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课标】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2课《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课标】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2课《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2课交响音画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二)艺术表现
运用聆听、分析等方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文化理解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乐曲中自由、和平的思想,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并能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一)审美感知
了解两个音乐主题的不同风格特点,明确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及鲍罗丁生平,能够简单哼唱作品主题。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01
新知导入
欣赏图片
感受风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图片展示的是中亚细亚草原,你们了解过吗?
中亚细亚草原即中亚草原,中亚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中亚细亚草原位于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又称图兰低地。是一个广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
地势低洼,大部分海拔不足100米,有不少地区低于海平面。由于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地区,故气候干旱,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其中的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是中亚两大著名的沙漠
中亚细亚草音乐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02
新知讲解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创作的一首具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交响音画作品,该作品是交响音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作。交响音画是一种自由形式的,以绘画为题材或是描写自然风光的标题交响音乐。这部作品是鲍罗丁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专门为“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所写的,乐曲画面感强烈,主题鲜明。
什么是交响音画?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交响乐,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叫做"交响音画"。
大家之前学习了解过作曲家鲍罗丁吗?
鲍罗丁,俄罗斯作曲家、化学家、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成员。他在童年时期就酷爱音乐和化学,这两方面都有特殊的天赋。由于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被聘为医学研究所的有机化学教授。他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认真学习、研究音乐。主要作品有歌剧《伊戈尔王子》、三部交响曲(第三部未完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部弦乐四重奏及若干首钢琴小曲与歌曲。
通过聆听,判断这首作品是由几个主题组成?
这是一首A大调的双主题变奏曲,具有严谨的曲式结构。
全曲以引子+a+a1+连接+b+连接+a2+a3+a4+连接+b1+b2+ab对位+a5的结构展开,通过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描绘了景物化的形象。
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主题,感受第一主题的旋律、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第一主题代表俄罗斯军队,具有宽广的气息和舒缓悠长的风格。
旋律由单簧管和法国号依次吹出,长笛和双簧管也参与歌唱性地奏出和平的俄罗斯民歌旋律,渲染了草原的背景气氛。
下面边听音乐边哼唱
欣赏第二主题,感受第二主题的旋律、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第二主题代表土著商队,悠扬迷人,充满浓郁的东方色彩。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相同八度的交错拨弦引出,仿佛是商队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声。英国管吹出的音乐具有神秘的东方特点。
下面模拟提琴演奏
那么这两个主题事怎样发展的呢?
主题的重复与变奏。
乐曲中,两个主题在多种手法的处理下逐渐展开,形成高潮。
乐队以全奏的形式演奏出一支威武的进行曲,将乐曲推向高潮。主题的融合。在高潮部分,两个主题同时出现并相互交织、融合,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文化的和谐共处和友好交流。
下面聆听结尾,听听结尾的旋律有设呢么特点?力度有什么变化?
结尾部分乐曲在长笛悠扬的旋律中结束,象征着商队在军队的护送下平安穿过草原、渐渐远去的景象。结尾部分音乐逐渐减弱,表现出商队远去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03
课堂展示
下面我们用不同的伴奏形式表现音乐
04
课堂拓展
下面通过视频感受一下
通过学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05
课堂达标
1.作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由 主题组成。
2.作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 (国家)交响音画。
3.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交响乐,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叫做 。
答案:1.两个
2.俄罗斯
3.交响音画
06
课堂总结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俄] 鲍罗丁 曲
乐曲有两种不同风格的主题
感谢您的聆听!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