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1.(2025七上·吴兴期末)珙桐落叶乔木,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叶柄圆柱形、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着生于幼枝的顶端。珙桐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类植物【答案】A【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是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解答】 由题意可得珙桐是绿色开花植物,所以属于被子植物,故答案为:A。2.(2025七上·吴兴期末) 关于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属于科学成果B.两者都属于技术成果C.活字印刷术属于科学成果,造纸术属于技术成果D.活字印刷术属于技术成果,造纸术属于科学成果【答案】B【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解析】【分析】科学成果是指某一问题或者是某项研究的结果,技术成果是指技术上面的成功,往往体现在操作上;【解答】 关于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都属于技术成果;故答案为:B3.(2025七上·吴兴期末)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最接近事实的是( )A.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10kmB.小科测得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C.小科手里拿的一瓶娃哈哈矿泉水约有15LD.体育课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60次/分【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解答】A.人一步距离大约0.4m,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2000m=2km,故A错误;B.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66℃,故B正确;C.通常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mL=0.5L,故C错误;D.剧烈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加快,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120次/分~180次/分,故D错误。故答案为:B。4.(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为10m/sB.甲、乙都以2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计算出甲的速度,从乙中得出乙的速度,由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从甲图可知,,故A错误;B.从甲图可知,甲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2m/s,从图乙中可知,乙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2m/s,故B正确;C.由于不知道甲和乙出发的时间与出发的地点是未知的,因此不能判断它们经5s一定相遇,故C错误;D.从图中可知,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5.(2025七上·吴兴期末)第十一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太湖之畔开赛,若甲乙两名参赛选手在某一段赛道上均自西向东匀速直线骑行,以下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静止的B.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则甲是向东运动的C.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向西运动的D.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则甲是向西运动的【答案】D【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答】A、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可能。B、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相对于路边的树向东运动,故B可能。C、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向西运动,故C可能。D、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相对于路边的树向东运动,故D不可能。故答案为:D。6.(2025七上·吴兴期末)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8.47cm B.8.428cm C.8.43cm D.8.4275cm【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求出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8.64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除。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为:。故选C。7.(2025七上·吴兴期末)下列选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答案】C【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了生产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解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一块农田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故选C。8.(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I、II、III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如图逻辑关系的是( )选项 I Ⅱ IIIA 界 门 纲B 脊椎动物 爬行类 哺乳类C 种子植物 藻类 苔藓类D 恒温动物 鱼类 两栖类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Ⅱ和III是并列的关系,并且它们都属于I。【解答】A.纲属于门,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故A错误;B.爬行类与哺乳类它们是并列关系,它们都属于脊椎运动,故B正确;C.藻类与苔藓类是并列关系,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不属于种子植物,故C错误;D.鱼类与两栖类是并列关系,它们属于变温运动,不属于恒温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9.(2025七上·吴兴期末)生物可利用自身的体型和体色来逃避敌害和协助捕食。如形似树叶的叶 、带有毒毛色彩鲜艳的洋辣子、绿色的长蝎,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B.拟态、警戒色、保护色C.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D.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答案】B【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在这方面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①保护色指的是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②警戒色指的是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③拟态指的是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解答】形似树叶的叶 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带有毒毛色彩鲜艳的洋辣子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绿色的长蝎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故选B。10.(2025七上·吴兴期末)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后,采样痕迹呈现的形状如汉字“中”(如图1)。网友评论: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鸽”(如图2),都象征着世界和平,迈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下列相关说法最恰当的是( )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能长期存在B.由于日晒雨淋,“和平鸽”将会很快消失C.由于风力吹拂,“和平鸽”将会逐渐模糊D.随着月球自转,“和平鸽”将会面向地球【答案】A【知识点】月球的概况【解析】【分析】根据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行分析。【解答】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能长期存在,故A正确;BC.月球上没有空气,不存在风雨,故BC错误;D.由于潮汐锁定,月球正面始终对着地球,月球背面的“和平鸽”将不会面向地球,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2025七上·吴兴期末)爱因斯坦说过,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B.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C.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河外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答案】D【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B.根据对宇宙起源相关理论的了解做出判断;C.根据对星云假说的了解可做出判断;D.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解答】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研究认为,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星云假说:太阳系星球物质,初时都是大量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使这些原始弥漫的星云物质逐渐分别凝聚,从而形成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各天体,因为可以认为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不存在从属关系,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甲、乙对照,说明微生物生长需要有机物B.通过乙、丙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C.该实验只需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即可D.上述实验乙丙是实验组【答案】D【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对照实验要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机物,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解答】对照实验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做一组实验也就是对照组,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ABD.根据对照实验的概念知道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甲与乙构成实验组;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面包代表有机物,变量是有机物,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乙和丙构成一个实验组;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AB错误,D正确;C.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即使温度相同也会达不到实验效果,C错误。故答案为:D。13.(2025七上·吴兴期末)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某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在视野丙中有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C.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D.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 图甲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解答】 A.由题干“杉叶藻是一种多 年水生开花植物,叶片薄,叶绿体大而清晰’的描述可以看出,杉叶藻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不符合题意;B、视野丁中有许多色圆圈,这些黑色圆圈是气泡,造成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盖玻片盖的不当。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不符合题意;C、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根据图示显微镜的侧面观察,需要逆时针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③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观察的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不变,所以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细胞质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该细胞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就是顺时针,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2025七上·吴兴期末)小丽同学为测量小石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实验后跟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丽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答案】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正确的步骤如下: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主要应该平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解答】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仰视读数是偏小的,所以会导致实际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大于V1,所以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是偏大的;故A错误;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所以实际水和石头的总体积V2是偏小的,所以用该数据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也是偏大的,故B错误;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所以读数V2是比真实值偏小的,所以V2-V1的读数叶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故C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会导致V2偏大,所以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的数值也会偏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2025七上·吴兴期末) 设计如图所示的轮椅时,下列人体尺寸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坐姿肘高 B.坐姿背高 C.坐姿腿宽 D.坐姿肩宽【答案】D【知识点】工程的测试与改进【解析】【分析】人在坐在轮椅上的时候,轮椅的尺寸与坐姿肩宽是无关的,据此解答。【解答】根据图示,人的坐姿肩宽与轮椅设计无关。故答案为:D。16.(2025七上·吴兴期末) 某校举行了运动会,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争创佳绩,请回答以下问题:(1)女子实心球比赛中,小晶同学投掷出 12.8 (填单位符号)的好成绩面夺冠。(2)小科跑完1000m后,喝了380 (填单位符号)的矿泉水。(3)小湖获得100米冠军,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8.65 (填单位符号)。(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假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m(2)mL(3)m/s(4)偏小【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2)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根据速度的单位进行解答;(4)利用皮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拉得太松,测量结果偏大,拉的太紧,测量结果偏小。【解答】(1)女子实心球比赛中,小晶同学投掷出 12.8m的好成绩而夺冠;(2)小科跑完1000m后,喝了380mL的矿泉水;(3)小湖获得100米冠军,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8.65m/s;(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假会偏小。故答案为:(1)m;(2)mL;(3)m/s;(4)偏小。17.(2025七上·吴兴期末)在科学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硬币的直径为 。【答案】零下六摄氏度;1.85厘米(或1.85cm)【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之前,要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选择温度计时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2)刻度尺读数时,首先看起始端有没有从0开始,若没有从0开始,把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1)由图所示温度计可知,液柱向上对应的数字变小,温度为零下,其分度值是1℃,其示数为-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2)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故答案为:零下六摄氏度;1.85厘米(或1.85cm)。18.(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选填“甲”或“乙”)。(2)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3)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填字母)。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答案】(1)乙(2)东北(3)A【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解答】(1)甲图的经纬度范围为40°N-45°N,40°E-45°E,乙图的经纬度范围为20°S-23.5°S,20°W-23.5°W,位于西半球的是乙;(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40°N-45°N,40°E-45°E)位于乙(20°S-23.5°S,20°W-23.5°W)的东北方向;(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范围大。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甲地所跨的经纬度大于乙地,甲的范围比乙大,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表示的内容更简略。故A正确。故答案为:(1)乙;(2)东北;(3)A。19.(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 (“甲”或“乙”)(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 (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填序号)【答案】(1)乙(2)②(3)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2)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②细胞核;(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细胞中的①细胞膜。故答案为:(1)乙;(2)②;(3)①。20.(2025七上·吴兴期末)2021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十)云南大理发生6.4级地震。(1)云南大理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 地震带上。(2)这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大概在甲图所示的 之间,太阳直射点在乙图所示的 之间。 (填字母或序号)【答案】(1)地中海﹣喜马拉雅(2)A、B;①②【知识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云南大理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该地区地壳活跃。(2)5月2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大概在甲图所示的A、B之间即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太阳直射点在乙图所示的①赤道与②北回归线之间。故答案为:(1)地中海﹣喜马拉雅;(2)A、B;①②。21.(2025七上·吴兴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答案】(1)太阳黑子;光球(2)金星;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合理即可)【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1)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构成的统一体,包含行星、恒星、星系、星系际空间、次原子粒子等所有物质与能量。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物件大约由4.9%的普通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所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太阳活动的相对强弱,太阳可分为宁静太阳和活动太阳两大类。宁静太阳是一个理论上假定宁静的球对称热气体球,其性质只随半径而变,而且在任一球层中都是均匀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太阳的总体结构和一般性质。【解答】(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故答案为:(1)太阳黑子;光球;(2)①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22.(2025七上·吴兴期末) 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之间共同点 (填“越多”或“越少”) 。(2)如图所示是二月兰的花,请你判断,它是种子植物中的 (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3)二月兰属于罂粟目白花菜亚目。罂粟属于罂粟目罂粟亚目,“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在分类学上 (填“是”或“不是”)同一科的生物。【答案】(1)种;越多(2)被子植物(3)不是【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等级越低,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解答】(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等级越低,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2)二月兰的种子有种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3)“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同目不同亚目,科比亚目的分类单位小,故在分类学上不属于同一科的生物。故答案为:(1)种;越多;(2)被子植物;(3)不是。23.(2025七上·吴兴期末)小松买到一只蝾螈,并查阅到蝾螈的分类检索如图甲所示。为确定该蝾螈的种类,小松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并观察到其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腹部有斑块。(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写出“2b”的内容: 。(2)对照检索表可知该蝾螈是 。(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比红腹蝾螈与墨西哥蝾螈的 (填“远”或“近”)。【答案】(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1)根据检索表中信息分析作答;(2)根据分类表,结合蝶螈的特征得出分类结论;(3)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据此解答。【解答】(1)由图甲可知,2a体长超过10cm,因此2b的内容为:体长不超过10cm;(2)由图甲可知,蝾螈体长不超过10cm,腹部的特征:通体为褐绿色,腹部物有斑块,因此该蝾螈为红腹蝾螈;(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脑后都无凸出的羽状鳃。墨西哥蝾螈脑后有凸出的羽状鳃。所以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更近。故答案为:(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24.(2025七上·吴兴期末)被称为“雁山五珍”的天台香鱼,背部有一脂肪腔、能散发出阵阵清香, 天台山泳溪是其原产地。同学们就此作出猜想并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香鱼卵孵化率影响”的探究活动:采集一定数量的香鱼受精卵并随机分组,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具体内容如表所示。组号 受精卵数量/粒 模拟环境1 100 A2 100 溶有一定量化肥的1000mL 溶液3 100 溶有一定量洗涤剂的1000mL 溶液(1)同学们作出的实验猜想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香鱼受精卵孵化率。实验组1中,A应是 。(2)该数据记录表中还缺少的记录内容是 。(3)实验过程中,将受精卵进行随机分组的目的是 。【答案】(1)1000mL清水(2)香鱼卵孵化数量(3)避免实验偶然性【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实验组1是对照组,模拟环境中没有污染物,故A应是1000mL清水;(2)该实验探究的是各种污染物对香鱼卵孵化率的影响,以检测香鱼卵孵化率的数据作为判断依据。所以数据记录表中还缺少的记录内容是香鱼卵孵化的数量或香鱼卵的孵化率;(3)在实验过程中,将受精卵进行随机分组的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故答案为:(1)1000mL清水;(2)香鱼卵孵化的数量或香鱼卵的孵化率;(3)避免实验偶然性。25.(2025七上·吴兴期末)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按资料描述自制一个简易测温装置。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表:管内水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水柱高度 h/厘米 30.2 25.0 14.6 9.4 4.2(1)利用表格中管内水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数据可知“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根据上述书籍,找出水柱高度h与环境温度t之间的变化规律,将上表补充完整 。(3)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你认为它的不足之处有 。 (举一例即可)【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19.8(3)受大气压影响/测量范围小/不易携带【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2)根据温度与水柱的关系得出表格中空白处水柱的高度;(3)根据实验的原理找出它的不足之处。【解答】(1)伽利略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7℃时,水柱高度为30.2cm,19℃时,水柱高度为25.0cm,23℃时,水柱高度为14.6cm,温度25℃时,水柱高度为9.4cm,温度为27℃,水柱高度为4.2cm,由数据可知,每升高2℃,水柱高度降低5.2cm,因此21℃时,水柱高度为25.0cm-5.2cm=19.8cm;(3)伽利略温度计的不足之处有受大气压影响/测量范围小/不易携带。故答案为:(1)气体热胀冷缩;(2)19.8;(3)受大气压影响/测量范围小/不易携带。26.(2025七上·吴兴期末)为研究小孔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在硬纸板上挖了不同大小与形状的小孔,进行实验,其结果记录如表所示:小孔的形状 。 △ □小孔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面1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2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4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8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160cm 。 。 ○ 。 。 。 。 。 。分析表中数据,请回答:(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2)当小孔的形状、大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小孔到地面的距离 (选填“越大”或“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小明受到启发,改用形状为“☆”小孔进行实验,当“☆”外径为10mm,小孔距离地面160cm时,地面光斑的形状为____(填字母)。A.☆ B.○ C.△ D.□【答案】(1)直线(2)越大(3)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都有关。【解答】(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当小孔的形状、大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越大,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与物体形状有关,与小孔形状无关,因此地面上光斑的形状为○,故选B。故答案为:(1)直线;(2)越大;(3)B。27.(2025七上·吴兴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同学们为了探究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准备3种颜色不同,大小、材质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均匀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①和②步骤2次。实验结果组别 涂抹物 第1组(浅色) 第2 组(较深色) 第3 组(深色)第 1次 第 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1次 第 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 1次 第2次 第 3次 平均值生理盐水 2 1 2 1.7 5 3 3 3.7 8 7 6 7汗液 20 21 18 19.7 22 24 23 △ 28 25 29 27.3(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____(填字母)。A.问题 B.证据 C.结论 D.计划(2)第2组中“△”处应填写的数值为 。(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建议:多蚊子的夏天我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及时洗澡。请从表格中寻找支持该建议的证据: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B(2)23(3)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排出偶然因素的影响(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解答】(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是同学们通过实验收集到的,它们代表了蚊子在各种条件下停留在纸板上的次数,因此这些数据属于探究的证据;故选B;(2)在第2组中,汗液的平均值应该是(22+24+23)÷3=23,因此“△”处应填写的数值为23。(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排出偶然因素的影响;(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证据来支持小组同学的建议:蚊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故答案为:(1)B;(2)23;(3)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排出偶然因素的影响;(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28.(2025七上·吴兴期末)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为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以减小测量的误差。(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 VAB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 VBC相比,vA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BC【答案】(1)V=S/t(2)小(3)0.2;小于【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再用计算平均速度。(2)斜面坡度较小,用时较长.(3)用计算上半段的平均速度。【解答】(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再用计算平均速度。(2)斜面坡度较小,用时较长,便于测量时间;(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tAB=10:35:03-10:35:00=3s,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通过下半程时,tBC=10:35:05-10:35:03=2s,则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因此,vAB小于vBC。故答案为:(1);(2)小;(3)0.2;小于。29.(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投影图。(2)图中A、B、C、D四地中, 位于晨线上的是 。(3)图中,此时北半球处于 季。(4)下列选项中与“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____(填字母)。A.冬去春来,浙江的天气逐渐变暖B.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正午时分浙江的楼影长度变短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D.在浙江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答案】(1)北(2)A(3)春或秋(4)D【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从北极看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是顺时针转动,结合图甲得知,该图是以地球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图中C点将进入黑夜,说明位于昏线上。A点将进入白昼,说明位于晨线上;(3)图中,此时北半球处于春或秋季;(4)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和该现象一致的应该是D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选项ABC都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故选D。故答案为:(1)北;(2)A;(3)春或秋;(4)D。30.(2025七上·吴兴期末)请分析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及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相关问题:(1)如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染色时滴加的液体为 。(2)如图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____。A.1、 3、 5 B.2、 4、 6 C.2、 4、 5 D.2、 3、 5(3)如果图中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4)如图是小科同学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现将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 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 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哪一等级,理由 。【答案】(1)③④②①;碘液(2)D(3)5(4)良好,缺少标记细胞质、液泡【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解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③滴、④撕、②展、①盖、染、吸。故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染色时滴加的液体为碘液,是为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2)1、2有螺纹,是物镜,3、4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反之,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若想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2。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物镜离装片越近,视野越窄,观察到的数目越少。因此,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2、3、5,故选D;(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4)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缺少标记细胞质、液泡,因此被评为良好。故答案为:(1)③④②①;碘液;(2)D;(3)5;(4)良好;缺少标记细胞质、液泡。31.(2025七上·吴兴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等。【制作过程】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 所示。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④组合固定。(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3)请将下面的评价量表中的“ ”处补充完整。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评价维度 2分 1分 0分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实用性 能灵活旋转 不能旋转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会倾倒 放在桌上时会倾倒【答案】(1)赤道(2)测量地轴与底座的角度(3)能旋转,稍有卡顿【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模型【解析】【分析】地球一时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有地轴、经纬网线、底座等,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解答】(1)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线为赤道;(2)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其与底座的夹角为66.5°,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3)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运动,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处为拨动地球仪能旋转,稍有卡顿。故答案为:(1)赤道;(2)测量地轴与底座的角度;(3)能旋转,稍有卡顿。32.(2025七上·吴兴期末)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图所示,有两条机动车道,每车道宽3.6m。一辆长为4.5m,宽1.8m的轿车以54km/h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如图中A所示。此时,一辆长为1.8m的自行车突然从图中C点横穿机动车道,自行车与轿车在南北方向的距离为S=22.5m,不考虑轿车和自行车车速和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求:(1)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横穿机动车道,则自行车完全通过(从前轮驶入到后轮离开)两条车道的时间是多少s?(2)若自行车的前轮与这辆轿车的车尾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m/s?(3)自行车车速只有在什么范围内才能避免与这辆轿车相撞?【答案】(1)解:根据v= 可得,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车道的时间:t0= = =1.5s答: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横穿机动车道,则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车道的时间是1.5s(2)解:最小值的时候是自行车车速慢,自行车的车头刚好和汽车的车尾接触,汽车行驶的距离s1=22.5m+4.5m=27m,v1=54km/h=15m/s,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 = =1.8s,自行车通过的路程s2=3.6m+0.9m=4.5m,自行车行驶的最小速度:v2= = =2.5m/s;答:若自行车的车头与这辆轿车的车尾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2.5m/s;(3)解:最大值的时候是自行车车速快,自行车的车尾碰到汽车的车头,汽车行驶的距离s1′=22.5m,汽车行驶的时间t′= = =1.5s,自行车通过的路程s2′=3.6m+0.9m+1.8m+1.8m=8.1m,自行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2′= = =5.4m/s。自行车速度应小于2.5m/s或大于5.4m/s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答:自行车速度应小于2.5m/s或大于5.4m/s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当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车道时,它行驶的路程等于两条车道宽与自行车长之和,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通过时间即可。(2)若自行车的前轮与这辆轿车的车尾刚好相撞,那么汽车行驶的距离s1等于车头到BC的距离与车长之和,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汽车的行驶时间。此时自行车车头通过的距离s2正好等于右边车道的宽度与车身右边到中间隔离带的距离,最后根据 计算出自行车的最小速度即可。(3)当自行车的速度最大时,自行车的车尾碰到汽车的车头,即汽车行驶的距离s1'=22.5m,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汽车行驶的时间。此时自行车通过的路程s2'=右边车道宽+车身到中间隔离带宽度+车宽+自行车长,最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自行车的最大速度,据此确定自行车车速范围。33.(2025七上·吴兴期末)常用的卷筒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小明想在不把纸拉开的前提下,测量整卷纸的长度。他设计的方案如下(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公式:V=S底面积×h)。(1)方法1:将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为 。(2)方法2: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用刻度尺测得整卷纸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整理以上两式,整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 。【答案】(1)(2);πs(R2-r2);【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因为纸很薄且卷绕得很紧,所以从紧密地卷成筒状纸的横截面积的形成来分析,应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体积,测量总厚度时,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解答】(1)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是;(2)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用刻度尺测得整卷纸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πs(R2-r2);则整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故答案为:(1);(2);πs(R2-r2);。1 / 1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1.(2025七上·吴兴期末)珙桐落叶乔木,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叶柄圆柱形、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着生于幼枝的顶端。珙桐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类植物2.(2025七上·吴兴期末) 关于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属于科学成果B.两者都属于技术成果C.活字印刷术属于科学成果,造纸术属于技术成果D.活字印刷术属于技术成果,造纸术属于科学成果3.(2025七上·吴兴期末)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最接近事实的是( )A.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10kmB.小科测得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C.小科手里拿的一瓶娃哈哈矿泉水约有15LD.体育课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60次/分4.(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为10m/sB.甲、乙都以2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5.(2025七上·吴兴期末)第十一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太湖之畔开赛,若甲乙两名参赛选手在某一段赛道上均自西向东匀速直线骑行,以下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静止的B.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则甲是向东运动的C.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向西运动的D.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则甲是向西运动的6.(2025七上·吴兴期末)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8.47cm B.8.428cm C.8.43cm D.8.4275cm7.(2025七上·吴兴期末)下列选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8.(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I、II、III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如图逻辑关系的是( )选项 I Ⅱ IIIA 界 门 纲B 脊椎动物 爬行类 哺乳类C 种子植物 藻类 苔藓类D 恒温动物 鱼类 两栖类A.A B.B C.C D.D9.(2025七上·吴兴期末)生物可利用自身的体型和体色来逃避敌害和协助捕食。如形似树叶的叶 、带有毒毛色彩鲜艳的洋辣子、绿色的长蝎,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B.拟态、警戒色、保护色C.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D.保护色、拟态、警戒色10.(2025七上·吴兴期末)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后,采样痕迹呈现的形状如汉字“中”(如图1)。网友评论: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鸽”(如图2),都象征着世界和平,迈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下列相关说法最恰当的是( )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能长期存在B.由于日晒雨淋,“和平鸽”将会很快消失C.由于风力吹拂,“和平鸽”将会逐渐模糊D.随着月球自转,“和平鸽”将会面向地球11.(2025七上·吴兴期末)爱因斯坦说过,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B.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C.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河外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12.(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甲、乙对照,说明微生物生长需要有机物B.通过乙、丙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C.该实验只需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即可D.上述实验乙丙是实验组13.(2025七上·吴兴期末)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某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在视野丙中有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C.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D.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14.(2025七上·吴兴期末)小丽同学为测量小石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实验后跟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丽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15.(2025七上·吴兴期末) 设计如图所示的轮椅时,下列人体尺寸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坐姿肘高 B.坐姿背高 C.坐姿腿宽 D.坐姿肩宽16.(2025七上·吴兴期末) 某校举行了运动会,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争创佳绩,请回答以下问题:(1)女子实心球比赛中,小晶同学投掷出 12.8 (填单位符号)的好成绩面夺冠。(2)小科跑完1000m后,喝了380 (填单位符号)的矿泉水。(3)小湖获得100米冠军,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8.65 (填单位符号)。(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假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7.(2025七上·吴兴期末)在科学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硬币的直径为 。18.(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选填“甲”或“乙”)。(2)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3)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填字母)。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19.(2025七上·吴兴期末)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 (“甲”或“乙”)(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 (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填序号)20.(2025七上·吴兴期末)2021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十)云南大理发生6.4级地震。(1)云南大理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 地震带上。(2)这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大概在甲图所示的 之间,太阳直射点在乙图所示的 之间。 (填字母或序号)21.(2025七上·吴兴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22.(2025七上·吴兴期末) 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之间共同点 (填“越多”或“越少”) 。(2)如图所示是二月兰的花,请你判断,它是种子植物中的 (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3)二月兰属于罂粟目白花菜亚目。罂粟属于罂粟目罂粟亚目,“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在分类学上 (填“是”或“不是”)同一科的生物。23.(2025七上·吴兴期末)小松买到一只蝾螈,并查阅到蝾螈的分类检索如图甲所示。为确定该蝾螈的种类,小松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并观察到其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腹部有斑块。(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写出“2b”的内容: 。(2)对照检索表可知该蝾螈是 。(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比红腹蝾螈与墨西哥蝾螈的 (填“远”或“近”)。24.(2025七上·吴兴期末)被称为“雁山五珍”的天台香鱼,背部有一脂肪腔、能散发出阵阵清香, 天台山泳溪是其原产地。同学们就此作出猜想并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香鱼卵孵化率影响”的探究活动:采集一定数量的香鱼受精卵并随机分组,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具体内容如表所示。组号 受精卵数量/粒 模拟环境1 100 A2 100 溶有一定量化肥的1000mL 溶液3 100 溶有一定量洗涤剂的1000mL 溶液(1)同学们作出的实验猜想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香鱼受精卵孵化率。实验组1中,A应是 。(2)该数据记录表中还缺少的记录内容是 。(3)实验过程中,将受精卵进行随机分组的目的是 。25.(2025七上·吴兴期末)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按资料描述自制一个简易测温装置。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表:管内水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水柱高度 h/厘米 30.2 25.0 14.6 9.4 4.2(1)利用表格中管内水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数据可知“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根据上述书籍,找出水柱高度h与环境温度t之间的变化规律,将上表补充完整 。(3)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你认为它的不足之处有 。 (举一例即可)26.(2025七上·吴兴期末)为研究小孔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在硬纸板上挖了不同大小与形状的小孔,进行实验,其结果记录如表所示:小孔的形状 。 △ □小孔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面1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2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4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80cm 。 。 。 。 。 △ 。 。 □小孔距地面160cm 。 。 ○ 。 。 。 。 。 。分析表中数据,请回答:(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2)当小孔的形状、大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小孔到地面的距离 (选填“越大”或“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小明受到启发,改用形状为“☆”小孔进行实验,当“☆”外径为10mm,小孔距离地面160cm时,地面光斑的形状为____(填字母)。A.☆ B.○ C.△ D.□27.(2025七上·吴兴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同学们为了探究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准备3种颜色不同,大小、材质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均匀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①和②步骤2次。实验结果组别 涂抹物 第1组(浅色) 第2 组(较深色) 第3 组(深色)第 1次 第 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1次 第 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 1次 第2次 第 3次 平均值生理盐水 2 1 2 1.7 5 3 3 3.7 8 7 6 7汗液 20 21 18 19.7 22 24 23 △ 28 25 29 27.3(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____(填字母)。A.问题 B.证据 C.结论 D.计划(2)第2组中“△”处应填写的数值为 。(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建议:多蚊子的夏天我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及时洗澡。请从表格中寻找支持该建议的证据: 。(写出一点即可)28.(2025七上·吴兴期末)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为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以减小测量的误差。(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 VAB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 VBC相比,vA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BC29.(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投影图。(2)图中A、B、C、D四地中, 位于晨线上的是 。(3)图中,此时北半球处于 季。(4)下列选项中与“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____(填字母)。A.冬去春来,浙江的天气逐渐变暖B.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正午时分浙江的楼影长度变短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D.在浙江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30.(2025七上·吴兴期末)请分析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及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相关问题:(1)如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染色时滴加的液体为 。(2)如图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____。A.1、 3、 5 B.2、 4、 6 C.2、 4、 5 D.2、 3、 5(3)如果图中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4)如图是小科同学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现将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 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 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哪一等级,理由 。31.(2025七上·吴兴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等。【制作过程】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 所示。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④组合固定。(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3)请将下面的评价量表中的“ ”处补充完整。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评价维度 2分 1分 0分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实用性 能灵活旋转 不能旋转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会倾倒 放在桌上时会倾倒32.(2025七上·吴兴期末)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图所示,有两条机动车道,每车道宽3.6m。一辆长为4.5m,宽1.8m的轿车以54km/h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如图中A所示。此时,一辆长为1.8m的自行车突然从图中C点横穿机动车道,自行车与轿车在南北方向的距离为S=22.5m,不考虑轿车和自行车车速和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求:(1)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横穿机动车道,则自行车完全通过(从前轮驶入到后轮离开)两条车道的时间是多少s?(2)若自行车的前轮与这辆轿车的车尾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m/s?(3)自行车车速只有在什么范围内才能避免与这辆轿车相撞?33.(2025七上·吴兴期末)常用的卷筒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小明想在不把纸拉开的前提下,测量整卷纸的长度。他设计的方案如下(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公式:V=S底面积×h)。(1)方法1:将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为 。(2)方法2: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用刻度尺测得整卷纸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 。整理以上两式,整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是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解答】 由题意可得珙桐是绿色开花植物,所以属于被子植物,故答案为:A。2.【答案】B【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解析】【分析】科学成果是指某一问题或者是某项研究的结果,技术成果是指技术上面的成功,往往体现在操作上;【解答】 关于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都属于技术成果;故答案为:B3.【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解答】A.人一步距离大约0.4m,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2000m=2km,故A错误;B.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66℃,故B正确;C.通常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mL=0.5L,故C错误;D.剧烈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加快,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120次/分~180次/分,故D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计算出甲的速度,从乙中得出乙的速度,由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从甲图可知,,故A错误;B.从甲图可知,甲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2m/s,从图乙中可知,乙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2m/s,故B正确;C.由于不知道甲和乙出发的时间与出发的地点是未知的,因此不能判断它们经5s一定相遇,故C错误;D.从图中可知,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D【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答】A、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可能。B、若两人骑行速度相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相对于路边的树向东运动,故B可能。C、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向西运动,故C可能。D、若两人骑行速度不同,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相对于路边的树向东运动,故D不可能。故答案为:D。6.【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求出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8.64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除。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为:。故选C。7.【答案】C【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了生产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解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一块农田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故选C。8.【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Ⅱ和III是并列的关系,并且它们都属于I。【解答】A.纲属于门,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故A错误;B.爬行类与哺乳类它们是并列关系,它们都属于脊椎运动,故B正确;C.藻类与苔藓类是并列关系,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不属于种子植物,故C错误;D.鱼类与两栖类是并列关系,它们属于变温运动,不属于恒温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B【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在这方面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①保护色指的是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②警戒色指的是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③拟态指的是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解答】形似树叶的叶 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带有毒毛色彩鲜艳的洋辣子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绿色的长蝎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故选B。10.【答案】A【知识点】月球的概况【解析】【分析】根据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行分析。【解答】A.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能长期存在,故A正确;BC.月球上没有空气,不存在风雨,故BC错误;D.由于潮汐锁定,月球正面始终对着地球,月球背面的“和平鸽”将不会面向地球,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D【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B.根据对宇宙起源相关理论的了解做出判断;C.根据对星云假说的了解可做出判断;D.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解答】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研究认为,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星云假说:太阳系星球物质,初时都是大量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使这些原始弥漫的星云物质逐渐分别凝聚,从而形成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各天体,因为可以认为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宇宙中关系并列的不同星系,不存在从属关系,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D【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对照实验要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机物,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解答】对照实验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做一组实验也就是对照组,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ABD.根据对照实验的概念知道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甲与乙构成实验组;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面包代表有机物,变量是有机物,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乙和丙构成一个实验组;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AB错误,D正确;C.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即使温度相同也会达不到实验效果,C错误。故答案为:D。13.【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 图甲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解答】 A.由题干“杉叶藻是一种多 年水生开花植物,叶片薄,叶绿体大而清晰’的描述可以看出,杉叶藻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不符合题意;B、视野丁中有许多色圆圈,这些黑色圆圈是气泡,造成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盖玻片盖的不当。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不符合题意;C、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根据图示显微镜的侧面观察,需要逆时针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③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观察的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不变,所以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细胞质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该细胞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就是顺时针,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答案】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正确的步骤如下: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主要应该平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解答】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仰视读数是偏小的,所以会导致实际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大于V1,所以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是偏大的;故A错误;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所以实际水和石头的总体积V2是偏小的,所以用该数据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也是偏大的,故B错误;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所以读数V2是比真实值偏小的,所以V2-V1的读数叶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故C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会导致V2偏大,所以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的数值也会偏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答案】D【知识点】工程的测试与改进【解析】【分析】人在坐在轮椅上的时候,轮椅的尺寸与坐姿肩宽是无关的,据此解答。【解答】根据图示,人的坐姿肩宽与轮椅设计无关。故答案为:D。16.【答案】(1)m(2)mL(3)m/s(4)偏小【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2)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根据速度的单位进行解答;(4)利用皮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拉得太松,测量结果偏大,拉的太紧,测量结果偏小。【解答】(1)女子实心球比赛中,小晶同学投掷出 12.8m的好成绩而夺冠;(2)小科跑完1000m后,喝了380mL的矿泉水;(3)小湖获得100米冠军,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8.65m/s;(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假会偏小。故答案为:(1)m;(2)mL;(3)m/s;(4)偏小。17.【答案】零下六摄氏度;1.85厘米(或1.85cm)【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之前,要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选择温度计时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2)刻度尺读数时,首先看起始端有没有从0开始,若没有从0开始,把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1)由图所示温度计可知,液柱向上对应的数字变小,温度为零下,其分度值是1℃,其示数为-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2)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故答案为:零下六摄氏度;1.85厘米(或1.85cm)。18.【答案】(1)乙(2)东北(3)A【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解答】(1)甲图的经纬度范围为40°N-45°N,40°E-45°E,乙图的经纬度范围为20°S-23.5°S,20°W-23.5°W,位于西半球的是乙;(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40°N-45°N,40°E-45°E)位于乙(20°S-23.5°S,20°W-23.5°W)的东北方向;(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范围大。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甲地所跨的经纬度大于乙地,甲的范围比乙大,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表示的内容更简略。故A正确。故答案为:(1)乙;(2)东北;(3)A。19.【答案】(1)乙(2)②(3)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2)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②细胞核;(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细胞中的①细胞膜。故答案为:(1)乙;(2)②;(3)①。20.【答案】(1)地中海﹣喜马拉雅(2)A、B;①②【知识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云南大理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该地区地壳活跃。(2)5月2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大概在甲图所示的A、B之间即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太阳直射点在乙图所示的①赤道与②北回归线之间。故答案为:(1)地中海﹣喜马拉雅;(2)A、B;①②。21.【答案】(1)太阳黑子;光球(2)金星;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合理即可)【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1)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构成的统一体,包含行星、恒星、星系、星系际空间、次原子粒子等所有物质与能量。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物件大约由4.9%的普通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所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太阳活动的相对强弱,太阳可分为宁静太阳和活动太阳两大类。宁静太阳是一个理论上假定宁静的球对称热气体球,其性质只随半径而变,而且在任一球层中都是均匀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太阳的总体结构和一般性质。【解答】(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故答案为:(1)太阳黑子;光球;(2)①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22.【答案】(1)种;越多(2)被子植物(3)不是【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等级越低,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解答】(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等级越低,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2)二月兰的种子有种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3)“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同目不同亚目,科比亚目的分类单位小,故在分类学上不属于同一科的生物。故答案为:(1)种;越多;(2)被子植物;(3)不是。23.【答案】(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1)根据检索表中信息分析作答;(2)根据分类表,结合蝶螈的特征得出分类结论;(3)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据此解答。【解答】(1)由图甲可知,2a体长超过10cm,因此2b的内容为:体长不超过10cm;(2)由图甲可知,蝾螈体长不超过10cm,腹部的特征:通体为褐绿色,腹部物有斑块,因此该蝾螈为红腹蝾螈;(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脑后都无凸出的羽状鳃。墨西哥蝾螈脑后有凸出的羽状鳃。所以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更近。故答案为:(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24.【答案】(1)1000mL清水(2)香鱼卵孵化数量(3)避免实验偶然性【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实验组1是对照组,模拟环境中没有污染物,故A应是1000mL清水;(2)该实验探究的是各种污染物对香鱼卵孵化率的影响,以检测香鱼卵孵化率的数据作为判断依据。所以数据记录表中还缺少的记录内容是香鱼卵孵化的数量或香鱼卵的孵化率;(3)在实验过程中,将受精卵进行随机分组的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故答案为:(1)1000mL清水;(2)香鱼卵孵化的数量或香鱼卵的孵化率;(3)避免实验偶然性。25.【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19.8(3)受大气压影响/测量范围小/不易携带【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2)根据温度与水柱的关系得出表格中空白处水柱的高度;(3)根据实验的原理找出它的不足之处。【解答】(1)伽利略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7℃时,水柱高度为30.2cm,19℃时,水柱高度为25.0cm,23℃时,水柱高度为14.6cm,温度25℃时,水柱高度为9.4cm,温度为27℃,水柱高度为4.2cm,由数据可知,每升高2℃,水柱高度降低5.2cm,因此21℃时,水柱高度为25.0cm-5.2cm=19.8cm;(3)伽利略温度计的不足之处有受大气压影响/测量范围小/不易携带。故答案为:(1)气体热胀冷缩;(2)19.8;(3)受大气压影响/测量范围小/不易携带。26.【答案】(1)直线(2)越大(3)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都有关。【解答】(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当小孔的形状、大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越大,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与物体形状有关,与小孔形状无关,因此地面上光斑的形状为○,故选B。故答案为:(1)直线;(2)越大;(3)B。27.【答案】(1)B(2)23(3)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排出偶然因素的影响(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解答】(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是同学们通过实验收集到的,它们代表了蚊子在各种条件下停留在纸板上的次数,因此这些数据属于探究的证据;故选B;(2)在第2组中,汗液的平均值应该是(22+24+23)÷3=23,因此“△”处应填写的数值为23。(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排出偶然因素的影响;(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证据来支持小组同学的建议:蚊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故答案为:(1)B;(2)23;(3)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排出偶然因素的影响;(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28.【答案】(1)V=S/t(2)小(3)0.2;小于【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再用计算平均速度。(2)斜面坡度较小,用时较长.(3)用计算上半段的平均速度。【解答】(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再用计算平均速度。(2)斜面坡度较小,用时较长,便于测量时间;(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tAB=10:35:03-10:35:00=3s,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通过下半程时,tBC=10:35:05-10:35:03=2s,则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因此,vAB小于vBC。故答案为:(1);(2)小;(3)0.2;小于。29.【答案】(1)北(2)A(3)春或秋(4)D【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从北极看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是顺时针转动,结合图甲得知,该图是以地球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图中C点将进入黑夜,说明位于昏线上。A点将进入白昼,说明位于晨线上;(3)图中,此时北半球处于春或秋季;(4)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和该现象一致的应该是D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选项ABC都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故选D。故答案为:(1)北;(2)A;(3)春或秋;(4)D。30.【答案】(1)③④②①;碘液(2)D(3)5(4)良好,缺少标记细胞质、液泡【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解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③滴、④撕、②展、①盖、染、吸。故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染色时滴加的液体为碘液,是为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2)1、2有螺纹,是物镜,3、4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反之,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若想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2。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物镜离装片越近,视野越窄,观察到的数目越少。因此,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2、3、5,故选D;(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4)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缺少标记细胞质、液泡,因此被评为良好。故答案为:(1)③④②①;碘液;(2)D;(3)5;(4)良好;缺少标记细胞质、液泡。31.【答案】(1)赤道(2)测量地轴与底座的角度(3)能旋转,稍有卡顿【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模型【解析】【分析】地球一时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有地轴、经纬网线、底座等,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解答】(1)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线为赤道;(2)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其与底座的夹角为66.5°,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3)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运动,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处为拨动地球仪能旋转,稍有卡顿。故答案为:(1)赤道;(2)测量地轴与底座的角度;(3)能旋转,稍有卡顿。32.【答案】(1)解:根据v= 可得,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车道的时间:t0= = =1.5s答: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横穿机动车道,则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车道的时间是1.5s(2)解:最小值的时候是自行车车速慢,自行车的车头刚好和汽车的车尾接触,汽车行驶的距离s1=22.5m+4.5m=27m,v1=54km/h=15m/s,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 = =1.8s,自行车通过的路程s2=3.6m+0.9m=4.5m,自行车行驶的最小速度:v2= = =2.5m/s;答:若自行车的车头与这辆轿车的车尾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2.5m/s;(3)解:最大值的时候是自行车车速快,自行车的车尾碰到汽车的车头,汽车行驶的距离s1′=22.5m,汽车行驶的时间t′= = =1.5s,自行车通过的路程s2′=3.6m+0.9m+1.8m+1.8m=8.1m,自行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2′= = =5.4m/s。自行车速度应小于2.5m/s或大于5.4m/s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答:自行车速度应小于2.5m/s或大于5.4m/s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当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车道时,它行驶的路程等于两条车道宽与自行车长之和,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通过时间即可。(2)若自行车的前轮与这辆轿车的车尾刚好相撞,那么汽车行驶的距离s1等于车头到BC的距离与车长之和,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汽车的行驶时间。此时自行车车头通过的距离s2正好等于右边车道的宽度与车身右边到中间隔离带的距离,最后根据 计算出自行车的最小速度即可。(3)当自行车的速度最大时,自行车的车尾碰到汽车的车头,即汽车行驶的距离s1'=22.5m,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汽车行驶的时间。此时自行车通过的路程s2'=右边车道宽+车身到中间隔离带宽度+车宽+自行车长,最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自行车的最大速度,据此确定自行车车速范围。33.【答案】(1)(2);πs(R2-r2);【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因为纸很薄且卷绕得很紧,所以从紧密地卷成筒状纸的横截面积的形成来分析,应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体积,测量总厚度时,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解答】(1)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是;(2)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用刻度尺测得整卷纸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整卷纸的体积可表示为V=πs(R2-r2);则整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故答案为:(1);(2);πs(R2-r2);。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