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45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4·贵州中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D)A.CO(NH2)2 B.MgSO4 C.K2CO3 D.Ca(H2PO4)22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内。现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B)A.唾液(6.6~7.1) B.胃液(0.9~1.5) C.尿液(4.7~8.4) D.血浆(7.35~7.45)3氯化氢、二氧化硫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NaOH俗称烧碱,存放处应张贴如图所示的标志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属于化学反应C.烧碱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D.“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NaOH4农业中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a(OH)2+CuSO4===CaSO4+Cu(OH)2↓,该反应属于(D)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D)A.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B.用食醋去除水垢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作食品干燥剂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以下对所学物质进行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A)选项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混合物A 液氧 冰水 消石灰 Na2SO4 盐酸B 黄铜 P2O5 火碱 氯化铵 波尔多液C C60 SO3 纯碱 粗盐 生理盐水D 氦气 过氧化氢 石灰浆 胆矾 大理石7下列物质加入硫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B)A.Zn B.BaCl2 C.Na2CO3 D.NaOH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D)A.HCl和CuO B.Na2CO3和H2SO4 C.Ca(OH)2和Na2CO3 D.KCl和CuSO49铜及其化合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uO→Cu→CuSO4→X(“→”表示一种物质会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CuO→Cu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Cu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C.CuSO4→X可以产生白色沉淀或者蓝色沉淀D.X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固体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B)A.复分解反应有两种化合物生成,则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铁制品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D.镁条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条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11有种“炸包”玩具在校园周边非法销售,这种炸包受到挤压可以迅速膨胀,从而达到爆炸效果且会释放出臭味,经检验,这种炸包玩具含有硫化钠(Na2S)、强酸溶液等成分,混合后生成H2S气体,该气体有剧毒,其水溶液显酸性,如果里面的液体溅出来,会腐蚀皮肤,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A.H2S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炸包玩具中Na2S属于盐C.炸包中的液体一旦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D.上述爆炸过程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2(2023·怀化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A)A.NaCl、BaCl2、HClB.CuCl2、KCl、H2SO4C.Ca(NO3)2、Na2CO3、KOHD.HCl、NaOH、Na2SO413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C)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15(2024·贵阳一模)取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粉末各两份,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不同温度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其他条件不变时,测定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的四份溶液恢复至相同温度,分别加入过量等体积、等浓度的Ba(NO3)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曲线a对应的反应是温度较高时稀硫酸与Na2CO3的反应B.曲线b在10~20 s比20~30 s反应速率慢C.50 s时,曲线b、d对应的溶液中,剩余的H2SO4质量相等D.加入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沉淀质量相等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0分)16(6分)“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早在北宋我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如图是其生产的简易过程。(1)“汲卤”获得的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已知20 ℃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0 g,则20 ℃时该卤水是氯化钠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滤卤”与过滤操作的原理一样,其目的是分离溶液和 不溶性杂质 。 (3)“煎盐”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加热卤水,除去其中的溶剂,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4)当地人利用工具将卤水在室外风吹日晒一段时间后,浓度可提高至约17%,该步骤称为“晒卤”,其应位于步骤 Ⅱ (选填“Ⅱ”“Ⅲ”或“Ⅳ”)之后,请比较“卓筒井”手工制盐中“晒卤”和“煎盐”原理的相似之处: 都是将水分蒸发 。 17(7分)现有生活中的下列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①发酵粉 ②纯碱 ③鸡蛋壳 ④天安门华表(1)纯碱水溶液的pH 大于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上述物质中含碳酸钙的是 ③④ (填序号)。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NaHCO3 (填化学式)。 (4)上述四种物质(或其中的主要成分)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都能跟 酸 反应。(2分) (5)工业上可利用上述物质中的 碳酸钠 溶液(填溶质化学名称)与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Ca(OH)2===CaCO3↓+2NaOH 。 18(7分)(2023·新疆中考)盐酸和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原因是分子的 间隔 发生了改变。 (2)碳酸钠俗称 纯碱(或苏打) ,属于 盐 (填“酸”“碱”或“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3)在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固体充分反应。①此反应的现象是 固体粉末逐渐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2分)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pH < 7(填“>”“=”或“<”)。反应后的图中R代表的离子是 Na+ 。 (4)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ABCE (填字母)。 A.Pb B.NaHCO3 C.KOH D.NaNO3 E.Al2O319(5分)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的生产。某学校课题组的同学们依照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在实验室模拟工业流程制备高纯碳酸钙(已知:NH4Cl易溶于水)。(1)酸溶时,常将石灰石粉碎,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 (2)操作1的名称是 过滤 。 (3)转化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H2O+CO2+2NH3===2NH4Cl+CaCO3↓ 。 (4)根据该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 A.酸溶时,盐酸可用硫酸代替 B.可推测SiO2不能与盐酸反应C.CO2在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 D.理论上高纯碳酸钙质量和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相等20(5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小亮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物质间关系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已知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贝壳的主要成分,D微溶于水,A与F反应生成气体。(1)写出物质C的俗称 生石灰 。 (2)属于盐的物质有 B、F (填字母)。 (3)写出A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4)这张关系网络图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7分)21(7分)(2024·广州二模)兴趣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1)自制酸碱指示剂:将紫甘蓝叶片、向日葵花瓣、红玫瑰花瓣分别捣烂、用酒精浸泡、过滤得到浸泡液。浸泡液与酸、碱、盐溶液作用的变色情况见表1,浸泡液不能作为指示剂的是 向日葵浸泡液 。 表1 浸泡液与酸、碱、盐溶液作用的变色情况浸泡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紫甘蓝 深红 深紫 蓝绿向日葵 淡黄 淡黄 淡黄红玫瑰 红色 淡紫 淡绿(2)用紫甘蓝浸泡液作为酸碱指示剂,开展实验验证变色的效果。①食盐水中滴加紫甘蓝浸泡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成深紫色 。小苏打溶液滴加紫甘蓝浸泡液后出现蓝绿色,说明小苏打溶液显 碱 性。 ②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产生的气体使紫甘蓝浸泡液变 深红 色。 (3)《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内空气中CO2最高允许浓度为0.15%。兴趣小组要精准测定教室内CO2浓度可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c (填字母)。 a.用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澄清石灰水 c.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2(10分)某学习小组调查得知硫酸型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汽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硫酸,电解液的密度在1.24 g·mL-1~1.30 g·mL-1为合格。(1)农业上常用 熟石灰 来中和酸性土壤。 (2)为了检测某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否合格,该小组同学量取100 mL电解液后,还应获取的实验数据是 100 mL电解液的质量 。 (3)铅酸蓄电池废弃的电解液需作无害化处理,同学们提出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用BaCl2溶液来处理,该方案 不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废液仍然是酸性溶液,污染环境 。 方案二:用KOH溶液来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混合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OH+H2SO4===K2SO4+2H2O 。 ②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假设1:只有K2SO4 假设2:K2SO4和KOH 假设3: K2SO4和H2SO4 ③设计实验检验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取少量混合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说明假设2成立 ④根据实验检测出的溶质成分,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向溶液中加入适量以下试剂 a (填字母),可提供给学校生物园作为钾氮复合肥直接使用。 a.稀HNO3 b.Ba(NO3)2溶液 c.Mg(NO3)2溶液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23(2024·烟台中考)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将10 g样品放入质量为50 g的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测得滴加稀盐酸的总质量与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该石灰石中杂质不溶解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0 10 25 35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g 60.00 69.12 82.8 92.36回答下列问题:(1)10 g该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是 30.00 g,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2.64 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10 g·x 2.64 g= x=60%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0%。(3)这种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稀盐酸中的氯化氢挥发导致装置减少的质量偏大(合理即可) (写1条)。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45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4·贵州中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 B.MgSO4 C.K2CO3 D.Ca(H2PO4)22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内。现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6.6~7.1) B.胃液(0.9~1.5) C.尿液(4.7~8.4) D.血浆(7.35~7.45)3氯化氢、二氧化硫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OH俗称烧碱,存放处应张贴如图所示的标志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属于化学反应C.烧碱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D.“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NaOH4农业中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a(OH)2+CuSO4===CaSO4+Cu(O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B.用食醋去除水垢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作食品干燥剂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以下对所学物质进行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混合物A 液氧 冰水 消石灰 Na2SO4 盐酸B 黄铜 P2O5 火碱 氯化铵 波尔多液C C60 SO3 纯碱 粗盐 生理盐水D 氦气 过氧化氢 石灰浆 胆矾 大理石7下列物质加入硫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A.Zn B.BaCl2 C.Na2CO3 D.NaOH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HCl和CuO B.Na2CO3和H2SO4 C.Ca(OH)2和Na2CO3 D.KCl和CuSO49铜及其化合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uO→Cu→CuSO4→X(“→”表示一种物质会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O→Cu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Cu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C.CuSO4→X可以产生白色沉淀或者蓝色沉淀D.X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固体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有两种化合物生成,则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铁制品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D.镁条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条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11有种“炸包”玩具在校园周边非法销售,这种炸包受到挤压可以迅速膨胀,从而达到爆炸效果且会释放出臭味,经检验,这种炸包玩具含有硫化钠(Na2S)、强酸溶液等成分,混合后生成H2S气体,该气体有剧毒,其水溶液显酸性,如果里面的液体溅出来,会腐蚀皮肤,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H2S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炸包玩具中Na2S属于盐C.炸包中的液体一旦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D.上述爆炸过程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2(2023·怀化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Cl、BaCl2、HClB.CuCl2、KCl、H2SO4C.Ca(NO3)2、Na2CO3、KOHD.HCl、NaOH、Na2SO413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15(2024·贵阳一模)取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粉末各两份,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不同温度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其他条件不变时,测定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的四份溶液恢复至相同温度,分别加入过量等体积、等浓度的Ba(NO3)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对应的反应是温度较高时稀硫酸与Na2CO3的反应B.曲线b在10~20 s比20~30 s反应速率慢C.50 s时,曲线b、d对应的溶液中,剩余的H2SO4质量相等D.加入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沉淀质量相等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0分)16(6分)“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早在北宋我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如图是其生产的简易过程。(1)“汲卤”获得的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已知20 ℃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0 g,则20 ℃时该卤水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滤卤”与过滤操作的原理一样,其目的是分离溶液和 。 (3)“煎盐”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加热卤水,除去其中的溶剂,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当地人利用工具将卤水在室外风吹日晒一段时间后,浓度可提高至约17%,该步骤称为“晒卤”,其应位于步骤 (选填“Ⅱ”“Ⅲ”或“Ⅳ”)之后,请比较“卓筒井”手工制盐中“晒卤”和“煎盐”原理的相似之处: 。 17(7分)现有生活中的下列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①发酵粉 ②纯碱 ③鸡蛋壳 ④天安门华表(1)纯碱水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上述物质中含碳酸钙的是 (填序号)。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上述四种物质(或其中的主要成分)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都能跟 反应。(2分) (5)工业上可利用上述物质中的 溶液(填溶质化学名称)与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7分)(2023·新疆中考)盐酸和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原因是分子的 发生了改变。 (2)碳酸钠俗称 ,属于 (填“酸”“碱”或“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3)在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固体充分反应。①此反应的现象是 。(2分)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pH 7(填“>”“=”或“<”)。反应后的图中R代表的离子是 。 (4)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填字母)。 A.Pb B.NaHCO3 C.KOH D.NaNO3 E.Al2O319(5分)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的生产。某学校课题组的同学们依照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在实验室模拟工业流程制备高纯碳酸钙(已知:NH4Cl易溶于水)。(1)酸溶时,常将石灰石粉碎,目的是 。 (2)操作1的名称是 。 (3)转化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该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酸溶时,盐酸可用硫酸代替 B.可推测SiO2不能与盐酸反应C.CO2在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 D.理论上高纯碳酸钙质量和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相等20(5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小亮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物质间关系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已知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贝壳的主要成分,D微溶于水,A与F反应生成气体。(1)写出物质C的俗称 。 (2)属于盐的物质有 (填字母)。 (3)写出A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这张关系网络图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7分)21(7分)(2024·广州二模)兴趣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1)自制酸碱指示剂:将紫甘蓝叶片、向日葵花瓣、红玫瑰花瓣分别捣烂、用酒精浸泡、过滤得到浸泡液。浸泡液与酸、碱、盐溶液作用的变色情况见表1,浸泡液不能作为指示剂的是 。 表1 浸泡液与酸、碱、盐溶液作用的变色情况浸泡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紫甘蓝 深红 深紫 蓝绿向日葵 淡黄 淡黄 淡黄红玫瑰 红色 淡紫 淡绿(2)用紫甘蓝浸泡液作为酸碱指示剂,开展实验验证变色的效果。①食盐水中滴加紫甘蓝浸泡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苏打溶液滴加紫甘蓝浸泡液后出现蓝绿色,说明小苏打溶液显 性。 ②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产生的气体使紫甘蓝浸泡液变 色。 (3)《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内空气中CO2最高允许浓度为0.15%。兴趣小组要精准测定教室内CO2浓度可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填字母)。 a.用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澄清石灰水 c.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2(10分)某学习小组调查得知硫酸型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汽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硫酸,电解液的密度在1.24 g·mL-1~1.30 g·mL-1为合格。(1)农业上常用 来中和酸性土壤。 (2)为了检测某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否合格,该小组同学量取100 mL电解液后,还应获取的实验数据是 。 (3)铅酸蓄电池废弃的电解液需作无害化处理,同学们提出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用BaCl2溶液来处理,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方案二:用KOH溶液来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混合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假设1:只有K2SO4 假设2:K2SO4和KOH 假设3:③设计实验检验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取少量混合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说明假设2成立 ④根据实验检测出的溶质成分,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向溶液中加入适量以下试剂 (填字母),可提供给学校生物园作为钾氮复合肥直接使用。 a.稀HNO3 b.Ba(NO3)2溶液 c.Mg(NO3)2溶液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23(2024·烟台中考)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将10 g样品放入质量为50 g的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测得滴加稀盐酸的总质量与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该石灰石中杂质不溶解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0 10 25 35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g 60.00 69.12 82.8 92.36回答下列问题:(1)10 g该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是 g,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3)这种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1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 学生版.docx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