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训练(二十六) 机械运动
基础过关
1.(2024绍兴期末)如图K26-1所示,在匀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的窗台上有一枚硬币屹立不动,小虞认为硬币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图K26-1
A.座椅上的小虞 B.路边远去的树
C.匀速行驶的列车 D.列车的窗台
2.甲、乙两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K26-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图K26-2
A.0~10 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0~30 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10~20 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20~30 min,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3.我国研制的某款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行器的运动状态是 ( )
A.垂直起飞 B.垂直降落
C.定速巡航 D.空中悬停
4.(2024金华三模)图K26-3是合作小组的同学们利用频闪摄影技术研究汽车的运动状态时,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拍摄到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频闪照片。若车身长3 m,则拍摄过程中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
图K26-3
5.(2024杭州期末)如图K26-4所示是小丁在研究物体在平直路面运动时作出的几个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K26-4
(1)图甲表示物体做 运动。
(2)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
(3)图丙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 s末vA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B。
6.(2024浙江一模)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类观测范围不断扩大。
材料一 用相机拍照时,快门打开的时间称为曝光时间(如图K26-5所示)。在这段时间内,光通过镜头、快门,成像在感光器上。
图K26-5
材料二 当曝光时间一定时,若所拍摄物体的移动速度越大,导致像在感光器上移动较大距离,拍出的照片会变模糊。夜间拍摄静止的不发光物体时,为了拍出明暗适中的照片,在进光量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延长曝光时间,若手持相机则容易抖动,也会使拍出的照片变模糊。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缩短曝光时间、增大进光量来解决。
材料三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在阿秒光脉冲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利用阿秒光脉冲可以将曝光时间缩短到阿秒级别(1阿秒=1×10-18 s)。
(1)拍摄班级毕业照时,感光器上所成像的性质是 。
(2)若以 为参照物,手持相机抖动可以等效于物体移动,两种照片模糊的情况本质相同。
(3)目前人类获得的最短曝光时间为43阿秒,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则光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走进重高
7.(2015杭州)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K26-6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26-6
A.甲船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船静止 B.甲船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船静止
C.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8.轮船水平向右匀速航行,小明在船上跳远,不计空气阻力,且起跳方式、起跳角度和力度等因素均一致,以起跳点为参照物,小明能跳得更远的方向是 (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与轮船运动方向垂直 D.任何方向都一样
9.如图K26-7甲所示是以低速向右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在某时刻的照片,小球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小球除受到重力和桌面支持力外,不受其他力。此后列车进入变速阶段,如图乙所示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拍摄到的另一张照片。在变速阶段,列车做 (选填“减速”或“加速”)运动,以图中的 为参照物,桌面是静止的。
图K26-7
10.(2024宁波期末)如图K26-8所示为某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a、b是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a、b接收。 (3)液晶屏显示a、b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 ms=0.001 s)。
甲
图K26-8
(1)若把铜铃放在a、b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
(2)小曙将铜铃放到a的左边,并与a、b在一条直线上。增大铜铃到a的距离,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小曙想验证“声速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a的左边,并与a、b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a、b之间的空气,发现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 2.B 3.B
4.12 m/s
[解析]汽车长L=3 m,
汽车行驶的路程:s=6L=6×3 m=18 m。
汽车行驶时间:t=3×0.5 s=1.5 s,
汽车行驶的速度:v===12 m/s。
5.(1)匀速直线 (2)路程 (3)大于
[解析](1)由图甲知,图像为s-t图像,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明其速度大小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乙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s=vt,表示路程。
(3)由图丙可知,20 s末vA=20 m/s,vB=10 m/s,所以vA大于vB。
6.(1)倒立、缩小的实像
(2)镜头(或相机或手)
(3)1.29×10-8 m
[解析](1)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感光器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若以相机为参照物,相机抖动时,物体相对于相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手持相机抖动可以等效于物体的移动,所以两种照片模糊的情况本质相同。
(3)最短曝光时间为t=43阿秒=4.3×10-17 s。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则光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vt=3×108 m/s×4.3×10-17 s=1.29×10-8 m。
7.D 8.D
9.加速 车厢
10.(1)0 (2)不变 (3)增大
[解析](1)若把铜铃放在a、b的中点,此时s1=s2,设此时的声速为v,那么液晶屏显示a、b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t0=-=0。
(2)根据题意,两采集器接收信号时间的差值一直都是声音传播a、b之间距离的时间,因此不变。
(3)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变小,说明时间变小,则速度变大,即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