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质量评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质量评价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是人体中某些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体液 胃液 唾液 血液 尿液
pH 0.9~1.5 6.6~7.1 7.35~7.45 4.4~8.0
A.胃液 B.唾液 C.血液 D.尿液
2.(2023·青岛中考)化肥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营养元素。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属于(A)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2023·重庆中考A卷)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B)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4.(2023·聊城中考)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D)
A.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B.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
5.“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6.(2023·吉林中考)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C)
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D.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
7.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
A B C D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 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7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1)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物质的类别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各写一例)。
①氧化物: Na2O(合理即可) ;②酸: H2SO4 ;③盐: Na2SO4 。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a.氯化钠 b.稀盐酸 c.碳酸氢钠 d.氧化钙 f.石灰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①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b ;②生活中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c ;
③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f ;④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a 。
9.(6分)(2024·黔东南质检)(1)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获得了两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①如果他想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的是 氢氧化钙[或Ca(OH)2] 溶液,理由是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现象 。
②若想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的是 氢氧化钠(或NaOH) 溶液,理由是 NaOH易溶于水,吸收的CO2较多 。
(2)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液体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2H2O22H2O+O2↑ ;
②化合反应: CaO+H2O===Ca(OH)2(合理即可) 。
10.(8分)图Ⅰ、Ⅱ、Ⅲ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图示,回答问题:
(1)结合图Ⅱ的微观图示,判断图Ⅲ中①代表的粒子是 H+ 、 OH- 。
(2)若要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序号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少量锌粒,观察现象  有气泡产生  稀盐酸 有剩余
取样,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观察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粉末减少 
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混合液体,涂抹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  pH试纸上呈现红色 
(3)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结合图Ⅳ分析推测KOH的性质,请简单设计实验方案
① 取样,滴加少量酚酞,变为红色,氢氧化钾显碱性 、② 取样,逐滴加氯化铁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证明氢氧化钾显碱性 。请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3KOH+FeCl3===Fe(OH)3↓+3KCl 。
11.(7分)学习了金属、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小刚同学发现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产物省略),于是整理了关联图(如图所示)。
(1)⑤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非金属氧化物+碱 (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Fe2+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图中 ④ (填数字序号)所体现的酸的化学性质。食醋与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H+ (用符号表示)。
(3)图中已有信息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①②③⑦⑧ (填数字序号),若利用①获得CuCl2,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Cu(OH)2+2HCl===CuCl2+2H2O 。小刚认为也可以通过⑥的转化关系,利用Cu和AgCl反应获得CuCl2,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若同意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不同意,AgCl是不可溶性的,不能与Cu反应 。
12.(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壤酸化是农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我国南方部分稻田土壤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表现为部分稻田土壤的pH低于5.5。土壤酸化面积与强度仍在加剧。水稻和油菜是耐酸性较强的作物,但在土壤酸化程度逐渐加剧的情况下,水稻和油菜的生产明显受到影响。向土壤中加入熟石灰调节pH可有效改良酸性土壤。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土壤的pH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原有土壤的pH为4.5,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将土壤的pH分别调至5.0、5.5、6.0、6.5和7.0,需要加入熟石灰的用量如表所示。
土壤pH 4.5 5.0 5.5 6.0 6.5 7.0
熟石灰用量(千克/公顷) 0 1 492 3 154 4 815 6 477 8 139
在同一土壤交替种植水稻和油菜,水稻、油菜产量随土壤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可以提高水稻和油菜的产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南方部分稻田土壤出现酸化的表现是 部分稻田土壤的pH低于5.5 。
(2)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Ca(OH)2 。
(3)将pH=4.5的酸性土壤改良为pH=6.5,每公顷需要加入熟石灰的质量为
 6 477 kg。(2分)
(4)依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A.稻田土壤酸性越强,水稻产量越高。(错)
B.2016、2017、2018三年,土壤的pH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对)
(5)由图2可得出,油菜的产量与土壤pH的关系为 当土壤的pH约为6.5时,油菜的产量最高,当pH变大或变小时,油菜的产量会降低 。
13.(9分)(2024·贵州中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双河溶洞是全球白云岩喀斯特典型的范例,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任务一:调查溶洞概况
小组同学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部分洞穴剖面图如图1。
(1)溶洞岩石以白云岩为主,其中的CaCO3、MgCO3两种化合物的类别属于 盐 (选填“酸”“碱”或“盐”)。
(2)岩石裂缝渗水以及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不断侵蚀,形成千姿百态的溶洞地貌。测得A处渗水的pH<7,显 酸 性。
任务二:探究白云岩溶蚀与钟乳石的形成
【资料显示】当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2,发生反应①CaCO3+H2O+CO2===Ca(HCO3)2;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就会分解,重新形成CaCO3沉积下来,发生反应②Ca(HCO3)2=== CaCO3↓+ H2O+CO2↑。
【探究活动1】用CaCO3模拟白云岩的溶蚀
(3)设计方案制取CaCO3
白云岩中除CaCO3、MgCO3外,还含有多种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两种不同反应原理的方案制取CaCO3模拟溶蚀过程,完成下表。
序号 试剂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方案一 CO2、氢氧化钙固体、蒸馏水 CO2+Ca(OH)2===CaCO3↓+H2O
方案二  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Na2CO3+Ca(OH)2=== CaCO3↓+2NaOH(对应即可) 
(4)进行溶蚀模拟实验
实验一:用方案一进行实验,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得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取1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通入一定量CO2,观察到溶液立即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CO2,浑浊液未变澄清。
【表达交流】根据资料显示中的反应①,应观察到浑浊液变澄清,现象与预期不符。经过讨论、分析,为达到实验目的,改进实验如下。
实验二:另取1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加入35 mL蒸馏水,搅拌,通入一定量CO2,溶液逐渐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CO2,浑浊液变澄清。
【分析与解释】改进后现象与预期相符。加入35 mL蒸馏水的作用是 增加溶剂的量,增加碳酸氢钙溶解的量 ,浑浊液变澄清的原因是 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
小组同学用其他的方法,证明了白云岩中的MgCO3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溶蚀。
【探究活动2】模拟钟乳石的形成
取实验二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放于低压环境,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澄清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实验成功。
【迁移应用】图1中,滴水从B处下落的过程中,产生CO2的原因可能是 压强变小,碳酸氢钙分解 。
任务三:模拟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
洞内地下水中富含钙离子、锶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小组同学用四种盐溶液进行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实验,测得白云岩溶蚀率(溶蚀率:白云岩减少的质量与白云岩总质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填字母序号)。
A.白云岩的溶蚀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锶离子含量越多,越能促进白云岩的溶蚀
C.混合溶液会增大白云岩的溶蚀率
D.白云岩的溶蚀受钙离子、锶离子的影响
【项目总结】沉积物是“时间胶囊”,可反映出它们形成时的地质环境,极具科研价值。
14.(3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设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x
2NaCl+2H2OCl2↑+H2↑+2NaOH
2 80
0.2 g x
= x=8 g
答: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 g。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质量评价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是人体中某些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体液 胃液 唾液 血液 尿液
pH 0.9~1.5 6.6~7.1 7.35~7.45 4.4~8.0
A.胃液 B.唾液 C.血液 D.尿液
2.(2023·青岛中考)化肥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营养元素。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2023·重庆中考A卷)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4.(2023·聊城中考)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B.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
5.“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6.(2023·吉林中考)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D.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
7.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 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7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1)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物质的类别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各写一例)。
①氧化物: ;②酸: ;③盐: 。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a.氯化钠 b.稀盐酸 c.碳酸氢钠 d.氧化钙 f.石灰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①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②生活中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
③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④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9.(6分)(2024·黔东南质检)(1)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获得了两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①如果他想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的是 溶液,理由是 。
②若想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的是 溶液,理由是 。
(2)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液体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
②化合反应: 。
10.(8分)图Ⅰ、Ⅱ、Ⅲ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图示,回答问题:
(1)结合图Ⅱ的微观图示,判断图Ⅲ中①代表的粒子是 、 。
(2)若要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序号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少量锌粒,观察现象 稀盐酸 有剩余
取样,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观察现象
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混合液体,涂抹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
(3)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结合图Ⅳ分析推测KOH的性质,请简单设计实验方案
① 、② 。请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
11.(7分)学习了金属、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小刚同学发现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产物省略),于是整理了关联图(如图所示)。
(1)⑤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图中 (填数字序号)所体现的酸的化学性质。食醋与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3)图中已有信息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若利用①获得CuCl2,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小刚认为也可以通过⑥的转化关系,利用Cu和AgCl反应获得CuCl2,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若同意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
12.(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壤酸化是农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我国南方部分稻田土壤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表现为部分稻田土壤的pH低于5.5。土壤酸化面积与强度仍在加剧。水稻和油菜是耐酸性较强的作物,但在土壤酸化程度逐渐加剧的情况下,水稻和油菜的生产明显受到影响。向土壤中加入熟石灰调节pH可有效改良酸性土壤。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土壤的pH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原有土壤的pH为4.5,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将土壤的pH分别调至5.0、5.5、6.0、6.5和7.0,需要加入熟石灰的用量如表所示。
土壤pH 4.5 5.0 5.5 6.0 6.5 7.0
熟石灰用量(千克/公顷) 0 1 492 3 154 4 815 6 477 8 139
在同一土壤交替种植水稻和油菜,水稻、油菜产量随土壤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可以提高水稻和油菜的产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南方部分稻田土壤出现酸化的表现是 。
(2)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
(3)将pH=4.5的酸性土壤改良为pH=6.5,每公顷需要加入熟石灰的质量为
kg。(2分)
(4)依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A.稻田土壤酸性越强,水稻产量越高。( )
B.2016、2017、2018三年,土壤的pH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
(5)由图2可得出,油菜的产量与土壤pH的关系为 。
13.(9分)(2024·贵州中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双河溶洞是全球白云岩喀斯特典型的范例,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任务一:调查溶洞概况
小组同学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部分洞穴剖面图如图1。
(1)溶洞岩石以白云岩为主,其中的CaCO3、MgCO3两种化合物的类别属于 (选填“酸”“碱”或“盐”)。
(2)岩石裂缝渗水以及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不断侵蚀,形成千姿百态的溶洞地貌。测得A处渗水的pH<7,显 性。
任务二:探究白云岩溶蚀与钟乳石的形成
【资料显示】当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2,发生反应①CaCO3+H2O+CO2===Ca(HCO3)2;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就会分解,重新形成CaCO3沉积下来,发生反应②Ca(HCO3)2=== CaCO3↓+ H2O+CO2↑。
【探究活动1】用CaCO3模拟白云岩的溶蚀
(3)设计方案制取CaCO3
白云岩中除CaCO3、MgCO3外,还含有多种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两种不同反应原理的方案制取CaCO3模拟溶蚀过程,完成下表。
序号 试剂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方案一 CO2、氢氧化钙固体、蒸馏水
方案二
(4)进行溶蚀模拟实验
实验一:用方案一进行实验,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得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取1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通入一定量CO2,观察到溶液立即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CO2,浑浊液未变澄清。
【表达交流】根据资料显示中的反应①,应观察到浑浊液变澄清,现象与预期不符。经过讨论、分析,为达到实验目的,改进实验如下。
实验二:另取1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加入35 mL蒸馏水,搅拌,通入一定量CO2,溶液逐渐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CO2,浑浊液变澄清。
【分析与解释】改进后现象与预期相符。加入35 mL蒸馏水的作用是 ,浑浊液变澄清的原因是 。
小组同学用其他的方法,证明了白云岩中的MgCO3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溶蚀。
【探究活动2】模拟钟乳石的形成
取实验二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放于低压环境,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澄清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实验成功。
【迁移应用】图1中,滴水从B处下落的过程中,产生CO2的原因可能是 。
任务三:模拟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
洞内地下水中富含钙离子、锶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小组同学用四种盐溶液进行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实验,测得白云岩溶蚀率(溶蚀率:白云岩减少的质量与白云岩总质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白云岩的溶蚀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锶离子含量越多,越能促进白云岩的溶蚀
C.混合溶液会增大白云岩的溶蚀率
D.白云岩的溶蚀受钙离子、锶离子的影响
【项目总结】沉积物是“时间胶囊”,可反映出它们形成时的地质环境,极具科研价值。
14.(3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