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医@拓展与培优第4节二氧化碳思维点击一、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装置:(2)现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结论: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1)装置:|总的68@(I)喷稀醋酸(Ⅱ)喷水(Ⅲ)直接放人二氧化碳中(W)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2)现象:(I)和(V)实验中的纸花变红,(Ⅱ)和(Ⅲ)纸花不变色。(3)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装置:碳口(2)现象:塑料瓶变瘪。(3)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例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稀机安6@(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纸花变红;Ⅱ.;Ⅲ.纸花不变色;N.(2)该同学进行的I、Ⅱ两项实验,说明了(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用文字叙述)。(4)实验V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料学八年级下册变式训练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纸花浸透紫色石蕊试液后晾干),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I)喷稀醋酸(Ⅱ)喷水(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N)赜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A.实验I中向纸花上喷稀醋酸证明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色B.实验Ⅱ中向纸花上喷水证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C.实验Ⅲ中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D.实验V中可以看到纸花变蓝,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1.原理和药品:CaCO+2HC1一CaC12+HO+CO24。2.装置:固液混合不加热。(1)发生装置A装置为简易装置,不便于加液体:B、C使用了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使用B、C装置时应注意,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人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D装置使用了分液漏斗,便于加酸,还可以利用活塞控制反应(2)收集装置: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3.现象: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气泡。4.检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的火焰熄灭,证明已集满。6.注意事项:反应物不能用浓盐酸、硫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硫酸不会挥发,但会生成硫酸钙沉淀,沉淀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或石灰石)表面,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酸的接触面积变小,最后反应停止。7.各组物质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药品反应速率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块状石灰石和稀疏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拓展】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反应物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1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