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陆地上的水体(教案+课件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陆地上的水体(教案+课件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陆地上的水体
大象版春季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自然界的水》
猜想假设
陆地上有没有水?
全球海洋、陆地分布图
海洋面积占71%
陆地面积占29%
陆地上的水与海洋中的水有什么不同?
讨论陆地上的水体
陆地上也有水,有少部分是像海水一样含盐量较多的咸水,更多的是含盐量小于0.5克/升的淡水资源。自古以来,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沿河地带。如:黄河流域诞生了中华文明,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诞生了古印度文明,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
阅读
通过阅读,你收获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河流湖泊?
认识陆地上的水体
思考:陆地上的水还有哪些类型?
陆地上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称为河流,有时也叫“江”。
尼罗河
世界最长的河流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
长江
中国第一长河
认识陆地上的水体
思考:陆地上的水还有哪些类型?
冰川是陆地表面主要的水体类型之一,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
北极
南极
认识陆地上的水体
思考:陆地上的水还有哪些类型?
有的陆地表面洼地积水较多,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
1.死海、里海——不是海,是湖泊;
2.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咸水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认识陆地上的水体
冰川、河流、湖泊都是陆地上的主要水体。
河流、湖泊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处理信息
阅读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这些水域有怎样的特征,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制作资料卡
1.资料卡用厚实、耐用些的纸,大小统一,方便保存。
2.一张资料卡记录一个问题。
3.要记录资料来源。
4.资料卡按照主题分类,方便以后查找。
注意事项
制作资料卡
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类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水体的形态特征,并了解不同水体特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练一练
一、判断题
1.自古以来,陆地上的咸水资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
3.陆地上面积最大的水体是湖泊。( )
4.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罗河。( )
×

×

练一练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陆地上的水体的是( )。
A.尼罗河 B.洞庭湖 C.大西洋
2.根据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可以将水分为( )。
A.盐水和淡水 B.淡水和咸水 C.海洋水和陆地水
3.黄河的形状呈巨大的( )。
A. “之”字形 B.“几”学形 C.“幺”字形
4.冰川主要分布在( )。
A.南北两极和高山地区 B.平原地区 C.中纬度沿海地区
C
B
B
A
让科学流行起来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 《自然界的水》单元 2.陆地上的水体 教学设计
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2.陆地上的水体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2水循环 3~4年级③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说出河流、湖泊、海洋、冰川、地下水等主要水体类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说出地球陆地表面的主要水体类型。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不同水体特征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探究实践: 1.通过整理分析信息,准确描述不同水体的形态特征。 2.学习制作和利用资料卡来进行表达交流。 态度责任: 对水体等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能说出地球陆地表面的主要水体类型。 2.通过整理分析信息,准确描述不同水体的形态特征。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不同水体特征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 准备 教师:资料卡
学生:课前与陆地上的水体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任务一:猜想假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都被海洋覆盖,陆地大约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9%。那陆地上有没有水呢?这些水与海洋中的水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猜想陆地上的水和海洋中的水有什么不同。
二、提出问题(预设7分钟) 任务二:讨论陆地上的水体 1.陆地上也有水,有少部分是像海水一样含盐量较多的咸水,更多的是含盐量小于0.5克/升的淡水资源。自古以来,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沿河地带。如,黄河流域诞生了中华文明,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诞生了古印度文明,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 2.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河流湖泊?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初步感知陆地水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此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而感知陆地水体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三、搜集证据(预设7分钟) 任务三:认识陆地上的水体 1.陆地上有很多水,有江河、湖泊,也有水库、运河等。我们把这些聚集在一起称为不同的水体类型。 2.提出问题:陆地上的水还有哪些类型? 3.阅读课本17页资料,小组合作,找出资料中水体的特征,整理信息。 4.小结:冰川、河流、湖泊都是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河流、湖泊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梳理出关键信息,了解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 此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关键词,进而了解陆地主要水体类型的特征。
四、处理信息、表达交流(预设15分钟) 任务四:制作资料卡 1.阅读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这些水域有怎样的特征,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2.小组成员交流阅读成果。 3.回顾这节课的探究历程。 4.小组交流,总结探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从中发现共性,得出结论。) 5.介绍资料卡: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探究结果,我们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来帮助我们表达更准确些,比如各种图表,或是简洁一些的资料卡。资料卡一事一卡,还要注意定期整理,把相同主题的资料卡放在一起,方便按主题查阅。 6.小组交流确定主题,然后每位同学开始制作资料卡,课后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资料卡,互相交流学习。 让学生阅读不同水域的资料,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分析不同水体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预设3分钟) 任务五:总结 我们知道了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类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水体的形态特征,并了解不同水体特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强化科学概念。
五、练一练(预设5分钟) 一、判断题 1.自古以来,陆地上的咸水资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 3.陆地上面积最大的水体是湖泊。( ) 4.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罗河。( )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陆地上的水体的是( )。 A.尼罗河 B.洞庭湖 C.大西洋 2.根据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可以将水分为( )。 A.盐水和淡水 B.淡水和咸水 C.海洋水和陆地水 3.黄河的形状呈巨大的( )。 A. “之”字形 B.“几”学形 C.“幺”字形 4.冰川主要分布在( )。 A.南北两极和高山地区 B.平原地区 C.中纬度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 1.× 2.√ 3.× 4.√ 1.C 2.B 3.B 4.A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陆地上的水体 河流 主要水体类型 湖泊 冰川(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