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二政治课堂活动单 编制人:高二政治组 日期:2025年2月10日8.2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课标要求】评述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说明依法经营的必要性。课前活动单活动一:基础自学(对照课本,理出本课必备知识,圈画课本知识点,并写出疑难点)1.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的内容2.消费者合法维权的途径3.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原因(必要性、意义)4.我国的主要税种(含义、纳税人、征税对象、作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5.依法纳税的地位、意义活动二:构建体系(结合活动一,以框题为起点,尝试完成本课体系知识,用时5分钟)课堂活动单活动一: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2分钟)情境一:下列各种情形分别是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1. 银行理财产品宣传单上出现包赚不赔,高收益等字眼,而必要的风险提示很不明显。2.“闪付”代表银联的一种非接触式支付产品及应用,具备小额资金无需密码快速支付的功能。当前部分银联芯片卡的“闪付”功能是默认开通的。3.某美容店向王某推荐一种“雅兰牌"护肤产品。王某对该品牌产品如此便宜表示疑惑,店家解释为店庆优惠。王某买回使用后,面部出现红肿、瘙痒,苦不堪言。质检部门认定系假冒劣质产品.结论:情境二:小李一家去某旅游景点餐馆吃饭,结账时老板声称:小李所点的那盘生蚝不是25元一份,而是25元一只。原来餐馆门口的价目单显示“海捕生蚝25元”,在价目单的最下方有一行小字注明“以上海鲜单只计价”,小李认为他点菜时询问过服务员,服务员并未进行相应的提醒,为此双方争执不下。思考:小李哪方面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 结论:活动二:依法纳税是义务(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2分钟)近年来,明星、主播偷漏税频频发生,从2018年范冰冰因“阴阳合同”等涉税问题被罚8.84亿元开始,逃税漏税的金额一路飙升,到2021年,“带货一姐”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金额高达13.14亿元,再次刷新了公众认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国家的一位公民,应当积极纳税,绝对不能偷税、欠税、骗税、甚至抗税,这是不可取的,更是违法的!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必须承担义务,自觉 诚信 纳税!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薇娅等明星偷逃税的理解和认识。结论:活动三:当堂练习(完成下列小题,组内交流展示2分钟,并由组长选派一人写出本组的答案)1.“假防火的防火玻璃,灭不了火的灭火器”没有向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真实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能减轻企业税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3.A汽车制造公司将其设计生产的有缺陷的某型号汽车召回改造,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4.征收企业所得税,能够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5.安全消费的权利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6.2023年3月17日,网传“三亚一导游疑因游客未购物大骂游客”的视频引发媒体和网民关注,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调查。这一调查是基于该导游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 )A.安全消费的权利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投诉权7.某燃气公司规定:凡安装热水器的用户,必须到其指定的企业购买热水器,否则不予安装。该公司的行为( )①没有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②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③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④属于正当竞争行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某市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实际纳税情况,给纳税人不同的等级。取得纳税信用等级A级的纳税人,在融资、税收优惠、出口退税以及办税服务等方面,享受更多优先和便利,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诚信纳税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举( )A.引导纳税人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B.说明诚信纳税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C.拓宽了税收渠道,增加了财政收入D.体现了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9.不少学校的校服购买都是采取自行网上订购的方式,尽管不同学校校服销售公众号的认证主体都是不同的校服生产商,但按照这些公众号的校服购买操作指南、购买页面却几乎一模一样。只要点击“购买校服”,就会进入到商城平台,就需要开始填写学校编码、学生信息,而这些不同校服厂家的商城平台均指向同一个域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成年人的信息受法律保护,商家无权处理B.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不正当参与竞争C.消费者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D.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10.上海某医疗公司直播推广超光子、热玛吉等医美服务项目,主播对医美服务项目作推荐、证明,对商品的性能、用途等夸大其功效,引人误解。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涉案公司及主播等罚款276.43万元。对本案认识正确的是知( )①经营者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经营者应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经营者若对该处罚不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④经营者是“搭便车”行为,消费者可依法维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活动四:能力提升11.蔬菜照绿光加正白光、鲜肉照红光加冷白光、海鲜照蓝光加冷白光……打灯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灯行业内叫“生鲜灯”。“生鲜灯”照射下的食品格外诱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食用农产品种行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经营者应依法、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消费者发现经营者利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自己,可依法维权③经营者使用“生鲜灯”销售产品属于不正当竞争,是搭他人商业信誉的便车④经营者利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假防火的防火玻璃,灭不了火的灭火器”。有企业通过在生产、检验资质、抽检等各个环节造假,从而生产销售质量不达标的防火玻璃,甚至根本就是打了防火标的普通钢化玻璃。灭火器价格差异背后,有效灭火成分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也从75%偷偷降到50%,有的甚至降到20%。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没有标名商品的真实名称和价格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④没有向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真实信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扫码支付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近年来,这一本应提高消费效率的方式,却因强制关注公众号及带来的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2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在于( )①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②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③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④扩大了消费者的维权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某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及短视频账号发布“与虎同住!每小时可获得10万元现金奖励!”等内容的广告,诱导游客参加危险性活动。经调查,当地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依法严惩该公司,是因为其( )A.用动物作广告宣传,违背了绿色基本原则B.通过组织虚假交易,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C.利用广告营销推广产品,实施了商业诋毁行为D.通过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15.某教育机构在其网站发布“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微信1对1辅导”“您的4名好友已抢购成功……点我抢报”等不实信息,并虚构旗下教师任教经历。上述行为( )①属于典型的“搭便车”的混淆行为 ②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④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逢“6·18”“双11”购物节来袭,直播间就成了卖货主战场。邓女士在某网购平台直播间C商家处分别以388元、399元抢购了两件新中式服装,服装内里缝制有“100%桑蚕丝”衣标。收货后,邓女士怀疑面料成分与衣标标识不符,并非商家宣传的“真丝”面料,于是向商家发起退款申请,要求商家赔付三倍赔偿金,并同时申请该网购平台介入维权。因商家拒绝赔付三倍赔偿金,邓女士随后委托某权威纤维检验中心检测所购买的服装,检测报告显示结果为“100%粘纤”。邓女士于是向某网购平台获取C商家注册时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并将C商家诉至法院,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按照涉案商品价款的三倍予以赔偿。人民法院最终判决C商家向邓女士退还货款、支付赔偿款和检测费共计3588元。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并就网络购物消费给出两点建议。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活动一:情境一:①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②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的知情权③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情景二:小李的知情权受到了侵害。他可以:①与经营者协商;②请求消协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④申请仲裁;⑤向法院提起诉讼。活动二:(1) 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治观念。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活动三:1.错误【详解】没有向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真实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故本题观点错误。2.错误【详解】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能减少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但不具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故该说法错误。3.错误【详解】汽车设计生产存在缺陷,会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A汽车制造公司将其设计生产的有缺陷的某型号汽车召回改造,保证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故本题观点错误。4.错误【详解】征收企业增值税,能够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故原命题错误。5.错误【详解】消费者安全权包括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不仅仅指人身安全权。该判断错误。6.C【详解】C:自主选择权强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对“一导游疑因游客未购物大骂游客”事件开展调查,这一调查是基于该导游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C正确。ABD:题意主旨强调的是该导游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而不是其他各项,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A【详解】①③: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可以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该煤气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该煤气公司的行为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①③正确。②:该煤气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②说法错误。④:该煤气公司的行为属于限制竞争或垄断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8.A【详解】A:取得纳税信用等级A等的纳税人可以获得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先和便利,这主要是引导纳税人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A正确。B:材料强调的是鼓励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未强调诚信纳税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B不符合题意。C:按纳税实际情况划分等级并没有拓宽税收渠道,增加了财政收入,C不符合题意。D:材料未体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B【详解】B:不同学校校服销售公众号的认证主体都是不同的校服生产商,但按照这些公众号的校服购买操作指南、购买页面却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这启示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不正当参与竞争,B符合题意。A:商家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有权处理消费者(包括未成年人)提供的信息的。但材料并不涉及商家处理消费者的信息,A不符合题意。C:材料未涉及消费者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C不符合题意。D:材料强调的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涉及安全消费的权利,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A【详解】①②:主播对医美服务项目作推荐、证明,对商品的性能、用途等夸大其功效,引人误解,说明经营者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应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①②符合题意。③:本案属于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③排除。④:经营者是用广告进行产品推销,但是夸大其功效,属于虚假宣传,“搭便车”行为与题意不符,④排除。故本题选A。11.A【详解】①②: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说明经营者应依法、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发现经营者利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自己,可依法维权,①②符合题意。③:搭便车是指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材料经营者使用“生鲜灯”销售产品属于虚假销售,不属于搭便车,③说法错误。④: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经营者使用“生鲜灯”销售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不是自主选择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B【详解】①:消费者购买到假的防火玻璃和灭火器时,生产者和销售者没有向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真实信息,①正确。②:“假防火的防火玻璃,灭不了火的灭火器”,其有名称,只不过该名称让消费者产生了误解,②错误。③:材料体现的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不是自主选择权,③错误。④:灭火器价格差异背后,有效灭火成分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也从75%偷偷降到50%,有的甚至降到20%,没有向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真实信息,④正确。故本题选B。13.B【详解】①③: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消费者带来困扰,说明开展此项活动可以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①③正确。②:“杜绝”的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②排除。④: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并未扩大消费者维权途径,④排除。故本题选B。14.D【详解】D:当地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是因为该公司通过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D符合题意。A:材料中该公司用动物作广告宣传,并没有违背绿色基本原则,A与题意不符。B:材料中该公司通过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并没有通过组织虚假交易来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B与题意不符。C:材料中该公司利用广告营销推广产品,并没有实施商业诋毁行为,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5.C【详解】①:“搭便车”行为指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的混淆行为,材料是虚假宣传,①不符合题意。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该辅导机构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②符合题意。③: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某校外辅导机构虚构教师任教经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③符合题意。④:经营者要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理由: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平等、公平、诚信、守法等原则。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和质量等作虚假宣传。商家所售商品衣标宣传所示“100%桑蚕丝”经权威机构检测实际为“100%粘纤”,商家以次充好,侵犯了邓女士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本案证据充分,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院对邓女士主张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建议:①选择正规商家购买商品,仔细了解商品信息,并保存相关证据。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商家沟通,依法维权。③如果商家不配合,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分析】背景素材:消费者网购平台购物产生的纠纷考点考查: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诉讼实现公平正义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两小问,第一小问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第二小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调用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邓女士发现服装内里缝制有“100%桑蚕丝”衣标,而委托某权威纤维检验中心检测所购买的服装,检测报告显示结果为“100%粘纤”→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民法典》第四条到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平等、公平、诚信、守法等原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本案中商家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关键词②:邓女士随后委托某权威纤维检验中心检测所购买的服装,检测报告显示结果为“100%粘纤”。邓女士于是向某网购平台获取C商家注册时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本案中证据充分。关键词③:邓女士在某网购平台直播间C商家处分别以388元、399元抢购了两件新中式服装,服装内里缝制有“100%桑蚕丝”衣标→可联系:选择正规商家购买商品。关键词④:邓女士随后委托某权威纤维检验中心检测所购买的服装,检测报告显示结果为“100%粘纤”→可联系教材:注意保存证据。关键词⑤:邓女士怀疑面料成分与衣标标识不符,并非商家宣传的“真丝”面料,于是向商家发起退款申请,要求商家赔付三倍赔偿金,并同时申请该网购平台介入维权。沟通无果后,邓女士将C商家诉至法院,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按照涉案商品价款的三倍予以赔偿→可联系教材:消费者维权的方式中及时与商家沟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