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2025七上·衢州期末)现在的机器人可以与人对话,可以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还可以自动充电等。但下列活动中,机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A.模仿唱歌 B.创作文章 C.生长发育 D.看家护院2.(2025七上·衢州期末)衢州的经纬度为: 东经118°01'至119°20', 北纬28°14'至29°30'。衢州位于A.东半球、低纬度 B.西半球、高纬度C.西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高纬度3.(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发现学校有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夏令时上学时间比冬令时早,放学时间又比冬令时晚。导致学校每年要有两套作息时间表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4.(2025七上·衢州期末)自古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要测量台湾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A.用卷尺量,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B.用平直的刻度尺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C.用橡皮条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橡皮条的长度D.用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细丝线的长度5.(2025七上·衢州期末)估测是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身高大约1.65米B.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立方米C.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约15升D.浙教版7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长度约 100分米6.(2025七上·衢州期末)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A.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水温C.测量液体体积 D.测量硬币直径7.(2025七上·衢州期末)白纹伊蚊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三对足,生活习性是昼出夜伏,喜欢在白天叮咬人。下列常见的动物中,与白纹伊蚊属于不同生物种类的是A.蚂蚁 B.蜘蛛C.蜜蜂 D.苍蝇8.(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视野要实现从图甲变到图乙,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是A.① B.② C.③ D.④9.(2025七上·衢州期末)水稻和小麦是粮食作物,大豆是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种 水稻 小麦 大豆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门 被子植物门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等级是种 B.水稻和大豆属于同科不同属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共同特征较多的是水稻和小麦10.(2025七上·衢州期末)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11.(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先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再将一束激光射向水里,观察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该实验中使用荧光笔的主要目的是A.描绘激光传播的路径 B.显示光传播的路径C.加速水中物质的溶解 D.记录激光发射位置12.(2025七上·衢州期末)客观事实是一类重要证据,下列事件可以作为2024年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证据的是①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②2024年10月22日甘肃武威市天祝县发生3.2级地震③2024年日本樱岛火山喷发频率和规模高于往年平均水平④2024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潜作业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3.(2025七上·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14.(2025七上·衢州期末)制作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模型时,在确定标准环节,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天体运行周期的比例 B.天体间距离的比例C.模型材料的颜色 D.模型的大小和重量15.(2025七上·衢州期末)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时段的运动的过程。在①②③④中能正确反映该时段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图像分别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2025七上·衢州期末)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开化县,风景秀丽、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高达97.55%。(1)在该森林公园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A.野兔 B.温度 C.松树 D.云豹(2)森林公园是夏日避暑胜地,这说明了生物能 。17.(2025七上·衢州期末)春天是赏花季节,樱花和梨花的图片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特征可以用于区分樱花和梨花的是____A.花朵簇生 B.花柄细长 C.花瓣缺刻(2)樱花先花后叶(先开花后长叶)的习性是由细胞中的 控制的。 (填细胞结构)18.(2025七上·衢州期末)同学们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贴上一些圆纸片(代表星系)。②给气球充气,气球胀大。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气球膨胀时,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 (填 “大”或“小”)。(2)根据实验结果,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的指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19.(2025七上·衢州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火箭发射时,飞船从静止到运动获得了 能。(2)选择飞船为参照物,乘坐飞船的航天员是 的。 (填“运动”或“静止” )20.(2025七上·衢州期末)如甲图为某地某时刻日食初亏时的照片,据图推断:(1)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 (2)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____方。A.东 B.南 C.西 D.北21.(2025七上·衢州期末)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右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 “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22.(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甲)。烧瓶中装有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40℃的水中,依次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为A 和C(如图乙所示)。(1)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红色液柱向 移(填“内”或“外”)。(2)把该温度计放入某液体中,红色液柱右侧刚好移到乙图中B处,则此时液体的温度为 ℃。(3)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改进该温度计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23.(2025七上·衢州期末)在巴黎奥运会上全红婵上演“水花”消失术。跳水比赛中“压水花”是关键技术,水花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科认为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和入水角度等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物体下落高度相同,获得的速度就相同。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想,他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1)小科将质量为m。的铝球分别在 a、b、c三条通道口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目的是探究运动员入水时水花大小与 的关系。(2)为了探究入水时迎水面积对水花大小的影响,应该控制相同的量有____。A.质量大小 B.入水速度 C.入水角度 D.迎水面积(3)小科将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组别 小球的质量(克) 距离水面高度(米)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1 m0 ho 较小 大2 mo h。 较大 中3 mo h。 垂直 小4 mo ho 垂直 较小5 mo ho ● 垂直 很小根据表中内容分析,跳水运动员应以 方式入水可以减少“水花”。24.(2025七上·衢州期末)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制作植物细胞的立体模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如图甲),这样做的目的是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时,看到图像如图乙,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如何操作 。(3)图丙是某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小科认为可改用塑料膜或薄细纱来做细胞膜。你认为他这样改进的理由是 。25.(2025七上·衢州期末)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为了解在衢州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小科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模拟实验。(1)该实验中透明半球模拟____。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天空(2)以下是不同日期的杆影记录图,小科为寻找秋分日太阳运行轨迹,应选择 图进行实验。(3)实验中小科发现铁钉并不与纸面垂直,而是略偏向南面,若不加以矫正,则以此记录的正午太阳位置将____。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26.(2025七上·衢州期末)如图所示,小科用大小两个长方体形的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请画出小科在半透明薄膜B上看到的像的轮廓。 (2)小科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及对应的像的高度,数据见下表: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 s/cm 2.0 4.0 6.0 8.0像的高度 h/cm 1.0 2.0 3.0 4.0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 10cm时,像的高度是 cm。(3)由于蜡烛火焰左右对称的缘故,在探究像与物体左右是否颠倒时小科遇到了困难。在只有蜡烛可作光源的前提下,请你帮助小科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27.(2025七上·衢州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在“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实践活动中,要求选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小科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 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3)如下图是兴趣小组对上述四种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判断丙代表的植物是 。1a无花……………………2 1b有花……………………3 2a 无根……………………甲 2b有根………………………乙 3a叶缘带锯齿……………丙 3b叶缘光滑平整………丁28.(2025七上·衢州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探测器发射电磁波,发现在距地球31光年,有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需时间为55.7天。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宇宙中不同尺度的天体所横跨的范围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乙中的 。(2)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 ____。(可多选)A.“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C.“超级地球”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D.“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E.“超级地球”像地球一样有大气层能使表面保持液态水(3) “超级地球”所围绕的恒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0.9倍,根据图丙推测,该恒星的寿命大约为 亿年。29.(2025七上·衢州期末)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1)小科想利用常见的实验器材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定仪,经过调研,初步确定了以下设计要求:①吹气装置:保证呼出气体不外漏;②贮气装置:能贮存呼出的气体;③ (再写出一条设计要求)(2)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器材连接成简易肺活量测量仪,并标出有关器材的量程。30.(2025七上·衢州期末)2024年8月2日,衢州籍运动员黄雅琼与队友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中夺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羽毛球的热情。图一为小科练习挥拍时的频闪照片,图二为小科的羽毛球拍。小科想通过频闪照片了解自己挥拍时拍头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并估算拍头的最大速度值。(1)据图一分析,小科挥拍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在 之间(用字母表示)。(2)小科用地图比例尺的原理估算此次挥拍拍头的最大速度。已知羽毛球拍的长度为68厘米,若要获得图一中频闪照片的比例大小,还需测出 的长度。(3)已知频闪照片的时间间隔为0.05秒(即照相机每0.05秒自动拍摄一次),请估测此次挥拍拍头的最大速度(要求写出估测的具体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虽然能发出声音、运动、看家护园,但是它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故不能生长发育。因此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答案】A【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解答】 东经118°01'至119°20'属于东半球。北纬28°14'至29°30'属于中纬度。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交替、地方时等。昼夜交替是指地球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不断交替;地方时是指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地球自转并不直接导致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该选项错误。B、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在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白天时间较长;在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白天时间较短。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白天的时间,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是地球公转导致的结果,该选项正确。C、月球自转是指月球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月球自转与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没有关系,该选项错误。D、月球公转是指月球绕地球的转动,月球公转产生了月相的变化等现象。月球公转与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无关,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 B。4.【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化曲为直法:用无弹性的细棉线、细丝线等与曲线重合,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线的长度,即为曲线的近似长度。比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海岸线等长度,就常用这种方法。【解答】 A、卷尺相对较硬,很难完全与弯曲的海岸线重合,无法准确测量出海岸线的长度,该选项错误。B、刻度尺是直的,而海岸线是弯曲的,不能很好地贴合海岸线,也就不能准确测量其长度,该选项误。C、橡皮条有弹性,在拉直过程中容易被拉伸,导致测量的长度比实际海岸线长度要长,测量结果不准确,该选项错误。D、无弹性的细丝线可以很好地与弯曲的海岸线重合,将其拉直后测量的长度就是海岸线的近似长度,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D。5.【答案】A【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解答】A、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5m,故A正确;B、一间空教室的体积约为V=10m×8m×3m=240m3,故B错误;C、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大约150mL=0.15L,故C错误。D、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大约是28cm=2.8dm,故D错误;故答案为:A。6.【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A、使用刻度尺时,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再观看物体是否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B、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C、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对齐;D、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要借助其它物体进行测量。【解答】A、测量物体长度,0刻度线应与物体一端对齐,故A错误;B、由图可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C、由图可知,俯视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对齐,故C错误;D、测量硬币的直径时,一般借助三角板进行测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7.【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白纹伊蚊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三对足,属于昆虫。【解答】 A、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属于昆虫,与白纹伊蚊属于同一类群(昆虫类),A 不符合题意。B、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有四对足,属于蛛形纲动物,不属于昆虫。它与白纹伊蚊(昆虫)属于不同的生物种类,B 符合题意。C、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属于昆虫,与白纹伊蚊属于同一类群(昆虫类),C 不符合题意。D、苍蝇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属于昆虫,与白纹伊蚊属于同一类群(昆虫类),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8.【答案】A【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图甲中细胞较小,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多,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小;图乙中细胞较大,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少,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大。从图甲变到图乙,需要换用高倍物镜,使视野中细胞变大。【解答】①是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物镜,从而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②是反光镜:反光镜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强弱,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③是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用于找到物像。④是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清晰的物像。要使视野从图甲变到图乙,即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应先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所以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①。故答案为: A。9.【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解答】 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所列的最大分类等级是门(被子植物门),而不是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该选项错误。B、从表格可知,水稻属于禾本科(禾亚科),大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它们既不同科也不同属,该选项错误。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它们在分类上相差较大,亲缘关系较远,该选项错误。D、水稻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它们所处的分类单位较小,所以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近,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D。10.【答案】A【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但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导致黑子温度低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它自身具有强磁场,磁场能够抑制太阳内部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所以,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时,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5700℃降到4000℃左右,使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即黑子产生。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解答】 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所以耀斑不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该选项错误。B、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由氢和氦等气体组成,内部不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从而自己能发光和发热,该选项正确。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和电磁波。这些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而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会使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该选项正确。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能观测到,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A。11.【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纯净的水中,由于水透明,光传播路径不易被肉眼观察到。使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后,荧光笔中的荧光物质会均匀分散在水中。当激光射向含有荧光物质的水时,荧光物质会对激光产生散射现象。这些散射光进入人眼,使得原本难以观察的光传播路径变得清晰可见,所以该实验中使用荧光笔的主要目的是显示光传播的路径。【解答】A、荧光笔不是用来直接描绘激光传播路径的工具,描绘通常用绘图工具等,该实验中使用荧光笔并非此目的,该选项错误。B、光在水中传播时,由于水是透明的,人眼不易直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后,荧光物质会在水中分布,当激光射向水里时,荧光物质会对激光产生散射等作用,使得光传播的路径能够被人眼看到,从而显示光传播的路径,该选项正确。C、实验中使用荧光笔与加速水中物质溶解没有关系,该选项错误。D、荧光笔在水中搅拌与记录激光发射位置没有关联,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2.【答案】D【知识点】火山;地震;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解析】【分析】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解答】①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地带。太平洋板块等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和挤压,导致地壳产生形变和应力积累,从而引发地震,所以该地震可作为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的证据。②2024年10月22日甘肃武威市天祝县发生3.2级地震:甘肃武威市天祝县的地震属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处于欧亚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区域,主要是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壳运动活跃,与太平洋板块活动无关。③2024 年日本樱岛火山喷发频率和规模高于往年平均水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使得板块下沉,形成了大量的熔岩和岩浆,导致樱岛火山活动频繁,其喷发频率和规模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能很好地证明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④2024 年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 18 次下潜作业:“蛟龙号” 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下潜作业是科学考察活动,与太平洋板块本身的活动是否频繁没有直接关联,不能作为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的证据。故答案为:D。13.【答案】A【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解答】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D、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不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D错误。故答案为:A。14.【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模型主要从运动周期、天体质量、距离等方面分析。【解答】A、天体运行周期是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制作模型时,考虑天体运行周期的比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和展示日地月之间的相对运动规律,所以该因素需要考虑,A错误。B、天体间距离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天体间距离的比例,有助于更真实地呈现日地月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状态,所以该因素需要考虑,B错误。C、模型材料的颜色主要影响模型的外观视觉效果,与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无直接关联,在确定标准环节不需要考虑,C正确。D、模型的大小和重量会影响模型的稳定性、可操作性以及展示效果等。合适的大小和重量对于模型的制作、摆放和演示都很重要,所以该因素需要考虑,D错误。故答案为:C。15.【答案】C【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可得20s内甲、乙两车运动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再进行比较;【解答】由图可知,甲车在该时段内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车的运动情况对应图像②。由图可知,乙车在该时段内速度逐渐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中,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所以乙车的运动情况对应图像③。综上,能正确反映该时段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图像分别是②③。故答案为:C。16.【答案】(1)B(2)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改变环境),其它合理即可得【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这些因素对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温度会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速率,不同的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像野兔、松树、云豹都属于生物,野兔和云豹是消费者,松树是生产者,它们之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解答】(1)选择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而野兔、松树、云豹都属于生物因素,所以答案是 B。(2)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 97.55% ,树木众多。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然后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在这个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使得森林公园成为夏日避暑胜地。这充分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改变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17.【答案】(1)C(2)细胞核【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花的结构【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2、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解答】(1)樱花和梨花都属于虫媒花,花柄细长,花朵簇生,具有艳丽的花瓣,能够吸引昆虫前来传粉。樱花的花瓣通常在中央位置有一个小缺口,花瓣的缺刻可为传粉昆虫提供着陆或觅食的便利,故选C。(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樱花先花后叶(先开花后长叶)的习性是由细胞中的细胞核控制的。18.【答案】(1)小(2)A【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是指无数的恒星系(包括恒星的自体)、尘埃(如星云等)组成的运行系统,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的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星系大小差异很大,椭圆星系直径在3300光年到49万光年之间;漩涡星系直径在1.6万光年到16万光年之间;不规则星系直径大约在6500光年到2.9万光年之间;星系的质量一般在太阳质量的100万到1万亿倍之间;星系内部的恒星在运动,而星系本身也在自转,整个星系也在空间运动;星系具有红移现象,说明这些星系在空间视线方向上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也是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星系在大尺度的分布上是接近均匀的;但是小尺度上来看则很不均匀。【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把气球表面看作宇宙空间,圆纸片代表星系。当气球膨胀时,随着气球的胀大,各个 “星系”(圆纸片)之间的距离都会增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到甲的距离大于乙到甲的距离。在气球膨胀相同程度的情况下,距离越远的 “星系”,相对远离的速度越大。这就如同在宇宙膨胀过程中,星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彼此远离的速度越快。所以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小。(2)根据宇宙膨胀的特点,从我们所在的星系观测,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并且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选项 A:图中箭头都指向外侧,表示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所在的星系,同时距离越远的星系,箭头越长,意味着速度越快,符合宇宙膨胀的特点。19.【答案】(1)机械(动)(2)静止【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1)火箭发射时,飞船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质量不变,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可知飞船的动能增大,即飞船从静止到运动获得了机械能中的动能。(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关键在于被研究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20.【答案】(1)C(2)A【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2)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解答】(1)日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形成的天文现象。在乙图中,C 选项呈现出月球杠进入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状态,符合日食初亏时(日食开始阶段,月球开始遮挡太阳)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所以日食初亏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C。故答案为:C。(2)日食初亏时,月球是从太阳的西边缘开始逐渐遮挡太阳的。因为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在日食初亏时,月球从左侧侵蚀太阳,也就意味着拍摄者的左侧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即东方,所以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东方。故答案为:A。21.【答案】(1)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合理即可得分)(2)①②【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同时还在自转。哥白尼认为,人们所看到的天体的运动,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综合结果。【解答】(1)“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基于这一观点,人们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可以用 “地心说” 来解释,即这些天体围绕地球的运动导致了它们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看起来像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2)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没有中心的,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并非宇宙的中心,所以该观点错误。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实际上,太阳不仅自身在进行自转,还随着银河系一起运动,并非固定不动,所以该观点错误。③地球是球形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如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已经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该观点正确。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这是被现代科学所认可的事实,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等,该观点正确。综上,“日心说” 中错误的观点是①②。22.【答案】(1)外(2)85(3)更细长玻璃管代替原玻璃管或更换用这容积更大的烧瓶,其它合理即可得分【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气体温度计利用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2)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两端与刻度尺刻线对齐的位置,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先计算出A和B之间有多少个小格,再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3)根据增大容积或减小管子的粗细可以提高精确度分析。【解答】 (1)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且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液柱会越往左运动。(2)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40℃的水中,A和C两位置之间的长度表示的温度是30℃,则0.1cm表示的温度是3℃,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BC两点之间相差的温度为,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40℃+45℃=85℃;(3)为提高精确程度将玻璃泡做大些,玻璃管做细些,或者可以换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气体。23.【答案】(1)入水角度(2)A;B;C(3)较小的迎水面积和垂直入水(较大的入水角度)【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1)将质量为50g的实心铝球分别在a、b、c三条通道口由静止释放,此时如img所示,改变了与水面的夹角,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保持不变,仅仅改变了入水角度。所以他的目的是探究运动员入水时水花大小与入水角度的关系;(2)为了探究入水时迎水面积对水花大小的影响,按照实验要求,需要控制质量大小、入水速度、入水角度不变,只改变迎水面积。那么实验思路就是用相同质量而大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位置沿同一个路径释放,然后比较水花大小,故选:ABC;(3)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在相同迎水面积的情况下,垂直入水时水花小;并且垂直入水时,面积小的水花更小。所以针对某些跳水运动员因水花较大而得分较低的情况,可建议尽量垂直入水,适当减小迎水面积。24.【答案】(1)避免产生气泡(2)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物像呈现在视野中央(3)用透明塑料膜能表示细胞膜很薄,得1分;用薄细纱网既可表示细胞膜很薄又可表示细胞膜能进行物质交换(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得2分。仅提到细胞膜很薄得1分,说明细胞膜的功能得2分【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2)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如果直接将盖玻片平放在液滴上,液滴中的空气来不及排出,就会在盖玻片下形成气泡。气泡会干扰对细胞结构的观察,使视野中出现黑色或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区域,影响观察效果。而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可以让盖玻片下的液体逐渐均匀地分布,将空气排出,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图乙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实际上物体是在装片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因为当装片向右下方移动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就会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物像逐渐移动到视野中央。(3)对于用塑料膜或薄细纱来改进植物细胞模型中细胞膜的制作,理由如下:塑料膜:细胞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结构,用透明的塑料膜可以形象地表示出细胞膜很薄这一特点,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细胞膜的形态特征。薄细纱: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即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废物可以排出细胞,而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轻易进入细胞。薄细纱网有许多细小的孔隙,这种结构可以类比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同时也能体现细胞膜很薄的特点。所以用薄细纱来制作细胞膜模型,既能表示出细胞膜的薄,又能表示其物质交换的功能,相比单纯的塑料膜更能全面地体现细胞膜的特性。25.【答案】(1)D(2)甲(3)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主要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到达地面的热量减少;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散失的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2)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地方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地方时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永远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日出正东,日落正西。(3)太阳直射点总是自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掌握太阳高度角越大。【解答】(1)太阳辐射到地面要经过厚厚的大气层,图中电筒代表太阳,要照射到铁钉,需要经过天空,所以该实验中透明半球模拟天空,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秋分日和春分日太阳均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所以寻找秋分日太阳运行轨迹,应选择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即甲图。(3)铁钉并不与纸面垂直,而是略偏向南面,若不加以矫正,说明南面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更远,则太阳的位置将偏南,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6.【答案】(1) 倒立的火焰的像得满分,其余均不给分(2)5(3)方法一,左右移动蜡烛,观察像在半透膜上的移动方向与蜡烛移动的方向是否一致。方法二,对蜡烛火焰轻轻吹一口气,观察像的飘动方向与蜡烛火焰的飘动方向是否一致。方法三,用两只高度不同的蜡烛左右并排放置,观察像与两只蜡烛火焰的左右关系【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解答】(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在半透明薄膜 B 上看到的像为倒立的火焰的像。如图:(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 s 与像的高度 h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 2。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时10cm时,根据上述比例关系可得像的高度 5cm。(3)方法一:左右移动蜡烛,观察像在半透膜上的移动方向与蜡烛移动的方向是否一致。因为如果像与物体左右不颠倒,那么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应该是相同的;如果左右颠倒,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就是相反的。方法二:对蜡烛火焰轻轻吹一口气,观察像的飘动方向与蜡烛火焰的飘动方向是否一致。原理和方法一类似,通过观察火焰飘动方向和像的飘动方向的关系,来判断像与物体左右是否颠倒。方法三:用两只高度不同的蜡烛左右并排放置,观察像与两只蜡烛火焰的左右关系。由于两只蜡烛左右位置不同,通过观察它们所成的像的左右位置关系,就可以判断像与物体左右是否颠倒。27.【答案】(1)葫芦藓或苔藓植物(2)合格,表中只有苔藓、蕨类和被子三类植物,或红叶石楠和桂树都是被子植物。(3)红叶石楠【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2、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解答】(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3)甲无花,表示葫芦藓、金毛狗蕨;乙有花、叶缘光滑平整,表示桂树;丙有花、叶缘带锯齿,表示红叶石楠。28.【答案】(1)太阳系(2)B;C;E(3)110(100-120之间都可以)【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1)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形式,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2)天体是否存在生命与其自身质量、距恒星的远近等因素有关。(3)该恒星的寿命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解答】(1)超级地球围绕恒星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因此“超级地球”与恒星组成的星系属于太阳系。(2)A、可能存在生命与其公转方向无关,故A错误。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岛太阳的距离差不多,保证了其具有适宜的温度,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B正确。C、“超级地球”能够对气体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使其周围有大气层,是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故C正确。D、公转的周期与生命存在没有关系,故D错误。E、“超级地球”有较厚大气层,像地球一样能在其表面保持液态水,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E正确。故选:BCE。(3)从图丙可知,横坐标表示恒星的质量(与太阳相比的倍数),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寿命(单位:亿年),且恒星质量与恒星寿命呈负相关关系,即恒星质量越大,寿命越短。已知“超级地球”所围绕的恒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0.9倍,在图丙横坐标上找到0.9对应的位置,然后作垂线与曲线相交,再从交点向纵坐标作垂线,可大致推测出该恒星的寿命大约为110亿年。29.【答案】(1)测量装置:能精确测出呼出气体体积的测量装置;消毒装置:用过后对吹气罩进行消毒或用一次性吹气罩。(2)该小题4分,装置选择、连接都正确2分(选带导管吹气罩、装置甲或选带导管吹气罩、装置甲、量杯),标注量程范围(1000~5000毫升)合理2分。分点得分如下:① 装置画错(用带导管气球或装置乙)得0分②只画出集气装置和贮气装置没测量装置,得1分③集气装置、贮气装置和测量装置都画对,没标出装置甲或量杯量程的得2分;④集气装置、贮气装置和测量装置都画对得2分,标出装置甲或量杯量程得2分【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单位为毫升。【解答】(1)除了题目中已有的吹气装置和贮气装置的要求外,还需要有能够精确测量呼出气体体积的测量装置,这样才能准确测定肺活量;另外,考虑到卫生因素,可设置消毒装置,比如用过后对吹气罩进行消毒,或者采用一次性吹气罩,避免交叉感染。(2)器材选择与连接:可选用带导管吹气罩、装置甲来连接成简易肺活量测量仪。带导管吹气罩作为吹气装置,保证呼出气体不外漏;装置甲作为贮气装置,能够贮存呼出的气体。如果要更精确地测量体积,还可以加上量杯作为测量装置。将带导管吹气罩与装置甲的导管相连,人对着吹气罩吹气,呼出的气体进入装置甲中,若使用量杯,可通过测量装置甲排出水的体积来确定呼出气体的体积。量程标注: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1000 - 5000 毫升左右,所以装置甲或量杯的量程范围标注为 1000 - 5000 毫升较为合理。具体连接图可根据实际选择的器材,将带导管吹气罩与装置甲(或再连接量杯)用导管连接起来即可。30.【答案】(1)BC(2)图一中羽毛球拍 (的长度)(3)解:①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图一中羽毛球拍的长度l,BC二点间拍头的距离d;②计算比例尺 M=l/0.68m;③计算 BC 间拍头实际距离s=d/M④计算出 BC间拍头运动的平均速度 v=s/0.05s【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频闪照片是借助频闪光源等设备,在特定时间间隔下对运动物体进行多次曝光拍摄所形成的照片,以拍摄做平抛运动的小球为例,若频闪光源每隔 0.1 秒闪光一次,在照片上就能看到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这些位置连起来就呈现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大致轨迹。通过对频闪照片的分析,能直观地观察物体运动的特点,比如判断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也能进行定量计算,像根据相邻位置的间距和闪光时间间隔,利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等。【解答】(1)在频闪照片中,相同时间间隔内,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大。观察图一可知,在 BC 之间,拍头移动的距离相对其他位置更远,所以小科挥拍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在 BC 之间。(2)地图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在本题中,已知羽毛球拍实际长度为 68 厘米,要获得图一中频闪照片的比例大小,就需要知道图上羽毛球拍的长度,所以还需测出图一中羽毛球拍的长度。(3)具体估测过程如下:①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图一中羽毛球拍的长度l,BC二点间拍头的距离d;②计算比例尺 M=l/0.68m;③计算 BC 间拍头实际距离s=d/M④计算出 BC间拍头运动的平均速度 v=s/0.05s1 / 1浙江省衢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2025七上·衢州期末)现在的机器人可以与人对话,可以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还可以自动充电等。但下列活动中,机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A.模仿唱歌 B.创作文章 C.生长发育 D.看家护院【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虽然能发出声音、运动、看家护园,但是它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故不能生长发育。因此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2025七上·衢州期末)衢州的经纬度为: 东经118°01'至119°20', 北纬28°14'至29°30'。衢州位于A.东半球、低纬度 B.西半球、高纬度C.西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高纬度【答案】A【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解答】 东经118°01'至119°20'属于东半球。北纬28°14'至29°30'属于中纬度。故答案为:A。3.(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发现学校有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夏令时上学时间比冬令时早,放学时间又比冬令时晚。导致学校每年要有两套作息时间表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答案】B【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交替、地方时等。昼夜交替是指地球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不断交替;地方时是指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地球自转并不直接导致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该选项错误。B、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在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白天时间较长;在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白天时间较短。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白天的时间,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是地球公转导致的结果,该选项正确。C、月球自转是指月球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月球自转与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没有关系,该选项错误。D、月球公转是指月球绕地球的转动,月球公转产生了月相的变化等现象。月球公转与学校设置夏令时和冬令时两套作息时间表无关,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 B。4.(2025七上·衢州期末)自古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要测量台湾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A.用卷尺量,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B.用平直的刻度尺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C.用橡皮条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橡皮条的长度D.用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细丝线的长度【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化曲为直法:用无弹性的细棉线、细丝线等与曲线重合,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线的长度,即为曲线的近似长度。比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海岸线等长度,就常用这种方法。【解答】 A、卷尺相对较硬,很难完全与弯曲的海岸线重合,无法准确测量出海岸线的长度,该选项错误。B、刻度尺是直的,而海岸线是弯曲的,不能很好地贴合海岸线,也就不能准确测量其长度,该选项误。C、橡皮条有弹性,在拉直过程中容易被拉伸,导致测量的长度比实际海岸线长度要长,测量结果不准确,该选项错误。D、无弹性的细丝线可以很好地与弯曲的海岸线重合,将其拉直后测量的长度就是海岸线的近似长度,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D。5.(2025七上·衢州期末)估测是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身高大约1.65米B.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立方米C.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约15升D.浙教版7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长度约 100分米【答案】A【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解答】A、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5m,故A正确;B、一间空教室的体积约为V=10m×8m×3m=240m3,故B错误;C、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大约150mL=0.15L,故C错误。D、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大约是28cm=2.8dm,故D错误;故答案为:A。6.(2025七上·衢州期末)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A.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水温C.测量液体体积 D.测量硬币直径【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A、使用刻度尺时,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再观看物体是否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B、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C、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对齐;D、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要借助其它物体进行测量。【解答】A、测量物体长度,0刻度线应与物体一端对齐,故A错误;B、由图可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C、由图可知,俯视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对齐,故C错误;D、测量硬币的直径时,一般借助三角板进行测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7.(2025七上·衢州期末)白纹伊蚊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三对足,生活习性是昼出夜伏,喜欢在白天叮咬人。下列常见的动物中,与白纹伊蚊属于不同生物种类的是A.蚂蚁 B.蜘蛛C.蜜蜂 D.苍蝇【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白纹伊蚊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三对足,属于昆虫。【解答】 A、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属于昆虫,与白纹伊蚊属于同一类群(昆虫类),A 不符合题意。B、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有四对足,属于蛛形纲动物,不属于昆虫。它与白纹伊蚊(昆虫)属于不同的生物种类,B 符合题意。C、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属于昆虫,与白纹伊蚊属于同一类群(昆虫类),C 不符合题意。D、苍蝇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属于昆虫,与白纹伊蚊属于同一类群(昆虫类),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8.(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视野要实现从图甲变到图乙,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图甲中细胞较小,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多,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小;图乙中细胞较大,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少,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大。从图甲变到图乙,需要换用高倍物镜,使视野中细胞变大。【解答】①是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物镜,从而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②是反光镜:反光镜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强弱,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③是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用于找到物像。④是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清晰的物像。要使视野从图甲变到图乙,即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应先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所以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①。故答案为: A。9.(2025七上·衢州期末)水稻和小麦是粮食作物,大豆是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种 水稻 小麦 大豆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门 被子植物门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等级是种 B.水稻和大豆属于同科不同属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共同特征较多的是水稻和小麦【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解答】 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所列的最大分类等级是门(被子植物门),而不是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该选项错误。B、从表格可知,水稻属于禾本科(禾亚科),大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它们既不同科也不同属,该选项错误。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它们在分类上相差较大,亲缘关系较远,该选项错误。D、水稻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它们所处的分类单位较小,所以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近,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D。10.(2025七上·衢州期末)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答案】A【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但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导致黑子温度低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它自身具有强磁场,磁场能够抑制太阳内部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所以,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时,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5700℃降到4000℃左右,使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即黑子产生。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解答】 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所以耀斑不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该选项错误。B、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由氢和氦等气体组成,内部不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从而自己能发光和发热,该选项正确。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和电磁波。这些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而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会使无线通信受到明显影响,该选项正确。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才能观测到,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A。11.(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先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再将一束激光射向水里,观察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该实验中使用荧光笔的主要目的是A.描绘激光传播的路径 B.显示光传播的路径C.加速水中物质的溶解 D.记录激光发射位置【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纯净的水中,由于水透明,光传播路径不易被肉眼观察到。使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后,荧光笔中的荧光物质会均匀分散在水中。当激光射向含有荧光物质的水时,荧光物质会对激光产生散射现象。这些散射光进入人眼,使得原本难以观察的光传播路径变得清晰可见,所以该实验中使用荧光笔的主要目的是显示光传播的路径。【解答】A、荧光笔不是用来直接描绘激光传播路径的工具,描绘通常用绘图工具等,该实验中使用荧光笔并非此目的,该选项错误。B、光在水中传播时,由于水是透明的,人眼不易直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后,荧光物质会在水中分布,当激光射向水里时,荧光物质会对激光产生散射等作用,使得光传播的路径能够被人眼看到,从而显示光传播的路径,该选项正确。C、实验中使用荧光笔与加速水中物质溶解没有关系,该选项错误。D、荧光笔在水中搅拌与记录激光发射位置没有关联,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2.(2025七上·衢州期末)客观事实是一类重要证据,下列事件可以作为2024年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证据的是①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②2024年10月22日甘肃武威市天祝县发生3.2级地震③2024年日本樱岛火山喷发频率和规模高于往年平均水平④2024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潜作业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D【知识点】火山;地震;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解析】【分析】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解答】①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地带。太平洋板块等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和挤压,导致地壳产生形变和应力积累,从而引发地震,所以该地震可作为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的证据。②2024年10月22日甘肃武威市天祝县发生3.2级地震:甘肃武威市天祝县的地震属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处于欧亚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区域,主要是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壳运动活跃,与太平洋板块活动无关。③2024 年日本樱岛火山喷发频率和规模高于往年平均水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使得板块下沉,形成了大量的熔岩和岩浆,导致樱岛火山活动频繁,其喷发频率和规模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能很好地证明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④2024 年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 18 次下潜作业:“蛟龙号” 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下潜作业是科学考察活动,与太平洋板块本身的活动是否频繁没有直接关联,不能作为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的证据。故答案为:D。13.(2025七上·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答案】A【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解答】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D、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不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D错误。故答案为:A。14.(2025七上·衢州期末)制作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模型时,在确定标准环节,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天体运行周期的比例 B.天体间距离的比例C.模型材料的颜色 D.模型的大小和重量【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模型主要从运动周期、天体质量、距离等方面分析。【解答】A、天体运行周期是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制作模型时,考虑天体运行周期的比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和展示日地月之间的相对运动规律,所以该因素需要考虑,A错误。B、天体间距离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天体间距离的比例,有助于更真实地呈现日地月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状态,所以该因素需要考虑,B错误。C、模型材料的颜色主要影响模型的外观视觉效果,与日地月三球相对运动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无直接关联,在确定标准环节不需要考虑,C正确。D、模型的大小和重量会影响模型的稳定性、可操作性以及展示效果等。合适的大小和重量对于模型的制作、摆放和演示都很重要,所以该因素需要考虑,D错误。故答案为:C。15.(2025七上·衢州期末)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时段的运动的过程。在①②③④中能正确反映该时段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图像分别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可得20s内甲、乙两车运动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再进行比较;【解答】由图可知,甲车在该时段内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车的运动情况对应图像②。由图可知,乙车在该时段内速度逐渐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中,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所以乙车的运动情况对应图像③。综上,能正确反映该时段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图像分别是②③。故答案为:C。16.(2025七上·衢州期末)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开化县,风景秀丽、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高达97.55%。(1)在该森林公园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A.野兔 B.温度 C.松树 D.云豹(2)森林公园是夏日避暑胜地,这说明了生物能 。【答案】(1)B(2)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改变环境),其它合理即可得【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这些因素对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温度会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速率,不同的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像野兔、松树、云豹都属于生物,野兔和云豹是消费者,松树是生产者,它们之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解答】(1)选择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而野兔、松树、云豹都属于生物因素,所以答案是 B。(2)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 97.55% ,树木众多。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然后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在这个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使得森林公园成为夏日避暑胜地。这充分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改变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17.(2025七上·衢州期末)春天是赏花季节,樱花和梨花的图片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特征可以用于区分樱花和梨花的是____A.花朵簇生 B.花柄细长 C.花瓣缺刻(2)樱花先花后叶(先开花后长叶)的习性是由细胞中的 控制的。 (填细胞结构)【答案】(1)C(2)细胞核【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花的结构【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2、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解答】(1)樱花和梨花都属于虫媒花,花柄细长,花朵簇生,具有艳丽的花瓣,能够吸引昆虫前来传粉。樱花的花瓣通常在中央位置有一个小缺口,花瓣的缺刻可为传粉昆虫提供着陆或觅食的便利,故选C。(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樱花先花后叶(先开花后长叶)的习性是由细胞中的细胞核控制的。18.(2025七上·衢州期末)同学们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贴上一些圆纸片(代表星系)。②给气球充气,气球胀大。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气球膨胀时,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 (填 “大”或“小”)。(2)根据实验结果,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的指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答案】(1)小(2)A【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是指无数的恒星系(包括恒星的自体)、尘埃(如星云等)组成的运行系统,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的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星系大小差异很大,椭圆星系直径在3300光年到49万光年之间;漩涡星系直径在1.6万光年到16万光年之间;不规则星系直径大约在6500光年到2.9万光年之间;星系的质量一般在太阳质量的100万到1万亿倍之间;星系内部的恒星在运动,而星系本身也在自转,整个星系也在空间运动;星系具有红移现象,说明这些星系在空间视线方向上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也是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星系在大尺度的分布上是接近均匀的;但是小尺度上来看则很不均匀。【解答】(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把气球表面看作宇宙空间,圆纸片代表星系。当气球膨胀时,随着气球的胀大,各个 “星系”(圆纸片)之间的距离都会增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到甲的距离大于乙到甲的距离。在气球膨胀相同程度的情况下,距离越远的 “星系”,相对远离的速度越大。这就如同在宇宙膨胀过程中,星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彼此远离的速度越快。所以乙远离甲的速度比丙远离甲的速度更小。(2)根据宇宙膨胀的特点,从我们所在的星系观测,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并且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选项 A:图中箭头都指向外侧,表示其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所在的星系,同时距离越远的星系,箭头越长,意味着速度越快,符合宇宙膨胀的特点。19.(2025七上·衢州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火箭发射时,飞船从静止到运动获得了 能。(2)选择飞船为参照物,乘坐飞船的航天员是 的。 (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1)机械(动)(2)静止【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1)火箭发射时,飞船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质量不变,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可知飞船的动能增大,即飞船从静止到运动获得了机械能中的动能。(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关键在于被研究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20.(2025七上·衢州期末)如甲图为某地某时刻日食初亏时的照片,据图推断:(1)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 (2)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____方。A.东 B.南 C.西 D.北【答案】(1)C(2)A【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2)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解答】(1)日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形成的天文现象。在乙图中,C 选项呈现出月球杠进入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状态,符合日食初亏时(日食开始阶段,月球开始遮挡太阳)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所以日食初亏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C。故答案为:C。(2)日食初亏时,月球是从太阳的西边缘开始逐渐遮挡太阳的。因为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在日食初亏时,月球从左侧侵蚀太阳,也就意味着拍摄者的左侧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即东方,所以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东方。故答案为:A。21.(2025七上·衢州期末)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右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 “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答案】(1)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合理即可得分)(2)①②【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同时还在自转。哥白尼认为,人们所看到的天体的运动,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综合结果。【解答】(1)“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基于这一观点,人们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可以用 “地心说” 来解释,即这些天体围绕地球的运动导致了它们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看起来像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2)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没有中心的,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并非宇宙的中心,所以该观点错误。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实际上,太阳不仅自身在进行自转,还随着银河系一起运动,并非固定不动,所以该观点错误。③地球是球形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如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已经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该观点正确。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这是被现代科学所认可的事实,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等,该观点正确。综上,“日心说” 中错误的观点是①②。22.(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甲)。烧瓶中装有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40℃的水中,依次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为A 和C(如图乙所示)。(1)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红色液柱向 移(填“内”或“外”)。(2)把该温度计放入某液体中,红色液柱右侧刚好移到乙图中B处,则此时液体的温度为 ℃。(3)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改进该温度计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外(2)85(3)更细长玻璃管代替原玻璃管或更换用这容积更大的烧瓶,其它合理即可得分【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气体温度计利用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2)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两端与刻度尺刻线对齐的位置,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先计算出A和B之间有多少个小格,再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3)根据增大容积或减小管子的粗细可以提高精确度分析。【解答】 (1)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且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液柱会越往左运动。(2)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40℃的水中,A和C两位置之间的长度表示的温度是30℃,则0.1cm表示的温度是3℃,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BC两点之间相差的温度为,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40℃+45℃=85℃;(3)为提高精确程度将玻璃泡做大些,玻璃管做细些,或者可以换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气体。23.(2025七上·衢州期末)在巴黎奥运会上全红婵上演“水花”消失术。跳水比赛中“压水花”是关键技术,水花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科认为水花大小可能与运动员的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和入水角度等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物体下落高度相同,获得的速度就相同。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想,他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1)小科将质量为m。的铝球分别在 a、b、c三条通道口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目的是探究运动员入水时水花大小与 的关系。(2)为了探究入水时迎水面积对水花大小的影响,应该控制相同的量有____。A.质量大小 B.入水速度 C.入水角度 D.迎水面积(3)小科将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组别 小球的质量(克) 距离水面高度(米) 迎水面积 入水角度 水花大小1 m0 ho 较小 大2 mo h。 较大 中3 mo h。 垂直 小4 mo ho 垂直 较小5 mo ho ● 垂直 很小根据表中内容分析,跳水运动员应以 方式入水可以减少“水花”。【答案】(1)入水角度(2)A;B;C(3)较小的迎水面积和垂直入水(较大的入水角度)【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1)将质量为50g的实心铝球分别在a、b、c三条通道口由静止释放,此时如img所示,改变了与水面的夹角,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大小、入水速度、迎水面积保持不变,仅仅改变了入水角度。所以他的目的是探究运动员入水时水花大小与入水角度的关系;(2)为了探究入水时迎水面积对水花大小的影响,按照实验要求,需要控制质量大小、入水速度、入水角度不变,只改变迎水面积。那么实验思路就是用相同质量而大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位置沿同一个路径释放,然后比较水花大小,故选:ABC;(3)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在相同迎水面积的情况下,垂直入水时水花小;并且垂直入水时,面积小的水花更小。所以针对某些跳水运动员因水花较大而得分较低的情况,可建议尽量垂直入水,适当减小迎水面积。24.(2025七上·衢州期末)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制作植物细胞的立体模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如图甲),这样做的目的是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时,看到图像如图乙,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如何操作 。(3)图丙是某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小科认为可改用塑料膜或薄细纱来做细胞膜。你认为他这样改进的理由是 。【答案】(1)避免产生气泡(2)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物像呈现在视野中央(3)用透明塑料膜能表示细胞膜很薄,得1分;用薄细纱网既可表示细胞膜很薄又可表示细胞膜能进行物质交换(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得2分。仅提到细胞膜很薄得1分,说明细胞膜的功能得2分【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2)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如果直接将盖玻片平放在液滴上,液滴中的空气来不及排出,就会在盖玻片下形成气泡。气泡会干扰对细胞结构的观察,使视野中出现黑色或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区域,影响观察效果。而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可以让盖玻片下的液体逐渐均匀地分布,将空气排出,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图乙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实际上物体是在装片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因为当装片向右下方移动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就会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物像逐渐移动到视野中央。(3)对于用塑料膜或薄细纱来改进植物细胞模型中细胞膜的制作,理由如下:塑料膜:细胞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结构,用透明的塑料膜可以形象地表示出细胞膜很薄这一特点,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细胞膜的形态特征。薄细纱: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即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废物可以排出细胞,而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轻易进入细胞。薄细纱网有许多细小的孔隙,这种结构可以类比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同时也能体现细胞膜很薄的特点。所以用薄细纱来制作细胞膜模型,既能表示出细胞膜的薄,又能表示其物质交换的功能,相比单纯的塑料膜更能全面地体现细胞膜的特性。25.(2025七上·衢州期末)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为了解在衢州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小科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模拟实验。(1)该实验中透明半球模拟____。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天空(2)以下是不同日期的杆影记录图,小科为寻找秋分日太阳运行轨迹,应选择 图进行实验。(3)实验中小科发现铁钉并不与纸面垂直,而是略偏向南面,若不加以矫正,则以此记录的正午太阳位置将____。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答案】(1)D(2)甲(3)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主要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到达地面的热量减少;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散失的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2)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地方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地方时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永远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日出正东,日落正西。(3)太阳直射点总是自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掌握太阳高度角越大。【解答】(1)太阳辐射到地面要经过厚厚的大气层,图中电筒代表太阳,要照射到铁钉,需要经过天空,所以该实验中透明半球模拟天空,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秋分日和春分日太阳均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所以寻找秋分日太阳运行轨迹,应选择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即甲图。(3)铁钉并不与纸面垂直,而是略偏向南面,若不加以矫正,说明南面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更远,则太阳的位置将偏南,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6.(2025七上·衢州期末)如图所示,小科用大小两个长方体形的筒制作“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请画出小科在半透明薄膜B上看到的像的轮廓。 (2)小科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及对应的像的高度,数据见下表: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 s/cm 2.0 4.0 6.0 8.0像的高度 h/cm 1.0 2.0 3.0 4.0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 10cm时,像的高度是 cm。(3)由于蜡烛火焰左右对称的缘故,在探究像与物体左右是否颠倒时小科遇到了困难。在只有蜡烛可作光源的前提下,请你帮助小科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答案】(1) 倒立的火焰的像得满分,其余均不给分(2)5(3)方法一,左右移动蜡烛,观察像在半透膜上的移动方向与蜡烛移动的方向是否一致。方法二,对蜡烛火焰轻轻吹一口气,观察像的飘动方向与蜡烛火焰的飘动方向是否一致。方法三,用两只高度不同的蜡烛左右并排放置,观察像与两只蜡烛火焰的左右关系【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解答】(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在半透明薄膜 B 上看到的像为倒立的火焰的像。如图:(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 s 与像的高度 h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 2。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时10cm时,根据上述比例关系可得像的高度 5cm。(3)方法一:左右移动蜡烛,观察像在半透膜上的移动方向与蜡烛移动的方向是否一致。因为如果像与物体左右不颠倒,那么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应该是相同的;如果左右颠倒,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就是相反的。方法二:对蜡烛火焰轻轻吹一口气,观察像的飘动方向与蜡烛火焰的飘动方向是否一致。原理和方法一类似,通过观察火焰飘动方向和像的飘动方向的关系,来判断像与物体左右是否颠倒。方法三:用两只高度不同的蜡烛左右并排放置,观察像与两只蜡烛火焰的左右关系。由于两只蜡烛左右位置不同,通过观察它们所成的像的左右位置关系,就可以判断像与物体左右是否颠倒。27.(2025七上·衢州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在“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实践活动中,要求选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小科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 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3)如下图是兴趣小组对上述四种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判断丙代表的植物是 。1a无花……………………2 1b有花……………………3 2a 无根……………………甲 2b有根………………………乙 3a叶缘带锯齿……………丙 3b叶缘光滑平整………丁【答案】(1)葫芦藓或苔藓植物(2)合格,表中只有苔藓、蕨类和被子三类植物,或红叶石楠和桂树都是被子植物。(3)红叶石楠【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2、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解答】(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3)甲无花,表示葫芦藓、金毛狗蕨;乙有花、叶缘光滑平整,表示桂树;丙有花、叶缘带锯齿,表示红叶石楠。28.(2025七上·衢州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探测器发射电磁波,发现在距地球31光年,有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需时间为55.7天。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宇宙中不同尺度的天体所横跨的范围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乙中的 。(2)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 ____。(可多选)A.“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C.“超级地球”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D.“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E.“超级地球”像地球一样有大气层能使表面保持液态水(3) “超级地球”所围绕的恒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0.9倍,根据图丙推测,该恒星的寿命大约为 亿年。【答案】(1)太阳系(2)B;C;E(3)110(100-120之间都可以)【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1)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形式,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2)天体是否存在生命与其自身质量、距恒星的远近等因素有关。(3)该恒星的寿命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解答】(1)超级地球围绕恒星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因此“超级地球”与恒星组成的星系属于太阳系。(2)A、可能存在生命与其公转方向无关,故A错误。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岛太阳的距离差不多,保证了其具有适宜的温度,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B正确。C、“超级地球”能够对气体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使其周围有大气层,是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故C正确。D、公转的周期与生命存在没有关系,故D错误。E、“超级地球”有较厚大气层,像地球一样能在其表面保持液态水,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E正确。故选:BCE。(3)从图丙可知,横坐标表示恒星的质量(与太阳相比的倍数),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寿命(单位:亿年),且恒星质量与恒星寿命呈负相关关系,即恒星质量越大,寿命越短。已知“超级地球”所围绕的恒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0.9倍,在图丙横坐标上找到0.9对应的位置,然后作垂线与曲线相交,再从交点向纵坐标作垂线,可大致推测出该恒星的寿命大约为110亿年。29.(2025七上·衢州期末)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1)小科想利用常见的实验器材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定仪,经过调研,初步确定了以下设计要求:①吹气装置:保证呼出气体不外漏;②贮气装置:能贮存呼出的气体;③ (再写出一条设计要求)(2)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器材连接成简易肺活量测量仪,并标出有关器材的量程。【答案】(1)测量装置:能精确测出呼出气体体积的测量装置;消毒装置:用过后对吹气罩进行消毒或用一次性吹气罩。(2)该小题4分,装置选择、连接都正确2分(选带导管吹气罩、装置甲或选带导管吹气罩、装置甲、量杯),标注量程范围(1000~5000毫升)合理2分。分点得分如下:① 装置画错(用带导管气球或装置乙)得0分②只画出集气装置和贮气装置没测量装置,得1分③集气装置、贮气装置和测量装置都画对,没标出装置甲或量杯量程的得2分;④集气装置、贮气装置和测量装置都画对得2分,标出装置甲或量杯量程得2分【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单位为毫升。【解答】(1)除了题目中已有的吹气装置和贮气装置的要求外,还需要有能够精确测量呼出气体体积的测量装置,这样才能准确测定肺活量;另外,考虑到卫生因素,可设置消毒装置,比如用过后对吹气罩进行消毒,或者采用一次性吹气罩,避免交叉感染。(2)器材选择与连接:可选用带导管吹气罩、装置甲来连接成简易肺活量测量仪。带导管吹气罩作为吹气装置,保证呼出气体不外漏;装置甲作为贮气装置,能够贮存呼出的气体。如果要更精确地测量体积,还可以加上量杯作为测量装置。将带导管吹气罩与装置甲的导管相连,人对着吹气罩吹气,呼出的气体进入装置甲中,若使用量杯,可通过测量装置甲排出水的体积来确定呼出气体的体积。量程标注: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1000 - 5000 毫升左右,所以装置甲或量杯的量程范围标注为 1000 - 5000 毫升较为合理。具体连接图可根据实际选择的器材,将带导管吹气罩与装置甲(或再连接量杯)用导管连接起来即可。30.(2025七上·衢州期末)2024年8月2日,衢州籍运动员黄雅琼与队友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中夺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羽毛球的热情。图一为小科练习挥拍时的频闪照片,图二为小科的羽毛球拍。小科想通过频闪照片了解自己挥拍时拍头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并估算拍头的最大速度值。(1)据图一分析,小科挥拍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在 之间(用字母表示)。(2)小科用地图比例尺的原理估算此次挥拍拍头的最大速度。已知羽毛球拍的长度为68厘米,若要获得图一中频闪照片的比例大小,还需测出 的长度。(3)已知频闪照片的时间间隔为0.05秒(即照相机每0.05秒自动拍摄一次),请估测此次挥拍拍头的最大速度(要求写出估测的具体过程)。【答案】(1)BC(2)图一中羽毛球拍 (的长度)(3)解:①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图一中羽毛球拍的长度l,BC二点间拍头的距离d;②计算比例尺 M=l/0.68m;③计算 BC 间拍头实际距离s=d/M④计算出 BC间拍头运动的平均速度 v=s/0.05s【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频闪照片是借助频闪光源等设备,在特定时间间隔下对运动物体进行多次曝光拍摄所形成的照片,以拍摄做平抛运动的小球为例,若频闪光源每隔 0.1 秒闪光一次,在照片上就能看到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这些位置连起来就呈现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大致轨迹。通过对频闪照片的分析,能直观地观察物体运动的特点,比如判断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也能进行定量计算,像根据相邻位置的间距和闪光时间间隔,利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等。【解答】(1)在频闪照片中,相同时间间隔内,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大。观察图一可知,在 BC 之间,拍头移动的距离相对其他位置更远,所以小科挥拍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在 BC 之间。(2)地图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在本题中,已知羽毛球拍实际长度为 68 厘米,要获得图一中频闪照片的比例大小,就需要知道图上羽毛球拍的长度,所以还需测出图一中羽毛球拍的长度。(3)具体估测过程如下:①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图一中羽毛球拍的长度l,BC二点间拍头的距离d;②计算比例尺 M=l/0.68m;③计算 BC 间拍头实际距离s=d/M④计算出 BC间拍头运动的平均速度 v=s/0.05s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衢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衢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