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
1.(2025九上·柯桥期末) “老绍兴·金柯桥”是柯桥特色文旅品牌,游客在体验豆腐工坊、绿茶工坊、红糖工坊、白酒工坊的同时,还可以感受绍兴文化。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碎豆子 B.采摘茶叶 C.压榨甘蔗 D.酿制米酒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磨碎豆子,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采摘茶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压榨甘蔗,只是甘蔗中分离出甘蔗汁,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酿制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5九上·柯桥期末)随着高铁的普及,高铁出行成为人们日常的最佳选择。高铁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  )
A.水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能转化为核能 D.电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高铁都是以电能提供动力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由题意可知,高铁运行时是利用电力牵引的,即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只有选项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3.(2025九上·柯桥期末)盛夏高温环境中,为预防因大量出汗而使体内水盐失衡,应适当补充一些(  )
A.雪碧 B.纯净水 C.葡萄糖溶液 D.淡盐水
【答案】D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排泄的三条途径,即: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
【解答】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为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应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
故答案为:D。
4.(2025九上·柯桥期末)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各个部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牙釉质
B.蛋白质的初始消化部位在小肠
C.肝脏能分泌胆汁,同时也具有解毒功能
D.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A、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牙冠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牙釉质,它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
B、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D、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解答】A、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牙冠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牙釉质,它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但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牙本质,而不是牙釉质。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比牙釉质的硬度低。所以该选项错误。
B、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初始消化部位是胃,而不是小肠。所以该选项错误。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同时,肝脏还具有解毒功能,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等,均在肝脏解毒,使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该选项正确。
D、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口服胰岛素,胰岛素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酶分解,从而失去其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注射。所以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
5.(2025九上·柯桥期末)商家们在销售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小袋干燥剂,下列可作为干燥剂的是 (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D.食盐
【答案】C
【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物
【解析】【分析】食品干燥剂是为了降低食品袋中的湿度,吸收食品中的水分,防止食品变质腐败,应具有吸水性强,且无毒副作用,无腐蚀性等;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是氧化钙、硅胶、氯化钙等干燥剂.
【解答】A、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是常用的干燥剂,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无毒,可用作食品的干燥,故选项正确。
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6.(2025九上·柯桥期末)校园内的宣传牌——“小草青青,请勿践踏”,提醒学生要爱护草坪,因为践踏草坪会影响小草根的有氧呼吸。下列关于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植物都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
B.人在长跑时,需要无氧呼吸辅助补充能量
C.大多数动植物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D.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过多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一种方式,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有氧呼吸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细胞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解答】 A、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而且会产生酒精等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植物不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因为长时间无氧呼吸会导致酒精积累,对细胞造成伤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所以不是所有植物都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该选项错误。
B、人在长跑时,由于运动强度较大,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此时无氧呼吸会被激活,辅助补充能量。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以满足身体在高强度运动时对能量的额外需求。所以人在长跑时,需要无氧呼吸辅助补充能量,该选项正确。
C、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更充足的能量。因此,大多数动植物在正常情况下都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以满足自身对能量的需求。所以该选项正确。
D、高等植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当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过多时,会破坏细胞的膜结构,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
7.(2025九上·柯桥期末)2024年11月26日,秦山核电站核能供热系统正式开始向嘉兴海盐广大用户输送热能,这是南方首个核能集中供暖的城市,下列有关核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工作的
C.核废料会产生环境污染,不可随意排放
D.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答案】B
【知识点】核能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能源分类的掌握判断核能的种类;现阶段,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
【解答】 A、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核能是利用核燃料(如铀等)发生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核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一旦消耗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再生,所以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正确。
B、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目前核聚变还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而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工作的,核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如铀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所以该选项错误。
C、核废料是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这些核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如辐射污染、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如果随意排放核废料,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环境中,对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因此,核废料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和处置,不能随意排放,该选项正确。
D、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里核燃料发生核裂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核能转化为内能,使反应堆内的冷却剂温度升高;高温的冷却剂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
8.(2025九上·柯桥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农业上可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C.实验室可用 Na2CO3制备少量NaOH
D.采用食盐腌制食物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它是一种碱,具有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酸性物质,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熟石灰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所以该选项正确。
B、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杀菌剂。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铁桶会被腐蚀,波尔多液也会因硫酸铜被反应而失效,所以农业上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该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通过过滤等方法除去碳酸钙沉淀,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制备少量的,所以该选项正确。
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食盐腌制食物时,食盐会使食物周围的溶液浓度增大,形成高渗环境。在高渗环境下,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会通过细胞膜向外渗出,导致微生物细胞脱水,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也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
9.(2025九上·柯桥期末)2024年4 月,南京鼓楼医院成功完成江苏首例内镜下小肠憩室切除术,下列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B.小肠长有5~6m
C.小肠绒毛襞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分析】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有:小肠长约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解答】A、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能够分别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所以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肠长有5~6m,较长的长度使得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可以充分与消化液和消化酶接触,从而更彻底地被消化,因此小肠的长度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肠绒毛襞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肠绒毛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这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从而被人体吸收利用。但该结构特点主要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而不是消化功能,该选项符合题意。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这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增大的表面积使得消化液能够更充分地与食物接触,同时也增加了消化酶与食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所以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绒毛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
10.(2025九上·柯桥期末) 甲、乙两灯的规格分别为“6V 3W”和“6V 6W”,忽略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灯串联在6V的电路中,乙灯比甲灯亮
B.两灯并联在6V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将乙灯接入3V的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1.5W
【答案】D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先根据灯泡的规格求出两灯的电阻,再结合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来逐一分析选项。
根据,则,
【解答】分析选项 A、两灯串联在的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可知,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实际功率越大。因为R甲大于R乙,所以甲灯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灯的实际功率,即甲灯比乙灯亮,A 选项错误。
分析选项 B、两灯并联在的电路中,此时两灯两端的电压都等于额定电压,两灯都正常发光。
甲灯的实际功率小于乙灯的实际功率,所以乙灯比甲灯亮,B 选项错误。
分析选项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消耗电能的多少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时间有关,由于不知道两灯正常发光的时间,所以无法比较两灯消耗电能的多少,C 选项错误。
分析选项 D
将乙灯接入的电路中,根据,此时乙灯的实际功率,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
11.(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淀粉、唾液、清水的量均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清水 37 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试管1是实验组,试管2、3是对照组
B.加入碘液的作用是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
C.通过比较试管1和2,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通过比较试管2和3,说明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答案】A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 A、在对照实验中,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
试管 1 加入的是淀粉糊和清水,没有唾液,是为了与试管 2(加入淀粉糊和唾液)形成对照,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此时试管 1 是对照组,试管 2 是实验组;
试管 3(加入淀粉糊和唾液,温度为)是为了与试管 2(温度为)形成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此时试管 2 是对照组,试管 3 是实验组。
所以该选项错误。
B、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色,而淀粉被分解后的产物(如麦芽糖等)遇碘液不会变蓝。
在该实验中,向试管中加入碘液,就是利用淀粉的这一特性来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如果溶液变蓝,说明淀粉还存在;如果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被分解。所以该选项正确。
C、试管 1 加入的是淀粉糊和清水,试管 2 加入的是淀粉糊和唾液,其他条件(如温度等)相同。
试管 1 中加入碘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试管 2 中加入碘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了。
由此可以得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该选项正确。
D、试管 2 和试管 3 都加入了淀粉糊和唾液,不同的是试管 2 的温度是,试管 3 的温度是。
试管 2 中加入碘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了;试管 3 中加入碘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
这表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在不适宜的温度()下,唾液不能很好地对淀粉进行消化,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
12.(2025九上·柯桥期末)如图所示为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其主要过程:将铁矿石与煤炭加入熔炉中鼓入空气,使两者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生成的生铁水(含碳量4%左右)流入方塘中,反复搅拌形成熟铁(含碳量0.1%以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铁和熟铁都是铁碳混合物
B.该过程中,煤炭在高温熔炉内充当氧化剂
C.“炒钢”时,反复搅拌方塘中生铁水的目的是为了使碳与氧气充分接触
D.“炒钢”是利用高温,使生铁水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而降低生铁中碳含量的过程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一氧化碳,“炒钢”过程中,需反复搅拌翻炒方塘中的生铁水才能获得熟铁,反复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降低含碳量。
【解答】 A、生铁是含碳量大于的铁碳合金;熟铁是含碳量低于的铁碳合金。所以生铁和熟铁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混合物,该选项正确。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
在将铁矿石与煤炭加入熔炉中鼓入空气的过程中,煤炭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碳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煤炭在该过程中是还原剂,而不是氧化剂。该选项错误。
C、“炒钢” 时,反复搅拌方塘中生铁水,能增大生铁水中碳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碳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更有利于碳与氧气发生反应,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气体除去,达到降低含碳量的目的。所以该选项正确。
D、“炒钢法” 中,生铁水(流入方塘中,在高温下,生铁水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从而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最终形成熟铁。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
13.(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将制作好的水火箭竖直立于地面如图甲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如图乙是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空气阻力,t1时刻水火箭中的水恰好喷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与t3时刻机械能的大小相等
B.图乙中水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t1
C.水火箭发射后受到平衡力的时刻是 t2
D.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小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1)分析水火箭重力和推力大小关系,结合图象中速度变化判断水火箭受平衡力的时刻;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解答】A、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因为不考虑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t2时刻水火箭速度为0,到达最高点,此时动能为0,重力势能最大;t3时刻水火箭速度大小为V0,此时有一定的动能,同时高度不为0,也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由于机械能守恒,所以与时刻机械能的大小相等,该选项正确。
B、在图像中,速度为0时物体达到最高点。
由图可知, t1 时刻水火箭中的水恰好喷完,此时速度为V0,水火箭还在向上运动; t2 时刻速度为0,此时水火箭达到最高点,该选项错误。
C、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t2时刻水火箭速度为0,但之后水火箭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不是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时水火箭受到的不是平衡力,该选项错误。
D、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和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可知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等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4.(2025九上·柯桥期末)将一定量的金属 Zn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R离子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 ZnB.b 点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Zn2+
C.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 Cu,可能有Zn和R
D.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无色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一定量的金属Zn和金属R的混合物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Cl2=ZnCl2+Cu,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则此时溶液质量会增大,由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可知,溶液质量先增加后减小,说明氯化铜先和锌反应,再和R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Zn>R;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 、由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可知,溶液质量先增加后减小,说明氯化铜先和锌反应,再和R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Zn>R;该选项错误。
B 、b 点时锌恰好与氯化铜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Zn2+和 R 的阳离子,该选项错误。
C、因为锌和 R 都能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置换出的,若锌和 R 有剩余,则滤渣中可能有和,该选项正确。
D 、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锌或 R(或两者都有),但由于 R 离子无色,锌离子在溶液中也无色,而若 R 离子有颜色则滤液不一定无色,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15.(2025九上·柯桥期末) 如图所示,小柯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次实验数据为斜面长3m,高0.6m,小柯将重5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的额外功为45J
B.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
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
【答案】C
【知识点】功;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利用W=Fs计算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利用W额=W总-W有求出额外功,然后利用W额=fs计算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2)利用求拉力做功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解答】有用功是指对物体做的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根据公式
W有=Gh=50N×0.6m=30J
W总=FS=15N×3m=45J
W额=W总-W有=45J-30J=15J
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额外功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得:
A 、由前面计算可知额外功为15J,该选项错误。
B 、计算得出机械效率约为75%,该选项错误。
C 、计算得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该选项正确。
D 、当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大;同时,斜面越陡,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大,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16.(2025九上·柯桥期末)学习了一天的小柯回到家享受了妈妈精心准备的点心。面条、馒头主要含有   营养素,牛肉主要含有   营养素。这些物质最终在   内被消化和吸收。
【答案】糖类;蛋白质;小肠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面条和馒头:主要由面粉制成,富含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牛肉:富含蛋白质,是人体细胞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素。
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包括口腔、胃、小肠等)中被分解成小分子,最终被吸收进入血液,供身体利用。
【解答】小柯学习了一天回到家,享用了妈妈精心准备的点心。面条和馒头主要含有糖类,牛肉则主要含有蛋白。这些物质最终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
17.(2025九上·柯桥期末)使用筷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筷子是一种简单机械,是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当AC长度为25cm,BC长度为20cm,C为被夹食物所在位置,且动力和阻力方向均垂直于杠杆时,若要使筷子对食物的压力为2N,需要在B点施加的力为   。使用筷子时,若手的位置整体下移,手施加的力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答案】费力;10;变小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解答】使用筷子时,支点在 A 点,动力作用在 B 点,阻力作用在 C 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筷子是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
若手的位置下移,动力臂(AB)变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手施加的力会变小。
18.(2025九上·柯桥期末)生活中处处是科学。
(1)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
A.CO(NH2)2 B.Ca(H2PO4)2 C.K2SO4 D.KNO3
(2)芋艿是绍兴人喜爱的食品,新鲜芋头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耐,有经验的妈妈会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就不会感觉痒。根据上述现象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3)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请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一种防止它们生锈的措施   。
【答案】(1)D
(2)皂角甙受热分解/皂角甙受热不稳定
(3)喷油漆/采用不锈钢材料
【知识点】盐与化肥;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2)根据现象分析皂角甙的化学性质。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解答】A、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误。
B、Ca(H2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误。
C、K2S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故选:D。
(2)已知新鲜芋头去皮时产生的皂角甙会使人奇痒难耐,而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去皮就不会感觉痒。这是因为在煮熟(加热)的过程中,皂角甙发生了变化,不再具有使皮肤发痒的性质,由此可以推测出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为皂角甙受热分解 / 皂角甙受热不稳定。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喷油漆:在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表面喷油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从而防止生锈。
采用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了铬、镍等元素制成的合金,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部分部件,能有效防止生锈。
19.(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同学在学习了血液的知识后,很感兴趣。他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人体血涂片的一个视野(如右图)。
(1)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   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2)当皮肤划破后,请不要担心,因为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当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   。
【答案】(1)白细胞
(2)血小板
(3)输同型血
【知识点】血液
【解析】【分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如图).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解答】(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身体会受到病菌等病原体的入侵,白细胞会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所以此时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2)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当皮肤划破后,血小板会在伤口处凝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所以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当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时,我们要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即 A 型血的人输 A 型血,B 型血的人输 B 型血,AB 型血的人输 AB 型血,O 型血的人输 O 型血。
20.(2025九上·柯桥期末)常用的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右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气体的内能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
【答案】变小;做功
【知识点】热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在使用礼花喷射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的高压气体对礼花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使礼花获得动能快速喷向远处。由于气体对外做功,所以罐内气体的内能将变小。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此过程没有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缸内的混合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此过程没有能量转化。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气体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这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1.(2025九上·柯桥期末)向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氢氧化钾溶液变质程度为   (选填“部分变质” 或“全部变质”)。
(2)请写出氢氧化钾变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1)部分变质
(2)
(3)KCl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钾与水,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反应时一开始是酸碱中和溶液质量增加,中和完成后会是碳酸钾与盐酸的反应,溶液由于释放出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放缓,至C点反应正好结束。
【解答】(1)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而变质。
向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时溶液质量增加较慢,是因为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之后溶液质量增加加快,是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钾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加幅度变小。
因为存在与氢氧化钾的中和反应,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钾,所以该氢氧化钾溶液变质程度为部分变质。
(2)氢氧化钾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再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KCl。
22.(2025九上·柯桥期末)某项目小组为快递公司设计快递分拣计数装置,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光敏电阻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计数器的示数增大至某一值时会自动计数一次。该计数器是由   改装而成的(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当闭合开关,有快递通过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该装置用久后,电源电压会减小,为了不影响计数,可将R1换成阻值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电阻。
【答案】电压表;变小;更小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后R1与R2串联,可视为电压表的计数器与R1并联,
(2)激光被遮挡一次,光敏电阻接收的光照强度减弱,此时计数器(电压表)示数变大自动计数一次,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光敏电阻R1的阻值变化,然后得出光敏电阻R1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解答】由图可知,计数器与电阻R2并联,因为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所以该计数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已知为R1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当有快递通过时,光照强度减弱,R2的阻值增大。R2增大,则总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总电阻增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根据P=UI,U不变,I减小,所以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计数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当有快递通过时,R2增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U=U1+U2。
该装置用久后,电源电压会减小,要使U2达到原来计数时的电压值,要使U2不变,可减小R1的阻值,即把换成阻值更小的电阻。
23.(2025九上·柯桥期末)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高空物体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开展如下实验:在透明容器中装入足量细沙,将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举高到距小桌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铁块碰到小桌面后与小桌一起运动,使桌腿陷入细沙中,用刻度尺测出桌腿进入细沙中的深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组数 铁块质量 铁块离桌面的距离(h1 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h/ cm
1 m h1 1.9
2 m h2 2.9
3 2m h2 3.8
(1)释放实心铁块时,应使铁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其目的是   。
(2)实验是根据   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3)根据表中1和2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三次实验撞击小桌后,发现每次小桌的桌腿都全部陷入细沙中。为了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答案】(1)控制金属球起始动能为0,排除动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
(3)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降低金属球每次实验时的高度或选择腿更长的小桌或选择质量更小的铁块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实验小桌陷入沙子中的深度来反映重物的重力势能大小,所以只需比较实验小桌陷入的深度即可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分析解答。
【解答】(1)若铁块不是由静止开始下落,铁块就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那么在撞击小桌时,对小桌做功的能量就不只是重力势能,还包含了动能,这样就无法准确探究重力势能对小桌做功的影响。所以使铁块由 “静止” 开始下落,目的是控制金属球起始动能为 0,排除动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这个实验中,铁块具有重力势能,下落撞击小桌,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对小桌做功的能量,使小桌陷入细沙。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越深,说明铁块对小桌做的功越多,也就意味着铁块原来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所以实验是根据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3)分析 1 和 2 组实验数据可知,这两组实验中,铁块的质量都是 m,即质量相同;而铁块离桌面的距离不同(和),且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不同(1.9cm 和 2.9cm),对应的深度更深。这表明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若三次实验撞击小桌后,每次小桌的桌腿都全部陷入细沙中,说明铁块的重力势能太大,对小桌做功过多,导致桌腿陷入过深。为了完成实验,可采取以下措施:
降低金属球每次实验时的高度,这样铁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对小桌做功减小,桌腿陷入细沙的深度会减小。
选择腿更长的小桌,使桌腿有更多的长度可以陷入细沙,便于比较不同情况下陷入的深度差异。
选择质量更小的铁块,质量减小,在相同高度时重力势能减小,对小桌做功减小,桌腿陷入细沙的深度也会减小。
24.(2025九上·柯桥期末)柠檬富含柠檬酸(C6H8O7),可加工成多种饮料,科学兴趣小组自制柠檬气泡水,其基本流程为:清洗切片、糖浆腌制、苏打水冲泡。
(1)小柯想验证柠檬酸具有酸性,取少许柠檬酸配制成无色透明的柠檬酸溶液,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你认为上述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观察到的现象为   。
(2)请你说说用苏打水冲泡的科学原理   。
(3)柠檬酸钠是一种用在食品工业中的风味剂和稳定剂,也可以作为抗凝血药在临床中应用。常用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发生酸碱反应制备柠檬酸钠,柠檬酸是一种三元酸,电离方程式为 请写出该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柠檬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或
【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柠檬酸具有酸性,柠檬酸与碳酸钠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
【解答】(1)实验设计: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的 C 实验设计能够达到验证柠檬酸具有酸性的目的。而 A 中滴加蒸馏水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酸性;B 中滴加氯化钠与柠檬酸不反应,也不能验证酸性。
现象:当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柠檬酸具有酸性,柠檬酸与碳酸钠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用苏打水冲泡能产生气泡,这就是自制柠檬气泡水的原理。
(3)柠檬酸是一种三元酸,能电离出3个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柠檬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25.(2025九上·柯桥期末)胶囊胃镜全称为“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它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患者只需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携带高清摄像头,将影像传输到电脑,经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胶囊内窥镜需要在胃中保持15分钟不被消化,小柯猜想该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蛋白质,由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甲 乙 丙
实验材料 2mL 2mL  
所加试剂 (Ⅰ) (Ⅱ)  
温度环境 (Ⅲ)
【实验材料】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1)【实验过程】实验设计:①采集胃液。②实验材料选择和制备:各取蛋清制成的蛋花液2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③验证胃液能否消化蛋白质:在上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Ⅰ)加入   ,乙试管对应的(Ⅱ)加入2mL 蒸馏水。该同学认为甲、乙试管的温度环境 (Ⅲ)应是放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
④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
(2)小柯同学觉得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
【答案】(1)2mL胃液;不合理,人体胃液中酶的最适温度是37℃,室温温度不合适;胃液能消化蛋白质
(2)2mL 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2mL 盐酸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保持变量的唯一性。由题干可以看出,本实验的变量是胃液.因此除了该变量以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解答】(1)③验证胃液能否消化蛋白质:
为了探究胃液能否消化蛋白质,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一组加入胃液,一组加入蒸馏水,所以甲试管对应的 (Ⅰ) 加入 2mL 胃液,乙试管对应的 (Ⅱ) 加入 2mL 蒸馏水。
甲、乙试管放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不合理。因为人体胃液中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37℃,在室温下,酶的活性可能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模拟人体胃内的真实环境,所以应该将甲、乙试管放在 37℃的恒温环境中。
④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加入了胃液,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物质不变化(不消失)。这表明在外界条件适宜(温度等合适)的情况下,胃液能消化蛋白质。
(2)为了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需要设置一个只含盐酸和蛋白质的对照组。所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2mL 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 2mL 盐酸,观察蛋花液是否消失,与甲试管(含胃液)对比,从而判断胃液的消化作用到底是酶起作用还是盐酸起作用。
26.(2025九上·柯桥期末)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挖掘浙江省后备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盐碱地土壤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盐碱地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有Na2CO3、NaCl、Na2SO4。
【探究一】土壤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
测土壤的酸碱度:小组同学用右图的操作方式测滤液a的pH值,测得pH>7,该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探究二】探究土壤所含成分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酸碱度测定 pH>7 滤液 a 中含有 Na2CO3
② 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溶液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
【反思评价】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实验②无法确定滤液a中含有Na2SO4,你认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三】为进一步探究滤液a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该盐碱地土壤中含有   。
【答案】偏小;;Na2CO3、NaCl、Na2SO4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
【解答】【探究一】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正确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
而图中操作是将 pH 试纸放在潮湿的点滴板上,点滴板潮湿会使待测液被稀释。
已知滤液 a 的 pH>7,说明滤液 a 呈碱性。对于碱性溶液,稀释后碱性会减弱,其 pH 值会减小。
所以该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偏小。
【探究二】
【反思评价】
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实验②无法确定滤液a中含有Na2SO4,理由是碳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碳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得到白色沉淀A,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得到白色沉淀B,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该盐碱地土壤中含有Na2CO3、NaCl、Na2SO4。
27.(2025九上·柯桥期末)为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柯利用电压恒为3V的电源、合适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电压表短路
C.小灯泡短路 D.小灯泡断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柯接下去的操作是   。
(3)小柯将数学几何图像分析与电学知识融合,图丙为小灯泡的I-U图像,划分6块区域,面积分别为S1-S6,有了新的发现与收获:
①当电流为I1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以用图丙中的面积   表示。
②当电流为I1逐渐增大到I2时,请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变化量△P滑与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量△P灯哪一个更大,△Pm   △P灯(选填“>”、“<”或“=”) , 并说明理由   。
【答案】(1)D
(2)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2.5V为止
(3)S1;<;△P 灯=S2+S4+S6, △P滑=S2-S6,所以△P滑<△P灯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或灯泡短路现象,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析电路的故障;
(2)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分析。
(3)根据功率P=UI,结合图中信息分析。
【解答】(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出现断路。
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是连通的。由此可判断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因为若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不会有示数;若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无示数;若小灯泡短路,电压表也无示数且电流表有示数,所以答案选 D。
(2)由图乙可知,电压表使用 0 - 3V 量程,分度值为 0.1V,此时示数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5V。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到额定电压 2.5V,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即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等于 2.5V 为止。
(3)①在 I - U 图像中,功率P=UI,当电流为I时,对应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在图像中就是面积,所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以用 S1 表示。
②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流为逐渐增大到时, 当电流为I1逐渐增大到I2时, 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变化量 < △P滑与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量△P灯, △P 灯=S2+S4+S6, △P滑=S2-S6,所以△P滑<△P灯 。
28.(2025九上·柯桥期末)模型构建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如图是某同学利用相关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一是血液循环模型。单向阀模拟心脏中瓣膜,软管模拟血管,橡皮球模拟心脏的左右两部分,则甲烧杯表示的器官是   。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   。
(2)模型二是利用橡皮管、漏斗、水、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肾单位模型。该模型中,部位①模拟的是肾单位中的   结构。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成分,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   。下表是肾单位模型评价量表,从“指标二”分析该模型属于什么等级并说明理由   。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单位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单位作用,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单位的作用
【答案】(1)肺;心室或者心房或者房室瓣
(2)肾小球;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待改进,无法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
【知识点】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模型
【解析】【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解答】(1)心脏由肌肉组织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则甲烧杯表示的器官是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缺少心房,应添加在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红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结构。在模型二中,部位①是一个类似过滤的结构,水和部分 “物质” 可以通过,这与肾单位中肾小球的过滤功能相似,所以部位①模拟的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球结构。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成分时,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
从“指标二”分析该模型无法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属于待改进。
29.(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在科学课上设计了一款加热装置,加热电路如图甲所示,电阻R1和R2是阻值恒定的电热丝,单刀双掷开关S2可接a或b,再通过开关S1的通断,实现“高、中、低”三种温档的调节,电阻R1为484Ω。
(1) 中温档时, 开关S1应   (选填“断开”或“闭合”), 开关S2接   (选填“a”或“b”) 。
(2)在高温档时,若要使整个电路的总功率不超过150W,求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3)若电路中只有该装置在低温档时工作了60min,如图乙所示的家用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150 次,则该装置的低温档功率为多少 若此时R2的阻值为316Ω,则电路实际电源电压为多少伏
【答案】(1)闭合;b
(2)P1=U2/R=(220V)2/484Ω=100W P2=P总-P1=150W-100W=50W
(3)W=150/3000KW. h=0.05KW. h P=W/t=0.05KW. h/1h=0.05KW=50W 根据U2=PR=50W×800Ω=40000,得出U=200V
【知识点】电器的电功率;电功率
【解析】【分析】(1)根据电路进行分析。
(2) 根据开关的动作和进行分析。
(3)根据W=Pt进行计算。
【解答】(1)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
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
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
当开关S1断开、S2接a时,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
根据公式分析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功率大小
家庭电路电压U是恒定的,由可知,电阻越小,功率越大。当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电阻最小。因此中温档时, 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
30.(2025九上·柯桥期末)人类对金属的利用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最终发展到现代金属时代。
材料一: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
材料二: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
材料三:金属在建筑、机械、电子、通讯、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镍铬合金电阻丝导电性能较差、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较好,加热速度快且均匀,常用于制作电暖器。
(1)材料一中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请解释材料二“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变化的原理: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材料三中,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   。
【答案】(1)单质
(2)
(3)相同的电流,相同的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丝因电阻较大,产热较多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3)根据焦耳定律等知识来进行解答
【解答】(1)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所以材料一中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2)“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描述的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铁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相同的电流和相同的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丝的电阻较大,所以产生的热量较多,即产热较多,因此加热速度快。所以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相同的电流,相同的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丝因电阻较大,产热较多。
31.(2025九上·柯桥期末)养“冰”千日, 用“冰”一时。11月27日, 哈尔滨20万m3存冰启用,用于建造冰雪大世界。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将一个冰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到加工点,工人对绳的拉力始终沿竖直方向,工人双脚始终与水平地面接触且接触面积为 300cm2,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2.0×104Pa; 假设所有滑轮质量均为5kg,此工人的质量为70kg,绳重、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图中定滑轮是   (填图中字母)。
(2)工人的手对绳的拉力大小。
(3)冰块移动过程中,地面对冰块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1)ABE
(2)工人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
由可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pS=2.0×104Pa×300×10-4m2=600N,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工人受到的支持力:F支=F压=600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工人的手对绳的拉力:F=G-F支=700N-600N=100N;
(3)两个动滑轮的重力:G动=m动g=10kg×10N/kg=100N,
由图可知n=4,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所以地面对工件摩擦力:f=nF-G动=4×100N-100N=300N;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是滑轮的一种。它的中心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根据G=mg求工人的重力,根据求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工人受到的支持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工人的手对绳的拉力大小;
(3)根据G=mg求两个动滑轮的重力,由图可知n=4,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地面对工件摩擦力;
【解答】(1)定滑轮是中心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在图中,滑轮 A、B、E 的中心轴固定在支架上,位置不随物体移动而改变,所以定滑轮是ABE。
32.(2025九上·柯桥期末)为测定铜铁合金的含铁量,取该合金若干,向其中加入相应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1 2 3
稀硫酸质量/g 50 50 100
合金质量/g 5 15 25
反应后固体质量/g 2.2 9.4 n
(1)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 表中的n为   (填数值)。
【答案】(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50g稀硫酸和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2.2g,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
实验2中,50g稀硫酸和1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9.4g,
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铁完全反应,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
所以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
(2)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设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56 98
5.6g 50gx
x=19.6%
答: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3)13.8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来分析;
(2)根据表中数据,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5.6g,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由表中数据分析。
【解答】 (3)由表中数据可知,
实验1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
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
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100g稀硫酸能与5.6g×2=11.2g铁反应,25g合金中只含有铁2.8g×5=14g,即第3次铁不完全反应,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g-11.2g=13.8g;
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
1.(2025九上·柯桥期末) “老绍兴·金柯桥”是柯桥特色文旅品牌,游客在体验豆腐工坊、绿茶工坊、红糖工坊、白酒工坊的同时,还可以感受绍兴文化。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碎豆子 B.采摘茶叶 C.压榨甘蔗 D.酿制米酒
2.(2025九上·柯桥期末)随着高铁的普及,高铁出行成为人们日常的最佳选择。高铁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  )
A.水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能转化为核能 D.电能转化为内能
3.(2025九上·柯桥期末)盛夏高温环境中,为预防因大量出汗而使体内水盐失衡,应适当补充一些(  )
A.雪碧 B.纯净水 C.葡萄糖溶液 D.淡盐水
4.(2025九上·柯桥期末)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各个部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牙釉质
B.蛋白质的初始消化部位在小肠
C.肝脏能分泌胆汁,同时也具有解毒功能
D.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5.(2025九上·柯桥期末)商家们在销售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小袋干燥剂,下列可作为干燥剂的是 (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D.食盐
6.(2025九上·柯桥期末)校园内的宣传牌——“小草青青,请勿践踏”,提醒学生要爱护草坪,因为践踏草坪会影响小草根的有氧呼吸。下列关于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植物都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
B.人在长跑时,需要无氧呼吸辅助补充能量
C.大多数动植物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D.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过多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7.(2025九上·柯桥期末)2024年11月26日,秦山核电站核能供热系统正式开始向嘉兴海盐广大用户输送热能,这是南方首个核能集中供暖的城市,下列有关核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工作的
C.核废料会产生环境污染,不可随意排放
D.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8.(2025九上·柯桥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农业上可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C.实验室可用 Na2CO3制备少量NaOH
D.采用食盐腌制食物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9.(2025九上·柯桥期末)2024年4 月,南京鼓楼医院成功完成江苏首例内镜下小肠憩室切除术,下列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B.小肠长有5~6m
C.小肠绒毛襞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10.(2025九上·柯桥期末) 甲、乙两灯的规格分别为“6V 3W”和“6V 6W”,忽略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灯串联在6V的电路中,乙灯比甲灯亮
B.两灯并联在6V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将乙灯接入3V的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1.5W
11.(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淀粉、唾液、清水的量均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清水 37 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试管1是实验组,试管2、3是对照组
B.加入碘液的作用是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
C.通过比较试管1和2,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通过比较试管2和3,说明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12.(2025九上·柯桥期末)如图所示为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其主要过程:将铁矿石与煤炭加入熔炉中鼓入空气,使两者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生成的生铁水(含碳量4%左右)流入方塘中,反复搅拌形成熟铁(含碳量0.1%以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铁和熟铁都是铁碳混合物
B.该过程中,煤炭在高温熔炉内充当氧化剂
C.“炒钢”时,反复搅拌方塘中生铁水的目的是为了使碳与氧气充分接触
D.“炒钢”是利用高温,使生铁水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而降低生铁中碳含量的过程
13.(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将制作好的水火箭竖直立于地面如图甲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如图乙是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空气阻力,t1时刻水火箭中的水恰好喷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与t3时刻机械能的大小相等
B.图乙中水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t1
C.水火箭发射后受到平衡力的时刻是 t2
D.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小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
14.(2025九上·柯桥期末)将一定量的金属 Zn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R离子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 ZnB.b 点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Zn2+
C.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 Cu,可能有Zn和R
D.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无色
15.(2025九上·柯桥期末) 如图所示,小柯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次实验数据为斜面长3m,高0.6m,小柯将重5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的额外功为45J
B.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
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
16.(2025九上·柯桥期末)学习了一天的小柯回到家享受了妈妈精心准备的点心。面条、馒头主要含有   营养素,牛肉主要含有   营养素。这些物质最终在   内被消化和吸收。
17.(2025九上·柯桥期末)使用筷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筷子是一种简单机械,是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当AC长度为25cm,BC长度为20cm,C为被夹食物所在位置,且动力和阻力方向均垂直于杠杆时,若要使筷子对食物的压力为2N,需要在B点施加的力为   。使用筷子时,若手的位置整体下移,手施加的力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18.(2025九上·柯桥期末)生活中处处是科学。
(1)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
A.CO(NH2)2 B.Ca(H2PO4)2 C.K2SO4 D.KNO3
(2)芋艿是绍兴人喜爱的食品,新鲜芋头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耐,有经验的妈妈会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就不会感觉痒。根据上述现象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3)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请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一种防止它们生锈的措施   。
19.(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同学在学习了血液的知识后,很感兴趣。他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人体血涂片的一个视野(如右图)。
(1)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   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2)当皮肤划破后,请不要担心,因为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当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   。
20.(2025九上·柯桥期末)常用的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右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气体的内能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
21.(2025九上·柯桥期末)向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氢氧化钾溶液变质程度为   (选填“部分变质” 或“全部变质”)。
(2)请写出氢氧化钾变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2.(2025九上·柯桥期末)某项目小组为快递公司设计快递分拣计数装置,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光敏电阻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计数器的示数增大至某一值时会自动计数一次。该计数器是由   改装而成的(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当闭合开关,有快递通过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该装置用久后,电源电压会减小,为了不影响计数,可将R1换成阻值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电阻。
23.(2025九上·柯桥期末)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高空物体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开展如下实验:在透明容器中装入足量细沙,将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举高到距小桌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铁块碰到小桌面后与小桌一起运动,使桌腿陷入细沙中,用刻度尺测出桌腿进入细沙中的深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组数 铁块质量 铁块离桌面的距离(h1 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h/ cm
1 m h1 1.9
2 m h2 2.9
3 2m h2 3.8
(1)释放实心铁块时,应使铁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其目的是   。
(2)实验是根据   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3)根据表中1和2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三次实验撞击小桌后,发现每次小桌的桌腿都全部陷入细沙中。为了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24.(2025九上·柯桥期末)柠檬富含柠檬酸(C6H8O7),可加工成多种饮料,科学兴趣小组自制柠檬气泡水,其基本流程为:清洗切片、糖浆腌制、苏打水冲泡。
(1)小柯想验证柠檬酸具有酸性,取少许柠檬酸配制成无色透明的柠檬酸溶液,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你认为上述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观察到的现象为   。
(2)请你说说用苏打水冲泡的科学原理   。
(3)柠檬酸钠是一种用在食品工业中的风味剂和稳定剂,也可以作为抗凝血药在临床中应用。常用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发生酸碱反应制备柠檬酸钠,柠檬酸是一种三元酸,电离方程式为 请写出该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2025九上·柯桥期末)胶囊胃镜全称为“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它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患者只需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携带高清摄像头,将影像传输到电脑,经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胶囊内窥镜需要在胃中保持15分钟不被消化,小柯猜想该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蛋白质,由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甲 乙 丙
实验材料 2mL 2mL  
所加试剂 (Ⅰ) (Ⅱ)  
温度环境 (Ⅲ)
【实验材料】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1)【实验过程】实验设计:①采集胃液。②实验材料选择和制备:各取蛋清制成的蛋花液2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③验证胃液能否消化蛋白质:在上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Ⅰ)加入   ,乙试管对应的(Ⅱ)加入2mL 蒸馏水。该同学认为甲、乙试管的温度环境 (Ⅲ)应是放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
④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
(2)小柯同学觉得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
26.(2025九上·柯桥期末)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挖掘浙江省后备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盐碱地土壤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盐碱地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有Na2CO3、NaCl、Na2SO4。
【探究一】土壤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
测土壤的酸碱度:小组同学用右图的操作方式测滤液a的pH值,测得pH>7,该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探究二】探究土壤所含成分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酸碱度测定 pH>7 滤液 a 中含有 Na2CO3
② 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溶液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
【反思评价】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实验②无法确定滤液a中含有Na2SO4,你认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三】为进一步探究滤液a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该盐碱地土壤中含有   。
27.(2025九上·柯桥期末)为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柯利用电压恒为3V的电源、合适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电压表短路
C.小灯泡短路 D.小灯泡断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柯接下去的操作是   。
(3)小柯将数学几何图像分析与电学知识融合,图丙为小灯泡的I-U图像,划分6块区域,面积分别为S1-S6,有了新的发现与收获:
①当电流为I1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以用图丙中的面积   表示。
②当电流为I1逐渐增大到I2时,请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变化量△P滑与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量△P灯哪一个更大,△Pm   △P灯(选填“>”、“<”或“=”) , 并说明理由   。
28.(2025九上·柯桥期末)模型构建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如图是某同学利用相关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一是血液循环模型。单向阀模拟心脏中瓣膜,软管模拟血管,橡皮球模拟心脏的左右两部分,则甲烧杯表示的器官是   。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   。
(2)模型二是利用橡皮管、漏斗、水、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肾单位模型。该模型中,部位①模拟的是肾单位中的   结构。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成分,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   。下表是肾单位模型评价量表,从“指标二”分析该模型属于什么等级并说明理由   。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单位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单位作用,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单位的作用
29.(2025九上·柯桥期末)小柯在科学课上设计了一款加热装置,加热电路如图甲所示,电阻R1和R2是阻值恒定的电热丝,单刀双掷开关S2可接a或b,再通过开关S1的通断,实现“高、中、低”三种温档的调节,电阻R1为484Ω。
(1) 中温档时, 开关S1应   (选填“断开”或“闭合”), 开关S2接   (选填“a”或“b”) 。
(2)在高温档时,若要使整个电路的总功率不超过150W,求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3)若电路中只有该装置在低温档时工作了60min,如图乙所示的家用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150 次,则该装置的低温档功率为多少 若此时R2的阻值为316Ω,则电路实际电源电压为多少伏
30.(2025九上·柯桥期末)人类对金属的利用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最终发展到现代金属时代。
材料一: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
材料二: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
材料三:金属在建筑、机械、电子、通讯、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镍铬合金电阻丝导电性能较差、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较好,加热速度快且均匀,常用于制作电暖器。
(1)材料一中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请解释材料二“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变化的原理: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材料三中,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   。
31.(2025九上·柯桥期末)养“冰”千日, 用“冰”一时。11月27日, 哈尔滨20万m3存冰启用,用于建造冰雪大世界。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将一个冰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到加工点,工人对绳的拉力始终沿竖直方向,工人双脚始终与水平地面接触且接触面积为 300cm2,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2.0×104Pa; 假设所有滑轮质量均为5kg,此工人的质量为70kg,绳重、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图中定滑轮是   (填图中字母)。
(2)工人的手对绳的拉力大小。
(3)冰块移动过程中,地面对冰块摩擦力的大小。
32.(2025九上·柯桥期末)为测定铜铁合金的含铁量,取该合金若干,向其中加入相应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1 2 3
稀硫酸质量/g 50 50 100
合金质量/g 5 15 25
反应后固体质量/g 2.2 9.4 n
(1)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 表中的n为   (填数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磨碎豆子,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采摘茶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压榨甘蔗,只是甘蔗中分离出甘蔗汁,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酿制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高铁都是以电能提供动力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由题意可知,高铁运行时是利用电力牵引的,即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只有选项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排泄的三条途径,即: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
【解答】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为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应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A、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牙冠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牙釉质,它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
B、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D、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解答】A、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牙冠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牙釉质,它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但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牙本质,而不是牙釉质。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比牙釉质的硬度低。所以该选项错误。
B、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初始消化部位是胃,而不是小肠。所以该选项错误。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同时,肝脏还具有解毒功能,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等,均在肝脏解毒,使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该选项正确。
D、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口服胰岛素,胰岛素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酶分解,从而失去其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注射。所以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
5.【答案】C
【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物
【解析】【分析】食品干燥剂是为了降低食品袋中的湿度,吸收食品中的水分,防止食品变质腐败,应具有吸水性强,且无毒副作用,无腐蚀性等;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是氧化钙、硅胶、氯化钙等干燥剂.
【解答】A、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是常用的干燥剂,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无毒,可用作食品的干燥,故选项正确。
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一种方式,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有氧呼吸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细胞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解答】 A、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而且会产生酒精等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植物不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因为长时间无氧呼吸会导致酒精积累,对细胞造成伤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所以不是所有植物都能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该选项错误。
B、人在长跑时,由于运动强度较大,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此时无氧呼吸会被激活,辅助补充能量。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以满足身体在高强度运动时对能量的额外需求。所以人在长跑时,需要无氧呼吸辅助补充能量,该选项正确。
C、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更充足的能量。因此,大多数动植物在正常情况下都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以满足自身对能量的需求。所以该选项正确。
D、高等植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当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过多时,会破坏细胞的膜结构,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
7.【答案】B
【知识点】核能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能源分类的掌握判断核能的种类;现阶段,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
【解答】 A、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核能是利用核燃料(如铀等)发生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核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一旦消耗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再生,所以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正确。
B、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目前核聚变还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而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工作的,核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如铀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所以该选项错误。
C、核废料是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这些核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如辐射污染、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如果随意排放核废料,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环境中,对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因此,核废料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和处置,不能随意排放,该选项正确。
D、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里核燃料发生核裂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核能转化为内能,使反应堆内的冷却剂温度升高;高温的冷却剂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
8.【答案】B
【知识点】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它是一种碱,具有碱性。酸性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酸性物质,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熟石灰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所以该选项正确。
B、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杀菌剂。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铁桶会被腐蚀,波尔多液也会因硫酸铜被反应而失效,所以农业上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该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通过过滤等方法除去碳酸钙沉淀,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制备少量的,所以该选项正确。
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食盐腌制食物时,食盐会使食物周围的溶液浓度增大,形成高渗环境。在高渗环境下,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会通过细胞膜向外渗出,导致微生物细胞脱水,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也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
9.【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分析】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有:小肠长约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解答】A、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能够分别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所以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肠长有5~6m,较长的长度使得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可以充分与消化液和消化酶接触,从而更彻底地被消化,因此小肠的长度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肠绒毛襞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肠绒毛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这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从而被人体吸收利用。但该结构特点主要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而不是消化功能,该选项符合题意。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这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增大的表面积使得消化液能够更充分地与食物接触,同时也增加了消化酶与食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所以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绒毛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
10.【答案】D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先根据灯泡的规格求出两灯的电阻,再结合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来逐一分析选项。
根据,则,
【解答】分析选项 A、两灯串联在的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可知,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实际功率越大。因为R甲大于R乙,所以甲灯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灯的实际功率,即甲灯比乙灯亮,A 选项错误。
分析选项 B、两灯并联在的电路中,此时两灯两端的电压都等于额定电压,两灯都正常发光。
甲灯的实际功率小于乙灯的实际功率,所以乙灯比甲灯亮,B 选项错误。
分析选项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消耗电能的多少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时间有关,由于不知道两灯正常发光的时间,所以无法比较两灯消耗电能的多少,C 选项错误。
分析选项 D
将乙灯接入的电路中,根据,此时乙灯的实际功率,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
11.【答案】A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 A、在对照实验中,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
试管 1 加入的是淀粉糊和清水,没有唾液,是为了与试管 2(加入淀粉糊和唾液)形成对照,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此时试管 1 是对照组,试管 2 是实验组;
试管 3(加入淀粉糊和唾液,温度为)是为了与试管 2(温度为)形成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此时试管 2 是对照组,试管 3 是实验组。
所以该选项错误。
B、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色,而淀粉被分解后的产物(如麦芽糖等)遇碘液不会变蓝。
在该实验中,向试管中加入碘液,就是利用淀粉的这一特性来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如果溶液变蓝,说明淀粉还存在;如果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被分解。所以该选项正确。
C、试管 1 加入的是淀粉糊和清水,试管 2 加入的是淀粉糊和唾液,其他条件(如温度等)相同。
试管 1 中加入碘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试管 2 中加入碘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了。
由此可以得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该选项正确。
D、试管 2 和试管 3 都加入了淀粉糊和唾液,不同的是试管 2 的温度是,试管 3 的温度是。
试管 2 中加入碘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了;试管 3 中加入碘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
这表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在不适宜的温度()下,唾液不能很好地对淀粉进行消化,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
12.【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一氧化碳,“炒钢”过程中,需反复搅拌翻炒方塘中的生铁水才能获得熟铁,反复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降低含碳量。
【解答】 A、生铁是含碳量大于的铁碳合金;熟铁是含碳量低于的铁碳合金。所以生铁和熟铁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混合物,该选项正确。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
在将铁矿石与煤炭加入熔炉中鼓入空气的过程中,煤炭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碳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煤炭在该过程中是还原剂,而不是氧化剂。该选项错误。
C、“炒钢” 时,反复搅拌方塘中生铁水,能增大生铁水中碳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碳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更有利于碳与氧气发生反应,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气体除去,达到降低含碳量的目的。所以该选项正确。
D、“炒钢法” 中,生铁水(流入方塘中,在高温下,生铁水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从而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最终形成熟铁。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
13.【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1)分析水火箭重力和推力大小关系,结合图象中速度变化判断水火箭受平衡力的时刻;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解答】A、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因为不考虑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t2时刻水火箭速度为0,到达最高点,此时动能为0,重力势能最大;t3时刻水火箭速度大小为V0,此时有一定的动能,同时高度不为0,也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由于机械能守恒,所以与时刻机械能的大小相等,该选项正确。
B、在图像中,速度为0时物体达到最高点。
由图可知, t1 时刻水火箭中的水恰好喷完,此时速度为V0,水火箭还在向上运动; t2 时刻速度为0,此时水火箭达到最高点,该选项错误。
C、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t2时刻水火箭速度为0,但之后水火箭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不是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时水火箭受到的不是平衡力,该选项错误。
D、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和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可知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等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一定量的金属Zn和金属R的混合物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Cl2=ZnCl2+Cu,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则此时溶液质量会增大,由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可知,溶液质量先增加后减小,说明氯化铜先和锌反应,再和R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Zn>R;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 、由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可知,溶液质量先增加后减小,说明氯化铜先和锌反应,再和R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Zn>R;该选项错误。
B 、b 点时锌恰好与氯化铜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Zn2+和 R 的阳离子,该选项错误。
C、因为锌和 R 都能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置换出的,若锌和 R 有剩余,则滤渣中可能有和,该选项正确。
D 、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锌或 R(或两者都有),但由于 R 离子无色,锌离子在溶液中也无色,而若 R 离子有颜色则滤液不一定无色,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15.【答案】C
【知识点】功;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利用W=Fs计算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利用W额=W总-W有求出额外功,然后利用W额=fs计算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2)利用求拉力做功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解答】有用功是指对物体做的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根据公式
W有=Gh=50N×0.6m=30J
W总=FS=15N×3m=45J
W额=W总-W有=45J-30J=15J
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额外功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得:
A 、由前面计算可知额外功为15J,该选项错误。
B 、计算得出机械效率约为75%,该选项错误。
C 、计算得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该选项正确。
D 、当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大;同时,斜面越陡,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大,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16.【答案】糖类;蛋白质;小肠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面条和馒头:主要由面粉制成,富含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牛肉:富含蛋白质,是人体细胞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素。
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包括口腔、胃、小肠等)中被分解成小分子,最终被吸收进入血液,供身体利用。
【解答】小柯学习了一天回到家,享用了妈妈精心准备的点心。面条和馒头主要含有糖类,牛肉则主要含有蛋白。这些物质最终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
17.【答案】费力;10;变小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解答】使用筷子时,支点在 A 点,动力作用在 B 点,阻力作用在 C 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筷子是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
若手的位置下移,动力臂(AB)变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手施加的力会变小。
18.【答案】(1)D
(2)皂角甙受热分解/皂角甙受热不稳定
(3)喷油漆/采用不锈钢材料
【知识点】盐与化肥;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2)根据现象分析皂角甙的化学性质。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解答】A、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误。
B、Ca(H2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误。
C、K2S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故选:D。
(2)已知新鲜芋头去皮时产生的皂角甙会使人奇痒难耐,而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去皮就不会感觉痒。这是因为在煮熟(加热)的过程中,皂角甙发生了变化,不再具有使皮肤发痒的性质,由此可以推测出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为皂角甙受热分解 / 皂角甙受热不稳定。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喷油漆:在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表面喷油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从而防止生锈。
采用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了铬、镍等元素制成的合金,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部分部件,能有效防止生锈。
19.【答案】(1)白细胞
(2)血小板
(3)输同型血
【知识点】血液
【解析】【分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如图).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解答】(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身体会受到病菌等病原体的入侵,白细胞会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所以此时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2)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当皮肤划破后,血小板会在伤口处凝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所以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当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时,我们要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即 A 型血的人输 A 型血,B 型血的人输 B 型血,AB 型血的人输 AB 型血,O 型血的人输 O 型血。
20.【答案】变小;做功
【知识点】热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在使用礼花喷射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的高压气体对礼花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使礼花获得动能快速喷向远处。由于气体对外做功,所以罐内气体的内能将变小。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此过程没有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缸内的混合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此过程没有能量转化。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气体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这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1.【答案】(1)部分变质
(2)
(3)KCl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钾与水,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反应时一开始是酸碱中和溶液质量增加,中和完成后会是碳酸钾与盐酸的反应,溶液由于释放出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放缓,至C点反应正好结束。
【解答】(1)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而变质。
向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时溶液质量增加较慢,是因为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之后溶液质量增加加快,是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钾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加幅度变小。
因为存在与氢氧化钾的中和反应,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钾,所以该氢氧化钾溶液变质程度为部分变质。
(2)氢氧化钾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再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KCl。
22.【答案】电压表;变小;更小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后R1与R2串联,可视为电压表的计数器与R1并联,
(2)激光被遮挡一次,光敏电阻接收的光照强度减弱,此时计数器(电压表)示数变大自动计数一次,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光敏电阻R1的阻值变化,然后得出光敏电阻R1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解答】由图可知,计数器与电阻R2并联,因为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所以该计数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已知为R1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当有快递通过时,光照强度减弱,R2的阻值增大。R2增大,则总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总电阻增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根据P=UI,U不变,I减小,所以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计数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当有快递通过时,R2增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U=U1+U2。
该装置用久后,电源电压会减小,要使U2达到原来计数时的电压值,要使U2不变,可减小R1的阻值,即把换成阻值更小的电阻。
23.【答案】(1)控制金属球起始动能为0,排除动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
(3)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降低金属球每次实验时的高度或选择腿更长的小桌或选择质量更小的铁块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实验小桌陷入沙子中的深度来反映重物的重力势能大小,所以只需比较实验小桌陷入的深度即可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分析解答。
【解答】(1)若铁块不是由静止开始下落,铁块就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那么在撞击小桌时,对小桌做功的能量就不只是重力势能,还包含了动能,这样就无法准确探究重力势能对小桌做功的影响。所以使铁块由 “静止” 开始下落,目的是控制金属球起始动能为 0,排除动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这个实验中,铁块具有重力势能,下落撞击小桌,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对小桌做功的能量,使小桌陷入细沙。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越深,说明铁块对小桌做的功越多,也就意味着铁块原来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所以实验是根据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3)分析 1 和 2 组实验数据可知,这两组实验中,铁块的质量都是 m,即质量相同;而铁块离桌面的距离不同(和),且小桌腿进入细沙的深度不同(1.9cm 和 2.9cm),对应的深度更深。这表明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若三次实验撞击小桌后,每次小桌的桌腿都全部陷入细沙中,说明铁块的重力势能太大,对小桌做功过多,导致桌腿陷入过深。为了完成实验,可采取以下措施:
降低金属球每次实验时的高度,这样铁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对小桌做功减小,桌腿陷入细沙的深度会减小。
选择腿更长的小桌,使桌腿有更多的长度可以陷入细沙,便于比较不同情况下陷入的深度差异。
选择质量更小的铁块,质量减小,在相同高度时重力势能减小,对小桌做功减小,桌腿陷入细沙的深度也会减小。
24.【答案】(1)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柠檬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或
【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柠檬酸具有酸性,柠檬酸与碳酸钠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
【解答】(1)实验设计: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的 C 实验设计能够达到验证柠檬酸具有酸性的目的。而 A 中滴加蒸馏水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酸性;B 中滴加氯化钠与柠檬酸不反应,也不能验证酸性。
现象:当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柠檬酸具有酸性,柠檬酸与碳酸钠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用苏打水冲泡能产生气泡,这就是自制柠檬气泡水的原理。
(3)柠檬酸是一种三元酸,能电离出3个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柠檬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25.【答案】(1)2mL胃液;不合理,人体胃液中酶的最适温度是37℃,室温温度不合适;胃液能消化蛋白质
(2)2mL 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2mL 盐酸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保持变量的唯一性。由题干可以看出,本实验的变量是胃液.因此除了该变量以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解答】(1)③验证胃液能否消化蛋白质:
为了探究胃液能否消化蛋白质,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一组加入胃液,一组加入蒸馏水,所以甲试管对应的 (Ⅰ) 加入 2mL 胃液,乙试管对应的 (Ⅱ) 加入 2mL 蒸馏水。
甲、乙试管放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不合理。因为人体胃液中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37℃,在室温下,酶的活性可能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模拟人体胃内的真实环境,所以应该将甲、乙试管放在 37℃的恒温环境中。
④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加入了胃液,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物质不变化(不消失)。这表明在外界条件适宜(温度等合适)的情况下,胃液能消化蛋白质。
(2)为了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需要设置一个只含盐酸和蛋白质的对照组。所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2mL 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 2mL 盐酸,观察蛋花液是否消失,与甲试管(含胃液)对比,从而判断胃液的消化作用到底是酶起作用还是盐酸起作用。
26.【答案】偏小;;Na2CO3、NaCl、Na2SO4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
【解答】【探究一】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正确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
而图中操作是将 pH 试纸放在潮湿的点滴板上,点滴板潮湿会使待测液被稀释。
已知滤液 a 的 pH>7,说明滤液 a 呈碱性。对于碱性溶液,稀释后碱性会减弱,其 pH 值会减小。
所以该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偏小。
【探究二】
【反思评价】
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实验②无法确定滤液a中含有Na2SO4,理由是碳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碳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得到白色沉淀A,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得到白色沉淀B,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该盐碱地土壤中含有Na2CO3、NaCl、Na2SO4。
27.【答案】(1)D
(2)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2.5V为止
(3)S1;<;△P 灯=S2+S4+S6, △P滑=S2-S6,所以△P滑<△P灯
【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或灯泡短路现象,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析电路的故障;
(2)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分析。
(3)根据功率P=UI,结合图中信息分析。
【解答】(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出现断路。
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是连通的。由此可判断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因为若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不会有示数;若电压表短路,电压表无示数;若小灯泡短路,电压表也无示数且电流表有示数,所以答案选 D。
(2)由图乙可知,电压表使用 0 - 3V 量程,分度值为 0.1V,此时示数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5V。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到额定电压 2.5V,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即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等于 2.5V 为止。
(3)①在 I - U 图像中,功率P=UI,当电流为I时,对应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在图像中就是面积,所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以用 S1 表示。
②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流为逐渐增大到时, 当电流为I1逐渐增大到I2时, 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变化量 < △P滑与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量△P灯, △P 灯=S2+S4+S6, △P滑=S2-S6,所以△P滑<△P灯 。
28.【答案】(1)肺;心室或者心房或者房室瓣
(2)肾小球;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待改进,无法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
【知识点】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模型
【解析】【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解答】(1)心脏由肌肉组织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则甲烧杯表示的器官是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缺少心房,应添加在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红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结构。在模型二中,部位①是一个类似过滤的结构,水和部分 “物质” 可以通过,这与肾单位中肾小球的过滤功能相似,所以部位①模拟的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球结构。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成分时,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
从“指标二”分析该模型无法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属于待改进。
29.【答案】(1)闭合;b
(2)P1=U2/R=(220V)2/484Ω=100W P2=P总-P1=150W-100W=50W
(3)W=150/3000KW. h=0.05KW. h P=W/t=0.05KW. h/1h=0.05KW=50W 根据U2=PR=50W×800Ω=40000,得出U=200V
【知识点】电器的电功率;电功率
【解析】【分析】(1)根据电路进行分析。
(2) 根据开关的动作和进行分析。
(3)根据W=Pt进行计算。
【解答】(1)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
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
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
当开关S1断开、S2接a时,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
根据公式分析不同连接方式下的功率大小
家庭电路电压U是恒定的,由可知,电阻越小,功率越大。当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电阻最小。因此中温档时, 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
30.【答案】(1)单质
(2)
(3)相同的电流,相同的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丝因电阻较大,产热较多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3)根据焦耳定律等知识来进行解答
【解答】(1)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所以材料一中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2)“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描述的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铁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相同的电流和相同的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丝的电阻较大,所以产生的热量较多,即产热较多,因此加热速度快。所以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相同的电流,相同的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丝因电阻较大,产热较多。
31.【答案】(1)ABE
(2)工人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
由可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pS=2.0×104Pa×300×10-4m2=600N,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工人受到的支持力:F支=F压=600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工人的手对绳的拉力:F=G-F支=700N-600N=100N;
(3)两个动滑轮的重力:G动=m动g=10kg×10N/kg=100N,
由图可知n=4,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所以地面对工件摩擦力:f=nF-G动=4×100N-100N=300N;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是滑轮的一种。它的中心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根据G=mg求工人的重力,根据求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工人受到的支持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工人的手对绳的拉力大小;
(3)根据G=mg求两个动滑轮的重力,由图可知n=4,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地面对工件摩擦力;
【解答】(1)定滑轮是中心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在图中,滑轮 A、B、E 的中心轴固定在支架上,位置不随物体移动而改变,所以定滑轮是ABE。
32.【答案】(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50g稀硫酸和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2.2g,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
实验2中,50g稀硫酸和1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9.4g,
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铁完全反应,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
所以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
(2)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设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56 98
5.6g 50gx
x=19.6%
答: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3)13.8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来分析;
(2)根据表中数据,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5.6g,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由表中数据分析。
【解答】 (3)由表中数据可知,
实验1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
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
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
100g稀硫酸能与5.6g×2=11.2g铁反应,25g合金中只含有铁2.8g×5=14g,即第3次铁不完全反应,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g-11.2g=13.8g;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