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浙教版)七年级下3.1 质量与密度第三 章“第5课时”物质的特性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学习目标科学观念:学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中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观念。探究实践: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态度责任: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掌握实验步骤,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规范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讨论交流1、密度的定义式是什么?要想知道物体密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这些量可以分别用哪些仪器来测量?由密度的公式ρ=m/V 可知,只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m可以用天平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可以借助于量筒测量。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决问题讨论交流2、说一说,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时,需要哪些器材?什么测量?所需的器材:小石块、水、量筒、胶头滴管方法:(1)小石块用细线系住;(2)借助于胶头滴管,向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V水;(3)拉住细线,将小石块小心放入量筒内,使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液面平稳时,读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4)计算小石块的体积:V石=V总-V水。(5)带单位记录,并整理。解决问题讨论交流3、说一说,用天平测量固体的主要步骤。(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称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观察横梁情况,按“横梁右高右调平衡螺母”的方法,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正对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3)固体轻放在天平的左盘,并向右盘中由大到小依次加入砝码,若砝码不够,可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4)读数:m物体=m砝码+m游码指示值;(5)记录(要带单位);(6)整理。解决问题探究实践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器材:小石块、水、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方法与步骤:按图3.1-15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3.1-4中,并进行有关计算。23.63042.812.81.84讨论交流说一说,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1)天平调节横梁平衡;(2)利用“左物右码”方法测量出空容器的质量m;(3)将液体小心倒入容器中,再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4)计算液体的质量:m液=M-m。探究实践实验二:测量液体的密度器材: 盐水、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方法与步骤:按图3.1-16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3.1-5中,并进行有关计算。303770331.1视频:视频1、固体密度的测量视频2、液体密度的测量(点击图片播放)(点击图片播放)讨论交流(1)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2)用量筒测小木块的体积:①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水;②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并用细针的尖端将木块轻轻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并读出此时量筒内水和木块的总体积V总;③计算出木块的体积:V木=V总-V水。1)请设计实验,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小木块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水/cm3 小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cm3 小木块的体积 V木/cm3 小木块的密度ρ/g·cm3探究实践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时,把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天平的右盘放上若干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克。为了测该液体的密度,请你说出该同学接下来的操作。151.8接下来:(1)将烧杯内的液体倒出20mL至量筒中;(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3)计算:ρ=(151.8g-m)/20cm3。课堂练习1、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A课堂练习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D课堂练习3、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A.3.0×103千克/米3、10克B.1.7×103千克/米3、10克C.1.4×103千克/米3、20克D.1.0×103千克/米3、20克D课堂练习4、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图中的烧杯,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制成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质量为240gB.该液体密度为4.8g/cm3C.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D.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C课堂练习5、某同学想测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金属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把小金属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课堂练习(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密度,步骤: 。则结果,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的数据,算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g。11.2200.56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12.8(V4-V1)ρ水/(V2-V3)课堂总结3.1 质量与密度(5)……密度的测量分层作业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复习“3.1质量与密度”全部相关内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2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下科学§3.1质量与密度(5)教学设计课题 3.1质量与密度(5)……密度的测量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1节《质量与密度》第5课时;主要介绍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密度的测量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 教师应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得出结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训练。由于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但本实验又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并得出结果,因此,在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例如,需要测出哪些量 需要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和器材 用什么办法来测量 以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确实验的目的、知道实验的原理,并在实验设计中,会选择实验器材,明白实验的步骤,能及时正确地将采集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最后得出结果。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学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中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观念。探究实践: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态度责任: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掌握实验步骤,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规范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 测量密度的原理;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难点 量筒、天平的使用规范及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1、密度的定义式是什么?要想知道物体密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这些量可以分别用哪些仪器来测量? 2、说一说,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时,需要哪些器材?什么测量? 3、说一说,用天平测量固体的主要步骤。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活动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器材:小石块、水、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 方法与步骤: 按图3.1-15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3.1-4中,并进行有关计算。 参考:讨论交流:说一说,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参考:(1)天平调节横梁平衡; (2)利用“左物右码”方法测量出空容器的质量m; (3)将液体小心倒入容器中,再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 (4)计算液体的质量:m液=M-m。 实验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器材: 盐水、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 方法与步骤: 按图3.1-16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3.1-5中,并进行有关计算。 参考: 视频:视频1、固体密度的测量 视频2、液体密度的测量 讨论交流:1)请设计实验,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 参考:(1)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小木块的体积: ①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水; ②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并用细针的尖端将木块轻轻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并读出此时量筒内水和木块的总体积V总; ③计算出木块的体积:V木=V总-V水。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时,把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天平的右盘放上若干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克。 (151.8) 为了测该液体的密度,请你说出该同学接下来的操作。 参考:接下来: (1)将烧杯内的液体倒出20mL至量筒中;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3)计算:ρ=(151.8g-m)/20cm3。 先复习相关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的测量,等这样后续动手操作过程会更顺利一些两个实验操作中,先师生讨论方法与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动手,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不足与问题固体与液体的密度测定完成后,学生对操作有一定的认识这时再讨论,木块的密度测量(木块不能自行沉入水中)液体密度测量的另一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拓展课堂练习 1、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D )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3、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D )。 A.3.0×103千克/米3、10克 B.1.7×103千克/米3、10克C.1.4×103千克/米3、20克 D.1.0×103千克/米3、20克4、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图中的烧杯,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制成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烧杯质量为240g B.该液体密度为4.8g/cm3C.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D.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5、某同学想测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金属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把小金属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密度,步骤: 。根据补充的步骤,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的数据,算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g。参考:(1)11.2;20;0.56(2)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3)12.8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下§3.1 质量与密度(5) 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2、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领会规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知识点梳理:1、密度的计算公式 ;2、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_______,测量长度用 ,测量液体的体积用_____________;3、测量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等)的体积时,一般可用 测出边长a、宽b、高h或半径r,再利用V= 或 等公式,计算出体积。2、测量形状不规则且难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质量,借助 ,用______法测出物体的体积,求出密度;4、测量形状不规则且能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质量,借助 ,用 法测出物体的体积,求出密度;注意:若固体的密度较小,不能浮在液面,则可借助 等细小物体将其按入液体中。6、称量液体的质量时,应将液体盛放在 等容器中测量;7、液体密度测量的步骤:(以盐水为例)①用天平称出 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里的 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2;③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④利用公式求得密度ρ= 。二、例题讲解例题1、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例题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例题3、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克 30 50 70液体的体积V/厘米3 10 30 50A.3.0×103千克/米3、10克 B.1.7×103千克/米3、10克C.1.4×103千克/米3、20克 D.1.0×103千克/米3、20克例题4、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图中的烧杯,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制成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质量为240g B.该液体密度为4.8g/cm3C.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D.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例题5、某同学想测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金属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把小金属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2)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密度,步骤: 。根据补充的步骤,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的数据,算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g。三、课后练习:1、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小金属块密度的是( )A.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B.天平和砝码、溢水杯、水、烧杯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刻度尺、水、细线、烧杯2、 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3、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⑤③④⑥ B. ⑤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⑤①②④③⑥4、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没有必要的是( )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C.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5、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g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约为( )A.0.92×103kg/m3 B.1.1×103kg/m3 C.1.2×103kg/m3 D.11×103kg/m36、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 g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 kg/m3 8、要测金属块的密度需要以下步骤,其中排列顺序科学合理的是( )①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质量②观察记录放入金属块后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③观测砝码和游码值并记录④观测记录未放入金属块时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⑤计算密度⑥调节天平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①③⑤⑥ C.⑥①③④②⑤ D.⑥⑤④③②①9、小明为测量出木块的密度,他先测出干木块质量为15g,量筒中装有50mL的水,用细铁丝将木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线为70mL,擦干木块表面的水后,测得湿木块的质量为17g,则干木块实际密度约为( )A.0.75 g/cm3 B.0.83 g/cm3 C.0.62g/cm3 D.0.68g/cm310、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B. 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测量结果会偏小C. 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发生偏差的原因是牛奶质量的测量值偏小D.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乙→丙→甲11、小刚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小刚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他拿了一块角料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了一下该“人造石”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 ;② ;(2)纠错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时,天平平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 g;(3)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人造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则“人造石”的体积是 mL。(4)由实验数据,计算出该“人造石”的密度为 kg/m3 。12、小亮为了测量萧山特产“徐同泰”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将部分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 (填序号)。用上述字母表示“徐同泰”酱油的密度 。13、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实验次数 1 2 3 4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14、如图-1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mL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的质量为 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示数是 mL,玉坠的体积是 mL,由此可得到该玉坠的密度为 g/cm3 。(ρ水=1.0×103kg/m3)15、某同学想利用一台已经调好的天平,一只空杯和适量的水,测量妈妈刚买回来的面粉的密度,她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填写出正确的操作和结果。(1)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2)空杯中装满面粉后,用天平测出杯和面粉的总质量m2。(3)倒掉杯中的面粉,洗净杯后,再向杯中 ,用天平测出 。(4)面粉的密度为 。(用测出的量和水的密度ρ来表示)。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1、ρ=m/V 2、托盘天平 刻度尺 量筒或量杯3、刻度尺 abh π r2h4、量筒和水 排水5、量筒、油 排水法 针6、烧杯7、①烧杯和液体 ②一部分 ③剩余的液体和烧杯 ④(m1-m2)/V2二、例题讲解:例题1、A解析: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这样分别测量出量筒内油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公式ρ=m/V计算即可。其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无用的,且不合理。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故A符合题意。例题2、D解析:AC、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减空量筒质量,正是倒入量筒中醋的质量,所测质量、体积正确,测出的密度不会偏大,故A、C错误;BD、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质量是不合适的,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很容易掉下来摔碎.故B错误,D正确。故D符合题意。例题3、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当液体体积为10cm3时,总质量为30g,根据m总=m杯+m液体得到:30g=m杯+ρ×10cm3①;当液体体积为30cm3时,总质量为50g,根据m总=m杯+m液体得到:50g=m杯+ρ×30cm3②;①②联立解得:m杯=20g,ρ=1g/cm3=103kg/m3。故D符合题意。例题4、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50cm3时,总质量为240g;当液体体积为200cm3时,总质量为360g.根据m总=m液+m杯得到:240g=ρ×50cm3 +m杯①;360g=ρ×200cm3+m杯②;解得:ρ=0.8g/cm3,m杯 =200g。故A、B错误;50cm3的液体的质量:m'=ρV'=0.8g/cm3×50cm3=40g,故C正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为液体的密度,密度保持不变,因此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例题5、(1)11.2;20;0.56 (2)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3)12.8解析:(1)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塑料球的质量为:砝码10g加上游码指示值1.2g,所以琺的质量为11.2g;体积为丙中总体积46mL-乙中水体积22mL-丁中金属块体积8mL,共20mL即20cm3;根据密度公式ρ=m/V=11.2g/20cm3=0.56g/cm3;若不用天平,则将塑料球放入图乙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V4;根据物体浮在水面上时,物体受力平衡,可行ρ=(3)金属块与球浮着并平衡时,排开水46-22=23mL,即排开24g水,所以球与金属块质量共24g,所以金属块质量24g-11.2g=12.8g。三、课后练习:1、D 2、B 3、A 4、C 5、B 6、D 7、A 8、C 9、D 10、D11、(1)砝码错放在了左盘,人造石错放在了右盘;不应该用手直接拿砝码 (2)23.4(3)9(4)2.6×10312、(1)0刻度处;平衡螺母 (2)A; (m1-m2)/V13、0.8;55。14、19.5; 26; 6.5; 3×10315、(1)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 (2)空杯中装满面粉后,用天平测出杯和面粉的总质量m2。(3)装满水;杯和水的总质量m3 (4)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3.1 质量与密度(5).pptx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3.1 质量与密度(5)学案.doc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3.1 质量与密度(5)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测不规则固体密度.mp4 液体密度测量方法.mp4