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鄂教版 三年级下册 《土壤和岩石》单元 3.岩石与矿物 教学设计单元 《土壤和岩石》 课题 3.岩石与矿物 课时 1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要求 10.3岩石和土壤 3~4年级 ④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观察并描述砂质土、黏质土、壤质土的特点,举例说出它们适宜生长的植物。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1.知道几种常见岩石如花岗类、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等的主要特征。 2.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具有多种用途。 科学思维 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岩石,并尝试鉴别身边的岩石。 探究实践 能够就岩石与矿物问题与同学开展讨论和交流。 态度责任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擅于总结的科学态度。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1.知道几种常见岩石如花岗类、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等的主要特征。 2.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具有多种用途。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岩石,并尝试鉴别身边的岩石。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教师:2.岩石样本、放大镜、铁钉或者钥匙等硬质物品。学生:课前采集的岩石,记录笔;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聚焦问题:这些土壤有什么不同 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俗称石头(岩石破碎之后的样子)。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 你曾经在哪里见过岩石? 田野里、小河边、沙滩上……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岩石。岩石有什么特征?它们有哪些用途? 出示岩石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科学实践: 探究土壤成分 (预设25分钟) 一、采集岩石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采集了一些岩石,说说你们是怎样采集岩石的? 2.采集汇报 你采集的岩石,有什么特点? 3.讨论 我们采集的都是岩石吗? 二、观察岩石 1.观察几种岩石,比较它们在颜色、颗粒、纹理和硬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 眼看:颜色、气孔、大小、斑点。 手摸:光滑或粗糙、软硬、掂量轻重。 耳听:敲打后发出的声音。 鼻闻:岩石气味。 2.除了用感官观察外,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观察?如何比较不同岩石的硬度? 3.观察过程 (1)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纹理、颜色等特征 (2)然后借助钥匙、铁钉等工具刻画岩石,比较不同岩石的硬度。 (3)还可观察和比较不同岩石的光泽、轻重等特征。 (4)将观察到的特征记录下来。 4.注意:刻画岩石要注意安全! 5.怎么判断岩石的硬度 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硬质物品在岩石上刻画,然后观察留下的痕迹。 把观察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三、鉴别岩石 1.常见的岩石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花岗岩:颜色较浅,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 颗粒较粗,很坚硬。 砂岩: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页岩: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 薄片状,较软。 石灰岩:多为白色、灰色、黑灰色,颗粒细,致密块状硬度不大。 大理岩: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2.根据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尝试鉴别我们采集的岩石 首先给岩石编上序号,在表格中直接填写序号。自己无法鉴别的岩石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观察采集岩石的特点 知道岩石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为加工的。 继续训练学生运用不同感官观察事物的方法。 知道借助工具观察岩石特点 了解观察岩石的基本步骤 知道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能根据岩石特征鉴别岩石,掌握鉴别岩石方法三、拓展与应用(预设5分钟) 岩石与矿物 1.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岩石就是矿石吗?矿石有什么价值? 雄黄:能提取砷化物 萤石:能提取氟 赤铁矿:能提炼铁 黄铜矿:能提炼铜 2.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建房修路、制作雕塑等。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岩石? 3.查阅资料,了解地质学家是怎样给岩石分类的。 通过资料阅读,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练一练 (预设5分钟) 一、选择题 1.氟是由下列哪种矿石提取出来的( ) A.雄黄 B.黄铜矿 C.萤石 2.雄黄矿石中能提取的物质是( ) A.矿石 B.雄黄 C.砷化物 3.请你鉴别岩石: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 A.花岗岩 B.页岩 C.大理岩 4.在观察岩石时,我们可以利用铁钉对岩石的( )进行检验。 A.颜色 B.硬度 C.形状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