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课的第一框题,本框包括两目: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目“党的执政理念”,介绍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阐述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本课承接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等层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又为后一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引导学生更加理性的参与政治生活,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情分析 心智特征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愿意关注社会热点,但由于他们的思维多停留在感性层面,理性思考尚不成熟,不能从理论层面全面分析党的先进性,难与教材观点产生强烈共鸣。 学科能力水平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政治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在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和学科术语表达等方面有待加强。 学生兴趣分析:当今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优势,对于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在逐步提高。 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中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了解,初高中的历史知识也涉及党的初心和使命、根本立场等相关知识,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较碎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课书本知识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对政治认同度、观点论证力要求较高。换言之,让学生记住本课的知识点容易,难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等,从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拥护、坚决支持党的领导。 因此,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本节课将精心挑选故事、视频、图片等形式,综合运用阅读素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已有经验入手,领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探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底层逻辑。目标确定 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引述党章的相关内容,阐明党的性质、宗旨,深化对党的科学认识,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 结合疫情防控等实例,懂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热爱和拥护党的领导。 补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体会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念。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 学习难点: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忆往昔·一则故事悟初心 教师活动 1.展示王朴烈士纪念馆“英雄儿子伟大母亲”的图片,讲述王朴烈士毁家纾难、英勇就义的感人事迹。 2.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人民”的最新论述,抛出议题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 3.引导学生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层面去思考,展示《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的节选内容,并讲解党的性质、宗旨及其要求。学生活动 1.有感情地齐读“金句”。 2.前后两桌为一小组,根据PPT中提供的学习资源,结合教材第15-16页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分享。(教师随机抽取两组) 4.聆听同学的分享和老师的点拨。学习评价设计 组内互评:能否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发言。 教师评价:能否积极思考并运用学科术语回答问题,表达是否准确、流畅。设计意图 依托王朴中学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从熟悉的首任校长——王朴烈士的革命故事入手,从英雄儿子伟大母亲的对话中感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此外,通过朗读“金句”,能够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环节二:看今朝·一面党旗明理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播放视频,新闻内容节选自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2.展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展现广大党员、干部战斗中抗疫一线的相关数据,抛出议题二:“广大党员、干部不怕牺牲、冲锋在前是为了谁?” 3.总结提升:党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由此引出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讲解。1.观看视频并积极思考问题。 2.聆听同学的回答和老师的点拨。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能否从视频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正确回答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对话,利用可观可感的具体数据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道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党先进性的深刻把握,引导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环节三:展未来·一份规划担使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展示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请学生补充完整。引导学生感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2.展示《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的蓝图,抛出议题三:“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总结提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播放《2035,青春有我》的采访视频,请学生思考:新征程上,当代青年又肩负着怎样的使命?1.补充完整我国时间表和路线图。 2.前后两桌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分享。(教师随机抽取两组) 4.聆听同学的分享和老师的点拨。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是否能快速、准确地补充完整时间表和路线图;是否能结合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政治学科思维进行分析解答。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补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感受祖国美好的明天,坚定未来发展的信心,接着展示重庆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宏观到具体,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书面作业:根据本堂所学,结合课本知识,完成思维导图。(要求:图文结合,详略得当。预计完成时间:15分钟) 实践作业:二选一 ①参观王朴烈士陵园和纪念馆,并为其撰写500字的解说词,回家向父母解说。(要求:语言规范,简明扼要。预计完成时间:90分钟) ②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视频,撰写500字的观后感。(要求:真情实感,联系实际。预计完成时间:60分钟)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首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无论是王朴烈士的革命故事,还是重庆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挖掘这些充满地域乡土气息的教育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紧密结合时政资源。通过视频、具体数据等方式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持续性热点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情感共鸣。最后,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人民”的最新论述,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学反思与改进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本堂课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议题二“广大党员、干部不怕牺牲、冲锋在前是为了谁?”设置得过于直白和简单,缺少讨论的空间且与相应知识点之间的承接比较生硬。其次,该框内容包含比较多的知识点,但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中提出的思考问题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多,无法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