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1.近年来我国航天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嫦娥六号探测器主体框架——钛合金B.嫦娥六号探测器光学望远镜——高密度碳化硅特种陶瓷C.神舟宇航员宇航服——碳纤维复合材料D.“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推力器的腔体——氮化硼陶瓷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 B.H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碘化银胶体3.下列关于N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无色气体 B. 易溶于水C. 能与水反应 D. 密度大于空气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KMnO4属于酸 B. CuSO4属于盐C. Ca(OH)2属于碱 D. CO2属于酸性氧化物5.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的是A.NaCl B.CaCl2 C.AgCl D.NH4Cl6.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Na2O2 + 2H2O === 4NaOH + O2↑B. 2Al+Fe2O3=== Al2O3+2FeC. Cl2 + H2O === HCl + HClOD. Na2CO3 + CO2+ H2O === 2NaHCO37.下列关于浓硫酸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密度大于水,稀释时应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B.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变黑C.能与木炭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8.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电离的是A.NaOH B.Cu C.NaClO D.HNO39.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A.Fe2O3 B.CaCO3 C.Fe D.H2SO410.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KI→I2 B.H+→H2 C.H2SO4→SO2 D.Fe(OH)3→Fe2O3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HClO可作为漂白剂 B. Na2O可作为供氧剂C. NaHCO3可作为膨松剂 D. Fe2O3可作为红色颜料12. 下列反应不能用H++ OH === H2O表示的是A.NaOH + HCl === NaCl + H2O B.KOH + HCl === KCl + H2OC.Mg(OH)2 + H2SO4 === MgSO4 + 2H2O D.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13.下列变化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NaCl在水中电离:NaCl === Na+ + Cl-B.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H2↑C.氯化铁溶液与铁单质反应:Fe + 2Fe3+ ==== 3Fe2+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SO2:SO2 + 2OH- ==== SO32- + H2O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的摩尔质量是32 gB.44 g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C.常温常压下,22.4 L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D.1 mol·L 1 H2SO4溶液中含有2 mol H+15.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试剂a为H2SO4溶液,试剂b为Ba(OH)2溶液,逐滴加入试剂a至过量,则小灯泡灯光变化是A.亮→更亮 B.亮→暗 C.亮→暗→亮 D.暗→亮→暗16.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均可使酚酞溶液变红B.可用盐酸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C.可用NaOH溶液将NaHCO3转化为Na2CO3D.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17. Deacon 催化氧化法可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如下图所示,已知铜(Cu)元素的常见价态为0、+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铜元素化合价不变B.该方法中CuO可以循环利用C.图中①~⑤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D.该转化的最终产物是Cl2和H2O18.某研究小组制备Cl2并收集Cl2,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中的反应体现浓盐酸的酸性和还原性B.装置a中的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装置b中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挥发的HCl气体装置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应长管进短管出1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制NaHCO3晶体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验证NH3易溶于水且溶液具有碱性 分离粗盐中的Na2SO4杂质A B C D20.某研究小组探究金属钠与CuSO4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将除去氧化层的金属钠放入用细铜丝编好的铜笼中,用镊子将铜制细网笼放入盛有饱和CuSO4溶液的烧杯中。 ①铜质细网笼沉在CuSO4溶液中,钠熔化为金属小球在笼中游动,剧烈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 ②铜笼周围产生大量蓝黑色固体(不含铜笼)。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说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生气体B.生成蓝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2O + Cu2+==== 2Na+ + Cu(OH)2↓+ H2↑C.蓝黑色固体中可能含CuO,原因是Cu(OH)2受热会分解D.因Na与H2O反应,未与Cu2+置换出Cu,因此蓝黑色固体中不可能含Cu21.绿矾别名青矾、皂荚矾等,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药材,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Fe元素为+2价)]为原料制备绿矾晶体,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焙烧过程中每生成1 molSO2转移5mol e-B. 可用BaCl2溶液吸收焙烧过程产生的SO2C. “还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14Fe3++FeS2+8H2O ==== 15Fe2++2SO42-+16H+D.操作1为在空气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第II部分(非选择题 共58分)22.(11分)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两个维度研究物质的性质及转化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上是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写出物质X、Y的化学式 、 。(2)任写一条体现X类别通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从类别角度推测,下列物质中能与HClO4反应的有______。a.Fe b.NaOH c.H2SO4 d.SO3(4)从价态角度推测,NaClO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理由是 ,可与HCl反应生成Cl2。(5)氯气有毒,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消耗1mol Cl2转移 mol电子。23.(8分)粗食盐中含有MgCl2、CaCl2、Na2SO4杂质,为得到精制食盐需除杂,某同学利用NaOH溶液、盐酸、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2)粗盐水中需要除去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3)写出加入试剂1的目的________。(4)写出加入试剂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5)某同学认为也可选用Ba(OH)2溶液作为除去部分杂质离子的试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除杂过程_________。24.(11分)农业级NH4NO3作为高效氮肥,广泛应用于提高土壤含氮量和促进植物生长。其中一种制备流程如下:(1)在括号中写出以下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NO2() NH4NO3()试剂X为 。(3)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iv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有文献资料显示:在一定条件下NH3可将氮氧化物(如NO2)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①从理论角度说明论证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②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3 + NO2 ==== + 。25.(11分)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选用的试剂有:①SO2水溶液 ②Na2SO3溶液 ③Na2S溶液 ④稀硫酸 ⑤浓硫酸 ⑥品红溶液 ⑦新制氯水 ⑧铜片实验序号 预期的价态转化 选择的试剂(填入试剂编号) 实验现象i +6 → +4 ⑤ ⑧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ii +4 → 0 ② ③iii ① ⑦ 黄绿色褪去实验i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实验证明实现了+6 → +4的转化,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结合实验ii的实验目的,说明选择试剂③的理由是 。②③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加入稀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该实验说明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受 影响。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iii预期的价态转化为 。为验证Cl2被SO2还原为Cl-,甲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26.(17分)某实验小组配制Na2S2O3溶液,并探究其与FeCl3溶液的反应。I. 配制250mL 0.1 mol/L Na2S2O3溶液(1)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2)计算所需Na2S2O3·5H2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Na2S2O3·5H2O的摩尔质量为248g/mol)(3)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a.硫代硫酸钠晶体部分失去结晶水 b.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转移时,少量溶液溅出 d.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II.探究Na2S2O3溶液与FeCl3溶液的反应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i 溶液呈暗紫色,静置后暗紫色褪去,生成无色溶液。 久置后产生淡黄色浑浊。资料:Fe3++ S2O32-==== Fe(S2O3)+(暗紫色),Fe2+遇S2O32-无明显现象;(4)实验ⅰ中溶液呈暗紫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5)暗紫色褪去生成无色溶液的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实验ii、iii检验产物。实验ii:取实验i中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实验iii:取实验i中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一直无明显现象。①实验ii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白色沉淀最终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实验iii可得的结论是 。③查阅资料得知无色溶液中生成S4O62-,补全紫色褪去生成无色溶液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Fe(S2O3)+ ==== + 。取实验iii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HCl溶液,产生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经实验证实气体为SO2、浑浊中含BaSO4和S。①探究SO42-和S的来源来源1:S4O62-较强酸性条件下的自身分解。来源2: 。经实验证实来源2产生S,不产生SO42-。②设计实验证实来源1成立。向2 mL 0.1mol/L Na2S2O3溶液中加入 ,得到无色溶液,向无色溶液中加入 (填实验操作及现象)。(7)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i久置后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A A C D A B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A B C B C B C D题号 21答案 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22.(11分)(1)HCl ClO2(2)HCl+NaOH=== NaCl+H2O(其他合理即可)(3)ab(4)氧化性 NaClO中Cl元素处于+1价,Cl元素还有0价,化合价可降低,具有氧化性(4)Cl2+2NaOH=NaClO+NaCl+H2O 123.(8分)过滤SO42- Mg2+ Ca2+除去Ca2+和过量的Ba2+(4)CO32-+2H+ === H2O+CO2↑,OH-+H+ === H2O(5)Ba2++SO42-=== BaSO4↓,Mg2++2OH-=== Mg(OH)2↓24.(11分)(1)+4 -3(2)O2(3)N2+3H2 2NH3(4)3NO2+H2O=2HNO3+NO(5)NO2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可以降低为0价,具有氧化性;氨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以升高到零价,具有还原性,两者可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6) 8NH3+ 6NO2=== 7N2+12H2O。25.(11分)(1)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来的颜色。(2)Na2SO3中S元素从+4价降低成0价,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Na2S中S为-2价为最低价态,可升高,具有还原性,可做还原剂。 酸性 SO32-+2S2-+6H+=3S↓+3H2O(3)+4 → +6;氯水中有氯离子干扰实验或硝酸有氧化性,将SO2氧化为SO42-,生成白色沉淀Ag2SO4干扰Cl-检验。26.(17分)(1)250mL容量瓶(2)6.2(3)bc(4)不是(5)①Fe2++2OH-=Fe(OH)2↓;4Fe(OH)2+O2+2H2O= 4Fe(OH)3②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没有SO42-和SO32-③ 2Fe(S2O3)+=S4O62-+2Fe2+(6)①S2O32-在酸性条件下自身分解②2mL0.1mol/LFeCl3溶液 HCl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7)FeCl3溶液中含H+,S2O32-过量,在酸性条件下自身发生氧化还原生成S单质和SO2气体 S2O32-+2H+=S↓+SO2↑+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