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1.(2024九上·龙华月考)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 D.②①④【答案】D【知识点】水的净化【解析】【解答】解:①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②加明矾吸附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③蒸馏可得蒸馏水,比生活用水成本高;④消毒杀菌,这是必须的,饮用水必须达到生化标准.净化水的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故其正确的顺序为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①过滤→④消毒杀菌.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净水方法的理解,解答时需要搞清楚每一步骤的作用.加明矾吸附只是把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有利沉降,不同于活性炭吸附,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得到蒸馏水比生活用水纯净得多,因此成本高.2.(2024九上·龙华月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B. C. D.石墨【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A、Al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金属、碳等由原子构成,盐类物质由离子构成,二氧化碳、水等由分子构成分析。3.(2024九上·龙华月考)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答案】A【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解析】【解答】A、木炭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木炭、硫、铁丝、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分析。4.(2024九上·龙华月考)下列含有氧气的物质是A. B. C.沸水 D.空气【答案】D【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为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不含氧气,沸水中几乎不溶解氧气,空气由氮气、氧气等组成,含有氧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其它纯净物中不含氧气,沸水中不能溶解氧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分析。5.(2024九上·龙华月考)镍主要用于不锈钢、电镀、新能源电池等方面。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 B.镍原子易失电子C.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答案】C【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小格中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镍原子序数=质子数=28,不符合题意;B、镍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则镍原子易失电子,不符合题意;C、镍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元素周期表小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汉字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分析;B、根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分析;C、根据名称带“钅”的属于金属元素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6.(2024九上·龙华月考)氯酸钾(化学式为)也可用于制取氧气,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A. B. C. D.【答案】A【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解析】【解答】 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显+5价,各元素不包含-1价;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及常见元素化合价分析。7.(2024九上·龙华月考)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可用作消毒防腐剂和食品防腐剂。对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它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它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水杨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B、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水杨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符合题意;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D、水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比中占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分析;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8.(2024九上·龙华月考)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分子 B.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B【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图示中共有四种不同的分子,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为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图示确定分子种类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D、根据化合反应遵循“多变一”的特点分析。9.(2024九上·龙华月考)近几年我国的火箭发射事业飞速发展,火箭的推进剂也在更新换代。高氯酸铵()是火箭推进剂之一,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产生巨大的冲力,其反应后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 B. C. D.【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高氯酸铵由氮、氢、氯、氧元素组成,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可能生成氮气、氧气或氯气,但因不含碳元素,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10.(2024九上·龙华月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答案】C【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二氧化碳的用途;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固体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能用于人工降雨,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没有毒,能用于制做碳酸饮料,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引起酸雨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吸热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无毒分析。11.(2024九上·龙华月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的发生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答案】(1)锥形瓶;铁架台(2);D(3)B;(4)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锥形瓶;仪器②为铁架台;(2)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D装置;(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b进入F中。【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较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纯净分析;(3)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4)根据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锥形瓶;仪器②为铁架台;(2)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D装置;(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b进入F中。12.(2024九上·龙华月考)(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2)粉碎机和搅拌器的作用是 。(3)加入足量的物质X是 。(4)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过滤器中蒸发得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答案】(1)CaCO3(2)加快反应速率(3)稀盐酸(4)CaCO3+2HCl=CaCl2+H2O+CO2(5)纯净物【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搅拌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3)石灰石与X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X为稀盐酸;(4)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5)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分析】(1)根据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分析;(2)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分析;(3)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分析;(4)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分析;(5)根据由同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分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搅拌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3)石灰石与X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X为稀盐酸;(4)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5)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13.(2024九上·龙华月考)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一段镁条(实验前需 )和一个陶土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陶土网,在陶土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 ,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2)实验二:探究燃烧条件。现有如下实验事实:①不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实验三:实验现象为 ,灭火原理是 。(4)上述三个实验均涉及化学反应,请写出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答案】(1)用砂纸打磨干净;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生成的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2)③④;②④(3)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隔绝氧气(4)【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金属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取一段镁条,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干净,和一个陶土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陶土网,在陶土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2)实验二: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是: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3)实验三: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则实验现象为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任一条件即可,图示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覆盖在蜡烛表面,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4)实验一: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根据金属表面有氧化物实验前需除去,镁燃烧现象及镁燃烧时部分生成物部分逸散分析;(2)根据所给各实验的条件及现象,结合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分析;(4)根据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金属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取一段镁条,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干净,和一个陶土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陶土网,在陶土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2)实验二: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是: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3)实验三: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则实验现象为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任一条件即可,图示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覆盖在蜡烛表面,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4)实验一: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14.(2024九上·龙华月考)同学们需要制取氧气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足量的高锰酸钾开展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二氧化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若制取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答案】(1)87(2)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7.4g。【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二氧化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2)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分析。(1)二氧化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计算过程见答案。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1.(2024九上·龙华月考)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 D.②①④2.(2024九上·龙华月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B. C. D.石墨3.(2024九上·龙华月考)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4.(2024九上·龙华月考)下列含有氧气的物质是A. B. C.沸水 D.空气5.(2024九上·龙华月考)镍主要用于不锈钢、电镀、新能源电池等方面。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 B.镍原子易失电子C.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6.(2024九上·龙华月考)氯酸钾(化学式为)也可用于制取氧气,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A. B. C. D.7.(2024九上·龙华月考)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可用作消毒防腐剂和食品防腐剂。对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它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它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2024九上·龙华月考)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分子 B.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9.(2024九上·龙华月考)近几年我国的火箭发射事业飞速发展,火箭的推进剂也在更新换代。高氯酸铵()是火箭推进剂之一,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产生巨大的冲力,其反应后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 B. C. D.10.(2024九上·龙华月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11.(2024九上·龙华月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的发生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12.(2024九上·龙华月考)(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2)粉碎机和搅拌器的作用是 。(3)加入足量的物质X是 。(4)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过滤器中蒸发得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13.(2024九上·龙华月考)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一段镁条(实验前需 )和一个陶土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陶土网,在陶土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 ,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2)实验二:探究燃烧条件。现有如下实验事实:①不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实验三:实验现象为 ,灭火原理是 。(4)上述三个实验均涉及化学反应,请写出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14.(2024九上·龙华月考)同学们需要制取氧气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足量的高锰酸钾开展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二氧化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若制取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水的净化【解析】【解答】解:①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②加明矾吸附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③蒸馏可得蒸馏水,比生活用水成本高;④消毒杀菌,这是必须的,饮用水必须达到生化标准.净化水的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故其正确的顺序为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①过滤→④消毒杀菌.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净水方法的理解,解答时需要搞清楚每一步骤的作用.加明矾吸附只是把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有利沉降,不同于活性炭吸附,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得到蒸馏水比生活用水纯净得多,因此成本高.2.【答案】B【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A、Al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金属、碳等由原子构成,盐类物质由离子构成,二氧化碳、水等由分子构成分析。3.【答案】A【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解析】【解答】A、木炭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木炭、硫、铁丝、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分析。4.【答案】D【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为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不含氧气,沸水中几乎不溶解氧气,空气由氮气、氧气等组成,含有氧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其它纯净物中不含氧气,沸水中不能溶解氧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分析。5.【答案】C【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小格中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镍原子序数=质子数=28,不符合题意;B、镍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则镍原子易失电子,不符合题意;C、镍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元素周期表小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汉字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分析;B、根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分析;C、根据名称带“钅”的属于金属元素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6.【答案】A【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解析】【解答】 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显+5价,各元素不包含-1价;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及常见元素化合价分析。7.【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水杨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B、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水杨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符合题意;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D、水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比中占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分析;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8.【答案】B【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图示中共有四种不同的分子,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为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图示确定分子种类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D、根据化合反应遵循“多变一”的特点分析。9.【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高氯酸铵由氮、氢、氯、氧元素组成,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可能生成氮气、氧气或氯气,但因不含碳元素,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10.【答案】C【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二氧化碳的用途;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固体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能用于人工降雨,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没有毒,能用于制做碳酸饮料,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引起酸雨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吸热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无毒分析。11.【答案】(1)锥形瓶;铁架台(2);D(3)B;(4)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锥形瓶;仪器②为铁架台;(2)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D装置;(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b进入F中。【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较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纯净分析;(3)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4)根据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锥形瓶;仪器②为铁架台;(2)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D装置;(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b进入F中。12.【答案】(1)CaCO3(2)加快反应速率(3)稀盐酸(4)CaCO3+2HCl=CaCl2+H2O+CO2(5)纯净物【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搅拌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3)石灰石与X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X为稀盐酸;(4)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5)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分析】(1)根据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分析;(2)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分析;(3)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分析;(4)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分析;(5)根据由同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分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搅拌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3)石灰石与X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X为稀盐酸;(4)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5)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13.【答案】(1)用砂纸打磨干净;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生成的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2)③④;②④(3)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隔绝氧气(4)【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金属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取一段镁条,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干净,和一个陶土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陶土网,在陶土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2)实验二: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是: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3)实验三: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则实验现象为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任一条件即可,图示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覆盖在蜡烛表面,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4)实验一: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根据金属表面有氧化物实验前需除去,镁燃烧现象及镁燃烧时部分生成物部分逸散分析;(2)根据所给各实验的条件及现象,结合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分析;(4)根据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金属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取一段镁条,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干净,和一个陶土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陶土网,在陶土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2)实验二: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是: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3)实验三: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则实验现象为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任一条件即可,图示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覆盖在蜡烛表面,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4)实验一: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14.【答案】(1)87(2)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7.4g。【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二氧化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2)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分析。(1)二氧化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计算过程见答案。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