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音乐道法融合 聚力铸魂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课说课人:xxx2024年10月23日目录一、选题背景与指导思想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六、教学反思课标要求与选题背景第一部分选题背景1.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选题背景3.音乐本身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载体。选题背景4.学校优师名师赛课活动的背景下指导思想1.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相关要求为指导思想。2.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思想。3.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指导思想。4.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第二部分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歌唱祖国》为题,选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采一束鲜花》三首歌曲,集中地歌颂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自己深厚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审美视角欣赏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祖国音乐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开阔其音乐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听觉,在音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学情分析1.学生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很熟悉,而且人人都会唱,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准确的包含感情的演唱。2.小学道法课中有部分政治认同的内容,但学生对政治认同中的家国情怀不能深入人心,还有待加强。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第三部分教学目标找到歌曲魅力所在,细品歌曲中“冲锋号”音调、三连音、弱起、附点节奏和重音记号等音乐语言,以及他们在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欣赏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用轻松、自然、优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了解歌曲是如何诞生的,深入到时代的漩涡中去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内容,理解歌词中凝结着汇集着整个中华民族发自心底的呐喊:“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的聆听、欣赏与演唱,学生跟随节奏那铿锵有力的特点以及旋律中那带有明亮昂扬向上的气势,感受进行曲风格,体会那庄严雄壮的气势,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激发爱国热情。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掌握进行曲风格特点,同时了解歌曲情绪、节奏和旋律,能够用轻松、自然、优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细品歌曲中“冲锋号”音调、三连音、附点、弱起、重音记号五者之间的中和,以及他们在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欣赏与鉴赏音乐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第四部分教法音乐教学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老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激趣诱导、引导感受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参与意识和群体意识。学法《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更好的欣赏、感受、表现音乐作理论上的储备。因此,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等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第五部分教学过程2.分析歌曲4.课堂小结1.聆听导入1.聆听导入3.处理歌曲4.课后拓展聆听导入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让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李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2)向学生提问:升旗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升旗礼仪?(3)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分析歌曲此阶段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分析歌曲情绪,二是了解有关国歌诞生的背景,三是感受表现进行曲的风格特点。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去理解与感受,加强对国歌的了解与欣赏。处理歌曲1.通过分析歌词,朗读歌词、请生对比老师朗读的不同之处并处理重音、节奏难点,再读歌词;2.通过听辨前奏音乐的演奏乐器,最后处理歌曲难点,如:附点节奏、重音记号、渐强记号、三连音。并将这些音乐记号对应到歌词和旋律当中,了解每一乐句当中它们所起到的作用;3.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对歌曲情绪推动的重要作用,同时感受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课后拓展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国歌法》,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感受建国以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师生谈观后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利用简短的时间对当堂课的教学进行升华,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知印象,加强学生爱国思想的构建,并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将自己的想法积极地表达出来。教 学 反 思第六部分教学反思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学科融合教学反思1.坚持以美育人:从育人这方面来讲这节课还是有成效的,本节课牢牢扣住音乐学科大概念“体验情绪情感”进行,视频资料介入让课堂更有基调,更有深入情境的感觉。在不断的聆听与演唱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剖析音乐知识所产生的音乐效果,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重视艺术体验:在这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在分析《国歌》的时候,以音乐为核心对节奏、力度、速度展开探究,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发挥想象,分析艺术形象,并且在唱的过程中表达音乐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3.突出学科融合:在课堂中加强了与道法学科的融合,课前通过教材分析,背景研究,融入情境教学,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存在于战争,感受战争的残酷;存在于开国大典之时,看见人山人海,通过不懈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这也符合了课标的要求,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感!感谢您的观看!2024年10月23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