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四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四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自然社会 第1课 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课题 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课时教材编排了浙江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分类—系列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理解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存在的意义,能够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作用以及必要性,激发学生的交流能力,举办交流会。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浙江自然保护区的故事,从中学习热爱环境保护动物的品质,丰富自身能力。2、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探究,丰富学习体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4、通过介绍浙江自然保护区,培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与兴趣,并学会认识各种保护动物与植物。
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浙江自然保护区的故事,从中学习热爱环境保护动物的品质,丰富自身能力。
难点 通过介绍浙江自然保护区,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与兴趣,并学会认识各种保护动物与植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课 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书课题。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一、浙江自然保护区浙江省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凤阳山一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有特色。知识拓展浙江自然保护区都保护些什么?浙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内容主要有:珍稀濒危动植物,如黄腹角雉、华南梅花鹿等;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如 “磐五味” 等;特定生态系统,像南麂列岛的海洋贝藻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如乌岩岭等地的原始森林,还有独特自然景观及文化资源等。活动搜集浙江省各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料,举办一个小小交流会。资料:浙江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丰富,涵盖国家级与省级。国家级如南麂列岛聚焦海洋贝藻生态,清凉峰守护多种珍稀动植物及华南梅花鹿最大种群,大盘山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特色,九龙山是黑麂、黄腹角雉等重要栖息地,乌岩岭拥有大量珍稀动植物。省级的婺城南山动植物资源丰富,东阳东江源有众多重点保护物种,长兴扬子鳄保护区是扬子鳄自然繁育基地。这些保护区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交流会二、自然保护区的分类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地上璀璨的明珠。天目山素有“大树王国”的美誉,主要保护对象为银杏、连香树、金钱松等珍稀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南麂列岛因其丰富的贝藻类资源被称作“贝藻王国”,以贝藻类、鸟、水仙花为主要保护对象。凤阳山一百山祖是“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主要保护百山祖冷杉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乌岩岭是浙江省最大的森林生态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黄腹角雉(zhì)、猕猴等珍稀动植物。清凉峰为浙西第一高峰,素有“浙西屋脊”“天堂之巅”的美誉,主要保护梅花鹿、香果树等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古田山有“浙西兴安岭”“浙江天然基因库”之称,主要保护白颈长尾雉、黑麂、南方红豆杉及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大盘山是我国唯一的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天然药材资源宝库”的美誉。九龙山享有“生物基因宝库”之美称,主要保护黑麂、黄腹角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野生动植物。长兴地质遗迹保护区内的长兴煤山剖面是世界上唯一在一个剖面上同时拥有两个“金钉子”的标准剖面。象山韭山列岛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主要保护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江豚、鸟类及岛礁生态系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安吉小鲵及银缕梅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安吉小鲵是中国10种最濒危的两栖动物之一。知识拓展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自然保护区作用显著。它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给野生动植物提供家园,维持生态平衡;还能提供生态服务,像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同时为科研提供场所,助力科普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也能通过生态旅游带动周边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常见的自然保护区类型有哪些?常见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型保护森林植被,维持生物多样性;草原与草甸型保护草原草甸,守护依赖其生存的物种;荒漠型防止沙漠化,为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留空间;内陆湿地和水域型是候鸟栖息地,能调节气候;海洋和海岸型保护海洋与海岸带生态 。拓展延伸中华鬣羚播放视频浙江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生态多样:浙江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覆盖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能全方位守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物种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保护区内生物种类繁多,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宝地:作为天然实验室,为多学科研究提供场所,助力科研人员获取一手数据,推动学科发展,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科普摇篮:是开展环境教育与科普的优质场所,通过多样活动向公众普及知识,提升环保意识与生态保护观念。自然保护区是如何划分区域?核心区:是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严禁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干扰,为保护对象提供最安全的生存环境。缓冲区:环绕核心区,限制人类活动,起到缓冲外界干扰、保护核心区生态系统的作用。实验区:允许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生态旅游等活动,但要严格控制规模和影响。外围保护地带:在保护区周边划定,对保护区起到补充保护和协调周边发展的作用。 认识浙江自然保护区。学习知识拓展。积极参与活动商定交流会。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学习知识拓展。学习拓展延伸。 了解自然环境,培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发挥交流能力,商定交流会。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培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知识面。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下课后自行从网上观看与生态自然保护区相关的纪录片,然后写观后感。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课程小结:探寻浙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让我收获满满。知识上,认识到这里生物多样,珍稀动植物众多,像百山祖冷杉、云豹等,还了解了它们的生态和当地地形、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塑造。意识层面,我深刻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懂得了自然保护区是生态平衡的关键支撑,保护行动刻不容缓。实践中,我也明确了可以通过宣传科普、投身志愿活动等方式助力保护,还能参与生态旅游,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