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 五年级下册 《大自然里的老师》单元 4.防震原理研究 教学设计单元 《大自然里的老师》 课题 4.防震原理研究 课时 1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13.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及要求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5-6年级:①知道技术包括方法、程序和产品等;知道发明的常用方法,举例说出一些典型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一些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5-6年级:③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能够观察、发现自然现象和仿生原型中的防震原理。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实验模型的各种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探究实践 能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制作仿生模型,并设计验证防震效果的对比实验,会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防震的有效性。 态度责任 乐于对多种模型展开探究,分享与倾听探究成果。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过观察蒲公英的种子、猫爪肉垫、椰子硬壳、翅果的果实,发现自然现象和仿生原型中的防震原理。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通过学习,能根据生物原型制作简单模型进行实验,来验证生物原型的防震效果。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塑料纸、棉绳、一次性杯子、气球、胶带、皱纹纸、瓦楞纸。订书机、卡纸、安全剪刀等。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一、创设情境,观察思考(预设10分钟) 图片导入:出示飞机空投救援物质的图片 提问:视频中采用了哪些防震保护方式,保护救援物质不被摔坏。 降落伞可以减缓物体降落速度;外包装采用泡沫材料,模仿猫爪肉垫可以增加缓冲效果。二、实验验证(预设10分钟) 先根据生物原型制作简单模型进行实验,来验证生物原型的防震效果。 设计实验方案、汇报,师生共同补充、修改、完善。 蒲公英模型、猫爪肉垫模型、椰子模型都有很好防震效果。三、设计制作(预设15分钟) 介绍认识翅果 了解制作翅果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制作翅果。 学生开展翅果飞行实验,验证翅果的防震效果。四、反思交流(预设5分钟) 对比蒲公英模型、猫爪肉垫模型、椰子模型和翅果模型的防震效果,总结归纳这些模型各有的优缺点,思考在制作空投包时有哪些可以借鉴。 学生分析归纳,并将分析结果填写在书中表格上。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做蒲公英模型的防震效果实验时,最有可能用不到的材料是( )。 A.塑料纸 B.玻璃杯 C.棉绳 2.下面关于翅果模型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进行翅果模型的实验时,需要仿造出最贴近翅果种子的圆形结构 B.实验过程中,要使翅果模型从桌面上水平滑向地面 C.如果模型在滑翔过程中不稳定,可以调整弧度或添加订书钉 3.人们根据鱼鳍在水里的摆动发明了( )。 A.船桨 B.潜水艇 C.雷达 二、我会判 1.根据生物原型设计空投包时,首先要知道生物原型的防震原理是否有效。 ( ) 2.蒲公英模型实验的原理是:蒲公英的种子像撑开的小伞,加快了降落的速度,所以能实现安全着陆。( ) 3.研究猫爪肉垫模型的防震效果时,生物原型是猫爪肉垫,实验模型为气球缓冲器。( ) 4.雷达、飞机、锯子、鸟巢和机器人等都是模仿生物设计产品。 ( ) 参考答案: 一、1.A 2.C 3.A 二、1.√ 2.× 3.√ 4.√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 防震原理研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