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1章 生命的结构与生殖世界上各种复杂的系统都可以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分层,系统普遍具有层次结构。生命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系统,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具有层次性,遵循自然界的共同规律。生命系统具有怎样的结构层次?为什么生命的个体会衰老死亡,而物种能不断延续?第4节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不管是米饭、面包,还是瓜果、蔬菜,各种食物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就会腐烂变味甚至发臭。那么,是什么导致食物腐烂变质的呢?第1课时 细菌一、细菌细菌分布广,几乎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人的双手上就附着数以万计的细菌。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如图所示是细菌的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到,细菌的大小大概只有几微米。1.细菌的特征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细菌,但细菌大量繁殖后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团,即菌落。一个菌落中通常有数百万个细菌。菌落(细菌团)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目标认识菌落和细菌的形态结构。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培养皿,放大镜,显微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营养琼脂,蒸馏水,牙签等。过程1.在烧杯内加入营养琼脂和蒸馏水,煮沸15min,制成培养基。2.将制得的培养基置于消毒后的培养皿中,在空气中敞口放置1 h,加盖后倒置,在室温环境中培养24 h。3.用放大镜观察培养基中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4.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用牙签挑取培养基中的固体菌落,溶解至水滴中,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所培养细菌的形态结构。问题讨论细菌培养为什么需要营养琼脂?答:细菌是异养型生物,需要现存的有机物。营养琼脂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 细菌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2.细菌的形态球状螺旋状杆状球菌螺旋菌杆菌3.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细胞核(有遗传物质)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叫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无摄食结构,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基本结构细菌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细胞壁细胞膜荚 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鞭毛鞭毛,能帮助细菌自由移动。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4.细菌的繁殖细菌的分裂生殖示意图P34细菌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细菌是通过 进行繁殖的。细胞分裂无性细菌的分裂生殖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在环境适宜的时候,每20分钟左右,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如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 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速度,3小时后的火上为多少?n= 912(21)4 (22)8 (23)m (2n)1个细菌繁殖(分裂生殖):……3小时后总数 =29= 512 个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利细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细菌能分解各种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各种垃圾;人体肠胃中的许多细菌对维持健康非常重要;人们利用乳酸菌生产酸奶,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酱油、食醋、泡菜的制作以及一些药物的生产也都需要相应的细菌。——细菌与弊1 .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烂变臭;2 .有些细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弊如沙门氏杆菌引起食物中毒;链球菌会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细菌还会传播霍乱、伤寒、鼠疫、炭疽病、肺结核等疾病。1.将玻璃瓶清洗干净,放入水中煮沸消毒。2.取一定量的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加入白砂糖,倒入消毒后的玻璃瓶中,再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后盖紧瓶盖。(鲜牛奶、酸奶、白砂糖的质量比为10: 1 : 1左右,白砂糖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增减)3.将装有牛奶的瓶子放在30℃左右的环境中培养6~8 h。4.打开瓶盖,仔细观察酸奶的色泽和形态,如果酸奶的颜色呈乳白色,质地均匀而细腻,且无异味,即可品尝自制的酸奶。讨论1.为什么先将鲜牛奶煮沸?2.为什么酸奶的味道和鲜奶不同?答:高温灭菌,以免杂菌干扰发酵。答:因为成分不同。酸奶是由鲜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其中的乳糖被分解为乳酸,使得口感偏酸,质地变得稠厚,增加了饱腹感。而鲜奶没有经过发酵,味道较为清淡,质地流畅,口感细腻。 一、细 菌1.细菌的大小2.细菌的形态球菌、螺旋菌杆 菌、3.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但有遗传物质,是原核生物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鞭毛,能帮助细菌自由移动。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很小,直径只有0.5 ~ 5微米。6.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利与弊细菌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的。4.细菌的繁殖5.细菌的分布细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等处。1.下列不属于人类对微生物利用的是---( )A.乳酸菌制作酸奶B.草履虫净化污水C.甲烷菌生产沼气D.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B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出芽生殖D.有性生殖A3.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各种现象可能会出现的是---(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C.人类不再会患病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D4.细菌的结构有---(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C.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壁D.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B5.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种食物保存方法。把食物充分加热后冷却,放在盆A中,用盆B倒扣上,再在盆A中加入适量清水,食物可保存2~3天。据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D“胜哥课程”版权声明“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七下第 1章第 4节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1.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了解了细菌的相关知识。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 )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 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2.金华火腿是“胜哥”家乡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经腌制、脱水、发酵处理后,切块密封可以保存很久。各加工步骤中与减慢微生物生长、避免食物变质无关的是( )A.腌制 B.脱水 C.发酵 D.密封3.如图是“著名的巴斯德鹅颈瓶”实验(鹅颈瓶内外空气连通),A、B瓶内都装有肉汤。先进行甲组实验,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只有一只瓶内的肉汤变质。接着,进行乙组实验,将未变质那只瓶的瓶颈打断,放在空气中数日后,肉汤变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实验中,B瓶肉汤未变质B.将肉汤煮沸是为了杀死肉汤中的细菌C.甲、乙两组实验,控制的不同变量都是空气D.实验证实细菌是自然产生的,高温不能杀死细菌4.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的时间不腐烂,主要是因为冰箱环境中( )A.细菌很少 B.没有细菌 C.细菌都被冻死了 D.细菌繁殖速度很慢5.如图红星头菌是澳大利亚很普遍的担子菌门真菌,成熟的红星头菌有 6-10个红色的“触手”伸出,犹如一棵鲜艳的海葵,并且带有腐肉的臭味。下列关于红星头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无叶绿体,需要依赖有机物生活B.它与酵母菌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C.因其体型较大,所以不属于微生物D.带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苍蝇来帮助散播孢子6.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由痢疾杆菌所致。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 B.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C.细菌性痢疾能够通过苍蝇进行传播 D.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方式可预防痢疾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1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7.晒干的香菇可长期保存,主要原因是( )A.除去大量水分,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生长 B.高温消毒,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生长C.隔绝了空气,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生长 D.阳光的辐射,杀灭了细菌和真菌8.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各项属于人类对细菌利用的是( )A.制酸奶 B.酿酒 C.生产青霉素 D.做面包9.胃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经常提示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该细胞结构中( )A.有叶绿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壁 D.没有细胞质10. 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 。11.小余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①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 气球膨胀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② 水+葡萄糖 25℃ ?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 ③ 水+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 气球不膨胀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相 ④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 气球不膨胀应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提示: 酵母菌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1) 表中装置②现象“?”应填 。(2)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是否有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装置序号)。(3)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和营养物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2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答案1.D 2.C 3.B 4.D 5.C6.A 7.A 8.A 9.B10.(1)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2)乙同学。因为设置了对照组。11.(1)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膨胀(2)①②(3)适宜的温度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第1章第4节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pptx 七下第1章第4节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练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