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 《制作省力装置》单元 16.测试与改进 教学设计单元 《制作省力装置》 课题 16.测试与改进 课时 1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和转化 5-6年级:②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5-6年级: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1.学生基于设计与制作,知道生活中像杠杆、动滑轮、轮轴、斜面这样的简单机械可以省力。 2.了解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科学思维 能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设计省力装置,并用文字和图形等表达设计方案。 2.能根据测试结果,认真反思并如实记录、客观分析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实践 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省力装置模型,并通过交流吸取他人经验,对设计方案和模型进行改进。 态度责任 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认真完成设计,体会工程设计与制作的乐趣。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过实验测试省力装置的用力情况,简单评估产品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能根据测试结果,认真反思并如实记录、客观分析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 准备 教师: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自己制作的省力装置模型、设计图、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聚焦问题: 如何测试装置是否省力(预设5分钟) 收集并展示学生的模型照片 提出问题: 怎样知道我们设计、制作的装置能不能起到省力 的作用呢? 通过播放学生作品,既看到整体设计,又可放大看清局部。科学实践: 测试并改进省力装置(预设30分钟) 1.启发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利用自制省力装置提升重物时用力的大小。 ①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实验方法: 怎样测量使用省力装置时的用力大小?需要什么工具? 测力计应该放在哪里?怎样使用? 需要测量几次?一次够吗?为什么? ②学生分组测量。 2.测量直接提起重物所用力的大小。 ①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只测量使用省力装置时的用力大小,我们能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我们制作的省力装置模型能否省力吗?我们还需要测量什么情况下的用力大小?怎么测? ②提醒学生如实、认真地记录所有数据。 讲述:这些数据非常重要。是评估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 ③学生分组测量不用省力装置时的用力情况。 3.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对比两种情况下的用力大小,并基于对比结果对自制省力装置的可行性作出简单评估。 ①讲述:请大家根据测试结果,说一说自己制作的省力装置是否能省力。组内讨论一下,自己的设计和模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 ②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4.改进自己的省力装置。 ①引导学生围绕改进措施展开深入讨论。 ②组织学生动手改进设计方案和模型。 5.完成一份工程设计报告。 ①引导学生学习撰写设计报告: 什么是工程设计报告?让我们来看一看。(边说边出示一份工程设计报告样例。) 大家看清楚工程设计报告上的内容了吗?关于每个部分应当写什么、怎么写,大家也都明白了吧?面,就让我们像一位真正的工程师那样,完成一份工程设计报告吧! ②展示与交流。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工程设计报告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写的报告中选取两份比较好的,组织全班观摩,鼓励没有写完报告的学生课后完成。待大家全部完成后,可以把写得好的报告做成墙报,展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反复测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根据测量数据,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考虑设计、改进的问题。 提供的设计报告难易程度要适合,对学生有启发作用,报告中的语言不能过于成人化,以免学生有畏难情绪。三、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科学测量每个装置提升重物时的用力方法(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B.用手掂一掂 C.用眼估计 2.对模型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 A.检测模型是否稳固 B.检验设计的可行性 C.比一比谁做得精致 3.在明确工程任务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前需要做什么 ( ) A.展开调研 B.制作模型 C.测试检验 二、判断题 1.改进解决方案与评议结果没有关系。( ) 2.我们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对模型及设计图进行改进。( ) 3.设计图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的。( )五、板书设计 测试与改进 发现各种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修改完善 完成设计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