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九年级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N-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天然气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2.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气态CO2加压形成超临界CO2流体(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兼有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后,通过CO2的状态变化在制冰的同时回收热量,用于场馆供热。下列关于“跨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B.其分子间隔比普通二氧化碳要大C.其分子不再运动 D.该物质为混合物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符号与表征是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高阶思维活动的必备素养,对下列符号中数字含义的理解完全正确的是A.2Cl:2个氯元素 B.C6H12O6:1个C6H12O6分子C.O2-: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 D.N2:2个氮原子4.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比其组分纯金属A.硬度大 B.熔点低 C.色泽光亮 D.耐腐蚀性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C60在超导、催化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它在常温下为固体,可溶于苯和甲苯等溶剂。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烯可转化为C60。两种物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60和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C.C60这种物质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C60和石墨烯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溶于苯和甲苯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石墨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均属于化学性质C.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60属于物理变化 D.C60和石墨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都是CO27.利用下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③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B.②③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白烟逸散到空气中 D.可推知白磷在实验室可存放在冷水中8.下图是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的原子序数是16 B.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S为了保护环境,我国的城市燃气和集中供暖已广泛使用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2O2 CO2 + a H2O。其中,X只含有两种元素,则a =________。A.1 B.2 C.3 D.410.水杨酸(C7H6O3)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可用作消毒防腐剂和食品防腐剂。对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它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它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制取二氧化碳 C.收集气体 D.验满二氧化碳12.在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A. B. C. D.13.直饮水机是家中常用电器,净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直饮水机可以将硬水软化 B.饮水机罐子里面的滤芯需及时定期更换C.吸附罐中主要的填充物质是活性炭,用于除去颜色和异味 D.紫外灯主要用于杀菌消毒14.某科研团队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在阳光驱动下,使甲烷和水在常温下产生H2。微观模型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B.该反应生成的和的个数比为1:4 C.反应后氢原子的个数减少 D.为了让反应持续进行,需要不断补充催化剂15.下表为某核心期刊刊文中氢气制备对比实验的数据(将锌粒压成薄锌片增大了表面积)。下列不能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编号 20 mL稀硫酸的 质量分数 1 g锌的 形状 0~3 min产生 氢气体积/mL① 20% 锌粒 31.7② 20% 薄锌片 50.9③ 30% 锌粒 61.7④ 30% 薄锌片 79.9A.Zn是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金属B.待1 g锌与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锌粒产生氢气的总体积总是比薄锌片少C.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D.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1)“铜铁”(填“属于”或“不属于”) 金属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 (3)“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 (4)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炼钢”,写出利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磁铁矿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铜铁合金,又称铁白铜,是一种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构性材料。图中能表示铜铁合金熔点的是__________(选填“a”、“b”或“c”);17.【科普阅读】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其熔点为 -59℃,沸点为11℃。实验室常以我国自来水厂以亚氨酸钠(NaClO2)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ClO2,同时产生水和氯化钠再投入到水中进行消毒。ClO2的名称是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使用ClO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长期引用硬水对人体有较大危害,实验室中用的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以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自来水获取。(3)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阴暗处保存C.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 D.含氯消毒剂中ClO2的浓度越大越好(4)自来水厂制备ClO2反应如下:5NaClO2 + 4HCl = 4ClO2 + 5NaCl + 2X。X的化学式为 。(5)自来水消毒后残留的氯称为余氯,直接饮用对人体有害。净水机中的颗粒活性炭可除去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性。(6)发生ClO2泄露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18.【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Ⅰ.用图1、图2装置进行氧气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1)图1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1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图2的实验结束后,集气瓶炸裂的原因是 。Ⅱ.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所示,该制氧机利用M、N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M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N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氧气。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4)“反应仓”中H2O2生成氧气,“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b.降低氧气温度c.加快氧气的生成(5)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A”或“B”),为获得平稳气流,需要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19.【科学探究】已知H2可与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其它成分不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纳米铁粉可用于毫米波隐身材料。某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探究:【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和Cu,H2O能使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CO2不与无水硫酸铜反应②浓硫酸的作用:可作干燥剂,吸收水分(1)探究H2与菱铁矿反应后气体成分,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发现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 。②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气体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继续对反应后其他剩余气体的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H2; 猜想二:CO; 猜想三:CO和H2混合气体(2)兴趣小组依据上图的装置开展以上实验,并完成表格:操作 现象 结论如上图 甲中现象: 。 乙中现象: 。 丙中现象: 。 猜想三正确(3)反思拓展:①组装好仪器后,同学一致认为应先通入剩余气体一会,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②浓硫酸(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装置中废气处理的方法(写1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铜制品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Ⅰ: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制得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金属铁比铜更活泼,因此铁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会生锈。铜丝能够用于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和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外观酷似金子,人称“伪黄金”。不法分子以黄铜(铜锌合金)假冒黄金。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可行的是__________。A.观察颜色 B.灼烧后观察颜色 C.插入稀盐酸中(3)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①ZnCO3 ZnO + CO2↑ ; ②2ZnO + C 2Zn + CO2↑;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铜和木炭粉反应)。(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确定CO和CuO反应的最佳温度,小红同学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4小时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00℃时,反应的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__________℃以上。(5)如图所示为化学小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所做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溶液变蓝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由上述实验能得出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是 。21. 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使用的某种发动机利用了肼(N2H4)的分解反应:3N2H4 N2↑+ H2↑+2NH3↑。回答下列问题:N2H4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N2H4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液氧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为飞船提供动力。使用1kg氢气平均可飞行150 km。已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对接于空间站核心舱端口。假定期间飞行距离为450万km。如果通过该化学反应产生氢气,需要分解多少万千克的肼?(写出计算过程)。每台发动机最多能装肼的质量为6万千克,问载人飞船需要 台发动机?惠州市河南岸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九年级化学试题 答案一、选择题:1~5:B A B A C 6~10:D B D B C 11~15:D C A B B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共7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1) 属于 (2)氧气/O2(3)过滤 (4)分子在不断运动(5)4CO +Fe3O4 4CO2 +3Fe (2分) (6)a共8分,每空1分(1)二氧化氯 +4 (2)化学 蒸馏(3)BC (4)H2O(5)吸附 (6)洒水18. 共10分,每空1分,操作现象及方程式2分。长颈漏斗2KMnO4K2MnO4 +O2↑+MnO2(2分) A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热毛巾捂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分)(3)集气瓶底部没有放水或者少量细沙。(4)a b(写成AB的没有分)(5)B 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19.共10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1)①水/水蒸气 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H2O(2)甲中现象:黑色氧化铜固体变红色,有水雾产生。乙中现象: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丙中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①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而爆炸。②吸收水分,干燥气体。③用酒精灯点燃/用气囊收集后集中处理。(答案合理即可)。共10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1)氧气和水(少答0分),延展性 (2)BC(3)2Cu2O + C4Cu +CO2↑ 或 2Cu2O + C 4Cu +CO2↑ (2分)(4)Cu、CuO、Cu2O 500(5)①Cu +2AgNO3= 2Ag +Cu(NO3)2(2分)②Zn>Cu>Ag21.(1)7:1 (2)放出(3)设需要分解肼的质量为x 1分需要制取氢气的质量为:450万km/150km=3万kg。 1分3N2H4 N2↑+ H2↑+2NH3↑ 1分96 2x 3万kg 1分96/2 =x/3万kg 解得:x=144万kg 2分答:需要分解肼的质量为144万kg 1分(4)144/6=24,故为24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度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度化学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