中的下联和下联表达的意思无关,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孝亲敬长的认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20.(2024七上·嘉兴期中)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这样的班级格言:“进班一刻,(1)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1)班的。”这句格言要求该班同学(  )
①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
②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④只考虑自己班的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进班一刻,(1)班是我的,这告诉我们在集体中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出班一步,我是(1)班的,这告诉我们走出集体,要不做损害班集体的事情,要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所以②③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④错误,班级的利益还要服务学校大集体的利益,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班的利益。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的认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同时,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21.(2024七上·嘉兴期中)考古学家曾在舟山马岙发掘出99个大小不等的土墩。土墩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凿、石镰等文物,出土的陶罐上还残留有六千年前的稻谷痕迹,这些文物共同印证了六千多年前此地(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C.人们开始群居生活 D.已经有了原始农耕生活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土墩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凿、石镰等文物,出土的陶罐上还残留有六千年前的稻谷痕迹”可知,舟山马岙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石镰和稻谷痕迹,说明马岙遗址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已经进入了原始农耕时代,故选D项。
据题干“六千年前”可知,舟山马岙遗址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
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阶级分化,国家机器的出现,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排除B项。
材料信息表明舟山马岙遗址已进入农耕生产时代,群居生活是旧石器朝代,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考查原始农耕生活,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2.(2024七上·嘉兴期中)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废除分封制 B.巩固国家统治
C.提高诸侯实力 D.彰显皇帝权力
【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天子定期巡视诸侯,诸侯必须朝觐天子,反映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臣服天子,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故选B项。
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废除了分封制,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并未体现诸侯实力提高,排除C项。
西周时期是王权政治时代,秦朝统一的确立了皇帝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周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史实。
23.(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学者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一“黄金时代”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农业繁荣 D.各国变法
【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题干“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熠熠生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之间间争芳斗艳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故选B项。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局势动荡,反映的是政治军事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农业繁荣,不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春秋战国时期,为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不属于思想文化成就,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24.(2024七上·嘉兴期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故选C项。
目前尚未发现夏朝文字,排除A项。
西周时期主要是金文,晚于商朝,排除B项。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文字有差异,也晚于商朝,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朝甲骨文。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25.(2024七上·嘉兴期中)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
【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推行分封制,将宗亲、功臣和先代帝王后裔分封到地方为诸侯,广建诸侯国,但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强大,出现诸侯纷纷局面,故选C项。
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传承上实行禅让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夏启继承禹的王位,世袭制出现,形成家天下局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在全国推广郡县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考查西周分封制,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6.(2024七上·嘉兴期中)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A.管仲 B.商鞅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结合所学可知,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故“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商鞅,故选B项。
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秦始皇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新法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点是商鞅变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7.(2024七上·嘉兴期中)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治理黄河 B.奖励耕战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制造船只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C项;
“李太守”修建的是都江堰,与治理黄河无关,排除A项。
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修建都江堰,不是制造船只,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点是李冰欲壑难填都江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8.(2024七上·嘉兴期中)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材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故选C项。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老子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三、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2分)
29.(2024七上·嘉兴期中)读下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   ;B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
(2)A点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位于   纬度地区(低、中、高)
(3)A、B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   。
(4)A、B点所在的纬线长度更长的是   点所在的纬线。
【答案】(1)(23°N;20°E);北温
(2)东;低
(3)B
(4)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该图纬度是北纬度,经度是东经度。因此,A点的经纬度是:(23°N、20°E);B点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2)、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根据高中低纬的划分,位于低纬度地区(低、中、高)
(3)、根据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可知,A、B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B
(4)、根据越靠近赤道,纬线越长可知,A、B点所在的纬线长度更长的是A点所在的纬线。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30.(2024七上·嘉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明所在的学校给每位同学都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下面是小明的成长记录档案中本学期的综合素质评价表。
评价内容 主动学习,敢挑战疑难问题 不盲从别人,有独立见解 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 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老师评价 ★ ★★★ ★ ★★★★
同学评价 ★ ★★★ ★ ★★★★
材料二:小明对自己也有一些认识:我性格比较外向,人缘很好,但我有时也很在意同学们对我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有时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主见,但经常以失败告终。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
(1)结合“多把尺子量自己”的相关知识,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的评价?
(2)联系材料思考,小明在正确认识自己后,会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小明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不足,他应该怎么样努力的学习?
【答案】(1)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2)①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我们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②需要学会欣赏自己;③需要学会接纳自己;④需要学会不断完善自己;⑤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⑥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3)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对待他人的评价可以从要重视他人的评价,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从要学会接纳欣赏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和接纳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31.(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人说,家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外的人” 今年中秋,各大火车站内人头攒动,场面十分热闹。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回家。虽然有些人面露疲惫,但内心却满是充盈的喜悦。 “城内的人” 我热爱阅读,每天放学回家喜欢先看会书籍,可妈妈总是不停地催我做作业,甚至抢我的书籍。我今天终于爆发了,对着她大吼:“我已经长大了,用不着你管”。哎,这空气真是让人无比窒息。
(1)对于“城外的人”来说,为什么“城”的魅力如此之大?
(2)导致“城内的人”感到空气令人窒息的原因有哪些?请为建设美好“城内”气氛提出你的良策。
【答案】(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2)学生角度:独立意识的增强;逆反心理的出现;代沟的出现
父母角度:缺乏尊重,过多干涉,教育方式不恰当
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回家 |”,这说明“家”在他们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题可以从家的意义的角度分析,具体可以从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等方面回答即可。
(2) 空气令人窒息原因是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可以从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可以从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出现逆反心理,与父母有代沟。父母过多干涉,教育方式不当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根据所学建设美好家庭的良策可以从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树立家庭责任意识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家的意义,亲子冲突,建设和谐家庭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32.(2024七上·嘉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依次受封。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①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②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张岂之《中国历史》
③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
——《战国策》
(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说说受封的主要有哪几类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是怎样的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影响。
【答案】(1)分封制;古帝王后代、功臣、宗亲。
(2)臣属关系;镇守疆土、军队服从周王调遣、进献贡赋等;
(3)1、促进了局部的统一;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3、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1)制度:据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度。
对象:据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说说受封的主要对象是古帝王后代、功臣、宗亲。
(2)关系:据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是臣属关系。
义务:据材料二“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并结合所学可知,诸侯镇守疆土、军队服从周王调遣、进献贡赋等。
(3)据材料三“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促进了局部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故答案为;(1)分封制;古帝王后代、功臣、宗亲。(2)臣属关系;镇守疆土、军队服从周王调遣、进献贡赋等;(3)1、促进了局部的统一;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3、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分封制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33.(2024七上·嘉兴期中)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措施。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名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产生的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事件:商鞅变法。
主要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
(3)现象:百家争鸣。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经济(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活跃(思想领域的繁荣)、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铁农具”“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尊”,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据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主要措施有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
(3)现象:据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百家争鸣。
影响:据材料三“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促进了经济(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活跃(思想领域的繁荣)、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故答案为:(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事件:商鞅变法。主要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3)现象:百家争鸣。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经济(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活跃(思想领域的繁荣)、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铁犁牛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铁犁牛耕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鞅变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1 / 1浙江省嘉兴市九校联合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评价卷
一、判断题(本题有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2024七上·嘉兴期中)利用经纬网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  )
2.(2024七上·嘉兴期中)地球的公转形成了昼夜更替和四季的变化。(  )
3.(2024七上·嘉兴期中)初中阶段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  )
4.(2024七上·嘉兴期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  )
5.(2024七上·嘉兴期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  )
6.(2024七上·嘉兴期中)北京人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
7.(2024七上·嘉兴期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8.(2024七上·嘉兴期中)《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9.(2024七上·嘉兴期中)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照片
C.日食、月食现象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10.(2024七上·嘉兴期中)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长度相等
B.经线长度不相等
C.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
11.(2024七上·嘉兴期中)在地球仪上,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30°纬线 C.赤道 D.北回归线
12.(2024七上·嘉兴期中)下面图示中的圆点能准确反映上海某地(31°N,121°E)位置的是(  )
A. B.
C. D.
13.(2024七上·嘉兴期中)钱学森说:“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说明(  )
A.中学就读的学校决定我们以后的发展
B.中学生活对我们意味着更多机会和可能
C.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D.中学时代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
14.(2024七上·嘉兴期中)漫画《梦想》警示我们青少年(  )
A.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B.有了财力,才能实现梦想
C.所有梦想都注定实现不了 D.要有实现梦想的实际行动
15.(2024七上·嘉兴期中)2024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嘉兴南湖景区的红色研学游异常火爆。来自各地的学生们瞻仰南湖红船,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研学中真实地触摸和感受到了以往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中看出学习(  )
A.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B.应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C.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D.需要适合自己的方法
16.(2024七上·嘉兴期中)漫画启示青少年要(  )
A.始终心怀友善,用心呵护友谊 B.关心帮助他人,书写生命价值
C.远离网络生活,保护身心健康 D.慎重结交网友,加强自我保护
17.(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人说,友谊像零存整取的银行。若你平时不补充情感进去,一旦需要时,才发现存单上一片空白这体现了友谊(  )
A.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C.是平等、双向的 D.需要真诚对待热情呵护
18.(2024七上·嘉兴期中)教师节前夕,沈老师收到一张学生的贺卡。从贺卡内容中可以看出(  )
敬爱的沈老师:
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您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祝您教师节快乐!
A.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B.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真正优秀的老师教给我们全部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D.新时代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19.(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羊羔出栏思跪乳,下联是:乌鸦离巢念反刍。该对联最恰当的横批是(  )
A.孝亲敬老 B.律己宽人 C.热爱学习 D.与人为善
20.(2024七上·嘉兴期中)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这样的班级格言:“进班一刻,(1)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1)班的。”这句格言要求该班同学(  )
①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
②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④只考虑自己班的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2024七上·嘉兴期中)考古学家曾在舟山马岙发掘出99个大小不等的土墩。土墩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凿、石镰等文物,出土的陶罐上还残留有六千年前的稻谷痕迹,这些文物共同印证了六千多年前此地(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C.人们开始群居生活 D.已经有了原始农耕生活
22.(2024七上·嘉兴期中)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废除分封制 B.巩固国家统治
C.提高诸侯实力 D.彰显皇帝权力
23.(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学者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一“黄金时代”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农业繁荣 D.各国变法
24.(2024七上·嘉兴期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25.(2024七上·嘉兴期中)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
26.(2024七上·嘉兴期中)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A.管仲 B.商鞅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27.(2024七上·嘉兴期中)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治理黄河 B.奖励耕战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制造船只
28.(2024七上·嘉兴期中)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三、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2分)
29.(2024七上·嘉兴期中)读下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   ;B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
(2)A点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位于   纬度地区(低、中、高)
(3)A、B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   。
(4)A、B点所在的纬线长度更长的是   点所在的纬线。
30.(2024七上·嘉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明所在的学校给每位同学都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下面是小明的成长记录档案中本学期的综合素质评价表。
评价内容 主动学习,敢挑战疑难问题 不盲从别人,有独立见解 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 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老师评价 ★ ★★★ ★ ★★★★
同学评价 ★ ★★★ ★ ★★★★
材料二:小明对自己也有一些认识:我性格比较外向,人缘很好,但我有时也很在意同学们对我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有时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主见,但经常以失败告终。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
(1)结合“多把尺子量自己”的相关知识,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的评价?
(2)联系材料思考,小明在正确认识自己后,会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小明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不足,他应该怎么样努力的学习?
31.(2024七上·嘉兴期中)有人说,家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外的人” 今年中秋,各大火车站内人头攒动,场面十分热闹。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回家。虽然有些人面露疲惫,但内心却满是充盈的喜悦。 “城内的人” 我热爱阅读,每天放学回家喜欢先看会书籍,可妈妈总是不停地催我做作业,甚至抢我的书籍。我今天终于爆发了,对着她大吼:“我已经长大了,用不着你管”。哎,这空气真是让人无比窒息。
(1)对于“城外的人”来说,为什么“城”的魅力如此之大?
(2)导致“城内的人”感到空气令人窒息的原因有哪些?请为建设美好“城内”气氛提出你的良策。
32.(2024七上·嘉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依次受封。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①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②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张岂之《中国历史》
③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
——《战国策》
(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说说受封的主要有哪几类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是怎样的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影响。
33.(2024七上·嘉兴期中)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措施。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名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产生的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故说法正确。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答案】错误
【知识点】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公转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故说法错误。
【点评】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星球,太阳、星晨给了地球光明,照上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另一面就是黑夜。地球不停地绕着自转轴由西向东旋转,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自转一周,相当于太阳从东升起、落下,再升起的一周,也是我们日常的一天。
3.【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所以初中阶段是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不是最终形成时期。因此,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4.【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 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梦的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所以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承担育人的使命,因此题文观点片面,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师工作的特点的认识,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6.【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京人遗址。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产品剩余和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8.【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据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诗经》和“楚辞”。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诗经》和“楚辞”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及日食、月食现象都可以做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ABC不符合题意;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D符合题意。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麦哲伦环球航行和地球的卫星照片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0.【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线长度相等,错误,应该是长度不相等。经线长度不相等,错误,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错误,应该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1.【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所以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地区。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赤道 ,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12.【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下面图示中的圆点能准确反映上海某地(31°N,121°E)位置的是 A。B图纬度是南纬度,C图是西经度,D图是南纬度,西经度。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13.【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说明中学时代对钱学森的一生影响很大,为钱学森的知识和人生奠定重要基础,因此启示我们,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所以C正确。
A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中学学习的作用。
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14.【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漫画中的人物只有梦想,而没有把梦想付诸行动,最终将成为空想,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有实现梦想的实际行动,所以D正确。
A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B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C错误,梦想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和努力的认识,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15.【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嘉兴南湖景区的红色研学 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研学中真实地触摸和感受到了以往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这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16.【答案】D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漫画反映交友APP里有骗人的陷阱,这启示青少年要慎重结交网友,加强自我保护,所以D正确。
AB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不符合漫画的寓意主旨,应排除。
C错误,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而不是远离网络生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17.【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 友谊像零存整取的银行 ,这告诉我们,友谊需要真诚对待热情呵护 ,所以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立和呵护友谊的认识,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我们只有抱着真诚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18.【答案】B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 您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这说明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教师在我们成长的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C错误,教给我们全部的知识的观点太绝对,应排除。
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师的作用的认识,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19.【答案】A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羊羔出栏思跪乳和 乌鸦离巢念反刍, 这都是讲要有感恩之心的意思,这启示我们要孝亲敬老,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与对联中的下联和下联表达的意思无关,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孝亲敬长的认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20.【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进班一刻,(1)班是我的,这告诉我们在集体中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出班一步,我是(1)班的,这告诉我们走出集体,要不做损害班集体的事情,要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所以②③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④错误,班级的利益还要服务学校大集体的利益,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班的利益。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的认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同时,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21.【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土墩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凿、石镰等文物,出土的陶罐上还残留有六千年前的稻谷痕迹”可知,舟山马岙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石镰和稻谷痕迹,说明马岙遗址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已经进入了原始农耕时代,故选D项。
据题干“六千年前”可知,舟山马岙遗址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
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阶级分化,国家机器的出现,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排除B项。
材料信息表明舟山马岙遗址已进入农耕生产时代,群居生活是旧石器朝代,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考查原始农耕生活,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天子定期巡视诸侯,诸侯必须朝觐天子,反映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臣服天子,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故选B项。
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废除了分封制,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并未体现诸侯实力提高,排除C项。
西周时期是王权政治时代,秦朝统一的确立了皇帝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周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史实。
23.【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题干“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熠熠生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之间间争芳斗艳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故选B项。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局势动荡,反映的是政治军事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农业繁荣,不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春秋战国时期,为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不属于思想文化成就,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24.【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故选C项。
目前尚未发现夏朝文字,排除A项。
西周时期主要是金文,晚于商朝,排除B项。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文字有差异,也晚于商朝,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朝甲骨文。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25.【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推行分封制,将宗亲、功臣和先代帝王后裔分封到地方为诸侯,广建诸侯国,但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强大,出现诸侯纷纷局面,故选C项。
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传承上实行禅让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夏启继承禹的王位,世袭制出现,形成家天下局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在全国推广郡县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考查西周分封制,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6.【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结合所学可知,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故“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商鞅,故选B项。
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秦始皇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新法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点是商鞅变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7.【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C项;
“李太守”修建的是都江堰,与治理黄河无关,排除A项。
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修建都江堰,不是制造船只,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点是李冰欲壑难填都江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8.【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材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故选C项。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老子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29.【答案】(1)(23°N;20°E);北温
(2)东;低
(3)B
(4)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该图纬度是北纬度,经度是东经度。因此,A点的经纬度是:(23°N、20°E);B点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2)、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根据高中低纬的划分,位于低纬度地区(低、中、高)
(3)、根据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可知,A、B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B
(4)、根据越靠近赤道,纬线越长可知,A、B点所在的纬线长度更长的是A点所在的纬线。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30.【答案】(1)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2)①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我们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②需要学会欣赏自己;③需要学会接纳自己;④需要学会不断完善自己;⑤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⑥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3)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对待他人的评价可以从要重视他人的评价,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从要学会接纳欣赏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和接纳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31.【答案】(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2)学生角度:独立意识的增强;逆反心理的出现;代沟的出现
父母角度:缺乏尊重,过多干涉,教育方式不恰当
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回家 |”,这说明“家”在他们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题可以从家的意义的角度分析,具体可以从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等方面回答即可。
(2) 空气令人窒息原因是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可以从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可以从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出现逆反心理,与父母有代沟。父母过多干涉,教育方式不当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根据所学建设美好家庭的良策可以从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树立家庭责任意识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家的意义,亲子冲突,建设和谐家庭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32.【答案】(1)分封制;古帝王后代、功臣、宗亲。
(2)臣属关系;镇守疆土、军队服从周王调遣、进献贡赋等;
(3)1、促进了局部的统一;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3、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1)制度:据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度。
对象:据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说说受封的主要对象是古帝王后代、功臣、宗亲。
(2)关系:据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是臣属关系。
义务:据材料二“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并结合所学可知,诸侯镇守疆土、军队服从周王调遣、进献贡赋等。
(3)据材料三“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促进了局部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故答案为;(1)分封制;古帝王后代、功臣、宗亲。(2)臣属关系;镇守疆土、军队服从周王调遣、进献贡赋等;(3)1、促进了局部的统一;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3、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分封制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33.【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事件:商鞅变法。
主要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
(3)现象:百家争鸣。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经济(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活跃(思想领域的繁荣)、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铁农具”“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尊”,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据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主要措施有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
(3)现象:据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百家争鸣。
影响:据材料三“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促进了经济(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活跃(思想领域的繁荣)、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故答案为:(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事件:商鞅变法。主要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3)现象:百家争鸣。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经济(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活跃(思想领域的繁荣)、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铁犁牛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铁犁牛耕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鞅变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