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内容导学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内容导学分析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内容导学
学习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理解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社会风尚;践行中华民族思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底蕴,领悟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修养功夫和哲学思维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认识中华人文精神,明确人文是关于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促进社会和谐。
道德修养 听美德故事,受美德感召,明美德内涵,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学业质量标准 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勤俭节约和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举例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能举例讲述中华传统美德,能辨识失信失德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名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抵御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增强个人的内心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等问题。
本单元分为“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三课。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和民族特性。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华传统美德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秩序。第六课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学术化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通过认识思想理念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文化底色。第七课是在引导学生了解、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完善自己的人格,向上向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第八课让学生接受美德感召,践行中华美德,完善自身品行,推进社会道德建设。
【教法建议】
1.创新教学方式:单元内容学术化较强,学生易感到枯燥乏味。建议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结合现代科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将传统文化元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3.注重实践体验: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应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
4.增强国际化元素: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国际文化元素,如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情感和经验上基于语文学习、影视作品和学校的文化活动,部分家长的有意识引领有所感知,有些学生可能还掌握了一定的传统文化技艺,比如,接触过民族乐器、书法、国画、剪纸,能说出一些传统经典,知晓或者参观过国内的部分文化景点,同时,在七年级上册时,我们学过中国古代历史,了解了部分历史名人事迹;等等。但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更是连概念都没听过,点滴的理解也只是记忆层面,更罔论对其分类明确。而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之间本身就有很大的兼容性,学生认识这些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们从初中开始系统化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学法建议】
1.专心听讲:老师精心选取了大量资料,最能够说明传统文化的特色内容,我们认真听讲,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较难),增强感性认知,为提升和概括做好准备。
2.做好课堂笔记:记录老师强调的重点知识、案例分析和结论。本单元三课有一定的交叉性,所以更要注意条理清晰,便于整体把握,精准理解。
3.积极参与课堂: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用心体味,感受传统之美。
4.积极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认识和理解易浮于表面。思考之后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见解,才可能掌握的更全面更深入。
5.拓展学习:对深奥的、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不能仅靠教材和老师提供的素材,可以自己抽空进一步搜集素材,结合课本“关键词”“关键句”加强认识。
本单元共用6课时完成教学,每框1课时。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共计2课时) 第一框: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1课时
第二框: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1课时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共计2课时) 第一框: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1课时
第二框: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1课时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共计2课时) 第一框: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1课时
第二框: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