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章 溶液 单元练习-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冰水 C.牛奶 D.液氧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D.铁条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②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③某物质燃烧后生成和,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④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⑤和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 D.②⑤4.时,向水中加入,充分搅拌后得到①,升温至得到②,②搅拌后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分数①<②B.②搅拌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②中是的饱和溶液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及粉末状大理石中滴加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充分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中P点表示℃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D.℃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7.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是A.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200g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8.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①可用大量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腌制鱼肉 ②可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①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预防CO中毒 ②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抗腐蚀性更好A.A B.B C.C D.D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B.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甲溶液析出晶体质量比乙多D.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10.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11.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硫酸钠的质量随稀硫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代表水的质量,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B.加入Ng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D.b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H+、Na+12.某同学在室温下(20℃)称7.5g固体物质M,加入50mL水中(物质M不与水反应,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充分搅拌,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同时通过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M一定易溶于水B.a、b两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C.a、b、c三点时所得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D.b→c的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二、计算题13.硫氧粉(Na2SO3)可用作染漂脱氧剂,常因氧化变质生成Na2SO4。向20g可能被氧化的硫氧粉样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共消耗稀硫酸98g。试计算:(1)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所需水的质量为多少?(2)求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提示:H2SO4+Na2SO3=Na2SO4+H2O+SO2↑)14.现有K2CO3和KCl的混合物30g,为测定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即质量分数),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Cl溶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上述实验中的盐酸需36.5%的盐酸的质量为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生成气体质量(X)的比例式 。(4)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为 。(5)最终所得的中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若用9.8%的硫酸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将碱性溶液转化为中性溶液,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 。三、实验探究题1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质量 g。(2)用托盘天平称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50mL、100mL、200mL);(4)如果在量取水中视线仰视读数,所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需氯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取1g/mL)。量取水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mL量筒。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 (填序号)。a 增加氯化钠固体 b 减少氯化钠固体 c 减少砝码 d 调节平衡螺母(2)将氯化钠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3)以上步骤中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以上错误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四、填空题17.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中的化学①厨房中有大米、蔬菜、鸡蛋等常用食材,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③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下列厨房中的调味品,可用于除去水垢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下同)。A.料酒 B.食醋 C.酱油④厨房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C.燃气泄涌时立即打开油烟机 D.为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2)医药生产中的化学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研究小组在1969年就发现中药青蒿具有抗疟效果,但用水煎熬青蒿所得提取物无效;后受古代药方启发,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在低温条件下成功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由此可推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科技发展中的化学①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它的起落架因使用钛合金制造而更为牢固,能支撑巨大的重量,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 的性质,合金属于 材料。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如下。温度/℃ 0 20 40 60溶解度/g 甲 13.3 31.6 63.9 110乙 6.9 9.6 12.7 16.4丙 35.7 m 36.6 37.3(1)20℃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以下等级,则甲、乙两物质中属于可溶物质的是 。(2)将60℃的丙溶液按图示操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可知,固体丙在20℃时的溶解度m为 。步骤①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小伟用甲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时,步骤②后析出2g甲,则步骤③后共析出固体的质量是 。五、综合题19.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当温度在t2~t3℃之间时,A物质与B物质 (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3)t3℃时,将75g 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需加水 g。20.同学们欲用NaOH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5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1)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 g。(2)最终测得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试分析其原因。(写出一条即可)答案解析部分1.A2.A3.D4.B5.C6.D7.B8.C9.D10.C11.C12.D13.(1)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5g×98%=x×10%,解得x=49g;所需水的质量为49g-5g=44g;答:所需水的质量为44g。(2)解:设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y。答: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6.4g。14.(1)40g(2)(3)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氯化氢的质量=100g×14.6%=14.6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8.8gy=27.6gz=29.8g(4)此混合物中K2CO3的含量为:(5)最终所得的中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设需要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m,m=200g15.(1)6(2)B(3)100mL(4)小于16.2.5;47.5;50;a;加速溶解;AB;小于17.(1)鸡蛋;隔绝空气(氧气);B;C(2)青蒿素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分解)(3)强度大;金属18.(1)乙(2)36;不饱和;5.16g19.(1)C>B>A(2)能(3)5020.(1)15(2)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