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 五年级下册 《探寻光的路线》单元 3.光的反射 教学设计单元 《探寻光的路线》 课题 3.光的反射 课时 1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 3.3声音与光的传播 5-6年级:⑥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科学思维 能根据探究学习需要设计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探究实践 小组合作探究光的反射实验。 态度责任 乐于合作探究,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能根据探究学习需要设计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激光笔(或手电筒)、玻璃箱(或光学演示箱)、线香、火柴、平面镜、纸板等。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导入:学生观察玻璃幕墙反射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引出问题:光的反射是怎么回事呢? 举例生活中的现象:湖面倒影、汽车后视镜、玻璃窗户。二、聚焦问题,作出假设(预设5分钟) 针对这些场景,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进行合理猜想并说出个人依据。 在学生说出个人猜想时要求其说明理由,锻炼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和实证意识。三、制订计划,实验探究(预设20分钟) 设计验证光的反射实验方案。 使用不同的照射角度、使用不同的材料代替平面镜,分组探究光的反射,记录实验现象。四、得出结论,拓展延伸。(预设10分钟) 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拓展阅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拓展应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下列成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不见秦山 C.杯弓蛇影 2.太阳向太空释放光和热的方式是( ) A.反射 B.折射 C.辐射 3.周末小明爸爸开着黑色轿车带着小明外出游玩,路过一个转弯处发现安装的反光镜可以看到对向来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爸爸是通过反光镜反射过来的光看到对向来车的 B.黑色轿车比白色轿车吸热慢 C.黑色轿车比白色轿车反光本领强 4.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折射 二、我会判 1.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路线。( ) 2.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实物的大小相同,但左右相反。( ) 3.汽车的反光镜不是平面镜,它没有用光的反射原理。( ) 4.要使眼睛看到物体,这个物体一定要是光源。( ) 5.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4.A 二、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