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浙派初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浙派初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浙派初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1.(2024七上·浙江期中)初中生活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2.(2024七上·浙江期中)做更好的自己就是欣赏自己。
3.(2024七上·浙江期中)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可以了解我国境内古人类的进化过程。
4.(2024七上·浙江期中)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种植水稻和粟是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原始农业发展的共同特征。
5.(2024七上·浙江期中)迁都是国策的重大改变。周平王迁都到洛邑,标志着周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史称“东周”。
6.(2024七上·浙江期中)地球与月球同太阳的距离是相当的,因此两者的表面温度相当。
7.(2024七上·浙江期中)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划分纬度的基线,它与两极的距离相等。
8.(2024七上·浙江期中)数字地图极其精确,不存在变形的可能。
9.(2024七上·浙江期中)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惘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这启示我们 (  )
①学习成就梦想,读书就能实现
②学习点亮生命,激发前进动力
③重视书本学习,远离社会实践
④养成读书习惯,自觉主动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七上·浙江期中)某一文化的崇拜对象如下图所示,该文化最有可能是 (  )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良渚文化 D.大汶口文化
11.(2024七上·浙江期中)读下边经纬网图,你能获取的信息有 (  )
①甲地属中纬度地区
②乙地位于北寒带
③甲地季节变换明显
④乙地自转周期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七上·浙江期中)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之后得到实证的结果。在有卫星前,人们作为球体证据的地理现象有 (  )
A.极昼现象 B.一览众山小
C.四季交替 D.海面船只消失现象
13.(2024七上·浙江期中)与经纬网定位相近的有 (  )
①剧院座位 ②邮政编码 ③小区住址 ④酒店房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边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①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放心去做
②要正确认识自己,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
③认清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发展自身能力
④选择人生之路要充分考虑自身主客观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图是《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局部),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他们当时谈话的内容很有可能涉及 (  )
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②反对苛政,为政以德
③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④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2024七上·浙江期中) “汤作《汤誓》,讨伐夏桀,击败桀后把其流放到南巢……”“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此两则“战前动员” (  )
①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
②皆是因反抗前朝暴政而作
③内容均涉及前朝亡国之君
④均为了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图可 (  )
A.知经纬度位置 B.计算各村距离
C.算出山峰海拔 D.判断地形地势
18.据图分析,张镇区域村镇较集中的有利因素在于 (  )
①河流交汇
②公路途经
③地势平坦
④政策引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表中的“传说中的祖先”之处可以填入的是 (  )
洞穴中的祖先 元谋人、北京人……
定居时代的祖先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传说中的祖先  
①黄帝
②炎帝
③山顶洞人
④尧、舜、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4七上·浙江期中)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奴隶制王朝建立并出现了阶级分化,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所创制度的有 (  )
①分封制
②世袭制
③礼乐制
④禅让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24七上·浙江期中)中华传统节日中,只有端午节是一个民族以一个节日的名义对一个人进行纪念。苏轼赞叹其所创“楚辞”,前无古后无今。他的代表作是(  )
A.《离骚》 B.《诗经》
C.《道德经》 D.《黄帝内经》
22.(2024七上·浙江期中)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学习完西周礼乐制度后整理的2张知识卡片。曾侯乙编钟的史实价值在于 (  )
西周礼乐制度等级表
等级 乐队 乐舞
天子 四面 八佾
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
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 四佾
士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
注:“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
卡片1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面悬挂,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卡片2
A.证明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B.体现了我国民间诗歌创作源远流长
C.反映了周朝内部严格社会等级结构
D.佐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微
23.(2024七上·浙江期中)读下边地球仪制作过程示意图,对图中各部位地理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  )
①α角与地球公转有关
②E线指向北极星方向
③S线与地球自转有关
④E线是地球公转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2024七上·浙江期中)春秋时期,晋国与周边戎狄冲突不断。为了消除边患,晋国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主张,认为与戎狄和好能提升在诸侯争霸中的威慑力……国君最终被说服,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该史事说明 (  )
A.周王丧失对诸侯的约束 B.战争性质由争霸变为兼并
C.“尊王攘夷”政策显成效 D.诸侯争霸促进民族交融
25.(2024七上·浙江期中)在“成长的烦恼”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各自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并相互提供了解决建议。你觉得应该采纳的是(  )
A.学习成绩落后,欲放弃努力——天生我材必有用
B.因身体有缺陷,看到异样的眼神——要学会接纳自己
C.被同学起绰号,感觉很愤怒——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D.作业拖拉被同组人嫌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24七上·浙江期中)2024年9月 1日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采用“多地实景课堂”模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描绘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美图景。为青少年奉上一道丰盛思想文化盛宴。请根据实景课堂场景回答问题。
26.【秀丽山川】雪豹属高寒地带的物种。青海是雪豹的重要栖息地,其生存环境与特定地形特点密切相关。由此推测,青海雪豹栖息地的地形特征是(  )
A.广阔平坦的平原 B.海拔较低的盆地
C.崎岖不平的丘陵 D.地势高耸的高原
27.【灿烂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追溯殷商时期。能为该历史论断提供实证的殷墟窖穴出土文物是(  )
A.甲骨 B.竹简 C.丝帛 D.纸张
28.【可爱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央视开播《开学第一课》是为了让我们(  )
①树立理想,志存高远
②把握人生方向
③建功立业,追逐名利
④强化责任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2024七上·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生小胡喜爱地理学科,渴望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他遇见了右面这张光照图,于是他设计几个问题,供大家一起研究。
(1)【以向定位】
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指出右图图示区域的所属半球。
(2)【以线定时】
据图,将甲、乙、丙三地的时间进行先后排序,总结你发现的时间分布规律。
(3)【以夜定季】
根据图示当日太阳垂直照射的纬线圈,对比甲、乙、丙三地的昼长情况,并简述你的理由。
30.(2024七上·浙江期中)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为此,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帮助完成相应的任务。
时代特征 史料 探究学习
大动汤
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 (1)观察左图,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趋势。
大变革
图1 春秋时期青铜牺尊
图2 战国时期双镰铁范 史料:
卫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编自张向东、王多《“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2)根据图1、图2,说出这一时期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并指出秦国是推行哪一改革来改变“羸弱”局面啊的。
大发展
《某时期学派分布图》 (3)学派分布图反映的是哪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说明“大动荡”“大变革”对这一局面产生的影响。
感悟历史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这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得到的感悟。
31.(2024七上·浙江期中)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是我们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也是我们拉开距离的分水岭。为什么会在相同的时间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时间去哪儿了》为主题的调查研究。现邀请你参与。
(1)【成长观察】
效能调查,对生命增加色彩。通过观察两者对时间安排主要的区别及影响。
(2)【差异分析】
认知因果,让生命更有质量。试分析产生这一区别的原因。
(3)【觉醒赋能】
拔节孕穗,让生命更好成长。围绕调查研究,你应如何做好初中规划
32.(2024七上·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孕育生命,文明在此燧火起源,智慧代代相传。今天,我们肩负责任,不禁叩问:“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该往哪里去 ”
【生命溯源】——我从哪里来
【文明之根】——我是谁
【梦想引航】——该往哪里去
宇宙广袤,少年的梦想如星辰闪耀。心灵与宇宙相通,梦想指引方向。每一次追梦,都是迈向未来。心即宇宙,梦想照亮前路,开拓无限可能,塑造全人类的未来。
(1)根据图1指出研究地球最为适宜的天体系统,并据图2解释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
(2)请将年代尺补充完整,据史料2指出中国在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集中区域,并综合三则史料分析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的特征。
(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个人小我”与“国家大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请以畅谈梦想为主题,写一封简短的信寄给未来的自己。(提示:从人地关系、文明传承和使命担当等角度展开叙述;字数在80字左右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这段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每一次尝试与努力,都会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所以做更好的自己不仅仅就是欣赏自己,因此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3.【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其中的代表,有助于了解研究我国境内古人类的进化过程。由此可知,本题阐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古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境内古人类进化的相关史实。
4.【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成就。由此可知,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古代原始农业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古代原始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5.【答案】正确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镐京残破不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到洛邑,标志着周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史称“东周”。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平王东迁。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东周建立的相关史实。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与月球同太阳的距离是相当的,但是,两者的表面温度相差很大。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白天,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使得表面温度不会太高。晚上,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温度又不会降低很多。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故说法错误。
【点评】 月球没有大气层,大气层能够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地球地表热量受到大气层的阻隔,不能散发到太空中,加之地球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都温室气体,可以有效阻止地表附近温度下降。月球没有大气层,月球表面的热量在夜晚会迅速散发到太空中,温度下降很快。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划分纬度的基线,它与两极的距离相等。 0°纬线是赤道,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故说法正确。
【点评】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但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数字地图极其精确,不存在变形的可能,说法太绝对,有时候为了需要,也可能存在变形,故说法错误。
【点评】数字地图的特点:①精度高;②内容丰富,信息量大;③成图时间短;④便于修改与更新;⑤地图精确、美观、规范;⑥方便存储与发布;⑦便于与其它数据整合生成新的地图;⑧可供GIS 建库使用。
9.【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这说明 学习点亮生命,激发前进动力,增强能力,增长智慧,启示我们要养成读书习惯,自觉主动学习, 所以②④正确。
①错误,学习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而不是就能实现梦想。
③错误,学习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0.【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神人兽面纹”,结合所学可知,良渚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画有一种神人兽面纹,主体由天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由此可知,该文化最有可能是良渚文化,故选C项。
“神人兽面纹”属于良渚文化成就,与仰韶文化无关,排除A项。
“神人兽面纹”属于良渚文化成就,与龙山文化无关,排除B项。
“神人兽面纹”属于良渚文化成就,与大汶口文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良渚文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良渚古城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甲地属中纬度地区,正确。
②乙地位于北寒带,错误,应该是北温带。
③甲地季节变换明显,正确。
④乙地自转周期短,错误,全球自转周期都一样。
故答案为:B。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2.【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在有卫星前,人们作为球体证据的地理现象有海面的船只消失现象。其他与地球的形状无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麦哲伦环球航行和地球的卫星照片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3.【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可以方便人们用于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因此,与经纬网定位相近的有 ①剧院座位;③小区住址;④酒店房号,①③④,正确。
②邮政编码,设置程序不同。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地球仪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14.【答案】D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漫画反映一些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盲目从众的现象,这启示我们, 要正确认识自己,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要认清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发展自身能力, 选择人生之路要充分考虑自身主客观条件,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不能放心去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和学会选择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15.【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题干“《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交谈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老子的思想主张,孔子主张“反对苛政,为政以德”,由此可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是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观点,故③④不可能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儒家与道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据材料“汤作《汤誓》,讨伐夏桀,击败桀后把其流放到南巢……”并结合所学可知,夏桀暴政,商汤伐桀,夏朝灭亡;“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并结合所学可知,商纣残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由此得出两则“战前动员”皆是因反抗前朝暴政而作内容均涉及前朝亡国之君,如夏桀商纣,因此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禹死后,启继位,王们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故①不符合“战前动员”;两则“战前动员”反映的是汤武革命,推翻暴政,建立新王朝,并非稳定统治,巩固疆土,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考查汤武革命,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7.D
18.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出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称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17.据图分析,该图可以判断地形地势。没有经纬度,不能知道经纬度位置。没有比例尺,不能计算各村距离。只有等高距,无法算出山峰海拔高度。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8.据图分析,张镇区域村镇较集中的有利因素在于:①河流交汇;②公路途经;③地势平坦,①②③,正确。
④政策引导,从图中看不出来。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9.【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传说中的祖先”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流传着大量有关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祖先”,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山顶洞人是洞穴时代的先祖,属于考古发掘的先祖遗迹,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考查远古传说,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夏商周时期建立的各项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夏朝开创了世袭制,西周创立了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传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考查夏商周时期的制度,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1.【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楚辞”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深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其优秀诗篇作品是《离骚》,故选A项。
《诗经》是我国现在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辑而成,排除B项。
《道德经》是老子的哲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楚辞”,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2.【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知识卡片“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乐队:四面、三面、二面、一面”“乐舞:八佾、六佾、四佾、二佾”可知,知识卡片反映的是西周礼乐制度等级关系,第个等级不同,乐队与乐舞规则也不同,反映了周朝内部严格社会等级结构,故选C项。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编钟,不能证明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排除A项。
曾侯乙编钟反映的是宫廷乐器,不能反映民间诗歌创作,排除B项。
曾侯乙编钟反映了礼乐制度,不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微,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周礼乐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周礼乐制度的相关史实。
23.【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α角与地球公转有关,正确。
②E线指向北极星方向,正确。
③S线与地球自转有关,正确。
④E线是地球公转中心,错误,应该是自转中心。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只有颜色和符号不能清楚的表示地理事物。
24.【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与戎狄和好能提升在诸侯争霸中的威慑力……国君最终被说服,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可知,春秋时期,为了消除边患,晋国实行“和戎”政策,有利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从而促进民族交融,故选D项。
材料描述的是晋国实行“和戎”政策,没有涉及周王丧失对诸侯的约束,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是晋国实行“和戎”政策,无法得出战争性质由争霸变为兼并,排除B项。
材料描述的是晋国实行“和戎”政策,不能体现“尊王攘夷”政策显成效,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点是春秋争霸,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5.【答案】B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所以B正确。
A错误, 针对欲放弃努力的情况,需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盲目自信。
C错误,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没有做到依法维权,会导致冲突和矛盾,做法不可取。
D错误,完善自我要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是忽视别人的评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答案】26.D
27.A
28.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2024年时事热点
【解析】【点评】 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雪豹通常栖息于海拔3300——5000米之间,它们喜欢在陡峭地形中活动,包括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山脊、陡崖等。较短且粗壮的四肢及长而有力的尾巴,让雪豹能够在陡峭的岩石间行动自如。
26.根据题意,青海雪豹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其地形特征是地势高耸的高原。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此,能为该历史论断提供实证的殷墟窖穴出土文物是甲骨。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8.2024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激励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因此,央视开播《开学第一课》是为了让我们:①树立理想,志存高远,②把握人生方向,④强化责任担当,①②④,正确。
③建功立业,追逐名利,错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责任是学习。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9.【答案】(1)北半球。
(2)甲,乙,丙;时间分布规律为东早西晚。
(3)昼长是乙地最长,丙地次之,甲地最短;理由: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垂直照射在南半球(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纬度越低昼越长夜越短。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说明是北半球。因此,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右图图示区域的所属半球是北半球。
(2)、据图,将甲、乙、丙三地的时间进行先后排序是甲,乙,丙;时间分布规律为东早西晚。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昼长是乙地最长,丙地次之,甲地最短;理由: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垂直照射在南半球(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纬度越低昼越长夜越短。
【点评】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走,昼越短,夜越长。
30.【答案】①通过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现统一趋势。②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商鞅变法。
③百家争鸣;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④坚持改革;重视科技;发展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制度建设等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据材料“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现统一趋势。
(2)根源;据材料“图1春秋时期青铜牺尊”“图2战国时期双镰铁范”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图2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表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是引起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源。
改革:据材料“卫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改变了“羸弱”局面。
(3)局面:据材料“某时期学派分布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学派分布图反映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改革;重视科技;发展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制度建设等。
故答案为:(1)通过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现统一趋势。(2)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商鞅变法。(3)百家争鸣;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4)坚持改革;重视科技;发展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制度建设等。
【点评】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31.【答案】(1)低效学习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不重要、紧急的事情上;高效学习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重要、不急的事情上。学习无自律、无计划,成为低效学习者;学习亦计划、有自律成为高效学习者。
(2)低效学习者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3)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规划,制订行动方案;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应当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两点即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分析低效学习者和高效学习者的时间可知, 低效学习者和高效学习都的主要区别是花在重要与不重要、紧急与不紧急的事情上的时间不同,具体说明即可。影响是学习无计划无自律学习效率低,学习有计划有自律学习效率高。
(2)根据所学,产生这一区别的原因可以从学习目标和自我约束能力,有没有规划的角度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好初中规划可以从要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制订行动方案 ,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初中生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32.【答案】(1)太阳系.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2)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特征:多元一体。
(3)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追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心即宇宙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当心怀感恩,人类有幸置身于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空间。我要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要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与地球以及其他物种和谐共生。我们当心存自豪,生于华夏,有幸切身感受几千年的文明在此延续。我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我们当心驰神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指引我们奋斗的方向。我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综上,我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天体系统:据材料【生命溯源】“图1各层级天体系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研究地球最为适宜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理由:据材料【生命溯源】“图1各层级天体系统示意图”“图2生命宜居带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2)补充:据材料【文明之根】并结合所学可知,A距今约1万年前,正处于旧石器时代;B处于距今约1万年前至约公元前207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
分布:据材料【文明之根】“史料2:中国某时代文化跨越分布示意图”并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集中于黄河流域。
特征:据材料【文明之根】并可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多元一体。
(3)据材料【文明之根】“我们要胸怀强国之志……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结合所学可知,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追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从人地关系、文明传承和使命担当等角度展开叙述,言之在理即可。如心即宇宙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当心怀感恩,人类有幸置身于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空间。我要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要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与地球以及其他物种和谐共生。我们当心存自豪,生于华夏,有幸切身感受几千年的文明在此延续。我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我们当心驰神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指引我们奋斗的方向。我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综上,我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
(1)太阳系.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2)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特征:多元一体。
(3)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追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心即宇宙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当心怀感恩,人类有幸置身于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空间。我要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要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与地球以及其他物种和谐共生。我们当心存自豪,生于华夏,有幸切身感受几千年的文明在此延续。我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我们当心驰神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指引我们奋斗的方向。我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综上,我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1)本题主考查太阳系,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以中国古代文化遗址分布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 / 1浙江省浙派初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1.(2024七上·浙江期中)初中生活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这段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每一次尝试与努力,都会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2.(2024七上·浙江期中)做更好的自己就是欣赏自己。
【答案】错误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所以做更好的自己不仅仅就是欣赏自己,因此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3.(2024七上·浙江期中)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可以了解我国境内古人类的进化过程。
【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其中的代表,有助于了解研究我国境内古人类的进化过程。由此可知,本题阐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古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境内古人类进化的相关史实。
4.(2024七上·浙江期中)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种植水稻和粟是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原始农业发展的共同特征。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成就。由此可知,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古代原始农业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我国古代原始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5.(2024七上·浙江期中)迁都是国策的重大改变。周平王迁都到洛邑,标志着周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史称“东周”。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镐京残破不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到洛邑,标志着周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史称“东周”。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平王东迁。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东周建立的相关史实。
6.(2024七上·浙江期中)地球与月球同太阳的距离是相当的,因此两者的表面温度相当。
【答案】错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与月球同太阳的距离是相当的,但是,两者的表面温度相差很大。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白天,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使得表面温度不会太高。晚上,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温度又不会降低很多。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故说法错误。
【点评】 月球没有大气层,大气层能够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地球地表热量受到大气层的阻隔,不能散发到太空中,加之地球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都温室气体,可以有效阻止地表附近温度下降。月球没有大气层,月球表面的热量在夜晚会迅速散发到太空中,温度下降很快。
7.(2024七上·浙江期中)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划分纬度的基线,它与两极的距离相等。
【答案】正确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划分纬度的基线,它与两极的距离相等。 0°纬线是赤道,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故说法正确。
【点评】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但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8.(2024七上·浙江期中)数字地图极其精确,不存在变形的可能。
【答案】错误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数字地图极其精确,不存在变形的可能,说法太绝对,有时候为了需要,也可能存在变形,故说法错误。
【点评】数字地图的特点:①精度高;②内容丰富,信息量大;③成图时间短;④便于修改与更新;⑤地图精确、美观、规范;⑥方便存储与发布;⑦便于与其它数据整合生成新的地图;⑧可供GIS 建库使用。
9.(2024七上·浙江期中)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惘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这启示我们 (  )
①学习成就梦想,读书就能实现
②学习点亮生命,激发前进动力
③重视书本学习,远离社会实践
④养成读书习惯,自觉主动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这说明 学习点亮生命,激发前进动力,增强能力,增长智慧,启示我们要养成读书习惯,自觉主动学习, 所以②④正确。
①错误,学习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而不是就能实现梦想。
③错误,学习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10.(2024七上·浙江期中)某一文化的崇拜对象如下图所示,该文化最有可能是 (  )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良渚文化 D.大汶口文化
【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神人兽面纹”,结合所学可知,良渚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画有一种神人兽面纹,主体由天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由此可知,该文化最有可能是良渚文化,故选C项。
“神人兽面纹”属于良渚文化成就,与仰韶文化无关,排除A项。
“神人兽面纹”属于良渚文化成就,与龙山文化无关,排除B项。
“神人兽面纹”属于良渚文化成就,与大汶口文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良渚文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良渚古城的相关史实。
11.(2024七上·浙江期中)读下边经纬网图,你能获取的信息有 (  )
①甲地属中纬度地区
②乙地位于北寒带
③甲地季节变换明显
④乙地自转周期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甲地属中纬度地区,正确。
②乙地位于北寒带,错误,应该是北温带。
③甲地季节变换明显,正确。
④乙地自转周期短,错误,全球自转周期都一样。
故答案为:B。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2.(2024七上·浙江期中)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之后得到实证的结果。在有卫星前,人们作为球体证据的地理现象有 (  )
A.极昼现象 B.一览众山小
C.四季交替 D.海面船只消失现象
【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在有卫星前,人们作为球体证据的地理现象有海面的船只消失现象。其他与地球的形状无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麦哲伦环球航行和地球的卫星照片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3.(2024七上·浙江期中)与经纬网定位相近的有 (  )
①剧院座位 ②邮政编码 ③小区住址 ④酒店房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可以方便人们用于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因此,与经纬网定位相近的有 ①剧院座位;③小区住址;④酒店房号,①③④,正确。
②邮政编码,设置程序不同。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地球仪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14.(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边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①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放心去做
②要正确认识自己,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
③认清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发展自身能力
④选择人生之路要充分考虑自身主客观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漫画反映一些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盲目从众的现象,这启示我们, 要正确认识自己,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要认清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发展自身能力, 选择人生之路要充分考虑自身主客观条件,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不能放心去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和学会选择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15.(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图是《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局部),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他们当时谈话的内容很有可能涉及 (  )
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②反对苛政,为政以德
③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④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题干“《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交谈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老子的思想主张,孔子主张“反对苛政,为政以德”,由此可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是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观点,故③④不可能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儒家与道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相关史实。
16.(2024七上·浙江期中) “汤作《汤誓》,讨伐夏桀,击败桀后把其流放到南巢……”“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此两则“战前动员” (  )
①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
②皆是因反抗前朝暴政而作
③内容均涉及前朝亡国之君
④均为了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据材料“汤作《汤誓》,讨伐夏桀,击败桀后把其流放到南巢……”并结合所学可知,夏桀暴政,商汤伐桀,夏朝灭亡;“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并结合所学可知,商纣残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由此得出两则“战前动员”皆是因反抗前朝暴政而作内容均涉及前朝亡国之君,如夏桀商纣,因此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禹死后,启继位,王们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故①不符合“战前动员”;两则“战前动员”反映的是汤武革命,推翻暴政,建立新王朝,并非稳定统治,巩固疆土,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考查汤武革命,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图可 (  )
A.知经纬度位置 B.计算各村距离
C.算出山峰海拔 D.判断地形地势
18.据图分析,张镇区域村镇较集中的有利因素在于 (  )
①河流交汇
②公路途经
③地势平坦
④政策引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7.D
18.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出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称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17.据图分析,该图可以判断地形地势。没有经纬度,不能知道经纬度位置。没有比例尺,不能计算各村距离。只有等高距,无法算出山峰海拔高度。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8.据图分析,张镇区域村镇较集中的有利因素在于:①河流交汇;②公路途经;③地势平坦,①②③,正确。
④政策引导,从图中看不出来。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9.(2024七上·浙江期中)下表中的“传说中的祖先”之处可以填入的是 (  )
洞穴中的祖先 元谋人、北京人……
定居时代的祖先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传说中的祖先  
①黄帝
②炎帝
③山顶洞人
④尧、舜、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传说中的祖先”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流传着大量有关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祖先”,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山顶洞人是洞穴时代的先祖,属于考古发掘的先祖遗迹,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考查远古传说,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0.(2024七上·浙江期中)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奴隶制王朝建立并出现了阶级分化,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所创制度的有 (  )
①分封制
②世袭制
③礼乐制
④禅让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夏商周时期建立的各项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夏朝开创了世袭制,西周创立了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传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考查夏商周时期的制度,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1.(2024七上·浙江期中)中华传统节日中,只有端午节是一个民族以一个节日的名义对一个人进行纪念。苏轼赞叹其所创“楚辞”,前无古后无今。他的代表作是(  )
A.《离骚》 B.《诗经》
C.《道德经》 D.《黄帝内经》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楚辞”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深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其优秀诗篇作品是《离骚》,故选A项。
《诗经》是我国现在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辑而成,排除B项。
《道德经》是老子的哲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楚辞”,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2.(2024七上·浙江期中)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学习完西周礼乐制度后整理的2张知识卡片。曾侯乙编钟的史实价值在于 (  )
西周礼乐制度等级表
等级 乐队 乐舞
天子 四面 八佾
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
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 四佾
士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
注:“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
卡片1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面悬挂,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卡片2
A.证明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B.体现了我国民间诗歌创作源远流长
C.反映了周朝内部严格社会等级结构
D.佐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微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知识卡片“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乐队:四面、三面、二面、一面”“乐舞:八佾、六佾、四佾、二佾”可知,知识卡片反映的是西周礼乐制度等级关系,第个等级不同,乐队与乐舞规则也不同,反映了周朝内部严格社会等级结构,故选C项。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编钟,不能证明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排除A项。
曾侯乙编钟反映的是宫廷乐器,不能反映民间诗歌创作,排除B项。
曾侯乙编钟反映了礼乐制度,不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微,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周礼乐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周礼乐制度的相关史实。
23.(2024七上·浙江期中)读下边地球仪制作过程示意图,对图中各部位地理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  )
①α角与地球公转有关
②E线指向北极星方向
③S线与地球自转有关
④E线是地球公转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α角与地球公转有关,正确。
②E线指向北极星方向,正确。
③S线与地球自转有关,正确。
④E线是地球公转中心,错误,应该是自转中心。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只有颜色和符号不能清楚的表示地理事物。
24.(2024七上·浙江期中)春秋时期,晋国与周边戎狄冲突不断。为了消除边患,晋国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主张,认为与戎狄和好能提升在诸侯争霸中的威慑力……国君最终被说服,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该史事说明 (  )
A.周王丧失对诸侯的约束 B.战争性质由争霸变为兼并
C.“尊王攘夷”政策显成效 D.诸侯争霸促进民族交融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与戎狄和好能提升在诸侯争霸中的威慑力……国君最终被说服,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可知,春秋时期,为了消除边患,晋国实行“和戎”政策,有利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从而促进民族交融,故选D项。
材料描述的是晋国实行“和戎”政策,没有涉及周王丧失对诸侯的约束,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是晋国实行“和戎”政策,无法得出战争性质由争霸变为兼并,排除B项。
材料描述的是晋国实行“和戎”政策,不能体现“尊王攘夷”政策显成效,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点是春秋争霸,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25.(2024七上·浙江期中)在“成长的烦恼”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各自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并相互提供了解决建议。你觉得应该采纳的是(  )
A.学习成绩落后,欲放弃努力——天生我材必有用
B.因身体有缺陷,看到异样的眼神——要学会接纳自己
C.被同学起绰号,感觉很愤怒——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D.作业拖拉被同组人嫌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答案】B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所以B正确。
A错误, 针对欲放弃努力的情况,需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盲目自信。
C错误,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没有做到依法维权,会导致冲突和矛盾,做法不可取。
D错误,完善自我要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是忽视别人的评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认识,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024七上·浙江期中)2024年9月 1日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采用“多地实景课堂”模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描绘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美图景。为青少年奉上一道丰盛思想文化盛宴。请根据实景课堂场景回答问题。
26.【秀丽山川】雪豹属高寒地带的物种。青海是雪豹的重要栖息地,其生存环境与特定地形特点密切相关。由此推测,青海雪豹栖息地的地形特征是(  )
A.广阔平坦的平原 B.海拔较低的盆地
C.崎岖不平的丘陵 D.地势高耸的高原
27.【灿烂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追溯殷商时期。能为该历史论断提供实证的殷墟窖穴出土文物是(  )
A.甲骨 B.竹简 C.丝帛 D.纸张
28.【可爱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央视开播《开学第一课》是为了让我们(  )
①树立理想,志存高远
②把握人生方向
③建功立业,追逐名利
④强化责任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6.D
27.A
28.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2024年时事热点
【解析】【点评】 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雪豹通常栖息于海拔3300——5000米之间,它们喜欢在陡峭地形中活动,包括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山脊、陡崖等。较短且粗壮的四肢及长而有力的尾巴,让雪豹能够在陡峭的岩石间行动自如。
26.根据题意,青海雪豹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其地形特征是地势高耸的高原。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此,能为该历史论断提供实证的殷墟窖穴出土文物是甲骨。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8.2024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激励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因此,央视开播《开学第一课》是为了让我们:①树立理想,志存高远,②把握人生方向,④强化责任担当,①②④,正确。
③建功立业,追逐名利,错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责任是学习。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9.(2024七上·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生小胡喜爱地理学科,渴望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他遇见了右面这张光照图,于是他设计几个问题,供大家一起研究。
(1)【以向定位】
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指出右图图示区域的所属半球。
(2)【以线定时】
据图,将甲、乙、丙三地的时间进行先后排序,总结你发现的时间分布规律。
(3)【以夜定季】
根据图示当日太阳垂直照射的纬线圈,对比甲、乙、丙三地的昼长情况,并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1)北半球。
(2)甲,乙,丙;时间分布规律为东早西晚。
(3)昼长是乙地最长,丙地次之,甲地最短;理由: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垂直照射在南半球(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纬度越低昼越长夜越短。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说明是北半球。因此,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右图图示区域的所属半球是北半球。
(2)、据图,将甲、乙、丙三地的时间进行先后排序是甲,乙,丙;时间分布规律为东早西晚。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昼长是乙地最长,丙地次之,甲地最短;理由: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垂直照射在南半球(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纬度越低昼越长夜越短。
【点评】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走,昼越短,夜越长。
30.(2024七上·浙江期中)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为此,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帮助完成相应的任务。
时代特征 史料 探究学习
大动汤
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 (1)观察左图,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趋势。
大变革
图1 春秋时期青铜牺尊
图2 战国时期双镰铁范 史料:
卫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编自张向东、王多《“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2)根据图1、图2,说出这一时期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并指出秦国是推行哪一改革来改变“羸弱”局面啊的。
大发展
《某时期学派分布图》 (3)学派分布图反映的是哪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说明“大动荡”“大变革”对这一局面产生的影响。
感悟历史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这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得到的感悟。
【答案】①通过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现统一趋势。②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商鞅变法。
③百家争鸣;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④坚持改革;重视科技;发展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制度建设等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据材料“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现统一趋势。
(2)根源;据材料“图1春秋时期青铜牺尊”“图2战国时期双镰铁范”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图2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表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是引起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源。
改革:据材料“卫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改变了“羸弱”局面。
(3)局面:据材料“某时期学派分布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学派分布图反映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改革;重视科技;发展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制度建设等。
故答案为:(1)通过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现统一趋势。(2)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商鞅变法。(3)百家争鸣;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4)坚持改革;重视科技;发展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制度建设等。
【点评】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31.(2024七上·浙江期中)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是我们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也是我们拉开距离的分水岭。为什么会在相同的时间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时间去哪儿了》为主题的调查研究。现邀请你参与。
(1)【成长观察】
效能调查,对生命增加色彩。通过观察两者对时间安排主要的区别及影响。
(2)【差异分析】
认知因果,让生命更有质量。试分析产生这一区别的原因。
(3)【觉醒赋能】
拔节孕穗,让生命更好成长。围绕调查研究,你应如何做好初中规划
【答案】(1)低效学习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不重要、紧急的事情上;高效学习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重要、不急的事情上。学习无自律、无计划,成为低效学习者;学习亦计划、有自律成为高效学习者。
(2)低效学习者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3)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规划,制订行动方案;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应当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两点即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分析低效学习者和高效学习者的时间可知, 低效学习者和高效学习都的主要区别是花在重要与不重要、紧急与不紧急的事情上的时间不同,具体说明即可。影响是学习无计划无自律学习效率低,学习有计划有自律学习效率高。
(2)根据所学,产生这一区别的原因可以从学习目标和自我约束能力,有没有规划的角度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好初中规划可以从要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制订行动方案 ,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初中生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32.(2024七上·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孕育生命,文明在此燧火起源,智慧代代相传。今天,我们肩负责任,不禁叩问:“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该往哪里去 ”
【生命溯源】——我从哪里来
【文明之根】——我是谁
【梦想引航】——该往哪里去
宇宙广袤,少年的梦想如星辰闪耀。心灵与宇宙相通,梦想指引方向。每一次追梦,都是迈向未来。心即宇宙,梦想照亮前路,开拓无限可能,塑造全人类的未来。
(1)根据图1指出研究地球最为适宜的天体系统,并据图2解释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
(2)请将年代尺补充完整,据史料2指出中国在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集中区域,并综合三则史料分析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的特征。
(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个人小我”与“国家大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请以畅谈梦想为主题,写一封简短的信寄给未来的自己。(提示:从人地关系、文明传承和使命担当等角度展开叙述;字数在80字左右即可)
【答案】(1)太阳系.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2)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特征:多元一体。
(3)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追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心即宇宙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当心怀感恩,人类有幸置身于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空间。我要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要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与地球以及其他物种和谐共生。我们当心存自豪,生于华夏,有幸切身感受几千年的文明在此延续。我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我们当心驰神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指引我们奋斗的方向。我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综上,我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天体系统:据材料【生命溯源】“图1各层级天体系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研究地球最为适宜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理由:据材料【生命溯源】“图1各层级天体系统示意图”“图2生命宜居带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2)补充:据材料【文明之根】并结合所学可知,A距今约1万年前,正处于旧石器时代;B处于距今约1万年前至约公元前207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
分布:据材料【文明之根】“史料2:中国某时代文化跨越分布示意图”并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集中于黄河流域。
特征:据材料【文明之根】并可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多元一体。
(3)据材料【文明之根】“我们要胸怀强国之志……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结合所学可知,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追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从人地关系、文明传承和使命担当等角度展开叙述,言之在理即可。如心即宇宙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当心怀感恩,人类有幸置身于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空间。我要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要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与地球以及其他物种和谐共生。我们当心存自豪,生于华夏,有幸切身感受几千年的文明在此延续。我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我们当心驰神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指引我们奋斗的方向。我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综上,我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
(1)太阳系.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2)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特征:多元一体。
(3)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追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心即宇宙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当心怀感恩,人类有幸置身于适宜生命存在的宇宙空间。我要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要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与地球以及其他物种和谐共生。我们当心存自豪,生于华夏,有幸切身感受几千年的文明在此延续。我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我们当心驰神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指引我们奋斗的方向。我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做有梦想的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综上,我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1)本题主考查太阳系,试题难度不大,解题必须熟练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以中国古代文化遗址分布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