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八中教联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文综2月质量检测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石市八中教联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文综2月质量检测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月道德与法治质量检测测试卷
一、选释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
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牢记总书记嘱托,青少
年应()
①立志高远,紧扣时代脉搏②不甘平凡,执着追求伟大
③怀抱梦想,定能梦想成真④努力奋进,脚踏实地成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青春的生命在解决困惑中不断成长。对齐齐同学的下列困惑回应正确的是()
A.学习只局限于学校吗?一一是的,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很丰富,我们要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B,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吗?一一不包括,接纳自己是指接纳自己的优点
C.不喜欢语文老师的教学风格,上课可以不认真听讲吗?一一不可以,应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老师,每位
老师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D.朋友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人,要不要去?一一要去,交朋友应该讲原则
3.2024年开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5月27日湖北日报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
接力”指数报告》显示,武汉不断探寻竞逐“天空之城”的脚步,把低空经济锻造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发
挥了在全省的“头雁”作用。发展低空经济()
①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从高质量发展转为高速度发展
②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人民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2024年10月22日,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0 S NEXT)正式发布。它实现了从系统内核、编程语言到AI
框架和大模型等关键技术的全栈自研,真正做到了自主可控,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成为信息产
业坚实的底座。它预示中国科技未来的前行方向是()
A.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B.加强自主创新,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C.企业掌握科技关键核心技术D.摒弃模仿,追求原创,关起门来搞研发
5.右图为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的流程图,该图反映了
()
征求同楼栋
有关部门
制定加装
A.小区居民行使民主权利,解决公共事务
居民意见
现场勘察
方案
B,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
C.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居民进行
工程部门
居民组织
D.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表决
实施
监督
6.从带有中国传统刺绣、盘扣、扎染等元素的服装在国际舞台惊艳亮相,到故宫的口红、文具、茶杯等文
创广受欢迎,传统文化与潮流的融合碰撞,让国潮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2024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社
发布的《2024年度青年国潮品牌强国观察报告》显示,84.6%的受访青年乐意向其他人推荐国潮产品或品
牌。这一数据主要反映了当代青年的()
A.文化认同B.道德修养
C.健全人格
D.法治观念
7.右边漫画《严惩不贷》告诉我们()
A.执法必严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村霸”危害大,全民执法显威力
C.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8 分)
1-5 BCCBA 6-10 ACDCC 11-14 BCBB
二、非选择题(32 分)
15.(1)①敢为人先,乐于奉献,敢闯敢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③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每
点 1分,共 4分)
(2)本题为开放性答案,可从多个角度如地理位置、历史古迹、人文故事、特色美食等角
度、多个具体内容答题。(一点 2分,共 6分)
16.(1)①不要在室内、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地方充电。②严禁把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入室
内、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堵塞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一点 2 分,共 4 分)
(2)政府部门代表:政府部门对消防、供电等设施进行检查,开展电动车充电安全知识普及
活动,提高公众对电动车充电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居委会负责人:制定小区电动车充电管理规定,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加强宣传,增强居
民法治观念;科学合理设置停放点,扩大停放区域;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安全隐患。
社区居民代表: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强自律,自觉遵守规则;
居民互相之间严格监督,发现违规上楼等行为要及时制止等。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每点 2 分,共 6 分)
17.(1)本题是结合自己具体实际情况、社会及国家需要答题的开放性试题,本题答题的基
本要求,一是要对自己进行具体分析,不可泛泛而谈,二是对“职业能力”和“社会环境”
的分析要有一致性,属于同一行业。
示例:职业能力:从事与绘画相关职业,喜欢绘画,已经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
胜任能力:认同终身学习理念,有一定的学习力;初步养成立足当下工作,吃苦耐劳
品质;初步养成敬业精神;初步有开拓进取思想等;有法治观念,能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行
为规则;等等
社会环境分析:文化要为人民服务,国家提倡文化百花齐放;科技已经和绘画相结合;
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每点 2分,共 6分)
(2)结合社会需要树立个人远大理想;立足岗位,乐于奉献;脚踏实地,诚实劳动。(3点,
每点 2 分,共 6 分)2月历史质量检测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分)
()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
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
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
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
()2.(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的力量对比,为解决
该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中央
辖郡
中央
封国
人口
封国
辖郡

A.恢复郡县制
B.实行休养生息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三省六部
()3.(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中国幕室壁画史论》一书认为,北魏迁都促使北朝
墓室壁画由“平城模式”演变为“洛阳模式”,其突出特征如下表。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
特征一:石质葬具的流行
特征二:孝子图画像的流行
受汉代祠堂影响,在墓葬中出现仿建筑型石棺
孝子图画像以及类似的道德劝解主题画像
和石床
普遍存在
A.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进行改革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4.(24-25八年级上·天津和平期末)隋唐时期,位于淮水沿岸的洒州、楚州(如图)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日益繁华,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得益于
试卷第1页,共8页
A.政治中心确立
B.大运河的修建
C.市舶司的设置
D.白银普遍流通
()5.(24-25七年级下.全国假期作业)1965年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丝路古城撒马尔罕发
掘出大量大使厅壁画,据学者考证,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见如图),
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了”的内容一致。以上材料说明
唐高宗猎豹图
武则天泛龙舟图
①图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
②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③盛唐文化对中亚地区影响深远
④端午节划龙舟是撒马尔罕特有习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军爵制度打开了让孔武之人进入统治阶层的通道,
到了隋唐时期,政府又发明出科举制度,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打通了另外一个通道。”材料意
在说明
A.军爵制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B.孔武之人和底层知识分子从此仕途顾畅
C.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D.军爵制和科举制都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7.(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历朝历代对孔子称谓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儒学地位的
朝代
对孔子的称谓
春秋战
“孔子x孔夫子”(也就是在姓氏后面加上当时通用的敬称)“孔丘”(“摇唇鼓舌,

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汉代
“至圣“褒成宣尼公”(使其位列头等爵位)
北魏
“文圣尼父”
试卷第2页,共8页《2025 年 2 月 3 日初中历史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D C C B B
题号 11 12
答案 A B
13.(1)内容:②。
表现: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2)表现:水稻产量高,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范围广;引进占城稻。
(3)趋势:我国水稻总产量不断增长。
原因:20世纪 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促进水稻产量的增长;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含义:缅怀袁隆平,增强粮食安全意识等。
14.(1)大量财富被掠夺;人口损失严重。
(2)多数国家获得独立;实行经济改革;加强团结合作。(任答 2点即可)
(3)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
秩序。(任答 2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破坏:根据材料一“据统计,1493—1600年,葡萄牙在非洲掠走了超过 27万
公斤的黄金。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贩卖到美洲的西非黑奴有近千万,而每成功运送
一个奴隶,至少有 10个黑人死于非命。”可概括西方殖民掠夺对非洲造成的破坏是:大量财
富被掠夺;人口损失严重。
(2)原因:根据材料二“获得独立的非洲各国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但在振兴民族经济方面都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国际关系中,非洲国家借助集体力量来发挥作用,20世纪 60年代,
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4.7%;1960—197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
倍。从 70年代中期开始,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
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因此,可以分析出
1960—1975年非洲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多数国家获得独立;实行经济改革;加强团结
合作。(任答 2点即可)
(3)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西方殖民掠夺,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经济发展情况,为
非洲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推
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任答 2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5.(1)原因:未做好环境保护;两次工业革命(制造业及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污染。
(2)措施:调整发展规划,采取新建重大节能环保工程等举措。
成效:全国单位 GDP能耗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提高。
(3)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建设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利条件、环境保护可
以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等亦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五大湖地区一度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但持续了两百
年的污染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及图片信息“五大湖地区的工厂集群排放污水·19世纪末”
可知,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政府管理不善,加之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大力发展制造业和
化学工业带来的污染造成的。
(2)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国家提出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
展同步的规划”,可得出:调整发展规划;根据“‘十一五’期间,中央采取新建重大节能环保
工程等举措,全国单位 GDP能耗累计下降 15.61%”,可得出:采取新建重大节能环保工程
等举措。成效:根据材料二信息“全国单位 GDP能耗累计下降 15.61%”,可得出:全国单位
GDP能耗下降;根据图片信息“‘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可知,国内生产总值提
高。
(3)关系:根据材料一反映的美国两个工业革命期间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的污染、材料二
反映的中国政府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带来的积极影响可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或经济建
设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利条件、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等。
16.(1)示例 1:《马赛曲》。背景:法国大革命爆发,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影响:激发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追求民主的激情,成为大革命
时代的精神象征;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示例 2:《国际歌》。背景: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影响:鼓舞着全世界的无产
阶级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世界而斗争;传播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示例 3:《义勇军进行曲》。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并准备进一
步侵略华北大地;中日矛盾尖锐,“不做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影响:
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象征,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为国家的独立和严而奋斗;也
激励了许多国家争取解放的斗争。(以上三首,任选一首即可)
(2)类型:描绘山河壮美,赞颂领土神圣;标记民族特性,歌颂民族精神;唤醒历史记忆,
重返昔日荣耀;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
(3)观点:国歌是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
论证:国歌的创作诞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保留了公民关于国家、集体的历史记忆,在
时间的维度强化了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国歌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得以传播,有利于个人和集
体强化政治认同。国歌歌词包含对领土疆域的赞美、对民族特征的歌颂以及对历史记忆的回
顾,使人们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根基,是个人情感联结国家认同的重要纽带。
结论:由此可见,国歌在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载体,我们应该
唱好国歌,厚值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详解】(1)示例一:《马赛曲》。背景及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
创造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其背景主要有:法国大革命爆发,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法国大革
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理性的启蒙思想也影响了《马赛曲》的创作。
《马赛曲》作为法国的国歌,激发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追求民主的激情,成为大革命时
代的精神象征;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示例二:《国际歌》。背景及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国际歌》创作于巴黎公社失败后。其主
要背景有: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运动失败,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出传播,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国际
歌》的创作鼓舞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世界而斗争;传播了无产者的革命
精神和英雄气概。
示例三:《义勇军进行曲》背景及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1931年,日本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占领了东三省,并把侵略矛头
指向华北地区,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不做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歌曲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象征,激励着
人们勇往直前,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也激励了许多国家争取解放的斗争。(以上三
首,任选一首即可)
(2)类型:根据材料三“祖国、土地”可知,描绘山河壮美,赞颂领土神圣;根据材料三“保
卫、民族、团结”可知,标记民族特性,歌颂民族精神;根据材料三“勇敢、英雄、祖先、家
乡”可知,唤醒历史记忆,重返昔日荣耀;根据材料三“自由、和平、正义”可知,对自由与
和平的追求。
(3)小论文: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归纳题干信息拟定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
论结合、逻辑清楚,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中国歌的作用可拟定观点为:国歌是塑造公民
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根据国歌创作的背景、意义方面进行论述为:国歌的创作诞生都有其
深刻的历史背景,保留了公民关于国家、集体的历史记忆,在时间的维度强化了公民的国家
认同感。国歌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得以传播,有利于个人和集体强化政治认同。国歌歌词包
含对领土疆域的赞美、对民族特征的歌颂以及对历史记忆的回顾,使人们找到了现实生活中
的情感根基,是个人情感联结国家认同的重要纽带。最后总结升华,国歌在培养公民的国家
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载体,我们应该唱好国歌,厚值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