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动物的适应能力(教案+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动物的适应能力(教案+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 《生命世界》单元 4.动物的适应能力 教学设计
单元 《生命世界》 课题 4.动物的适应能力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7.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及要求 5.6 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3~4年级⑨列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3~4年级 ③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7.1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3~4年级②举例说出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说出这些变化对维持动物生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2.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科学思维: 能比较不同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维持其生存的作用。 探究实践: 1.能够总结归纳出动物感知、适应环境的方式。 2.能够调查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3.知道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信息,列举相关实例。 态度责任: 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活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与他人交流证据和观点。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知道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2.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1.能够总结归纳出动物感知、适应环境的方式。 2.能比较不同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维持其生存的作用。
教学 准备 教师:蚂蚁、樟脑丸、纸板、一次性手套、实验记录表等
学生:课前在校园中捕捉的蚂蚁,课前收集动物如何适应季节变化的事例,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 任务一:阅读 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页故事《快要下雨了》,说说故事中哪些动物能够感知天要下雨了?它们是如何感知快要下雨了? 让学生初步感知动物能感知环境的变化,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猜想。 此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实验(预设10分钟) 任务二:逃出包围圈 1.出示任务:在蚂蚁的周围用樟脑丸画一个圈,蚂蚁会逃出这个圈吗?增加蚂蚁周围樟脑丸圈数,蚂蚁又会怎样?先说说你的猜想。 2.操作方法: (1)把蚂蚁放在纸板上; (2)用樟脑丸围着蚂蚁画一个直径约3厘米大小的圈; (3)观察蚂蚁的反应。 3.小贴士:合成樟脑丸具有刺激性气味,常被用来防虫,同时对人体也是有害的。使用樟脑丸时要戴上手套,使用完要洗手。不要把樟脑丸和食物放在一起。 4.分组实验。 5.实验现象:①画一个圈时,蚂蚁碰到圈后就马上掉头,再次碰到圈后再改变方向,连续尝试好多次,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奋力冲了出去。②增加圈数后,蚂蚁经过第一圈的多次试探后,能够比较从容地冲出第二圈、第三圈…… 6.小结:蚂蚁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同时又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逃出包围圈”的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分享观察到的信息。 此环节可以教师利用展台进行实验的演示,也可分组完成实验,分组完成实验时要保护好蚂蚁。
三、阅读(预设10分钟) 任务三:动物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1.自然界中动物们通常都具有感知和适应环境的本领,这跟它们的身体结构密不可分,科学家认为它们都有各自特殊的感觉器官,请大家阅读第11页课本内容“动物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2.组内分享:说说刚才从阅读中获取的科学知识, 3.班级交流:自然界中的动物还有哪些用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的例子。 4.小结: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从资料中获取关键信息,从而能简单描述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知道它们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此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表达交流(预设10分钟) 任务四:调查动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1.出示图片“动物的巢”,思考:动物用什么筑巢?动物的巢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交流。 2.动物用树枝、干草、泥土筑巢,巢是动物的家,可以给动物遮风挡雨,还可以养育动物宝宝。动物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季节的变化。(阅读11页小贴士) 3.除了筑巢,动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还有哪些事例?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拿出来,完成调查表。 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调查表动物名称寒冷的冬季炎热的夏季备注
小结:动物在寒冷的冬天因为食物供给不足,所以普遍干瘦,毛发干燥;春天天气回暖,动物们会慢慢褪去厚重的绒毛;夏天动物们一般都体型优美,毛色光润;秋天,动物会选择存储食物或者在体内积蓄丰富的脂肪过冬,比如松鼠、蚂蚁等存储食物,一些哺乳动物还会在冬天来临前大量进食来积蓄脂肪,冬眠类动物比如青蛙、蛇、熊等不吃东西只睡觉以减缓消耗,候鸟以及会迁徙的动物会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地;进入冬天时动物的体型相对较胖,开始换上密实暖和的绒毛。动物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季节的变化。 引导学生根据出示的图片,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法;并根据收集的资料,能举例描述出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此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收集的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能根据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总结。
五、练一练(预设5分钟) 一、填空题 1.蚂蚁具有( )环境的能力,同时又有( )环境的能力。 2.动物通过皮肤、( )、翼、鳍、鳃等( )和( )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3.使用樟脑丸时要戴上( ),使用完要( )。不要把樟脑丸和食物放在一起。 二、选择题 1.要下雨了,小鱼在水面上跳来跳去,这说明( )。 A.动物具有感知外界环境的本领 B.水生动物向往陆地的生活 C.鱼是两栖动物 2.可以通过皮肤变色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的动物是( )。 A.变色蜥蜴 B.熊猫 C.蛇 3.大象通过( )的方式提醒同伴发生了危险,要迅速逃离。 A.跺脚 B.碰触鼻子 C.跳舞 参考答案: 1.感知、适应 2.四肢、接触、感知 3.手套、洗手 1.A 2.A 3.A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动物的适应能力 蚂蚁——感知环境、适应环境 变色蜥蜴:皮肤 大象:四肢 鹰类:翼 (
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鱼:鳍 对季节的适应:筑巢、冬眠、储存粮食、换毛……(共16张PPT)
动物的适应能力
大象版春季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生命世界》
阅读——快要下雨了
哪些动物能够感知天快要下雨了?
它们时如何感知天快要下雨了?
实验——逃出包围圈
(1)在蚂蚁的周围用樟脑丸画一个圈,蚂蚁会逃出这个圈吗?
(2)增加蚂蚁周围樟脑丸圈数,蚂蚁又会怎样?
任务
实验——逃出包围圈
(1)把蚂蚁放在纸板上;
(2)用樟脑丸围着蚂蚁画一个直径约3厘米大小的圈;
(3)观察蚂蚁的反应;
(4)在刚才的圈外再多画几个圈,圈与圈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
(5)再次观察蚂蚁的反应。
操作方法
合成樟脑丸具有刺激性气味,常被用来防虫,同时对人体也是有害的。使用樟脑丸时要戴上手套,使用完要洗手。不要把樟脑丸和食物放在一起。
小贴士
实验——逃出包围圈
(1)画一个圈时,蚂蚁碰到圈后就马上掉头,再次碰到圈后再改变方向,连续尝试好多次,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奋力冲了出去。
(2)增加圈数后,蚂蚁经过第一圈的多次试探后,能够比较从容地冲出第二圈、第三圈……
实验现象
蚂蚁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同时又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阅读——动物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变色蜥蜴的皮肤可在不同环境中变色,从而达到完美的伪装效果。
大象跺脚能使地面产生震动,从而向其他同伴发出警告,提醒它们发生了危险,要迅速逃离。
阅读——动物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鹰类的翅膀很宽,尾巴呈扇形,飞行时主要飞羽全部展开,羽毛之间的缝可以防备狂风,从而在山峡间不稳定的气流中保持稳定。
鱼鳍能够帮助鱼在水里保持平衡,从而自由游动。
自然界中的动物还有哪些是用不同器官来感知环境的?
小结
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调查——动物对季节的适应
动物用什么筑巢?
动物的巢有什么作用?
调查——动物对季节的适应
大多数鸟类能够选用植物纤维、树枝、树叶、杂草、泥土、兽毛或鸟羽等筑巢。鸟巢使鸟卵不致滚落并能均匀受到亲鸟体温的孵化,还有利于亲鸟喂养雏鸟。鸟巢还能减缓热量散失,防止其他动物攻击等。筑巢是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贴士
调查——动物对季节的适应
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调查表 动物名称 寒冷的冬季 炎热的夏季 备注
根据提前收集的资料完成调查表。
调查——动物对季节的适应
小结
动物在寒冷的冬天因为食物供给不足,所以普遍干瘦,毛发干燥;春天天气回暖,动物们会慢慢褪去厚重的绒毛;夏天动物们一般都体型优美,毛色光润;秋天,动物会选择存储食物或者在体内积蓄丰富的脂肪过冬,比如松鼠、蚂蚁等存储食物,一些哺乳动物还会在冬天来临前大量进食来积蓄脂肪,冬眠类动物比如青蛙、蛇、熊等不吃东西只睡觉以减缓消耗,候鸟以及会迁徙的动物会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地;进入冬天时动物的体型相对较胖,开始换上密实暖和的绒毛。
动物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季节的变化。
练一练
一、填空题
1.蚂蚁具有( )环境的能力,同时又有( )环境的能力。
2.动物通过皮肤、( )、翼、鳍、鳃等( )和( )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3.使用樟脑丸时要戴上( ),使用完要( )。不要把樟脑丸和食物放在一起。
感知
适应
四肢
接触
感知
手套
洗手
练一练
二、选择题
1.要下雨了,小鱼在水面上跳来跳去,这说明( )。
A.动物具有感知外界环境的本领 B.水生动物向往陆地的生活
C.鱼是两栖动物
2.可以通过皮肤变色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的动物是( )。
A.变色蜥蜴 B.熊猫 C.蛇
3.大象通过( )的方式提醒同伴发生了危险,要迅速逃离。
A.跺脚 B.碰触鼻子 C.跳舞
A
A
A
让科学流行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