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 《生物的家园》单元 3.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 教学设计单元 《生物的家园》 课题 3.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 课时 1核心 概念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内容及要求 5~6年级:7.1 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举例说出动物行为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例子,知道动物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查资料、采访或者实际调查等方式了解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分析比较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探究实践:调查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行为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态度责任:知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分析比较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调查环境变化时的动物行为。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收集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记录表。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预设5分钟) 创设情境。 导入:三门峡的白天鹅保护区。 2.猜想假设。 提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基于自己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我觉得这可能和白天鹅的生活习性有关系,我知道白天鹅是候鸟,每年都会迁徙。 假设2:我觉得这与三门峡的环境变好有关系。 小结:我们需要研究白天鹅的生存需求,以及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二、制定计划,搜集信息(预设15分钟) 1.制订计划。 以白天鹅和三门峡白天鹅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收集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把收集的资料填写在记录表里,方便后期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自己的看法。21教育网 搜集证据。 小组内设计调查记录表,并通过查找资料、采访或者实际调查了解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三、处理信息,归纳概括(预设10分钟) 1.明确任务。 我们收集了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等方面的资料,请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内容分别贴上“食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三门峡的环境改善”等标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处理信息。 学生分小组整理资料、贴标签,并根据资料分析白天鹅 适合的栖息地,组长进行简单汇总。 3.交流汇报。 全班同学交流,教师以思维导图或者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 4.归纳概括。 提问:从我们收集整理的资料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可以归纳概括一下? 小结: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食物、水、适宜的温度等必要的生存条件。三门峡湿地的环境改善、市民和游人的爱护,吸引了更多的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四、调查记录,表达交流(预设10分钟) 1.制订计划。 提问:环境改善可以吸引动物来栖息。那当环境条件如当地的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21cnjy.com 预设1:我知道非洲大草原上随着气候的变化,水源会变化,所以很多动物会迁徙。 预设2:我知道大马哈鱼会洄游产卵。 预设3:大雁也会迁徙。 小结:让我们调查一下还有哪些环境改变引起动物行为发生变化的例子。请各小组设计一个调查表,然后调查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好记录。www.21-cn-jy.com 2.调查。 学生调查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记录。 3.表达交流。 提问: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中能发现什么? 预设1:我通过查资料发现气候变化会改变动物体形的大小。 预设2:因为环境污染严重,英国一种蛾子的颜色出现了由浅变深的现象;后来环境变好了,这种蛾子的颜色又变浅了。 预设3:我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湖水受到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我们的研究结论完整地概括一下? 小结: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2·1 课前布置调查任务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曾经,由于环境污染加重,达尔文蛾的颜色( )。 A.由深变浅 B.由浅变深 C.由浅变深又变浅 2.美国旧金山湾和雷斯岬国家海岸公园附近的鸟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慢慢变得更大。北极熊、松鼠、青蛙、果蝇等动物的个头都在变小。这主要是( )。 A.水源变化对动物体形产生的影响 B.气候 C.空气 3.越来越多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经内蒙古迁徙到三门峡越冬的原因是( )。 A.三门峡占地面积大 B.三门峡游客众多 C.近年来,三门峡的环境大幅度改善 4.科学家发现,北极熊、松鼠、青蛙、果蝇等动物的体形变小了,他们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A.城市扩张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动物的取食行为 5.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变色龙会在不同的地区变换不同的颜色,这是为了更加美丽 B.鸭子的脚上长有蹼,主要是为了走路平稳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6.萤火虫喜欢生活在草木茂盛、空气湿度高的地方。某地近年来萤火虫数量减少,从下面的统计图中可以推测萤火虫减少的原因是( )。 7.环境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产生变化。下列现象中,动物的行为变化不受环境影响的是( )。 A.多数猫头鹰喜欢白天休息,夜间觅食活动 B.气候变暖,北极熊、松鼠、青蛙等动物的个头慢慢变小 C.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时,会导致水藻疯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环境能够满足动物的生存需求时,就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B.当作“寻找自己的家园”游戏时,戴企鹅头饰的同学应该去寻找森林作为自己的家 C.我们小学生可以自己组织进行野外考察,在野外注意安全即可 9.达尔文蛾短短几十年间从淡色、带斑点变成黑色的原因是( )。 A.日照强,达尔文蛾被晒成了黑色 B.污染严重,黑色的达尔文蛾可以隐藏自己,不易被天敌发现 C.达尔文蛾喜欢在夜间活动,变成黑色不易被天敌发现 10.2024年1月底,一只原本生活在英伦三岛的欧亚鸲(别称“知更鸟”)突然闪现到翠湖地公园,成为翠湖湿地建设二十年来首次观测记录到的特殊存在。看到这则新闻后,奇奇和开了讨论,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奇奇:这只欧亚鸲突然闪现到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可能是因为该公园的生态环境日益为欧亚鸲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B.探探:根据这则新闻,我推断欧亚鸲可能喜欢干燥、温暖的生活环境 C.妙妙:应该加强教育,提高大家保护欧亚鸲的意识 二、判断题。 1.白天鹅喜欢生活在远离人群的高山密林中。( ) 2.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最主要的原因是游人会投喂大量的食物。( ) 3.污染加重后,达尔文蛾变成了黑色,这有利于隐藏自己不被天敌发现。( ) 4.气候变暖可能会对动物的体形大小产生影响。( ) 5.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占地8850亩,步行进入不方便,可以由家长开车进入。( ) 答案:一、选择题。BBCCC AAABB 二、判断题。××√√×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 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 环境条件变化——动物行为改变——适应环境 环境条件变化——动物行为不变——死亡或灭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