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乳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四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共计20分,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
D 2.C 3.B 4.D 5.B 6.B 7.B 8.D 9.A 10.C 11.B 12.C 13.A
A 15.C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6.(8分)(1)过滤 (2)灼烧(或点燃)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有烧纸的味道是麻纤维) 合成 (3)温度 (4)蛋白质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5)温度达到着火点
(6)NaCl
17.(8分) (1) H+ Fe+H2SO4=FeSO4+H2↑ 盐 Na2CO3+H2SO4=Na2SO4+H2O+CO2↑(2) Ba(OH)2+H2SO4=BaSO4↓+2H2O Q点离子浓度较小 酸根离子或(阴离子)
18.(14分)(1) 蒸发 ②①③
(2) 沸点不同 粒子颗粒大小 (3) ①②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置换
(4)① 过滤 引入新的杂质 引入新杂质硝酸根离子,形成硝酸钠,不能除去
② 碳酸钙、碳酸钡 NaCl、NaOH、Na2CO3③ ④氯化钠(或氯气)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14分)
19.(14分) (1) 低
(2)2Al2O34Al+3O2↑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物质的原子构成种类不同 无毒 (不与酸性物质反应)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In+6HCl=2InCl3+3H2↑ 
(3).①②、、
③④ Ag、Cu、Fe /硝酸亚铁
四、计算(6分)
20.(1)92%
(2)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
答:手镯中银的质量分数为9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初四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共 70 分。考
试时间为 80 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中的答案无效。
4. 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 20 分。其中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11—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乳山绿茶,畅销全国各地。下列有关“茶”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茶叶采摘 B. 茶叶清洗 C. 茶叶运输 D. 醋除茶垢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
3.下表对物质的名称、化学式、类别、用途整理归纳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用途
A 盐酸 Hcl 酸 可用于金属除锈
B 一氧化碳 CO 氧化物 可用于冶金工业
C 碳酸氢钠 NaHCO3 碱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氢氧化钙 Ca(OH)2 盐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 慧眼识化学。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 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B. 汽油除去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
C. 浓硫酸干燥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 D. 铝制品耐腐蚀——铝化学性质不活泼
5. 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初四化学 第 1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A. 严重缺钙会得甲状腺肿大 B.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C. 霉变大米淘洗后可食用 D.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质期
6. 牡丹花根制成的中药“丹皮”含有丹皮酚 C9H10O3 ,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根据
丹皮酚的化学式可知
A. 类别:丹皮酚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宏观:丹皮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微观:丹皮酚的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D. 定量:丹皮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6g
7. 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现常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
严重后果。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来形容的是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C.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8. 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农业 B.化学与环境
①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①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②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 ②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
抗旱能力 的污染
C.化学与应用 D.化学与生活
①钛合金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①涂油可以有效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②可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来实验室制二
常用作电光源 氧化碳
9.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K+、Na+、SO2- 2- -4 、Cl- B. H+、Fe2+、CO3 、NO3
初四化学 第 2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C. H+ 2- -、Ca2+、OH-、Cl- D. Ba2+、Cu2+、SO4 、NO3
10. 金属镍在制造钱币、不锈钢、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
用。为探究镍(Ni)、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做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发现 A试管中镍丝表面无现象,B试管中镍丝
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Ni、Zn、Cu B. Zn、Cu、Ni
C. Zn、Ni、Cu D. Cu、Ni、Zn
11. KNO3、KCl可用作钾肥,对玉米、高粱、大豆的生长具有重
要的作用。KNO3、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表示在 18℃时,KCl和 KNO3的溶解度相同
B. 在70℃时,将238g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74gKNO3
C. d 点对应的 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D. e 点对应的 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12. 《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
(硫酸铜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错误
的是
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 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
C. “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红色的煤 D.“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3. 实验室有部分被氧化的镁条 8.0g与 2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
应,该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A. 4.8g B. 7.2g C. 6.0g D. 2.4g
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初四化学 第 3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A.探究铁的锈蚀 B.探究铁、铜的金属 C.探究MnO2对H2O2 D. 探究影响溶质溶
是否需要氧气 活动性强弱 分解的催化作用 解快慢的因素
15. 2023年亚运会的主火炬采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作为燃料,生成甲醇的化学方
一定温度
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实验小组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 5.6g氧气混
催化剂
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完全耗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 5.1g,
同时生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 8t甲醇,理论上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2t
B. 密闭容器中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1.4g
C. 密闭容器中参加反应的甲醇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比为 10:11
D. 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还需要 0.2g氧气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计 30 分)
16. (8分)古谚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由来:古代渔网是用麻纤维织成,麻纤维
吸水膨胀,潮湿时易腐烂。为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古人打鱼时渔网用三天后要晒两天。
现代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没有长期坚持。
(1)用渔网打鱼的过程,其原理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相似。
(2)鉴别麻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现代渔网使用的尼龙材质属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3)天气炎热时,鱼塘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受______影响。
(4)鱼肉中所含主要营养素是______。烤鱼的香气在空气中扩散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
释)的结果。
初四化学 第 4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5)生火烤鱼,需要用燃烧的纸引燃木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
(6)渔民用______(化学式)腌渍鱼,不仅风味独特,还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17.(8分)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思路与方法。
(1)下图是小明同学建构的酸的化学性质的模型图。
①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说明两种酸溶液中均存在 (填微粒符号)。
②将表面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Fe2O3 )投
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铁锈脱落、溶解,溶液变黄,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反应的方程式为 。
③M所属物质类别为 ,该物质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反应,写出一个反应的方程式

(2)小明同学分别向两份相同的Ba OH 2溶液匀速滴加相同 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如图 1),
观察现象并绘制溶液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2)。
【电导率能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强】
①曲线 2反应的方程式为 。
②结合图 3解释电导率Q点小于N点的原因 。
③该实验说明:不同的酸中,由于 不同,酸的性质也表现出差异。
18.(14分)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
(1)沿海的盐厂都是“盐田法”晒盐,其基本原理是 结晶,得到的是粗盐。在实
初四化学 第 5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验室用过滤法提纯粗盐的过程中有三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①引流②搅拌,加
速固体物质溶解③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其先后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
(2)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称为“海水淡化”。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是蒸馏法
(热法)和膜法两大类。蒸馏法是利用 不同分离出淡水,膜法淡化海水的原理是
利用 不同分离出淡水。
(3)镁是国防元素。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卤水 石 灰 乳 氢氧化镁 盐 酸 氯化镁 通 电 镁
① ② ③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过程序号),过
程①中加入石灰乳时会采用喷淋的方式,目的是 。金属镁是一种性质非常活泼的
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难溶性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化工生产中通常以从海水中获取的粗盐(只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
制取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 ClO2,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①中的操作为 ,步骤①中不能用 Ba(NO3)2代替 Ba(OH)2,原因是 。
②步骤②得到的固体是 (填名称),溶液 X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③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④上述流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有 (填一种物质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 1 个题,共 14 分)
19.(14分)应用广泛的金属
(1)典籍中的金属
①《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红铜(纯铜)升黄(黄铜)而后熔化造器”由此可知,黄铜
初四化学 第 6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的熔点比纯铜 (填“高”或“低”)。
②《浸铜要略序》中记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土人汲以浸铁,锻炼成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生活中的金属
铝制易拉罐主要由铝合金制成,除铝外,还含有锌、铜、硅等。
①现行的铝冶炼方法是 1886年美国的霍耳和法国的埃鲁发明的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
法,其原理是氧化铝在通电条件下分解,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②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性质存在差异。对比分析
右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 (答
两条即可)。
③某品牌碳酸饮料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内壁
附着一层有机薄膜(如图 1)。请你推测组成有机薄
膜的物质具有的性质: (写 1条即可)。该
铝合金中铝的含量约为 97%,还含有镁、锰、铁、铟
(In)等。
如图 2为铝、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某同学推测金属铟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理由
是 。实验证明,铟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中的金属
美好时光小组同学们分别将铁粉投入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各自得
到一份滤渣和滤液。请你分析回答:
初四化学 第 7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①小美实验:她确定滤渣中只有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小好实验:她确定滤液中含有 3种离子,这 3种离子的符号是 。
③小时实验:他根据实验情况粗略画了图 B,图中③表示的离子为 (填符号)。
④小光实验:他在实验过程中增加了锌粉如图所示:
由实验及现象可知,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此时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
质 。
四、计算题
20.(6 分)小红有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标签标识为 925银(925银一般是指含银量
为 92.5%的银制品)。小红想用实验探究手镯中银的含量,先用电子秤称得手镯的质量是
25.00g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第 4次 第 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24.35 23.70 23.05 23.00 23.00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该手镯中银的质量分数是 。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初四化学 第 8页,共 8 页
{#{QQABBQAAoggIAABAAAhCEQHQCkKQkBGACaoORAAcsAABgQ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