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光线与视觉(教案+课件14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光线与视觉(教案+课件14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大象版 五年级下册 《探寻光的路线》单元 4.光线与视觉 教学设计
单元 《探寻光的路线》 课题 4.光线与视觉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3声音与光的传播 5-6年级: ④举例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⑤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⑥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人眼看到物体时光线的传播路径,理解只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人眼才能看到该物体。 科学思维 能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实验数据,整理归纳出人能看见物体的原因并解释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 探究实践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解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态度责任 乐于合作探究,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具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人眼看到物体时光线的传播路径,理解只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人眼才能看到该物体。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实验数据,整理归纳出人能看见物体的原因并解释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蜡烛、火柴、平面镜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导入: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见物体? 出示生活中不同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什么情况下才能看见物体。
二、聚焦问题,作出假设(预设10分钟)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猜想: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里,才能看到。 依据:黑板反光看不清字等现象。 在学生说出个人猜想时要求其说明理由,锻炼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和实证意识。
三、制订计划,实验探究(预设15分钟) 设计实验,演示上面的现象并解释自己的观点 分组探究用不同角度进行照射,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画出从光源到物体,再从物体到人眼的光线示意图,解释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
四、得出结论,拓展延伸。(预设15分钟) 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设计制作:潜望镜 小结:眼睛是感觉光的器官。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光在潜望镜中经过了( )次反射。 A.一 B.两 C.三 2.学校教室里的墙壁一般涂成白色,主要是因为( )。 A.白色可以反射光线,让教室更亮 B.白色容易清洁 C.白色比较美观 3.白天上课时,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眼睛中射出的光照到黑板上,让我们看到了字 B.太阳发出的光照到黑板上,眼睛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字 C.太阳发出的光照到黑板上,然后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4.观看露天电影时,我们能在座位上观看到白色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 )。 A.光在银幕上发生了反射 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直射 C.银幕本身会发光,从而显示出画面 二、我会判 1.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 2.我们能看到书上精美的插图,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书上。 ( ) 3.司机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树,是因为树发出的光照到了镜子上,然后反射进了司机的眼睛里。( ) 4.手电筒发出的光对眼睛有害,我们要避免直视。( ) 5.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该相对平行放置。( )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A 二、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共14张PPT)
光线与视觉
大象版春季
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探寻光的路线》
想一想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见物体? 联系实际生活,交流自己的观点。
没有光源
想一想
它是光源,可以发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想一想
发光的物体被遮挡。
镜子可以反射的光线。
想一想
可有时候即使有光,为什么我们还是看不清物体呢?
人脸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事实证据
设计实验,演示上面的现象并解释自己的观点。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里才行……
处理信息
画出从光源到物体,再从物体到人眼的光线示意图,解释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
本课小结
眼睛是感觉光的器官。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设计制作
平面镜能够把其他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保持原有的状态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能借助平面镜看到被遮挡的物体。潜望镜就是这样一种装置。做一个潜望镜模型玩一玩,说一说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
练一练
1.光在潜望镜中经过了( )次反射。
A.一 B.两 C.三
2.学校教室里的墙壁一般涂成白色,主要是因为( )。
A.白色可以反射光线,让教室更亮 B.白色容易清洁 C.白色比较美观
3.白天上课时,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眼睛中射出的光照到黑板上,让我们看到了字
B.太阳发出的光照到黑板上,眼睛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字
C.太阳发出的光照到黑板上,然后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4.观看露天电影时,我们能在座位上观看到白色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 )。
A.光在银幕上发生了反射
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直射
C.银幕本身会发光,从而显示出画面
B
A
C
A
一、我会选
练一练
二、我会判
1.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
2.我们能看到书上精美的插图,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书上。 ( )
3.司机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树,是因为树发出的光照到了镜子上,然后反射进了司机的眼睛里。( )
4.手电筒发出的光对眼睛有害,我们要避免直视。( )
5.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该相对平行放置。( )
×




让科学流行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