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2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七下科学 ZJ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2.认识原子的结构,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了解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4.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核外电子对化学反应的作用。(含教材第66页思考与讨论答案)时间 1808年 1897年 1911年 1913年 1926年科学 家 道尔顿 (英 国) 汤姆生 (英国) 卢瑟福 (英国) 玻尔 (丹麦) 薛定谔(奥地利)模型 类型 实心球 模型 枣糕模型 (又叫西 瓜模型) 核式结构模 型(又叫行星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模型 图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说明 认为原 子是一 个不可 再分的 实心球 体, 原子是一 个球体, 正电荷均 匀分布在 整个球体 内, 原子是由带 正电的原子 核和带负电 的核外电子 构成的 电子在原 子核外空 间的一定 轨道上分 层绕核做 高速运动 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其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模型 说明 原子是 构成物 质的最 小微粒 电子像面 包里的葡 萄干那样 镶嵌在其 中 原子是由带 正电的原子 核和带负电 的核外电子 构成的 电子在原 子核外空 间的一定 轨道上分 层绕核做 高速运动 若用疏密不同的点表示电子出现在各处的概率,画出图形,就像云雾一样建模 依据 猜测 汤姆生发 现了电 子,且测 得电子带 负电,而 原子显电 中性 粒子轰击 金属箔实验 带负电的 电子只能 在原子内 的一些特 定的稳定 轨道上运 动 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几率高低总结 建立模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 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教材深挖卢瑟福实验如下图所示, 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用它轰击金属箔,发现多数 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甚至有个别的 粒子被弹回。实验结论:(1)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其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属箔;(2)原子核带正电, 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原子核的质量比 粒子大得多,当 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原子核时被弹了回来。典例1 (2024·杭州期末).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金属箔,得到了如图所示的DA.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原子中原子核的质量较大C.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实验现象。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金属箔,大多数 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直接通过,说明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选项A正确;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金属箔,极少数 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 粒子碰到的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大,选项B正确;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金属箔,有极少数 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 粒子碰到的原子核带正电荷,选项C正确;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金属箔,不能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选项D错误。1.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研究发现,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2.几种原子的构成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 1 0 1锂 3 4 3碳 6 6 6氧 8 8 8钠 11 12 11氯 17 18 17由上表可以看出:(1)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2)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3)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4)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3.构成原子的各粒子间的关系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含教材第67页“探索活动”答案)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层 原子核很小,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不停地运动着,这种运动不像卫星一样有自己的运动轨道,但却经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情况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并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在原子核外运动。例如用钠原子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情况,如下图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情况 (在原子中,电子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方便进行的一种人为规定,是理论上的。)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外电子经常充当重要的角色。拓展培优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典例2 (2024·金华测试)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 ,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氦 的形式存B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在,如图是氦和氦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 ”代表( )解析:由图可知,氦和氦 的质子数相同,都是2,根据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氦和氦 的中子数不同,故“ ”代表中子。1.相对原子质量特别提醒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的数值)不是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但能反映出原子实际质量的相对大小,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两者成正比。如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也是一个氢原子实际质量的12倍。辨析比较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性质 实验测出的 一个原子的 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数值 与单 位 数值非常 小,单位为 “ ” 数值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质量相同的不同原子构成的纯净物,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物质所含的原子个数越多。如1克铁和1克铝,由于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1克铝中所含铝原子的个数比1克铁中所含铁原子的个数多)联系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含教材第69页思考与讨论答案)微粒 质量/ 相对质量 注释碳原子 12 6个质子、6个中子质子 1 质子质量 中子质量,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中子 1 电子 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近,且远大于电子的质量,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近似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时,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教材第70页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08 4.003 6.941 9.012 10.81 12.01 14.01 16.0019.00 20.18 22.99 24.31 26.98 28.09 30.96 32.0635.45 39.95典例3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C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C.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它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但能反映出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的相对大小。1.教材第71页探索活动:钠在氯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的过程实验 步骤 取一瓶氯气,用镊子夹一小块钠放入玻璃燃烧匙中,点燃钠,将玻璃燃烧匙迅速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现象 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伴有白烟生成,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微观 解释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一种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一种阴离子),带有异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在许多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会因为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荷的微粒称为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2.原子与离子的比较项目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结构关系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电性 呈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项目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相互转化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原子核相同,原子得、失电 子后形成阴、阳离子 阳离子原子 阴离子 归纳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物质由哪种粒子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粒子保持。示例 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碳原子是保持金刚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典例4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D.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解析:钠离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稳定,而钠原子的化学性质活泼,二者保持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