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2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七下科学 ZJ1.通过探索活动感受分子的存在,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实例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3.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4.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5.能列举支持分子运动的证据,知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1.分割法研究物体内部构成在研究一个物体的内部构成时,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分割,比如切开西瓜就可以观察西瓜内部的结构,拆开玩具就可以知道它的组成构件等。将块状物进行研磨、物质溶解都是分割方法。教材第53页探索活动:探究冰糖的构成步骤 用放大镜观察 一块冰糖 将冰糖碾碎后, 再用放大镜观察 将碾碎后的冰糖放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冰糖由一些小 颗粒构成 构成冰糖的颗粒 更小了 冰糖分散到水中,看不到冰糖颗粒了(由水变甜的事实知,蔗糖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极小的微粒状态存在于水中)总结 1.研磨后的冰糖细小颗粒远不是构成冰糖的最小单元;2.冰糖颗粒在水中被拆分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科学研究表明,冰糖的成分是蔗糖,即冰糖在水中会分散成无数个蔗糖分子。结论:如果对物体一直进行分割,那么就能得到组成单元 分子。2.分子概念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跟蔗糖一样,水、氧气等多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大小 分子很小,小得看不见、摸不着,分子的直径通常以米来度量,所以一个看似很小的物体中都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滴水(以20滴水为 计)中就含有约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即 )。特别提醒常见的微小物体不是分子分子的尺度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如细胞)都不是分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细小的灰尘、空气中极小的水珠、极细的面粉都是微小的物体,而不是分子,它们仍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宏观物体。典例1 水含有个水分子,冰糖含有 个蔗糖分子,这些都说明物质是由大量______构成的。流感病毒主要靠飞沫传播,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为,由此可初步判断飞沫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分子不是解析:飞沫直径为 ,而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飞沫直径远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故可判断飞沫不是分子。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教材第55页探索活动: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1.取一根一端封口的细长玻璃管(长 左右),按右图进行下面的实验。2.先往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至玻璃管容积的 ,再加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3.用手指堵紧开口一端,上下颠倒多次,观察现象。现象 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液面低于玻璃管口,没有充满玻璃管,即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体积之和。分析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两种物质混合时由于分子之间的空隙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体积的变化。当水、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空隙,使混合后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空隙减小,从而引起总体积减小。2.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之间空隙的大小教材第55页探索活动: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和水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如图所示。现象 水难以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分析 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由于温度变化改变了分子间空隙大小引起的。典例2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D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B.在巨大压力下,油能从钢管的侧壁渗出(钢管无裂缝)C.将白糖加入水中,白糖不见了,水的体积没有增加D.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解析:用手捏面包,面包会变小,是因为面包里面有许多气孔,而不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1.实验探究:物体的扩散现象(含教材第56页探索活动答案)实验 气体扩散 液体扩散 固体扩散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透明的瓶中分别装 入空气和二氧化氮气 体,抽去玻璃板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注射器将红 墨水分别注入 热水和冷水的 底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实验 气体扩散 液体扩散 固体扩散现象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 体慢慢向左边玻璃瓶 中扩散,一会儿左边 的玻璃瓶也呈红棕 色,两瓶气体的颜色 最后变得均匀 红墨水向水中 扩散,整杯水 变红,且在热 水中比在冷水 中扩散得快 铅和金相互渗入对方约 深实验 气体扩散 液体扩散 固体扩散现象 分析 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 彼此进入对方,说明 气体能扩散 红墨水和水彼 此进入对方, 说明液体也能 扩散,且温度 越高扩散越快 金和铅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固体也能扩散实验 气体扩散 液体扩散 固体扩散探究 结论 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同物 质的分子能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即固体、液体、 气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1)在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实验中,两个集气瓶是水平放置的,这样操作是为了防止气体的重力影响实验结果。如果将两个集气瓶竖直放置,则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要放在下方,密度小的空气应放在上方,从而减小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2)一般来说,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扩散较快,固体扩散最慢。2.扩散现象扩散是物质分子层面的运动,花香四溢、红墨水滴入水中使水变色、腌制萝卜等都是扩散现象,而尘土飞扬、炊烟袅袅、雨滴下落等是微小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1)从宏观上看,扩散是物质的一种定向迁移,但实质上(扩散的微观本质),扩散现象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分子间空隙的结果。(2)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发生,如糖溶解在水中(固、液之间),香水在空气中扩散(液、气之间)等。典例3 (原创题)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而“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更是道出了西湖地域独特而傲人的龙井茶文化。泡龙井茶时能闻到浓浓茶香,这是一种______现象;用开水泡龙井茶,茶香更浓,说明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扩散温度解析:茶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从而使人闻到茶香;用开水冲泡,温度更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扩散加快,所以茶香更浓。1.实验探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含教材第58页探索活动)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液体 都能保持一 定的体积, 没有散开 _____________ 将两块铅柱的端面锉平 后,用力紧压在一起,把 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 铅柱上挂一个重物,重物 不能将两块铅柱拉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注射器筒中吸入一定量的水,用手指堵紧注射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筒中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现象 分析 分子间存在 引力,使大 量分子能聚 集在一起成 为固体或液 体 两块铅柱接触面上的分子 之间存在引力,使两块铅 柱粘合在一起 水分子间有空隙,而推压活塞不容易将水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归纳 总结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我们可以利用弹簧连着的小球类比分析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距离关系 类比分析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距离 等于 平衡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 长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分子间的距离关系 类比分析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 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当于压缩弹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力小于斥力,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距离关系 类比分析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 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当于拉伸弹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力大于斥力,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关系 类比分析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倍 平衡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当于弹簧被拉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拓展培优对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理解(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斥力使分子彼此分离,使分子间有空隙,引力使分子聚合在一起。(2)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不一样的。例如,相同粗细的铁绳和塑料绳,塑料绳更容易被拉断,这是因为塑料绳中分子之间的引力远小于铁绳中分子之间的引力。(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例如,用折叠锻打工艺制作刀剑时,把堆叠的钢块加热后,再用大锤将其锻打成一整块钢块,就是用压力使各钢块接近到分子引力能发生作用的范围内,使钢块紧紧结合在一起。3.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物态 固态 液态 气态微观 特征 分子间距离 很小 较大 很大分子间作用力 很大 较大 几乎为零分子热运动情 况 只能在各 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 振动 既可以在一个位 置振动,也可能 移动到另一位置 振动 可以在空间到处自由运动物态 固态 液态 气态宏观 特征 有无固定形状 有 无 无有无固定体积 有 有 无有无流动性 无 有 有典例4 下列关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A.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B.破镜不能重圆,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之间有斥力D.两块光滑铅柱压紧以后能连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解析:由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作用距离很小,把破碎的镜子拼在一起时,镜子碎片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距离,分子作用力就不起作用,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B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