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1.(2024七上·永康期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生产生活对地球公转的反映。( )【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生产生活对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转,有的地方迎来了日出,有的地方送走了晚霞。人类根据这个规律,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故说法错误。【点评】 地球自转使得地表各地区依次经历白天和黑夜,保证了生物的昼夜节律,使得地表增温和冷却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从而支持生物的生存和其他自然过程。2.(2024七上·永康期中)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脊。( )【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不是山脊,故说法错误。【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3.(2024七上·永康期中)赤道是地球上唯一的0°纬线。( )【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赤道是地球上唯一的0°纬线。 故说法正确。【点评】赤道 ,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4.(2024七上·永康期中)根据考古测定,生活在距今大约3万年的北京人不仅能够直立行走,而且还学会了用火。(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不仅能够直立行走,而且还学会了用火。据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京人。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北京人的相关史实。5.(2024七上·永康期中)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据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国社会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战国社会的相关史实。6.(2024七上·永康期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趴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都出现了人工培植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均发现于我国。据此可知,本题描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早期农业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早期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7.(2024七上·永康期中)人贵自知,所以我们可以完全忽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答案】错误【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的的评价的认识,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8.(2024七上·永康期中)做好初中生活的规划,应当先确立个人发展目标。( )【答案】正确【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初中生活的认识,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9.(2024七上·永康期中)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下列能体现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 )①距离太阳最近②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③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④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下列能体现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①距离太阳最近 ,错误,温度太高,不利于人类生存。②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使得大气包围在地球周围,适合人类呼吸。③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适合人类生存。④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正确。 ②③④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大气,大气层起保护作用,地球上有液态水,太阳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着安全的宇宙环境 。(2024七上·永康期中)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0.地球仪上( )①有底座②标注了公转轨道③有经纬线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地球仪上( )A.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经线是长度不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答案】10.C11.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10.地球仪上 , ①有底座,正确。②标注了公转轨道,错误。③有经纬线,正确。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正确。故答案为:C。11.地球仪上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两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2.(2024七上·永康期中)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不透明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根据题意,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13.(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A.18°W,20°S B.160°E,35°SC.175°E,30°N D.120°W,60°S【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可知,AB属于东半球,CD属于西半球。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可知,ABD属于南半球,C属于北半球。因此, 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图是某小区平面示意图以及小区某个门口处的指示路牌。根据图,完成下题。14.据上图判断,外卖员进小区的大门是( )A.东门丁处 B.南门丙处 C.西门乙处 D.北门甲处15.外卖员在图示位置时,外卖系统显示距离1号楼的目标客户还有750米。那么,我们可以推知外卖员图示位置至1号楼的图上距离是( )A.5厘米 B.7.5厘米 C.10厘米 D.15厘米【答案】14.D15.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计算要求单位要统一,分子一般化成1,计算要准确,以免计算错误,出现多一位或少一位的情况。14.根据指示路牌,往前走是4号楼,左边是6号楼,右边是5号楼。因此,据上图判断,外卖员进小区的大门是 北门甲处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5.根据题意,外卖员在图示位置时,外卖系统显示距离1号楼的目标客户还有750米。那么,根据比例尺公式,我们可以推知外卖员图示位置至1号楼的图上距离是 75000÷15000=5厘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6.(2024七上·永康期中)地图上的图例有各种符号和注记,分别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如下信息表示铁路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洲界,B是长城,C是铁路,D是沙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图例是地图三要素之一。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不同的地理事物。不同地理事物用不同图例符号来表示,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可以通过读图,掌握各种图例符号。17.(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面是关于巴黎的不同主题的示意图。对其用法得当的是( )①判断地形地势,用甲图 ②判断河流流向,结合甲乙两图③判断年降水量,用乙图 ④判断交通情况,参看丙图信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判断地形地势,用甲图 ,正确。②判断河流流向,结合甲乙两图,正确。③判断年降水量,用乙图,错误,应该是甲图。④判断交通情况,参看丙图信息,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有些地图是借助现代遥感技术,根据航空照片与卫星影像资料编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各种地理变化。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 。18.(2024七上·永康期中)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据此可知郧县( )A.会制作磨制石器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C.处于旧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郧县人遗址”“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结合所学可知,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距今约160万年,已经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故选C项。会制作磨制石器与材料中“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不符合,排除A项。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排除B项。郧县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渔猎为生,不会从事农业耕种,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郧县人遗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19.(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表所示的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古代中国( )①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②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耜、石磨盘③ 良渚遗址出土的石犁A.远古人类的出现 B.原始农业的发展C.炎黄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产生【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稻谷遗存”“石耜、石磨盘”“石犁”,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和良渚遗址已进入原始农耕时代,“稻谷遗存”“石耜、石磨盘”“石犁”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B项。材料印证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与远古人类的出现无关,排除A项。材料印证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与炎黄传说的真实无关,排除C项。材料印证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与早期国家的产生无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农业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20.(2024七上·永康期中)根据考古发现,陶寺古城遗址的建筑中既有大型宫殿,又有简易的半地穴式房屋,高等贵族、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居住区各自分开。这表明,陶寺文化时期( )A.建筑设计注重地理环境 B.尊卑等级初见端倪C.城市规划水平已有进步 D.具备早期国家形态【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陶寺古城遗址的建筑中既有大型宫殿,又有简易的半地穴式房屋,高等贵族、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居住区各自分开”并结合所学可知,陶寺古城遗址的建筑有宫殿和半地穴房屋,贵族和平民分开居住,说明陶寺遗址出现了社会阶级分化,尊卑等级分化明显,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陶寺古城建设呈现等级分化,与地理环境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陶寺古城建设呈现等级分化,没有体现城市规划,排除C项。早期国家出现的表现是阶级分化、城市形成,公权力出现,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考查陶寺文化,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1.(2024七上·永康期中)《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标志生产力水平提高,推动了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划时代的进步,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不是夏朝时期,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不是夏朝时期,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不是夏朝时期,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考查铁犁牛耕,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2.(2024七上·永康期中)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的实力【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是各诸侯国实行变革的原因,排除A项。缓和社会矛盾是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原因之一,排除C项。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与周王室无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战国变法改革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23.(2024七上·永康期中)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在新的变局中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B.韩非——实行德政,树立权威C.庄子——“兼爱”“非攻” D.墨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代表孟了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故选A项。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对立君主权威,提倡德政的是孔子,故B项搭配错误,排除B项。庄子主张顺其自然,追求精神自由,提倡兼爱、非攻的是墨子,故C项搭配错误,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庄子主张顺其自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故D项搭配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诸子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24.(2024七上·永康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实验中学考察调研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条线,初中阶段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影响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初中阶段( )①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②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③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④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太绝对,夸大了初中阶段对我们成长的作用,应排除。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25.(2024七上·永康期中)自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活动的深入,读书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列对材料点评合理的是( )①学习就是在学校,只是接受和掌握。②学习就是阅读③学习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④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 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 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所以③④正确。①错误,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②错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也是学习。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和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26.(2024七上·永康期中)语文老师说我学习很用功,同学说我性格很内向,爸爸说我做事太马虎……对于这些评价的正确态度是( )A.不予理睬,不必在乎 B.表面接受,内心反感C.用心聆听,理性应对 D.不加思考,盲目认同【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面对 语文老师、 同学、 爸爸的评价我们应 用心聆听,理性应对,所以C正确。A错误,我们要重视他人的评价,不能不予理睬。B错误, 表面接受,内心反感,是没有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表现。D错误,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要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认识,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27.(2024七上·永康期中)大多数人的自卑本质上来源于自己面对困境时的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后不愿寻求改变而产生的消极心态。其实就是没有勇气接纳与欣赏自己,过分担忧导致的焦虑状态。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①避免骄傲自大,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②学会欣赏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③学会孤芳自赏,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④以乐观的心态勇敢接纳自己的全部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其实就是没有勇气接纳与欣赏自己,过分担忧导致的焦虑状态。”,这启示我们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以乐观的心态勇敢接纳自己的全部,所以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自卑,而不是骄傲自大。③错误,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自己的认识,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28.(2024七上·永康期中)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天宫课堂”传授太空知识,点燃了学生们的科学梦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青少年的梦想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B.青少年的梦想反映了对个人利益和欲望的追求C.青少年的所有梦想,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D.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天宫课堂”传授太空知识,点燃了学生们的科学梦想。这启示我们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所以D正确。A错误,努力可以实现梦想。B错误,青少年的梦想反映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C错误,选项的观点太绝对,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29.(2024七上·永康期中)如下是某地区经纬网图及该区域A地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区域位置】据图,分别写出A地的地理坐标、温度带和纬度带。(2)【地理考察】据图,找出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高度相近的两地,并估算这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3)据图,指出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适宜开发攀岩项目,并说明理由。【答案】(1)A(163°E,18°N),热带,低纬度。(2)丙和丁;海拔高度范围是700-750米。(3)②;理由:此处等高线重叠,地势笔直陡峭,为陡崖,适合发展攀岩项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据图,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因此,A地的地理坐标(163°E,18°N)、热带、低纬度。(2)、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甲的海拔是600米,乙的海拔在800-850米之间,丙的海拔在700-750米,丁的海拔是700-750米。据图,找出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高度相近的两地是丙和丁,并估算这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是700-750米。(3)、据图,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适宜开发攀岩项目,理由:此处等高线重叠,地势笔直陡峭,为陡崖,适合发展攀岩项目。【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0.(2024七上·永康期中)【聚焦航天助推强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航天探索之基———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 卫星发射基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根据经纬网定向法,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 方向。(2)【航天探索之心———载人航天技术发展】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在轨第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再获突破。请列举航天员在本次出舱活动任务中需要克服的困难。(3)本次在轨出舱活动任务期间,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 节气,请你描述此节气过后,浙江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4)【航天探索之梦———刷新太空中国高度】我国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航天高质量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根据所学知识,在太阳系中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行星是 ,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第 位,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 。【答案】(1)文昌;西北(2)克服重力对身体的影响: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易对航天员身体造成辐射伤害;剧烈的温度变化等。(3)春分;昼渐长,夜渐短(4)火星;四;海王【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根据经纬网定向法,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西北方向。(2)、根据题意,航天员在本次出舱活动任务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太空强辐射,失重,高真空的特点。故答案为:克服重力对身体的影响;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易对航天员身体造成辐射伤害;剧烈的温度变化等。(3)、本次在轨出舱活动任务期间,是2024年3月2日,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春分节气。此节气过后,浙江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昼渐长,夜渐短。(4)、根据所学知识,在太阳系中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行星是火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第四位,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点评】 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主要包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中国东方航天港。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隶属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该发射场2009年9月开工建设,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五大系统组成。31.(2024七上·永康期中)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1)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填字母);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什么? (2)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时空定位 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距今的6000年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自然环境 气温暖湿润 寒冷多风生产 生活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使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依据表格内容概括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至少两点)(3)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阅读活动三图示请补全①②之处。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学习大禹的哪些精神?(4)请给这次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答案】(1)A;化石或者石器(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3)补充:炎帝、 涿鹿之战。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据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古人类遗址”,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位于云南元谋县,位于图中的A。根据所学可知, 化石或者石器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2)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距今的6000年黄河流域”并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处于新石器时代;据活动二“人工栽培水稻”“种植粟”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种植粮食作物;据活动二“饲养猪、狗、水牛”“饲养猪、狗”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会饲养牲畜;据活动二“使用磨制石器”“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都使用磨制石器;据活动二“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3)补充: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阪泉之野”,结合所学可知,炎帝与黄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归附黄帝,结成炎黄联盟。故①为炎帝;据活动三“蚩尤”“炎黄联盟”,结合所学可知,蚩尤与炎帝、黄帝在涿鹿大战,蚩尤战败,故②为 涿鹿之战。特点: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华夏族”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七年级同学这次探究活动的主题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故答案为:(1)第1空、A证据: 化石或者石器。(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3)补充:炎帝、 涿鹿之战。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点评】本题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2024七上·永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材料一:周朝贵族等级和分封制示意图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称霸一方的霸主)。——《史记·周本纪》(1)请写出图1中A、B两个等级(2)阅读图2结合所有分析,“天子”分封“诸侯”依据什么原则?(3)写出“齐、楚、秦、晋”四个诸侯国涌现的霸主分别是谁?(4)简要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争霸活动的影响。【答案】(1)等级:A.卿大夫;B.士(2)原则: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原则。(3)霸主: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4)影响:①加速了中央权力的衰微;②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发展和变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周朝贵族等级和分封制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的制度,故A.卿大夫;B.士。(2)据材料一“图2分封制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在子按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原则分封宗亲、功臣和先代帝王后裔为诸侯,建立诸侯国。(3)据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强大,争霸战争频繁,典型霸主有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4)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强并弱”,逐鹿天下,加速了中央权力的衰微;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发展和变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等级:A.卿大夫;B.士。(2)原则: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原则。(3)霸主: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4)影响:①加速了中央权力的衰微;②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发展和变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分封制的相关历史知识。(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分封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分封制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争霸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春秋争霸的相关历史知识。(4)本题主要考查春秋争霸斗争。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33.(2024七上·永康期中)进入初中,我们跨进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七年级某班召开了一次探究活动。(1)【认识自己】进入中学,我们常常对自己满怀信心,却又常常怀疑自己,担心迷失在人群中。我们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对此,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小明: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只靠自我观察就可以了。小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只能听取他人评价。运用认识自己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会服务中散发着光和热。(2)【接纳自己】在班会课上,小林分享了“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张家城的事迹。张家城,5岁那年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凭借对篮球的热爱,他决心在球场上找回自信。他每天练习三四个小时,独臂运球如行云流水,突破上篮迅疾如风。从连一块毛巾都拧不动,到历尽艰辛练成单手持球、运球、投篮甚至扣篮,他最终打进了省级少年篮球大赛,2024年接受了NBA巨星斯蒂芬˙库里的邀请,不断创造着奇迹。成名后的张家城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在为他人、为社根据材料,结合做更好的自己的相关知识谈谈张家城自强不息的事迹对你有哪些启发 (3)【规划未来】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运用规划初中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刚步入中学的你准备怎样度过未来的中学生活?【答案】(1)两位同学的观点都不正确。我们既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也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2)①学会欣赏自己。②学会接纳自己。③不断完善自己。④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⑤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3)①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②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做好初中生活规划。③在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④正确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等。【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 正确认识自己只靠自我观察就可以了和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只能听取他人评价的的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 我们既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也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还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来认识自己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 张家城,5岁那年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 凭借对篮球的热爱,他决心在球场上找回自信。他每天练习三四个小时,独臂运球如行云流水,突破上篮迅疾如风 ,这告诉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 , 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成名后的张家城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这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据此组织答案。(3)根据所学,度过中学生活可以从要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在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认识自己的途径,接纳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规划初中生活,努力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 1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1.(2024七上·永康期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生产生活对地球公转的反映。( )2.(2024七上·永康期中)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脊。( )3.(2024七上·永康期中)赤道是地球上唯一的0°纬线。( )4.(2024七上·永康期中)根据考古测定,生活在距今大约3万年的北京人不仅能够直立行走,而且还学会了用火。( )5.(2024七上·永康期中)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6.(2024七上·永康期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7.(2024七上·永康期中)人贵自知,所以我们可以完全忽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8.(2024七上·永康期中)做好初中生活的规划,应当先确立个人发展目标。( )9.(2024七上·永康期中)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下列能体现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 )①距离太阳最近②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③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④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七上·永康期中)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0.地球仪上( )①有底座②标注了公转轨道③有经纬线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地球仪上( )A.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经线是长度不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12.(2024七上·永康期中)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不透明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13.(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A.18°W,20°S B.160°E,35°SC.175°E,30°N D.120°W,60°S(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图是某小区平面示意图以及小区某个门口处的指示路牌。根据图,完成下题。14.据上图判断,外卖员进小区的大门是( )A.东门丁处 B.南门丙处 C.西门乙处 D.北门甲处15.外卖员在图示位置时,外卖系统显示距离1号楼的目标客户还有750米。那么,我们可以推知外卖员图示位置至1号楼的图上距离是( )A.5厘米 B.7.5厘米 C.10厘米 D.15厘米16.(2024七上·永康期中)地图上的图例有各种符号和注记,分别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如下信息表示铁路的是( )A. B.C. D.17.(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面是关于巴黎的不同主题的示意图。对其用法得当的是( )①判断地形地势,用甲图 ②判断河流流向,结合甲乙两图③判断年降水量,用乙图 ④判断交通情况,参看丙图信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4七上·永康期中)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据此可知郧县( )A.会制作磨制石器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C.处于旧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19.(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表所示的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古代中国( )①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②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耜、石磨盘③ 良渚遗址出土的石犁A.远古人类的出现 B.原始农业的发展C.炎黄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产生20.(2024七上·永康期中)根据考古发现,陶寺古城遗址的建筑中既有大型宫殿,又有简易的半地穴式房屋,高等贵族、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居住区各自分开。这表明,陶寺文化时期( )A.建筑设计注重地理环境 B.尊卑等级初见端倪C.城市规划水平已有进步 D.具备早期国家形态21.(2024七上·永康期中)《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22.(2024七上·永康期中)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的实力23.(2024七上·永康期中)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在新的变局中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B.韩非——实行德政,树立权威C.庄子——“兼爱”“非攻” D.墨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4.(2024七上·永康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实验中学考察调研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条线,初中阶段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影响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初中阶段( )①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②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③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④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2024七上·永康期中)自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活动的深入,读书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列对材料点评合理的是( )①学习就是在学校,只是接受和掌握。②学习就是阅读③学习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④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2024七上·永康期中)语文老师说我学习很用功,同学说我性格很内向,爸爸说我做事太马虎……对于这些评价的正确态度是( )A.不予理睬,不必在乎 B.表面接受,内心反感C.用心聆听,理性应对 D.不加思考,盲目认同27.(2024七上·永康期中)大多数人的自卑本质上来源于自己面对困境时的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后不愿寻求改变而产生的消极心态。其实就是没有勇气接纳与欣赏自己,过分担忧导致的焦虑状态。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①避免骄傲自大,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②学会欣赏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③学会孤芳自赏,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④以乐观的心态勇敢接纳自己的全部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8.(2024七上·永康期中)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天宫课堂”传授太空知识,点燃了学生们的科学梦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青少年的梦想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B.青少年的梦想反映了对个人利益和欲望的追求C.青少年的所有梦想,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D.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29.(2024七上·永康期中)如下是某地区经纬网图及该区域A地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区域位置】据图,分别写出A地的地理坐标、温度带和纬度带。(2)【地理考察】据图,找出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高度相近的两地,并估算这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3)据图,指出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适宜开发攀岩项目,并说明理由。30.(2024七上·永康期中)【聚焦航天助推强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航天探索之基———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 卫星发射基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根据经纬网定向法,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 方向。(2)【航天探索之心———载人航天技术发展】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在轨第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再获突破。请列举航天员在本次出舱活动任务中需要克服的困难。(3)本次在轨出舱活动任务期间,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 节气,请你描述此节气过后,浙江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4)【航天探索之梦———刷新太空中国高度】我国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航天高质量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根据所学知识,在太阳系中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行星是 ,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第 位,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 。31.(2024七上·永康期中)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1)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填字母);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什么? (2)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时空定位 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距今的6000年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自然环境 气温暖湿润 寒冷多风生产 生活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使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依据表格内容概括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至少两点)(3)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阅读活动三图示请补全①②之处。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学习大禹的哪些精神?(4)请给这次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32.(2024七上·永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材料一:周朝贵族等级和分封制示意图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称霸一方的霸主)。——《史记·周本纪》(1)请写出图1中A、B两个等级(2)阅读图2结合所有分析,“天子”分封“诸侯”依据什么原则?(3)写出“齐、楚、秦、晋”四个诸侯国涌现的霸主分别是谁?(4)简要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争霸活动的影响。33.(2024七上·永康期中)进入初中,我们跨进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七年级某班召开了一次探究活动。(1)【认识自己】进入中学,我们常常对自己满怀信心,却又常常怀疑自己,担心迷失在人群中。我们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对此,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小明: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只靠自我观察就可以了。小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只能听取他人评价。运用认识自己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会服务中散发着光和热。(2)【接纳自己】在班会课上,小林分享了“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张家城的事迹。张家城,5岁那年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凭借对篮球的热爱,他决心在球场上找回自信。他每天练习三四个小时,独臂运球如行云流水,突破上篮迅疾如风。从连一块毛巾都拧不动,到历尽艰辛练成单手持球、运球、投篮甚至扣篮,他最终打进了省级少年篮球大赛,2024年接受了NBA巨星斯蒂芬˙库里的邀请,不断创造着奇迹。成名后的张家城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在为他人、为社根据材料,结合做更好的自己的相关知识谈谈张家城自强不息的事迹对你有哪些启发 (3)【规划未来】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运用规划初中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刚步入中学的你准备怎样度过未来的中学生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生产生活对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转,有的地方迎来了日出,有的地方送走了晚霞。人类根据这个规律,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故说法错误。【点评】 地球自转使得地表各地区依次经历白天和黑夜,保证了生物的昼夜节律,使得地表增温和冷却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从而支持生物的生存和其他自然过程。2.【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不是山脊,故说法错误。【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3.【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赤道是地球上唯一的0°纬线。 故说法正确。【点评】赤道 ,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4.【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不仅能够直立行走,而且还学会了用火。据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北京人。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北京人的相关史实。5.【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据此可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国社会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战国社会的相关史实。6.【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趴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都出现了人工培植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均发现于我国。据此可知,本题描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早期农业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早期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7.【答案】错误【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的的评价的认识,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8.【答案】正确【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初中生活的认识,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9.【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下列能体现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①距离太阳最近 ,错误,温度太高,不利于人类生存。②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使得大气包围在地球周围,适合人类呼吸。③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适合人类生存。④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正确。 ②③④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大气,大气层起保护作用,地球上有液态水,太阳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着安全的宇宙环境 。【答案】10.C11.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10.地球仪上 , ①有底座,正确。②标注了公转轨道,错误。③有经纬线,正确。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正确。故答案为:C。11.地球仪上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两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2.【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根据题意,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13.【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可知,AB属于东半球,CD属于西半球。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可知,ABD属于南半球,C属于北半球。因此, 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答案】14.D15.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计算要求单位要统一,分子一般化成1,计算要准确,以免计算错误,出现多一位或少一位的情况。14.根据指示路牌,往前走是4号楼,左边是6号楼,右边是5号楼。因此,据上图判断,外卖员进小区的大门是 北门甲处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5.根据题意,外卖员在图示位置时,外卖系统显示距离1号楼的目标客户还有750米。那么,根据比例尺公式,我们可以推知外卖员图示位置至1号楼的图上距离是 75000÷15000=5厘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6.【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洲界,B是长城,C是铁路,D是沙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图例是地图三要素之一。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不同的地理事物。不同地理事物用不同图例符号来表示,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可以通过读图,掌握各种图例符号。17.【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判断地形地势,用甲图 ,正确。②判断河流流向,结合甲乙两图,正确。③判断年降水量,用乙图,错误,应该是甲图。④判断交通情况,参看丙图信息,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有些地图是借助现代遥感技术,根据航空照片与卫星影像资料编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各种地理变化。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 。18.【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郧县人遗址”“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结合所学可知,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距今约160万年,已经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故选C项。会制作磨制石器与材料中“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不符合,排除A项。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排除B项。郧县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渔猎为生,不会从事农业耕种,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郧县人遗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19.【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稻谷遗存”“石耜、石磨盘”“石犁”,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和良渚遗址已进入原始农耕时代,“稻谷遗存”“石耜、石磨盘”“石犁”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B项。材料印证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与远古人类的出现无关,排除A项。材料印证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与炎黄传说的真实无关,排除C项。材料印证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与早期国家的产生无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农业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20.【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陶寺古城遗址的建筑中既有大型宫殿,又有简易的半地穴式房屋,高等贵族、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居住区各自分开”并结合所学可知,陶寺古城遗址的建筑有宫殿和半地穴房屋,贵族和平民分开居住,说明陶寺遗址出现了社会阶级分化,尊卑等级分化明显,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陶寺古城建设呈现等级分化,与地理环境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陶寺古城建设呈现等级分化,没有体现城市规划,排除C项。早期国家出现的表现是阶级分化、城市形成,公权力出现,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考查陶寺文化,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1.【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标志生产力水平提高,推动了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划时代的进步,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不是夏朝时期,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不是夏朝时期,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不是夏朝时期,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考查铁犁牛耕,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22.【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是各诸侯国实行变革的原因,排除A项。缓和社会矛盾是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原因之一,排除C项。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与周王室无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战国变法改革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23.【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代表孟了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故选A项。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对立君主权威,提倡德政的是孔子,故B项搭配错误,排除B项。庄子主张顺其自然,追求精神自由,提倡兼爱、非攻的是墨子,故C项搭配错误,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庄子主张顺其自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故D项搭配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诸子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24.【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太绝对,夸大了初中阶段对我们成长的作用,应排除。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25.【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 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 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所以③④正确。①错误,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②错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也是学习。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和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26.【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面对 语文老师、 同学、 爸爸的评价我们应 用心聆听,理性应对,所以C正确。A错误,我们要重视他人的评价,不能不予理睬。B错误, 表面接受,内心反感,是没有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表现。D错误,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要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认识,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27.【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其实就是没有勇气接纳与欣赏自己,过分担忧导致的焦虑状态。”,这启示我们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以乐观的心态勇敢接纳自己的全部,所以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自卑,而不是骄傲自大。③错误,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接纳和欣赏自己的认识,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28.【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天宫课堂”传授太空知识,点燃了学生们的科学梦想。这启示我们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所以D正确。A错误,努力可以实现梦想。B错误,青少年的梦想反映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C错误,选项的观点太绝对,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29.【答案】(1)A(163°E,18°N),热带,低纬度。(2)丙和丁;海拔高度范围是700-750米。(3)②;理由:此处等高线重叠,地势笔直陡峭,为陡崖,适合发展攀岩项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据图,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因此,A地的地理坐标(163°E,18°N)、热带、低纬度。(2)、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甲的海拔是600米,乙的海拔在800-850米之间,丙的海拔在700-750米,丁的海拔是700-750米。据图,找出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高度相近的两地是丙和丁,并估算这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是700-750米。(3)、据图,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适宜开发攀岩项目,理由:此处等高线重叠,地势笔直陡峭,为陡崖,适合发展攀岩项目。【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0.【答案】(1)文昌;西北(2)克服重力对身体的影响: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易对航天员身体造成辐射伤害;剧烈的温度变化等。(3)春分;昼渐长,夜渐短(4)火星;四;海王【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根据经纬网定向法,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西北方向。(2)、根据题意,航天员在本次出舱活动任务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太空强辐射,失重,高真空的特点。故答案为:克服重力对身体的影响;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易对航天员身体造成辐射伤害;剧烈的温度变化等。(3)、本次在轨出舱活动任务期间,是2024年3月2日,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春分节气。此节气过后,浙江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昼渐长,夜渐短。(4)、根据所学知识,在太阳系中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行星是火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第四位,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点评】 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主要包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中国东方航天港。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隶属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该发射场2009年9月开工建设,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五大系统组成。31.【答案】(1)A;化石或者石器(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3)补充:炎帝、 涿鹿之战。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据活动一【探寻先民遗迹】“古人类遗址”,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位于云南元谋县,位于图中的A。根据所学可知, 化石或者石器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2)据活动二【了解先民生活】“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距今的6000年黄河流域”并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处于新石器时代;据活动二“人工栽培水稻”“种植粟”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种植粮食作物;据活动二“饲养猪、狗、水牛”“饲养猪、狗”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会饲养牲畜;据活动二“使用磨制石器”“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都使用磨制石器;据活动二“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可知,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3)补充: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阪泉之野”,结合所学可知,炎帝与黄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归附黄帝,结成炎黄联盟。故①为炎帝;据活动三“蚩尤”“炎黄联盟”,结合所学可知,蚩尤与炎帝、黄帝在涿鹿大战,蚩尤战败,故②为 涿鹿之战。特点: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华夏族”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据活动三【讲述先民故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七年级同学这次探究活动的主题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故答案为:(1)第1空、A证据: 化石或者石器。(2)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3)补充:炎帝、 涿鹿之战。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点评】本题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答案】(1)等级:A.卿大夫;B.士(2)原则: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原则。(3)霸主: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4)影响:①加速了中央权力的衰微;②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发展和变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周朝贵族等级和分封制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的制度,故A.卿大夫;B.士。(2)据材料一“图2分封制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在子按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原则分封宗亲、功臣和先代帝王后裔为诸侯,建立诸侯国。(3)据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强大,争霸战争频繁,典型霸主有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4)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强并弱”,逐鹿天下,加速了中央权力的衰微;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发展和变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等级:A.卿大夫;B.士。(2)原则: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原则。(3)霸主: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4)影响:①加速了中央权力的衰微;②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发展和变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分封制的相关历史知识。(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分封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分封制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春秋争霸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春秋争霸的相关历史知识。(4)本题主要考查春秋争霸斗争。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33.【答案】(1)两位同学的观点都不正确。我们既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也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2)①学会欣赏自己。②学会接纳自己。③不断完善自己。④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⑤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3)①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②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做好初中生活规划。③在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④正确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等。【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 正确认识自己只靠自我观察就可以了和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只能听取他人评价的的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 我们既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也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还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来认识自己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 张家城,5岁那年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 凭借对篮球的热爱,他决心在球场上找回自信。他每天练习三四个小时,独臂运球如行云流水,突破上篮迅疾如风 ,这告诉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 , 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成名后的张家城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这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据此组织答案。(3)根据所学,度过中学生活可以从要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在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认识自己的途径,接纳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规划初中生活,努力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