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等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Na—23 S—32第I卷(选择题 共16分)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分)四大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哲理。下列描述的情节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水浒传》中张顺引爆炸药 B.《三国演义》中张飞吼断当阳桥C.《西游记》中用炼丹炉炼制仙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酿造2.(1分)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 B C D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3.(1分)人在冬天会呼出“白气”,关于“白气”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为水蒸气B.水分子形成“白气”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C.水分子形成“白气”的过程中,会失去部分能量D.水分子形成“白气”的过程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了4.(1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液态氧、蒸馏水、食盐水 B.氧气、双氧水、四氧化三铁C.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 D.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高锰酸钾5.(2分))二氧化碳合成甲酸(HCOOH)可实现碳封存,目前这一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不变 D.反应中涉及三种化合物6.(2分)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在滴加过程中,对溶液描述不正确的是( )A.Ca2+ 数目基本不变 B.OH- 数目减少C.Cl- 数目增多 D.溶液的pH逐渐增大7.(2分)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C.30℃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D.20℃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8.(2分)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得到澄清透明溶液的是( )A.NaOH H2SO4 BaCl2 B.NaOH CuSO4 NaClC.HNO3 KNO3 K2SO4 D.Ca(OH)2 Na2CO3 KCl9.(2分)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一定是装置漏气B.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石灰水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C.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中和反应放热D.图4右侧试管中产生沉淀,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2分)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常温下,pH等于7的水溶液呈中性,则呈中性的水溶液pH一定等于7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4分)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11.(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4个硝酸根离子 ; (2)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氢氧化铁 ; (4)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12.(4分)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镁离子 (填符号);(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用化学式表示)。13.(4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某些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或消失、产生气泡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结合如图,回答问题:(1)如图甲,B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时,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还可将BaCl2溶液换成 溶液,也能证明上述反应的发生。(2)图乙中,通过观察到D中出现 现象,证明NaOH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3)总结上述实验及现象,若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 的方法证明反应的发生。14.(5分)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1)试剂A为 ,试剂B选用 ;(2)操作b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类型为 ;(4)NaClO是常用的消毒剂,可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15.(5分)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的性质。(2)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如图中的 (填字母),检验集气瓶中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选用F装置收集氨气时,氨气应该从 (填m或n)端进入。根据氨气的性质推测,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列举一条即可)。16.(6分)普通粉笔主要成分为CaSO4、CaCO3和少量CaO。教师使用粉笔后,皮肤容易开裂,原因是粉笔中某成分与汗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有腐蚀性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环保粉笔只含生石膏(CaSO4 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72)。兴趣小组尝试将普通粉笔制成环保粉笔,操作流程如图所示:(1)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充分反应后,烧杯内上层清液中的微观粒子有 和H2O(填化学符号)。(2)生石膏可作防火材料。遇火灾时,生石膏失去结晶水,生成硫酸钙和水,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该过程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 (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起到防火作用。(3)CaSO4可作为中药外用,具有效疫生肌的功效。如图是将172gCaSO4 2H2O煅烧过程的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图,则固体 (填字母)是CaSO4。分析与计算(共6分)17.(2分)亚硝酸氮[N(NO2)3]是科学家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1)1个N(NO2)3分子中含 个原子;(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4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1)上述实验中,m= ,过程中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 g;(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过程)(2)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 小题各 1 分,5~10 小题各2 分,本大题共 16 分)1——5 BCCAB 6——10 DCCBB二、填空与简答(共 17 分)11.(4 分)(1)4NO ﹣3 ;(2)He;(3)Fe(OH)3;(4) K2 O4;12.(4 分)(1)质子数;(2)失;Mg2+;(3)Mg(OH)2。13.(4 分)(1)CO2+2NaOH=Na2CO3+H2O;CaCl2或 Ba(NO3)2或 Ca(NO3)2(合理即可);(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某种反应物消失。14.(5 分)(1)Ca(OH)2溶液;稀盐酸;(2)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分解反应;(4)Cl2+2NaOH=NaClO+NaCl+H2O。三、实验与探究(共 11 分)15.(5 分)((1)极易溶于水;(2)AC;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3)n;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方法逃生或通过尽量贴近地面的方法逃生。16.(6 分)CaO+H2O=Ca(OH)2;(1)将 CaCO3和 CaO 转化为 CaSO2+ 2-4;Ca 、SO4 ;(2)分解反应;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c。四、分析与计算(共 6 分)17.(2 分)(1)10;(2)7:12;18.(4 分)(1)4;3.2;(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2H2O2 2H2O+O2↑68 32x 3.2g68/32=x/3.2g 解得:x=6.8g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6.8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 化学 参考答案.pdf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